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5 9 月

國際

外交大地震!澳洲也要承認巴勒斯坦了 最快時間點曝光
國際

外交大地震!澳洲也要承認巴勒斯坦了 最快時間點曝光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路透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繼法國、英國與加拿大之後,澳洲也計劃在數日內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最快可能在本周一的內閣會議後拍板。此舉無疑將加劇與以色列的緊張關係。根據《路透》引述《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的報導,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可能在11日的例行內閣會議後,正式簽署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班尼斯上周六在紐西蘭已對此立場做出強烈暗示。他在對記者談及承認巴勒斯坦國時表示:「我說過,這是『何時』的問題,而不是『是否』的問題。」 他並補充,支持兩國方案長期以來是澳洲的跨黨派立場。此舉延續了近期西方國家對巴勒斯坦地位態度的轉變浪潮。法國與加拿大上月已宣布計劃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則表示,除非以色列解決巴勒斯坦領土的人道危機並達成停火,否則也將跟進。以色列對此表達譴責,認為這等同於獎勵統治加薩的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0日稱,多數以色列公民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認為這將帶來戰爭而非和平。納坦雅胡表示:「看到歐洲國家和澳洲就這樣走進那個兔子洞,一頭栽進去……這令人失望,我認為這實際上是可恥的,但這不會改變我們的立場。」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美促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言和 俄羅斯可能不滿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元首會晤美國總統川普期間,共同簽署由美國斡旋、結束兩國數十年衝突的和平協議,助雙邊強化經貿連結和關係全面正常化。有學者認為此舉恐使俄羅斯不滿。 路透社報導,如果這2個長期敵對的南高加索地區(South Caucasus)國家共同簽署的協議能順利實行,將是川普政府一項重大成就。不過這勢必激怒莫斯科,因為莫斯科將該區域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舉行的協議簽署儀式中表示,「他們交戰長達35年,雙方現在成為朋友,而且將會維持長期友誼。」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與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Pashinyan)在川普的見證下,共同簽署這項協議。 自1980年代末期以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位處亞塞拜然山區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區),主要人口為亞美尼亞人,但在亞美尼亞支持下脫離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於2023年再度完全掌控納卡區,引起當地10名萬亞美尼亞人幾乎全數逃往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總統與亞美尼亞總理盛讚川普協助結束這場衝突,並表示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NobelPeace Prize)。 川普說:「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承諾永久停止一切戰鬥,開放貿易、旅遊及外交關係,並尊重彼此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川普還說,美國已分別與這2兩國簽署協議,有助擴大在能源、貿易和人工智慧(AI)等技術方面的合作;協議具體細協暫未公布。 這項和平協議內容包含美國對穿越南高加索地區1條戰略運輸走廊握有專屬開發權。白宮表示,這條走廊將促進更多能源和其他資源出口。 此協議可能使南高加索發生轉變。該地區是能源生產重鎮,接壤俄羅斯、歐洲、土耳其及伊朗,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縱橫交錯,但邊境關閉與長期種族衝突使當地四分五裂。 美國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
國際

川普2.0關稅戰大勝?盤點細項結果:得不償失 對中國大陸最沒輒

乍看下,貿易戰一面倒,美國總統川普顯然是贏家,如願與歐盟、日本、英國等國敲定協議,7日開始實施。美國得以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征關稅,同時逼他們承諾把一些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降至0%、擴大採購美國的能源及其他產品,還承諾提高在美國的投資。 不過,這些國家擴大投資的承諾語焉不詳,至今正式簽署的協議寥寥無幾。更何況川普片面加征關稅,侵犯國會權力,還面臨法律挑戰。 而且,仔細盤點下列細項,評估這場貿易戰開打至今的利弊得失,便會發現:美國終究得不償失。不僅美國家庭和企業將承受痛苦,美國本身也將面對與盟國關係和全球地位受損的後果。 就業機會 川普希望藉提高關稅迫使製造業迴流,進而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但他其他的政策卻在扯後腿。許多企業,像是美國汽車製造商,處境也許比外國競爭對手更糟,因為進口鋼鋁、引擎和其他零組件都面臨高關稅。而且,這些談好的貿易協議會實施多久,也混沌不明,而不確定性勢必有礙企業投資。凡此種種,都不利就業成長。 貿易逆差 至少美國貿易逆差會改善?高築關稅壁壘勢必會導致進口萎縮。但這又是川普行動使情況更糟的又一例。 美國貨物貿易逆差由來已久,但以往被觀光、教育和金融服務相關的出口抵銷一大部分。但如今,川普攻擊美國教育機構,並推行嚴厲的反移民政策,將嚇跑許多原本有意前往美國的學生和觀光客,那將傷害服務業出口。 川普的「大而美」減稅與支出法案,據估計將使未來十年聯邦預算赤字增加3.4兆美元。政府預算赤字愈滾愈大,意味美國仍將入不敷出。政府與消費者大肆揮霍,將導致進口增加,而向其他國家借錢來支應這些消費,必將推升美元、抑制出口,導致貿易逆差居高不下。 關稅稅收 這是短期最明顯的成果。美國4月以來關稅稅收激增,總金額逼近千億美元,是去年同期徵收的三倍多。川普得意洋洋表示,將用一部分關稅收入以退稅支票形式,分發給美國家庭。 通膨 美國民眾可能很需要這筆退稅款,因為...
國際

歐盟真的輸了嗎?從對美「龍蝦零關稅」看出與川普談判的智慧

歐盟與川普政府達成的貿易協議,因表面上讓華府佔盡便宜、對27個成員國沒有明顯好處,而遭到猛烈批評。但若要理解歐洲的談判邏輯,不妨先看「龍蝦」。 紐約時報報導,為了敲定這份協議,歐盟官員做出多項讓步,包括延續美國龍蝦進口零關稅的政策,延長原定2020年協議的期限。歐盟也將在三年內採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且口頭承諾投資美國企業與技術數千億美元。 仔細看這些條件,會發現一個模式:歐盟讓美國拿到「看似風光的勝利」,同時暫時閃掉幾項對自己最不利的要求。 龍蝦正是最佳例子。在美國,緬因州為中心的龍蝦產業不僅是地方驕傲,也有國會強力支持。但在歐洲,龍蝦既非經濟命脈,也沒有特別敏感的政治意義。 歐盟雖然同意開放龍蝦免關稅進口,但頂住了川普政府其他更具爭議的要求,例如修改食品相關規範,以便讓更多美國牛肉或雞肉進入歐洲市場,而這些才是整個歐盟內部政治敏感度極高的議題。 「布魯塞爾應該正暗自竊笑。」長年研究食品關稅的喬治城大學國際商務外交教授布許(Marc Busch)如此形容。他指出,歐盟並未同意修改關鍵的衛生規範,例如禁止含生長激素的牛肉或經酸液消毒處理的雞肉。布許說,這些規範依舊可以用來阻擋對政治影響更大的農產品進口,「可以擋美牛、擋到不知何年何月」。 歐盟官員也明言,這是經過精打細算。一名高階歐盟官員表示,雖然歐盟將延長龍蝦零關稅、並取消對美洲野牛肉(bison)的貿易障礙,但不會因此改變政策去增加美牛進口。 在法國、比利時等國,牛隻產業擁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相比之下,龍蝦則是更單純、也更容易用來營造善意的選項。 歐盟過去幾個月不斷放話,若談不成協議,將對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海鮮祭出高額關稅;如今改為延長零關稅政策,等於給美國龍蝦出口商一個擴大歐洲版圖的機會。歐洲雖是龍蝦的重要市場,但進口來源多半是與歐盟簽有自貿協定的加拿大。 美國龍蝦業者也還不能開心太早,因為...
國際

蒲亭特使:某些國家不願俄烏停戰 將大力破壞川蒲會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宣布15日將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召開高峰會,蒲亭的國際經濟與投資合作特使德米崔耶夫今天表示,某些國家會做出「巨大努力」來破壞這場會談。 路透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先前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接近達成停火協議,可能解決這場已持續3年半的衝突。相關協議內容雖尚未對外公布,但烏克蘭可能被要求放棄大片領土,而許多歐洲國家也反對這樣的結果。 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今天指責有些國家尋求讓這場戰爭拖延下去。他在社群媒體平台Telegram的個人帳號發文說:「一些有意讓衝突繼續下去的國家,毫無疑問會盡巨大努力來破壞蒲亭(VladimirPutin)總統與川普總統這場預定會議。」 德米崔耶夫並表示,他所說的努力指的是「挑釁和(散布)假消息」。但他未指明是哪些國家或可能是哪種「挑釁」行為。 克里姆林宮稍早已證實會有這場俄美領袖高峰會。蒲亭的幕僚鄂夏柯夫(Yuri Ushakov)說,兩人將「聚焦在商討針對烏克蘭危機有哪些選項可達成長久的和平解決方案 」。 鄂夏柯夫還表示:「這顯然會是段充滿挑戰的過程,但我們會積極、憤發地投入。」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范斯:川普考慮因中國購買俄國石油 對中國征關稅

路透10日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向美國福斯新聞說,總統川普考慮因為中國大陸購買俄羅斯石油,對中國征關稅,但川普還未做出任何確切決定。 川普6日才簽行政命令,就印度購買俄國石油再加征25%關稅。這疊加對印度25%對等關稅後,印度輸美商品將面臨50%關稅稅率。川普6日被問到中國會否同樣因買俄油遭到類似懲罰時,暗示確有此考量,表示「這有可能,但我不知道,現在還沒法告訴你們」。美國副總統范斯4月23日和家人到訪印度泰姬瑪哈陵。(美聯社) <!----> .coverstoryad { min-width:100% }
國際

世界正變得愈來愈熱 這如何影響大腦?

傑克五個月大時經歷了第一次強直陣攣發作(Tonic-clonic seizures,癲癇的一種,常見於兒童),他的身體先是僵硬,接著迅速抽搐。「當時天氣非常炎熱,他過熱了,我們目睹了我們認為這輩子最可怕的一幕,」他的母親史蒂芬妮.史密斯(Stephanie Smith)說,「但不幸的是,那並不是最可怕的。」每當天氣炎熱,癲癇發作就會頻繁出現。一到悶熱潮濕的夏季,這個家庭就會使用各種降溫方法以防止癲癇發作。傑克18個月大時接受基因檢測,他被診斷出患有卓飛症候群 (Dravet syndrome,DS) ,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包含一種癲癇形式,約每15,000 名兒童中就有一人受此影響。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癲癇發作通常伴隨著智力障礙,以及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等,還可能出現語言、行動、進食和睡眠方面的困難。高溫和突然的氣溫變化都可能引發癲癇發作。傑克現在已經13歲,但他的母親說,他仍不斷因天氣變化而癲癇發作,「越來越炎熱的夏季和熱浪,讓原本就已經令人痛苦的病情更加難以承受。」卓飛症候群只是眾多因高溫而惡化的神經疾病之一。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桑傑·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教授是研究氣候變化對大腦影響的先驅,他指出,許多癲癇患者的家屬都反映在熱浪期間病情加重。「我心想,當然了,氣候變化怎麼可能不會影響大腦?畢竟大腦中有那麼多機制與身體如何應對高溫有關。」在深入研究科學文獻後,他發現許多神經疾病在高溫和高濕度的環境下會惡化,包括癲癇、中風、腦炎、多發性硬化症、偏頭痛等。他也發現,氣候變化對我們大腦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例如,在 2003 年的歐洲熱浪期間,約有7%的超額死亡與神經系統問題直接相關。2022年英國...
國際

美證實日15%稅率不疊加

美國白宮官員向彭博資訊與多家日媒證實,日本銷美商品與歐盟銷美商品相同,不會在既有稅率上疊加15%關稅,與日本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7日說法一致。 彭博引述一名川普政府高級官員說法指出,美國正致力敲定一項公告,以終止川普課徵的普遍關稅稅率疊加在日本輸美商品上。兩國可能採取發布聯合聲明形式,釐清和闡明日本就像歐盟一樣,川普對日本輸美商品課徵的15%對等關稅會包含在現行的最惠國關稅稅率。 相關計劃將消除外界好一陣子以來,對川普在美國與其重要貿易夥伴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後,打算如何對日本輸美商品徵稅的困惑。 共同社指出,赤澤亮正先前已說明過此事,然這是美國政府首度證實。赤澤先前表示,川普團隊已坦承,川普上周簽署關於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並不精確,且未正確反映日本與美國7月22日談妥的貿易協議。...
國際

回應南韓? 北韓也拆除邊境擴音器

據德國之聲9日報導,就在南韓為緩解朝鮮半島緊張情勢而拆除供心戰使用的擴音器後,北韓也開始拆除邊境的擴音器。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9日表示,其注意到北韓軍隊在邊界的部分地區拆除一些宣傳用的擴音器。這是自南韓總統李在明6月上任並努力與北韓重啟談判,拆除南韓自己的宣傳擴音器以來,平壤首次互動以為回應。 聯合參謀本部說,拆除工作於9日上午從前線部分區段開始,「韓國軍方發現自今日早上開始,朝鮮軍隊在前線部分地區拆除宣傳擴音器。目前仍有待確認是否所有地區的擴音器都已拆除,軍方將持續監視相關活動」。 目前仍不清楚拆除的擴音器數量,北韓則尚未證實這項消息。 作為緩解緊張情勢的「實際措施」,首爾於今年6月暫停宣傳廣播,促使北韓隔日也暫停廣播。德國之聲說,首爾利用擴音器向北韓播放南韓流行音樂與新聞報導,北韓則回敬令人不安的噪音,南韓居民說這些噪音一直很惱人。 李在明上任後扭轉前任保守派總統尹錫悅的強硬立場,尹錫悅於2024年重啟對北韓的心戰廣播,以回敬北韓向南韓發射裝有宣傳文宣的氣球。李在明也要求民間團體停止跨國發送反北韓文宣,還說願意無條件與平壤領導階層會面。在李在明當選前,兩韓關係跌落最低點。在南韓靠近北韓邊境的坡州,北韓的一處哨所旁可看見一個擴音器矗立著。美聯社...
中國外長接班人劉建超被消失    矢板明夫:對美強硬派已佔上風
國際

中國外長接班人劉建超被消失 矢板明夫:對美強硬派已佔上風

曾被視為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上月底結束外訪行程返回北京後就被當局帶走訊問。矢板明夫認為,此事件應該和中共高層的路線鬥爭有關。(法新社)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曾被視為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部長劉建超,上月底結束外訪行程返回北京後就被當局帶走訊問,原因不明,這也是自從前外交部長秦剛2023年7月遭解職以來涉及外交官的最高層級調查。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此事件應該和中共高層的路線鬥爭有關。矢板明夫11日凌晨在臉書發文指出,劉建超是下一任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如果他被帶走,71歲的王毅很有可能在未來仍長時間繼續擔任外交部長,「這或許正是共產黨內某些人的目的」。矢板明夫提及過去擔任《產經新聞》北京特派員的經驗,表示劉建超給人的穩健、隨和。在外國記者圈內,把外交部發言人分為「溫和派」和「強硬派」,兩派回答問題時的措辭、對外國記者的態度都截然不同。請繼續往下閱讀... 矢板明夫表示,在他的印象中,劉建超、秦剛、姜瑜等人屬於溫和派;陸慷、馬朝旭、洪磊等人屬於強硬派,後來的耿爽、趙立堅、毛寧等人都是強硬派;特別的是,華春瑩前幾年是溫和派,後來變成強硬派。針對劉建超被帶走訊問的原因,矢板明夫分析,劉建超長年在沒有油水的「清水衙門」工作,就算是貪污,金額也不可能太大;若說他泄密也不太可能,因為他已經是正部級官員,政治前途又被看好,應該沒有什麼動機,「最大的可能,是被政敵幹掉」。矢板明夫指出,國防部和外交部是中國政府內最重要的兩個部,兩部官員一再出事,說明權力中樞出現了動蕩。矢板明夫強調,習近平的外交政策,一直在「對美協調」及「對美強硬」之間搖擺,他認為,劉建超應該是成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