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家產說不要就不要?
」——2024年3月,瀋陽,趙本山女兒球球一句「不掙不搶」把全網豪門劇本撕了個口子,親哥牛牛悄悄接管本山傳媒,老爹連夜補一句「錢怎麼分都不重要」。
核心就一句:趙家兄妹把「爭產」演成「讓產」,東北人骨子裡的面子比票子沉。
真不搶?
律師冷冷甩話:法定繼承權擺那兒,嘴上說不要,兜里照樣有份。
可球球直播間一年賣5個億,自主品牌化妝品堆滿倉庫,人家壓根沒空算老宅那幾本存摺。
牛牛更絕,上線「劉老根」會員劇場,200萬用戶充值,把線下二人轉搬到雲端,老爹笑到拍大腿:這兒子能處。30億肥肉眼看著縮水成背景板,兄妹倆用業績把「富二代」改寫成「創一代」。
同一夜空,隔壁德雲社還被拍「少班主」拎公文包站崗,郭德綱喊破嗓子:規矩大於天。
趙本山這邊放羊式養娃,小學畢業就送出國瞎逛,回來想直播就直播,想唱戲就唱戲,結果倆娃一個賽一個爭氣。
教育圈炸鍋:嚴父出孝子?
散養也能翻盤。
東北老闆們跟著點頭:兒子守鍋灶,女兒去撒野,老傳統配新賽道,穩穩噹噹。
說穿了,老趙早把劇本寫明白——2023年底就備好家族信託,產業+基金雙通道,球球 front
台唱戲,牛牛後台敲鼓,老爹穩坐監控室看現金流。
嘴上「不搶」,實則提前分好,輿論熱度一把賺回廣告費,比拍小品還划算。
網友咂味:這公關水平,比春晚小品高級多了。
「不要家產」四個字,信一半就行。
真聰明的娃,早把繼承權換成創業權,流量變銷量,面子換里子,算盤珠子噼啪響,還落個「懂事」好名聲。
老趙家這波,表面溫情,里子精算,給全國豪門打個樣:錢可以分,流量必須一起炒,人設必須一起立,皆大歡喜才是東北人終極浪漫。
——「換我我也說不要,一年五個億誰還惦記老房子那點錢,自己掙的香。
——「拉倒吧,信託都寫好了,早分晚分都是分,提前說出來還能上個熱搜,營銷鬼才。
——「別吵了,人家至少沒鬧上法庭,對比某些家族,這已經是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