星期五, 28 11 月

社會

社會

以色列音樂節被擄情侶感人重聚!男方是輝達員工

Former hostage Noa Argamani reunited with her boyfriend, Avinatan Or, after his release from Gaza. The couple were kidnapped from the Nova Festival on Oct 7th 2023. She was freed in a rescue operation in 2024. Avinatan was released today after 2 years in captivity. pic.twitter.com/uWQM7dS5y3 — Oli London (@OliLondonTV) October 13, 2025 兩年前遭哈瑪斯擄走、仍生還的20名以色列人質於周一獲釋,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人親友身邊。其中一名人質歐爾(Avinatan Or) 與女友亞加曼尼( Noa Argamani )在音樂節現場雙雙遭綁架並分開囚禁,女友去年6月在以色列軍方的行動中獲救,終於與男友重聚。媒體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勛於周一發信給全體員工,表達他對公司以色列員工歐爾獲釋的深切感激,外界才得知——原來該人質是輝達員工。 2023 年10月7 日,哈瑪斯對加薩邊境附近的社區發動恐怖攻擊時,歐爾與他的女友正在靠近 Nova 音樂節現場。兩人雙雙被綁架並分開囚禁。 在美國斡旋的以色列與哈瑪斯停火與人質交換協議下,歐爾於周一與其他倖存人質一同獲釋,結束了長達兩年的囚禁生活。 媒體取得黃仁勛的信件內容,他寫道:「我感到無比激動與深深感激,能與大家分享這個消息:就在幾分鐘前,我們的同事歐爾已被釋放,並交由紅十字會接手,經歷了兩年難以想像的囚禁後,他終於回家了。」 根據《Calcalist》報導,歐爾於 2022年取得貝爾謝巴的本古...
社會

中國對美船舶收特別港務費已施行 細則耐人尋味

美國先前發布通報,自10月14日起,對中國製造、擁有等船舶加收高額「港口服務費」;萬萬沒想到,中國今天也對等實施反制,而且透過時差,比美國提早12小時實施。最狠辣的是,由於美國製造的船隻非常少,中國特別設定了25%這個魔術數字,只要是美國直接、間接持股超過25%的船隻,就會被中國加收對等的「港口服務費」。 先前,中國突襲式的發動「稀土戰」,導致美中貿易戰可能加劇,所幸情勢得到緩解。然而,在中國實施對美國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後,情勢是否會產生變化,仍有許多變數。 中央社報導,中國自14日起對美國船舶收船舶特別港務費。中國交通運輸部今天發布實施辦法,明確收取範圍和標準,並規定中國制船舶、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等免繳納費用。 中國交通運輸部官網今天刊登「關於印發『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通知。該辦法共10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辦法規定,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擁有船舶所有權的船舶;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運營的船舶;美國的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直接或間接持有25%及以上股權(表決權、董事會席位)的企業、其他組織擁有或運營的船舶;懸掛美國旗的船舶;在美國建造的船舶從事國際海上運輸、靠泊中國港口,船方或其代理人應當繳納船舶特別港務費。 但辦法提到,若前述四項船舶是由中國建造,則免繳納費用。僅進入中國船廠修理的空載船舶,及其他經認定予以豁免的船舶也免予繳納。 辦法規定船舶特別港務費的具體收取標準為,自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人民幣400元(約新台幣1725元)計收;自2026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640元計收;自2027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880元計收;自2028年4月17日起靠泊中國港口的,按每凈噸1120元計收。不足1凈噸的按1凈噸計算。 辦法規定,同一艘船舶,一年內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不超過5個航次...
318學運公訴案 林飛帆、黃國昌明出庭
社會

318學運公訴案 林飛帆、黃國昌明出庭

即使行政院撤告,318學運人士的公訴案仍在審理中。(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行政院雖已對太陽花學運人士撤告,但相關公訴案仍在審理。學運領袖林飛帆今(13日)公開台北地方法院刑事庭傳票,表示自己明天仍要出庭。林飛帆在臉書貼出傳票,「行政院雖已對323案的自訴部份撤告,但318相關的公訴案都還在審理。」表示自己與黃國昌等人明天14日上午9時半依舊要出庭。林飛帆透露,目前還在準備程序階段,據說是要勘驗光碟。「無論如何,就是面對!」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也分享了林飛帆的貼文,表示明天將準時出庭,會勇敢面對318的司法程序。「依然堅信這場行動在憲政民主高度上的正當性!」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社會

胡錫進:中國人怎麼看美國?我會這樣回答

看到有西方人說,中美彼此的誤解很深,可能是吧。 比如,我不清楚大多數美國人希望自己的國家怎麼與中國相處。看到美國官員說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發展、無意與中國脫鉤時,說實話,我不相信。但我又對自己評估美國對華心態的準確性並非總有把握。 反過來,很多美國人搞不清楚中國人怎麼看美國,希望自己的國家怎麼對待美國。當有美國和西方人問我這些問題時,我會這樣回答: 第一,多數中國人希望中美和平相處。 第二,中國人總的來說不討厭美國,不少人欣賞美國。 第三,中國人非常反感美國現在的對華政策,認為美國是中國發展路上外部最大的攔路虎。 第四,中國人普遍相信美國想要遏制我們,想最終像壓垮蘇聯那樣壓垮中國,或者窒息中國的發展。 第五,認為美國希望阻止中國統一,他們實際上在支持「台灣獨立」。 第六,不希望中美脫鉤,但覺得這個過程可能擋不住,中美會越離越遠,不斷脫鉤。 第七,很不希望中美髮生戰爭,但對中美最終會否打起來,不太清楚。 第八,深信實力是與美國打交道對方最能聽懂的語言,強烈支持國家發展軍事力量威懾美國。今年天安門大閱兵後,多數中國人信心大增,大家得到的信息是,閱兵對美國產生了震懾力。 第九,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相信在台海地區美軍已經打不過解放軍。 第十,雖然不希望中美走向對抗,但是強烈支持中國政府對美國的霸權做法採取強硬立場,而且認為形勢變了,我們已經有充足的力量和資本不對美國退讓。 我不知道我這樣回答外國人,說得準不準,網友們是否同意。...
社會

中國大媽94狂!馬路中間「自家客廳」聊開了

中國微博近日瘋傳一段危險影片,2位大媽站在車來車往馬路中央,直接聊起天來,車輛只能紛紛閃避,讓網友直呼「當自己家客廳?」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事件發生地點、時間不詳,影片只見2名大媽牽著腳踏車,停留在車道上開始「閑話家常」,話匣子一開便停不下來,時間至少有30秒。就算車子一輛輛開來,大媽也沒在怕,車輛只好自己閃避,避免交通意外發生,但大媽們的危險舉動引髮網友炮轟,「真把馬路當自己家客廳了嗎」「這不是我想看的結局」「先不說危不危險,站在馬路當中擋人家的路,臉皮也要很厚的」「真是運氣好,兩人能活這麼多年」「開車一定要謹慎,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路上會有什麼東西」。中國大媽把4線道當客廳聊開了。(翻攝微博)...
社會

黑熊身披袈裟 直立走路 震驚網民

黑熊精偷袈裟? 中國安徽一間動物園近日因為一頭「身批袈裟、直立走路」的黑熊爆紅,不少網友看到圖片都相當驚訝,質疑是工作人員假扮,園方也解釋「是真熊」,還釋出黑熊與工作人員互動的影片,又引發熱議。據中國《荔枝新聞》報道,安徽宣城「皖南野生動物園」因為一頭披著袈裟的黑熊在園區內行走,在中國網路上爆紅。 園方釋出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這頭黑熊站立的高度幾乎與一旁的工作人員同高,後腿與人腿一樣又細又筆直,不少網友看到後都相當驚訝,紛紛質疑「一定是人扮的」。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動物園工作人員也解釋,「是真熊」,這頭黑熊從小由飼養員養大,可能會有模仿人的一些行為,個性很溫馴不會傷人。動物園釋出的影片也可以看到,黑熊身批袈裟、兩腳直立,飼養員像遛狗一樣牽著黑熊,它也任由飼養原隨意撫摸,還能跟著飼養員直立行走好幾米。不少網友看到影片後都震驚說:「這直立行走感覺比我進化的好」、「我一開始以為是人扮演的很真 結果真是熊啊」、「給盤花生米 能跟人聊一天的感覺」、「這比我領導還像人你說不是人」。...
社會

在中國,教育成了家庭支出的無底洞,甚至阻礙了生育

教育,原本應該是通往知識與成長的橋樑,可如今,在中國,教育卻成了家庭支出的無底洞,甚至成了阻礙生育的「隱形殺手」。 文章表示,在中國,父母們大多都背著一隻沉甸甸的「教育背包」,無論是家境貧寒還是中產殷實,父母們都被裹挾進了孩子們的學業競賽。 在山西大同,一所私立學校的一群七歲的孩童身穿「帝王服」,額頭上點著硃砂,在孔廟前舉行「開筆禮」,場面非常莊重。可這份「儀式感」的背後,是家長每年4200歐元的學費支出。其中一個孩童的父母是月薪大約900歐元的煤礦雙職工家庭,對他們來說,每年4200歐元的學費,已是相當可觀的投入。這名孩童的母親說:「公立學校一個班六十人,老師管不過來,私立學校人少、管得細,還能幫忙託管到晚上七點。」她的語氣中既有驕傲,也有一絲無奈——畢竟,孩子的未來得靠「燒錢」來鋪路。 文章援引北京育娃研究院2024年數據寫道,中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到18歲平均花費6.45萬歐元,是人均GDP的六倍多。如果算上課外班、藝術培訓、搬遷學區房,數字則更令人咋舌。家長們一邊抱怨成本太高,一邊咬牙投入,因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早已成了全民信條。 文章還描寫了非常典型的北京陳露茜夫婦的情況。這對夫婦兩人都是環保部的公務員。他們為了讓孩子進入名校,離開了自己的房子搬到了海淀區的學區房,每月的房租是1440歐元,比他們出租自己房子的租金收入高出一倍。陳露茜苦笑著說:「我們是獨生子女那一代,被教導要爭第一,如今也把這套精神傳給孩子。」為了上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她的孩子們周末不是補習數學,就是上英語小課。英語老師每小時收費120歐元,堪比國際顧問的價格! 除了課外班,興趣班也成了「燒錢競技場」。芭蕾、鋼琴、游泳、乒乓,一個都不能少。陳露茜家兩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年花費都超過1.4萬歐元,光是女兒芭蕾比賽的服裝就要3000元!商場也都順勢而為——在北京朝陽門的U-Town購物中心,整層樓被改...
社會

加薩停火還沒完!CNN點出"3大後續挑戰"

▲以軍撤出後,空拍畫面可見巴勒斯坦人走過廢墟。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宣布加薩戰爭正式結束,各國領袖也在埃及召開會議,討論「20點中東和平計畫」的後續事宜。但CNN全球事務分析師、談判專家麥格克(Brett McGurk)指出,停火協議生效後,仍面臨3大關鍵挑戰,而且只要哈瑪斯不願放棄透過武力控制加薩,當地重建與長期和平就難有希望。 ►哈瑪斯怎麼做? 麥格克回憶,在他上次協助斡旋的停火協議期間,哈瑪斯趁機爬出地道,重建對加薩的控制,殺害反抗的加薩人民,甚至把人質交換當成政治宣傳,再再削弱短期停火擴展為長期休戰的希望。 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儘管哈瑪斯似乎又在加薩街頭鎮壓地方派系,但新停火協議允許以軍留駐加薩過半區域,並授權外國軍隊進駐確保哈瑪斯無法捲土重來。幾乎所有阿拉伯及穆斯林國家都表達支持,並且呼籲哈瑪斯解除武裝,「如果整個加薩都要獲得恢復與重建,哈瑪斯必須完全接受條件,並且放棄對加薩走廊主權的虛假主張。」 ▼停火協議生效後,加薩(上圖)和以色列(下圖)人民紛紛慶祝。 ►能否建立臨時政治與安全架構? 除了人質釋放之外,新停火協議的核心要素也包括為加薩建立臨時安全部隊和政治架構,如果得以維持下去,川普的「20點和平計畫」就有機會成功。否則隨著時間推移,哈瑪斯仍有機會透過武力重建政權,使得加薩走廊重建或長期和平的希望幻滅。 這意味著,未來幾周的重點在於各國是否準備好派遣臨時安全部隊,以及臨時政府實體是否能夠順利成立。 美軍中央司令部(CENTCOM)已在加薩外圍建立據點,監督局勢並確保外國臨時安全部隊順利運作,但不會親自進入加薩,這是一個正面跡象。 政治實體方面,應該交由巴勒斯坦決定哪些勢力應該參與,但若少了美國領導,此過程恐怕演變為數月的爭執,最終導致大權依舊落入哈瑪斯手中。 ▼美國依然扮演關鍵角色。 ►是否正在制定重建計畫? 重建加薩將需耗費10年以上和數千億美元,長達...
社會

遊客在國內景區要求他人收起外國元素"旗幟",有無法律依據?

國慶長假期間,網曝湖南張家界發生了一起「不收旗子就不讓走」的事件。 視頻顯示,一名黑衣男子認為一名綠衣男子手持的旗子是韓國旗幟,遂將其攔住並要求他收起來,並稱「這旗子不收,我不可能讓你走」「我報警了,我們等警察過來」。 據爆料,綠衣男子疑似是韓國旅遊團領隊,其解釋稱「這是手絹好不好,這是手絹」「你讓大家評評理,這是國旗嗎」。 最終,綠衣男子收起了涉事物品。 事發後,黑子男子的行為引起熱議,其做法究竟有無法律依據?是否涉嫌違法?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鄧千秋律師向「法度law」表示,從相關視頻、圖片來看,綠衣男子在張家界景區所展示的旗幟在尺寸上明顯比韓國國旗小,至多只是以韓國國旗為主要設計元素的旗幟。導遊在展示該旗幟時,只是在起引導、標識作用,明顯不存在對張家界或者湖南「宣示主權」的意思,不違反中國《國旗法》及相關規定。 鄧千秋律師認為,黑衣男子予以攔截、阻撓的行為,擾亂了景區內正在進行的旅遊活動秩序,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應當受到相應的治安處罰。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劉凱律師向「法度Law」分析認為,從現行法律看,我國並沒有禁止外國遊客在景區展示本國國旗或帶有本國國旗元素旗幟的規定。若外國政府代表團、駐華機構在公共活動中正式懸掛、展示外國國旗,一般需依外交禮儀規定報備;但普通旅行團或遊客為方便識別團隊而使用帶有國旗元素的導遊旗幟,屬於日常活動範疇,並不涉及國家主權象徵意義。因此,從法律角度而言,該領隊或導遊的行為並不違法。 「反觀黑衣男子一方,其並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非景區管理方或執法人員,無權以『維護國家尊嚴』為由干預他人合法行為。普通公民並無執法權,要求他人放下旗幟或強行制止,均缺乏法律依據。」劉凱律師說,「如果黑衣男子僅以言語表達不滿或勸阻,例如說『你不該打外國國旗』,這屬於公民的言論自由範疇,不構成違法;但如果行為升級——例如強行搶奪旗幟、推搡、辱罵甚至...
社會

加沙停火:人質獲釋,特朗普稱中東迎來"歷史性曙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周一舉行了大規模人質和囚犯交換儀式並一同慶賀,標誌著結束加沙(Gaza,加薩)長達兩年的戰爭邁出了關鍵一步。 在美國斡旋的結束戰爭計畫的關鍵第一階段,哈馬斯釋放了所有倖存的以色列人質,而以色列則釋放了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被拘留者。 以色列人質家屬在擁抱重獲自由的親人時,情緒激昂地尖叫與啜泣,場面令人動容。 而那些從以色列監獄獲釋的巴勒斯坦人,則在加沙與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乘巴士抵達時,受到揮舞旗幟的群眾熱烈歡迎。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在首批人質與家人團聚後不久抵達以色列,並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宣告「中東新紀元的歷史曙光」。 隨後,他又飛到埃及沙姆沙伊赫參加峰會,並與逾20位領袖會晤,討論其加沙和平計劃的後續階段。在峰會上,埃及、卡達、土耳其與美國簽署了一份聲明,作為停火協議的擔保國,該協議旨在結束兩年來令加薩滿目瘡痍的戰爭。 然而,在外交慶祝活動和家人團聚的喜悅中,如果要將停火協議建設成持久和平,仍面臨許多挑戰。 特朗普的二十點和平計劃的後期階段充滿了棘手問題,未來仍需進行激烈談判才能推動進展。 特朗普(川普)在首批人質與家人團聚後不久抵達以色列,並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宣告「中新紀元的歷史曙光」。 據估計,另有最多24名其他人質遺骸仍留於加沙。以色列媒體公布的停火協議,似乎承認哈馬斯及其他巴勒斯坦派系,可能無法在規定時限內找出所有遺體下落。 依協議,約1,700百名未被起訴即遭以色列拘留的巴勒斯坦人也將獲釋。 一位與兒子重聚的巴勒斯坦婦人說,她的心終於安寧:「老實說,這份喜悅與快樂難以言喻,儘管吃了好多苦頭……今日我們前來慶祝,」一位巴勒斯坦男子說。 以色列亦釋放了約250名被判終身監禁的巴勒斯坦囚犯,其中約100人釋放至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其他則遭驅逐,一小部分釋放至東耶路撒冷。 囚犯們在離開拉姆安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