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國際

晚上6點吃飯錯了嗎?美國遊客慘遭歐洲網友酸爆
國際

晚上6點吃飯錯了嗎?美國遊客慘遭歐洲網友酸爆

3名美國遊客晚上6點在葡萄牙波爾圖用餐,卻因「吃飯時間太早」遭大批歐洲網友圍剿,示意圖。(情境照) 吳裕堯/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一段TikTok影片近日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3名美國遊客晚上6點在葡萄牙波爾圖用餐,卻因「吃飯時間太早」遭到大批歐洲網友圍剿,引發歐美網友在留言區隔空交火。《紐約郵報》報導,TikTok用戶@black_sherlock上傳一段影片,紀錄他和朋友傍晚6點在葡萄牙波爾圖某家餐廳吃晚餐。影片中,餐廳內氣氛冷清,他們是唯一客人。許多歐洲網友看了之後紛紛留言,當地人不可能這麼早用晚餐,這是典型「觀光客行為」。更有義大利網友開酸,「在義大利,晚上6點能吃飯的地方只有醫院」。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對用餐時間的批評,一些歐洲網友更直接攻擊美國人的行為習慣,有人暗指美國人在公共場合說話大聲、缺乏禮節;也有網友說,美國人與歐洲的生活步調格格不入,噓他們「不懂生活美學」。儘管如此,也有北歐網友出面緩頰,「你只是沒遇到芬蘭人,他們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吃」。面對批評,不少美國網友不甘示弱地回擊,「我才無法理解為什麼歐洲人要那麼晚吃飯,我才不想在睡前幾小時才用餐」。事實上,這並非美國人第一次因文化差異在歐洲挨罵,先前就有美國網紅為了融入歐洲文化,在用餐時模仿當地習慣,不換手持刀叉,卻被批「裝模作樣」;甚至有人狠批美式的「Z字型吃法」難以接受,「比聽指甲刮黑板還難受」。 @black_sherlock A family with a baby showed up as we were leaving ???? #Porto #Portugal #Americansabroad ♬ Funny video \"Carmen Prelude...
警告中國勿妄動!美日澳19國「護身軍刀」軍演明登場
國際

警告中國勿妄動!美日澳19國「護身軍刀」軍演明登場

澳洲主辦的「護身軍刀」多國聯合軍演13日登場,美國海軍兩棲突擊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上月中旬率先抵達雪梨港。(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12日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增加在太平洋的活動,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日本及澳洲,正在透過強化軍事力量及增加訓練來應對。這三國上月甫結束「南方傑克魯」(Southern Jackaroo)聯合演習,13日又將展開規模更大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演習,希望增強互相協調操作的能力,以遏制中國侵略。美日澳三國5月19日至6月13日,在澳洲東部沿海城市敦士(Townsville)郊外山區舉行「南方傑克魯」聯合演習,約派出3000名軍人參與,為2013年該演習啟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據了解,此次演習由澳洲陸軍第3旅主導,美軍出動第1陸戰隊遠征軍、陸戰隊達爾文輪換部隊(MRF-D),日本則派出陸上自衛隊第46普通科連隊(相當於步兵團)多名自衛隊員、中部方面特科連隊(相當於砲兵團)所屬單位,以及第13偵察戰鬥大隊下屬戰鬥中隊的16式機動戰鬥車,運用當地熱帶環境,模擬執行印太區域離島防衛作戰。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三國高階軍官都未直接點名任何敵人,但參與演習的部隊表示,他們顯然是在為對抗中國而訓練。最重要的是,聯合軍力展示的主要目標是,讓北京的侵略計劃趨向複雜,並使北京領導層相信,透過動武來主張領主主權的風險過高。值得注意的是,美日澳原本各自已有雙邊物流合作,11日進一步簽署「美日澳海上部隊物流協定」,將在艦船彈藥補給、海上加油、修理和零件供應方面互相合作。美國海軍強調,該協定以永久致力於印太地區的穩定與安全為基礎。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計劃部長星直也指出,新的協定使三國的活動范...
馬斯克AI機器人又惹議! Grok 4答話竟會呼應老闆觀點
國際

馬斯克AI機器人又惹議! Grok 4答話竟會呼應老闆觀點

馬斯克照片和Grok標誌。(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Grok,才剛推出最新版Grok 4,不過,測試顯示,Grok 4的回答會呼應馬斯克的觀點,甚至有時會先搜尋網路上,這名富豪對相關議題的發文,然後才提出答案。《美聯社》11日報導,Grok 4這種罕見的行為,令一些專家意外。一直在測試這款聊天機器人的獨立AI研究員威利森(Simon Willison)說,「這很令人驚訝」,「你可以問他有關爭議議題的尖銳問題,然後你就會看到他在決定如何回答的過程中,真的去搜尋X(馬斯克的社群媒體平台),看馬斯克關於該議題說過些什麼」。Grok會先展示推理過程,然後提出回答。請繼續往下閱讀... 威利森示範問Grok 4對中東衝突的看法,提問未提到馬斯克,但是機器人仍主動搜尋馬斯克的評論,在推理過程搜尋X上,馬斯克任何有關以色列、巴勒斯坦、加薩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的看法,並向威利森說,「由於馬斯克的影響力,他的立場可提供脈絡」、「正在檢視他的觀點,看是否能為答案提供指引」。軟體公司Icertis首席AI架構師凱洛格(Tim Kellogg)指出,以往像這類異常行為多半是因為「系統提示」有改,工程師加入特定指令,指引聊天機器人的回答,「但是這個例子似乎是寫進核心程式」,他說,「馬斯克追求創造最誠實的AI,似乎卻讓它認為,應與他的價值觀一致」。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腦科學教授林格(Talia Ringer)認為,AI可能誤解,以為用戶是在問xAI或馬斯克的意見。xAI公司尚未回應此事。威利森說,雖然Grok 4的能力亮眼,但是人們購買軟體,要的不是它突然變成「機械希特勒」,或先查馬斯克怎...
國際

亞洲行與陸外長王毅在大馬面談 美國務卿:川習極可能會面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1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極有可能」會面。 魯比歐本周出訪東南亞,展開上任以來首次亞洲行。他11日在吉隆坡與東南亞國協(ASEAN)外長開會,也會晤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並與中國外長王毅首次面對面會談。會談結束後魯比歐表示,他與王毅的會談積極且具建設性,而美中兩國領導人會面的機率極高。 美國務卿魯比歐亞洲行 他在馬來西亞告訴記者,美中雙方都有強烈意願促成此事,「我認為機率很高」,他並表示兩國將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時間」。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魯王會堪稱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美中兩國最高層級的互動,兩國代表積極的對話,有助提高兩國領導人舉行峰會的機率,進而緩和彼此的緊張關係。 北京方面的回應也趨正面,根據央視報導,「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係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魯比歐還提到,美國並不擔心關稅會讓東南亞與美國疏遠,市場需要確定性,可以在8月之前進行談判。 川普政府先前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中東和歐洲的衝突上,魯比歐此行是美方重新聚焦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行動之一。 分析家表示,魯比歐這趟訪問,主要是強調美國仍是比中國更好的合作夥伴。 紐約時報報導,魯比歐希望加強與亞洲各國的關係,以抵禦中國,但川普的關稅威脅卻讓各國懷疑,他們為何要向華盛頓靠攏。本周在大馬的東協會議,無疑成了美中競逐亞洲影響力的角力場。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捷克人家中少裝冷氣偏好開窗 炎夏遊泳喝啤酒消暑

近年來捷克夏季氣溫明顯升高,但捷克人家中裝設冷氣比例僅16%,主因包括考量電費、法規限制與夏季較短等,因此更偏好開窗通風降溫。喝啤酒、沖冷水澡、到湖邊游泳等,是捷克人常見的消暑方式。 根據捷克氣象局的資料,近年來夏季氣溫明顯升高,超過攝氏30度的天數逐年增加,首都布拉格甚至偶有突破35度的高溫。然而,一項於2023年8月的調查顯示,僅16%的捷克民眾表示家中配有冷氣設備。 捷克家庭普遍不裝冷氣,背後有多重因素,例如考量到冷氣耗電量高,加上捷克電價偏高,恐加重家庭開支負擔。此外,有的建築受限法規規範,或位於歷史保護區,安裝冷氣需經繁瑣的審批程序。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民眾認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可能影響健康。 記者詢問捷克民眾對裝冷氣的看法,多人表示,與其依賴冷氣,他們更習慣開窗通風降溫。捷克民眾Marek說,夏天大概只有2至3個月,一年中剩下的10個月天氣都太冷了,所以沒必要裝冷氣,「開窗讓風進來就好了」。 捷克民眾Pavel說:「只有有錢人家裡才會有冷氣,例如新建的房子、別墅,在那裡冷氣是房子設備的一部分。一般的公寓根本不會有。大家只是打開窗戶,讓風進來。」 對於是否有裝冷氣的計劃,Pavel說,他沒有這個打算,因為他僅是公寓租客,若想裝冷氣就得自己出錢,還得詢問房東,「因為這對公寓算是滿大變動,需要簽很多文件,還要等批准,非常麻煩」。 至於夏季時該如何消暑,Marek表示,他會吃冰淇淋,或沖冷水澡。很多人會去游泳池或湖邊玩,「當然,還有喝沁涼的啤酒,這是不可或缺的」。 Pavel說:「我今天剛好去拜訪一位有錢的朋友,他家花園裡有個小湖,我要跳進去涼快一下。」 在捷克,夏季的工作環境也受法律保障。根據捷克勞動法,僱主有義務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因此在熱浪期間,若辦公環境變得難以忍受,僱主可讓員工居家工作。 此外,當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6度時,僱主必須提供定期的帶薪休息時間。...
國際

歐洲議會大比數通過決議 批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歐洲議會昨天以懸殊比數通過一項決議,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表達關切,批中方此舉毫無道理可言。對此,中國駐歐盟使團今天表示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對,宣稱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 據歐洲議會官網,歐洲議會10日以523票贊成、75票反對和14票棄權通過一項決議,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表達關切,同時要求歐盟執委會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決議」表示,鑒於中國在稀土的准壟斷地位,中國的行動毫無道理而且是強制性的。 歐洲議會議員強調,歐盟需要識別、落實並強化其在關鍵商品和技術方面相對於中國擁有關鍵優勢的領域;他們對中國要求稀土出口許可證申請人披露敏感資料深感擔憂。 歐洲議會議員並表示,歐盟執委會和成員國必須加速實施「關鍵原物料法」(CRMA)。該法案旨在確保歐盟擁有安全、多樣化和可持續的原物料獲取管道。 「決議」還強調歐盟啟動國內採礦計劃的必要性,呼籲歐盟執委會和成員國評估稀土戰略庫存的最低水準,並呼籲與「符合高永續性和人權標準的國家」建立原物料雙邊夥伴關係。 歐洲議會強調,歐盟在即將舉行的中歐峰會闡明這些關切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更廣泛影響至關重要。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今天表示,中方對歐洲議會相關決議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歐洲議會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在出口管制問題上搞雙重標準。 發言人宣稱,稀土等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中方依法對軍民兩用物項實施必要管制,既是行使自身主權,也是應盡國際義務。中方政策符合國際慣例,也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發言人還稱,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規定,履行必要程序,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就能得到保障。中國有關部門還為歐洲企業設立了「快捷通道」,以更好滿足歐洲企業的正常需要。 發言人最後稱,中方願繼續與歐方加強溝通對話,妥善處理經貿分歧摩擦,實現共贏和共同發展。同時,「我們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中國...
國際

英國經濟連續第二個月萎縮 給首相施凱爾造成新的打擊

【彭博】-- 英國經濟連續第二個月萎縮,企業和消費者難以從美國關稅和一系列增稅措施帶來的打擊中恢復。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5月份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0.1%,此前一個月為下降0.3%。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的平均預估為成長0.1%。
美國麥當勞女員工砍死經理 顧客開槍助警逮人
國際

美國麥當勞女員工砍死經理 顧客開槍助警逮人

美國密西根州麥當勞,發生女員工砍死經理的命案。圖為案發店面。(圖擷自Google街景) 劉家凱/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郊區伊斯特波因特(Eastpointe)的麥當勞,10日上午驚傳26歲女員工阿菲尼·巴杜·穆罕默德(Afeni Badu Muhammad)與經理髮生糾紛後持刀砍死對方,有顧客開槍制止阿菲尼逃逸直到警方到場逮人為止。據《美聯社》報導,密州馬科姆郡(Macomb County)檢察官辦公室指出,阿菲尼當時和39歲的經理珍妮佛·哈里斯(Jennifer Harris)產生衝突,因此被要求提早下班,孰料她離開後又從員工出入口進入餐廳,持刀狠砍經理。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方透露,1名顧客在得來速窗口試圖阻止阿菲尼行兇.雖然沒救回經理的性命,但顧客開槍後成功避免阿菲尼逃往車輛,並用槍指著她直到警方前來將其逮捕。檢方感嘆這是1起難以想像的暴力行為,死者身後留下6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至於阿菲尼目前被關在馬科姆郡監獄,法官裁定保釋金高達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7.3億元)。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1分鐘看世界/Google 擬跟進甲骨文 供應政府軟體大降價

在川普政府的施壓下,Google打算跟進甲骨文,也對政府雲端供應合約大幅降價,條件可能近似甲骨文上周達成、在限定期間對部分軟體合約內打2.5折,以及對更廣泛雲端運算合約降價。Google預料幾周內與政府敲定降價協議。 歐盟/上月太陽能發電年增22% 躍最大電力來源 能源智庫Ember說,歐盟6月太陽能發電量年增22.1%,達到45.4兆瓦時(TWh),首度躍為歐盟最大電力來源。第二名是核電,年增21.8%至44.7TWh;風電第三,增15.8%至32.4TWh。 丹麥/珠寶商Pandora要重振業績 品牌資產擬授權陸商 世界最大珠寶商Pandora傳正與中國大陸的基金和電商夥伴洽談,欲將品牌和所有資產授權出去,為期五年,以重振業績。Pandora去年大陸營收4.16億克朗(6,510萬美元),比2019年少近80%。 荷蘭/設立「鬱金香基金」 爭取頂尖研究人力 荷蘭政府宣布設立總規模5,000萬歐元(5,850萬美元)的「鬱金香基金」,將對聘僱頂尖研究員的機構每人提供最高100萬歐元補助,要延攬50名國際人才,顯示當局爭取頂尖研究人力的決心。 沙國/6月石油產量超標 供給過剩情況惡化 沙國6月石油產量罕見超標,達980萬桶,每天增產約70萬桶,伊拉克、科威特及阿聯生產也都超標,非OPEC+國更增產140萬桶,但全球需求只增加70萬桶,供給過剩情況更惡化。 南韓/明年基本工資漲2.9% 換算月薪達45,856元 南韓基本薪資委員會10日表示,明年基本工資將調漲2.9%至時薪10,320韓元,換算月薪為215萬6,880韓元(新台幣45,856元),是勞資雙方和大眾代表組成的該委員會17年來首次達成協議。 日本/日產發債募得45億美元 將償還今年到期債務 日產汽車發行美元及歐元優先無擔保債券,募得45.2億美元資金,將用以償還今年到期債務。經營陷入困境的日產能...
國際

美國務院裁員逾1300人 員工打包淚灑大門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今年4月宣布國務院將進行改組,以符合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國務院11日通知裁員逾1300人,這些員工在正式離職前會獲得60天或120天的有薪假;國務院大門11日聚集不少聲援民眾,為遭到裁撤的員工加油打氣。 魯比歐在今年4月22日宣布國務院將做出歷史性的重大改組,好讓國務院的員工活動和項目符合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其改組內容也包含員工裁撤計劃(Reduction in Force);國務院指出,這項裁撤計劃只涉及美國國內職務。 國務院表示,這項合法的計劃只會影響國務院非核心、重複性的職務,不會損及包括外交安全、護照服務和外交官人員配置等核心的外交功能。 國務院11日向員工發出通知,共1353人受到影響,其中有1107人屬於國內公務體系、246人屬於外交體系,但負責國內事務;國務院表示,取決於不同體系,他們在離職前將獲得60天或120天的有薪假,「國務院感謝他們對國家貢獻和服務」。 國務院指出,國務院的改組最後將裁撤近3000人。 美國媒體11日做出報導後,不少民眾前往國務院,為打包離開的員工打氣;民眾手持「謝謝你,美國的外交官」的牌子在國務院外等候,只要有員工走出大門,民眾就會大喊「謝謝」,用掌聲給予鼓勵。 面對裁員的消息,部分比較年輕的員工臉上帶有微笑、選擇自嘲,還拿手機和自己打包的行囊自拍;被問到是不是在國務院工作,他們說,「從今天以後就不是了!」 部分在國務院工作比較久的員工則難掩傷心;有人一走出大門就淚流滿面,與同袍相擁;有的人則故作瀟洒,在離開之前向聲援民眾揮揮手;有的人則大包小包,忙於收拾。 面對媒體提問,一名在員工說他當下有太多情緒,無法言語;他曾先後派駐過中國大陸和台灣,在國務院已經工作逾20年。美國國務院11日通知裁員逾1300人,收到通知的員工離開時難掩落寞。記者陳熙文/攝影美國國務院11日通知裁員逾1300人,部分員工難掩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