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國際

國際

美日近期關係引關注 盧比歐宣稱沒分歧

日本首相石破茂本周提到日本在安全保障與能源領域「必須努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對此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淡化外界對於美日關係的擔憂,表示「沒有戲劇性事件或分歧」。 路透社報導,盧比歐(Marco Rubio)11日也向媒體表示,不贊同有報導稱美國向日本施壓以大幅增加日方的國防開支(日本稱防衛費)。他主張華府是「鼓勵」東京當局投資特定能力,並不等於「要求」。 盧比歐在馬來西亞出席區域會議後向媒體表示,「這與投入金錢多寡關係不大,而是關乎他們能採取哪些具體作為」。 日本媒體上月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要求日本與其他亞洲盟友增加國防支出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與美方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要求一致。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上月報導,美國要求日本增加比先前要求還多的國防支出後,日本取消雙邊防長與外長的年度會議。 另外,川普本周稍早宣布將在8月1日向日本祭出25%對等關稅,作為他全球關稅政策的一部分,此舉進一步使日本感到不滿。 石破茂本月10日表示,日本必須努力在安全保障(國防)、糧食與能源領域,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尋求自立。 盧比歐11日被問及石破茂這番話時回應,「美國與日本有非常牢固與良好的關係,而這部分不會改變」。 他也說:「如果有人在尋找什麼戲劇性事件或不和…那就錯了,因為事實是,我們與日本的關係非常穩固。」 盧比歐也表示,不應該負面解讀石破茂這番言論。 他表示:「日本軍力變得更有強大,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遭到冒犯,而是讓我們受到鼓舞。」 美國前總統拜登執政時期的白宮前官員強斯東(Christopher Johnstone)分析,美日之間的貿易摩擦、國防支出壓力與美國安全承諾的不確定性,可能使雙方的緊張關係達到一個世代以來的高點。他也指出,東京當局欲減少對美依賴,是「知易行難」。 目前在美國顧問公司「亞洲集團」(The AsiaGroup)...
以軍提議保留軍隊!加薩停火又陷僵局 待美特使出面
國際

以軍提議保留軍隊!加薩停火又陷僵局 待美特使出面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指控,以色列仍企圖在加薩走廊保留軍隊。圖為部署加薩的以軍部隊。(法新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就加薩停火進行間接談判之際,《法新社》12日引述兩名巴勒斯坦消息人士指出,由於以色列提議在加薩走廊保留軍隊,雙方談判正受到阻礙。目前調解方已要求雙方延後會談,直至美國特使抵達杜哈。據報導,哈瑪斯和以色列代表團本月6日開始在卡達杜哈談判,試圖就暫時停止綿延長達21個月的衝突達成協議。雙方都表示,如果達成60天停火協議,目前仍被哈瑪斯關押的10名人質將獲釋。但一位消息靈通的巴勒斯坦人士表示,以色列拒絕從加薩撤出所有軍隊,阻礙達成協議的進程。請繼續往下閱讀... 消息人士稱,由於以色列11日堅持提出一份撤軍地圖,但這份地圖實際上是以軍重新部署的地圖,有超過40%的巴勒斯坦領土將有以軍駐守,根本不是真正的撤軍計劃,導致雙方談判面臨挫折和複雜的困難。消息人士補充道,哈瑪斯不會接受以色列的地圖,因為它們實際上是讓重新佔領約一半加薩地帶的行為合法化,並將加薩變成沒有過境點或行動自由的孤立區域。目前,調解方已要求雙方延後會談,直至美國總統川普的特使魏科夫抵達杜哈。另一位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則提到,雙方在釋放人質囚犯及向加薩提供更多援助的計划上取得「一些進展」。然而,他們指責以色列代表團缺乏權威,「為了繼續這場滅絕戰爭,拖延並阻撓協議的達成」。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日媒:中國北韓同意恢復北京至平壤客運列車

日本放送協會(NHK)今天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與北韓已同意恢復於2020年起停駛的北京至平壤客運列車。北韓目前正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又被指與中國保持距離,外界關注此次兩國首都之間列車服務重啟,是否兩國關係改變的跡象。 日本放送協會報導,受COVID-19疫情影響,中國與北韓兩國首都之間的客運列車服務自2020年1月起暫停,消息人士表示,兩國鐵路部門正在就此進行討論,並同意儘快恢復平壤和北京之間的客運列車服務。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正在進行最後調整,預計最快8月開始運行。 報導表示,北韓正透過軍事合作等途徑迅速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也有指由於中國已表明將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針對北韓核導發展制裁的意向,北韓正與中國保持一定距離,外界關注這次兩國首都之間的列車服務重啟,是否兩國關係改變的跡象。 報導又表示,今年5月以來,北韓以視察和訓練為目的,訪中次數有所增加。熟悉中國與北韓關係的人士表示,兩國關係正在改善,但仍需謹慎判斷。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普關稅信 成東南亞軍政府最好的消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報導,雖然對全球大多數領導人來說,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信帶來大麻煩;但對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而言,卻將這份公報解讀為對其陷入困境、孤立且飽受詬病軍政府的認可。 據緬甸國營媒體「緬甸環球新光報」11日的報導,敏昂萊說「很榮幸」收到川普宣布新關稅的信函。敏昂萊是緬甸軍事領導人,在2021年推翻民選政府取得該國政權。這封信宣布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緬甸出口的商品課徵40%的新關稅,而報導則表示「真誠的感謝」。 美國與大多數西方國家還未承認軍政府為合法政府。聯合國與其他人權組織指責軍方為保住權力,在戰爭期間觸犯戰爭罪;美國、英國及歐盟都對緬甸軍方實施制裁,華府與大多數西方國家皆已不在緬甸派駐正式授權的大使,這種外交冷淡一直讓緬甸執政將領感到不滿。 但敏昂萊卻將關稅信函解讀為,「鼓勵繼續參與美國非凡的經濟」,還補充若有需要可「儘速派遣高階談判小組赴美與其展開討論」。敏昂萊也要求華府解除並放鬆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因其阻礙兩國與雙方民眾的共同利益與繁榮」。 「緬甸環球新光報」說,敏昂萊也高度評價川普強有力的領導,是「用真正的愛國精神,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不斷在全球舞台上促進和平」。他還感謝川普「對廣播機構與其資金進行的管理,這些機構與資金有時會加劇現有衝突」。CNN說這是指川普削減自由亞洲電台與美國之音等媒體的資助。這兩間媒體的報導在緬甸廣受歡迎,隨著軍政府打壓自由媒體,更顯其重要。 對於川普稱前總統拜登2020的勝選存在著舞弊,報導引述敏昂萊說法,「與美國總統在2020年大選期間遭遇的挑戰相似,緬甸也經歷嚴重的選舉舞弊與嚴重違規」。這是指諾貝爾獎得主翁山蘇姬與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壓倒性優勢連任。儘管國際觀察員認為選舉自由公正,軍方卻無根據地宣稱存在大規模舞弊,幾周後軍方發動政變,結束緬甸長達十年的民主實驗。圖為緬甸建軍79年閱兵,敏昂萊擔任閱...
國際

從黑歷史汲取力量 柬埔寨3種族滅絕遺址列世界遺產

柬埔寨3處惡名昭彰的酷刑和處決地點今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50年前赤棉(KhmerRouge)政權在這3地犯下種族滅絕惡行。 法新社報導,柬埔寨1975年至1979年間約有200萬人死於飢餓、強迫勞動或酷刑,或在大規模屠殺中喪命。 如今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柬埔寨遺址包括兩座監獄遺址,以及一處曾處決數以千計人的「殺戮戰場」(killingfield)。 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在國家電視台TVK播出的影片訊息中說:「願這次入遺時刻提醒世人,必須永遠捍衛和平。」 他說:「我們可以從歷史最黑暗的篇章中汲取力量,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世界遺產名錄增列的遺址有兩處位於首都金邊(Phnom Penh),包括杜斯蘭種族滅絕博物館(TuolSleng Genocide Museum)和瓊邑克種族滅絕中心(Choeung Ek Genocide Centre)。 另一座名為M-13的監獄位於柬埔寨中部磅清揚省(Kampong Chhnang)鄉村地區,是早期赤棉最重要的監獄之一,但如今只剩一片荒地。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南韓成美國盟友的武器供應國 大客戶卻面臨戰爭邊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報導,波蘭根據2022年簽署的協議向南韓採購第二批180輛戰車,讓該國最終擁有近1000輛裝甲車,不但擴充其軍火庫,也凸顯波蘭正以歐洲重要軍事力量之姿崛起,而南韓也成為其主要武器供應商,特別是全球發生的戰爭正耗盡美國武器庫存,南韓對美國盟友更是重要武器供應國。 俄國此時也加強對烏克蘭的攻擊力道,部分攻擊已達到烏克蘭西部邊境距離波蘭領土100英里的範圍內。自俄國侵入烏克蘭以來,華沙持續增加國防預算,購買新武器,也協助基輔防禦俄國攻勢。作為與烏克蘭接壤的北約成員國,若俄國領導人普丁決定擴張侵略至烏國以外,波蘭將成為北約第一道防線。 波蘭這波交易計劃的總金額約67億美元,還包括為波蘭陸軍提供80輛支援載具、彈藥、後勤與訓練包。負責監督首爾對外軍售的南韓防衛事業廳(DAPA)表示,這筆K2主戰車交易由南韓國防巨擘現代樂鐵在南韓生產,並在波蘭建立一條生產線以生產波蘭版本的K2PL。K2主戰車為全球最先進的戰車之一。 波蘭國防部在社群媒體「X」的宣布,180輛戰車中將有60輛在波蘭製造,新合約中的首批30輛南韓生產的戰車預計明年運抵波蘭。 CNN說,根據2022年兩國簽署協議,波蘭將獲得180輛K2。現代樂鐵說,除45輛外的其餘車輛已全數交付,剩餘車輛預計年底抵達波蘭。這份協議被視為南韓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國防協議,波蘭國防部當時表示,協議共包括980輛K2、648門K9裝甲榴彈砲及48架FA-50戰鬥機。這些裝甲車將用於對抗俄國蘇聯時期的戰車。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今年3月的報告稱,波蘭向烏克蘭提供300多輛戰車與350多輛步兵戰鬥車及裝甲運兵車。 在俄國加強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力道後,波蘭最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俄國無人機對烏克蘭西北部城市盧茨克(Lutsk)發動猛攻,迫使華沙戰機緊急出勤。盧茨克距離波蘭邊境約50公里。 北約在4月的...
國際

北海道送報員遭熊奪命 警方吁民眾提防熊出沒

日本北海道警方今天凌晨接獲報案表示,福島町有男性遭熊襲擊。警方進行搜索的結果,一名52歲男性送報員倒卧在草叢中,已身亡。因為奪走人命的棕熊可能還在附近,警方呼籲居民提高警覺。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今天凌晨將近3時(台灣時間2時),北海道警方接獲報案得知在福島町三岳有男性遭棕熊襲擊。警方搜索後,發現52歲的送報員佐藤研樹倒卧在草叢中,已身亡。 佐藤的身體有多處被抓傷的痕迹,警方初步研判佐藤是遭到棕熊襲擊,目前正在調查詳細狀況。 警方研判襲擊佐藤的棕熊可能還在附近,於是與當地的獵友會成員等一起尋找棕熊的行蹤,同時也呼籲民眾如非必要,盡量不要外出。 事發現場是在福島町公所北方約700公尺處的空地,周邊有民宅、老人安養中心等。 目擊到送報員遭棕熊襲擊情況的男性對NHK表示,「今天凌晨2時半左右,在家中聽到屋外似乎有叫聲,打開玄關的門一看,看到棕熊蓋住一個人。發出聲音想趕走棕熊,但棕熊並未逃離。打電話報警時,棕熊把那名男性拖走了」。 目擊的男性指出,「因為當時報紙送到,所以可能男性(送報員)是要回到停放自行車處時遭遇棕熊。我與男性見過面,有時見面時會聊聊天,當時很想幫送報員,但我只能出聲。完全沒料到自家前面會有棕熊出現,作夢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覺得很恐怖」。 位於北海道福島町,佐藤研樹服務的新聞販賣所(報業服務中心)的所長對NHK表示,「遇到野生的棕熊,實在沒輒。最近福島町陸續發生棕熊出沒的情況」。這位所長還說,「佐藤3天前曾報告說,在送報途中遇到棕熊,感到驚嚇,要大家提高警覺」。 對於長期在這家新聞販賣所認真工作的佐藤遇難,這位所長表示,「很難過,現在還很驚慌、不知所措」。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關係熱絡 俄羅斯外長訪北韓談俄烏戰爭及兩韓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昨天抵達北韓訪問。這是俄羅斯高階官員造訪北韓的最新一例,顯示兩國關係愈來愈友好。 北韓中央通信社報導,拉夫羅夫此行預定停留到明天,行程包括會晤北韓外交部長崔善姬(Choe Son-Hui)。 路透社報導,拉夫羅夫出席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主辦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外長會議後,直接飛往北韓抵達元山(Wonsan),這座東岸城市以飛彈和海軍設施聞名,近期還有一座度假村開張。 俄羅斯與北韓大幅升級戰略合作,如今納入共同防禦條約,拉夫羅夫此行是兩國之間最新一次高層會晤。 南韓情報部門表示,北韓已派遣上萬名軍人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可能正準備於本月或下月再派更多人。 北韓也同意派遣6000名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工人協助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重建;烏克蘭軍隊近1年前大舉跨境入侵這個地區。 俄羅斯新聞機構也報導拉夫羅夫抵達北韓,還提到他預計在結束北韓行程之後前往中國,出席本月14日和15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Organisation)會議。 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導,拉夫羅夫和崔善姬將討論打了3年多的俄烏戰爭,以及朝鮮半島情勢。 塔斯社提到,新開張的元山海濱度假村可望吸引俄羅斯人赴北韓旅遊,因為莫斯科到平壤的直達列車恢復行駛,同時也正在推動一項橫跨圖們江的橋樑建設計劃。圖們江上游是中國和北韓的界河,下游15公里為北韓與俄羅斯的界河。 塔斯社引述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AndreiRudenko)的說法報導,今年稍後還會有更多高層代表團赴北韓訪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印航260死空難公布初步調查 關鍵時序一次看

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客機6月12日在印度西部起飛不久後墜毀於住宅區,共造成260人罹難。印度調查人員今天在事發一個月後公布初步報告,列出失事前的關鍵時間點。 路透社報導,初步調查報告顯示,飛機發動機的燃油控制開關幾乎在同一時間從「運作」切換至「切斷」,導致發動機燃油供應中斷。 以下是印度調查人員在今天發布的初步報告中,詳細記錄6月12日空難發生時序(均換算成台北時間)。 --台北時間6月12日下午1時47分:印航從新德里(New Delhi)起飛、航班編號AI423的這架波音787夢幻客機(Dreamliner)降落在阿默達巴德市(Ahmedabad)。 --下午3時48分38秒:飛機離開34號停機坪。 --下午3時55分15秒:事故機向塔台請求滑行許可,並獲得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准許;約1分鐘後,該機自停機坪經由R4滑行道前往23號跑道,完成迴轉後進入跑道等待起飛。 --下午4時02分3秒:飛機從地面管制移交至塔台管制。 --下午4時7分33秒:飛機獲准起飛。 --下午4時7分37秒:飛機開始助跑。 --下午4時8分39秒:飛機離地升空。報告指出「飛機的飛行狀態感測器轉為空中模式,與起飛相符」。 --下午4時8分42秒:飛機達到最大空速180節(約時速333公里)後,「隨即,1號與2號引擎的燃油控制開關相繼從『運作』位置切換至『關閉』,兩者間僅相隔1秒」。 由於發動機燃油供應被切斷,1號與2號發動機的轉速開始從起飛值下降。從座艙通話記錄器(CVR)能聽到其中一名機師詢問另一機師為何要關閉發動機燃油開關;對方答稱他沒關。 根據從機場調閱的監視器畫面顯示,飛機起飛後不久,緊急發電裝置『衝壓空氣渦輪機』(RAM AirTurbine,簡稱RAT)在起飛後的初步爬升階段就啟動。 飛機在越過機場外牆之前,高度就開始下降。 --下午4時8分47秒:兩具引擎的轉速「降至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