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26日報導,台灣首波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全數未通過,對總統賴清德造成重創。報導引述曾旅居台灣超過25年的美國學者唐博偉(Bo Tedards)指出,大罷免一敗塗地,華府可能反應失望,並預期8月第2波罷免案「最多可能1至2名立委」遭罷免;而若朝野持續對立,最糟可能引發憲政危機。
「這場運動全軍覆沒,」長期研究台灣的美籍學者唐博偉告訴華盛頓時報,「我很驚訝,沒想到是徹底潰敗」。唐博偉是民進黨籍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的先生。
華盛頓時報報導指出,賴清德對北京持強硬立場,尋求擴大國防開支,並加強制衡中國影響力的政策。華府方面可能對大罷免結果感到失望,尤其川普政府長期批評台灣軍費支出過低;北京方面的反應可能較為樂觀。
唐博偉認為,「嚴格來說,賴清德現在面對的局勢與之前並無不同,但他現在必須重新擬定計劃:這場運動原本並非他的主意,卻被外界視為由他主導。」
唐博偉指出,這次壓倒性的結果顯示,罷免恐怕希望渺茫,到了8月23日第二波罷免投票,最多可能罷免1至2位立委。
在罷免案失敗、朝野僵局未解的情況下,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可能持續對立,唐博偉談到,最糟的結果是引發憲政危機,這個風險在憲法法庭目前處於停擺狀態下尤為嚴峻。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