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0 7 月

國際

美國民意調查機構顯示 喬治亞議會選舉存在「操縱」疑慮
國際

美國民意調查機構顯示 喬治亞議會選舉存在「操縱」疑慮

  喬治亞反對派支持者在第比利斯市中心議會大樓外集會,抗議議會選舉結果。(法新社:2024年10月28日) 美國數據和民意調查公司愛迪生研究中心(Edison Research)星期五(11月1日)表示,喬治亞議會選舉的出口民調結果與官方結果之間的差異表明選舉存在「操縱」,這也是第二家提出此說法的民調機構。 上周末喬治亞舉行議會選舉。喬治亞選舉委員會表示,執政黨喬治亞夢想黨以54%的選票獲勝,該黨被認為由創始人、億萬富翁比德茲納·伊萬尼什維利(Bidzina Ivanishvili)所掌控,反對黨和總統譴責這個結果存在舞弊。 反對黨已呼籲在星期一舉行抗議活動,反對選舉結果。 愛迪生研究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愛迪生估計的結果與喬治亞夢想黨官方公布的54%得票率之間的13個百分點差異,無法僅以正常變動來解釋,這表明在地方層面存在選票操縱行為。 聲明還指出:「愛迪生的審查發現,偏離統計預期結果的情況很普遍,但在某些鄉村地區的特定投票站表現得尤為明顯。」 聲明補充道,這些投票站最有可能遭遇嚴重的選票操縱。 喬治亞夢想黨在較大的城市表現不佳,但在某些鄉村地區得票率卻高達90%。 喬治亞夢想黨和選舉委員會未立即對民調機構的聲明發表評論,但雙方均一再表示選舉是自由和公平的。 人們普遍認為這次選舉對喬治亞至關重要,讓選民抉擇要在親西方的反對派領導下進一步融入歐洲;還是在批評人士認為日益專制的執政黨領導下與莫斯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愛迪生的出口民調由親反對派的電視台Formula委託進行,結果顯示喬治亞四大反對黨有望在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 星期四,另一家美國民調機構HarrisX為親反對派的電視台Mtavari Arkhi進行的另一項出口民調的表示,官方的結果「在統計上不可能」。 反對黨一再指出,這兩次出口...
美國:預計八千朝鮮士兵「未來幾天」將在烏克蘭投入作戰行動
國際

美國:預計八千朝鮮士兵「未來幾天」將在烏克蘭投入作戰行動

  2024年10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與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和國防部長金容鉉在華盛頓國務院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 美國國務院 — 美國和韓國的高級官員均表示,被派往俄羅斯的朝鮮部隊目前多數已部署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投入對烏克蘭的戰鬥。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四(10月31日)表示:「我們現在評估在俄羅斯總共有大約一萬名朝鮮士兵,最近的信息顯示,多達8000名朝鮮軍人已經部署到庫爾斯克地區。」 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星期四在華盛頓與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和國防部長金永賢共同主持了「2+2」會談。兩個盟國討論了緊迫的安全威脅,並密切關注朝鮮向俄羅斯派遣數千名部隊的情況。 奧斯汀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的評估是,普京的部隊已經訓練這些朝鮮士兵進行炮兵作戰、無人航空載具作戰和基本步兵作戰。」 他還指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已向朝鮮部隊提供了俄羅斯的「制服和裝備」,並補充說:「所有這些強烈表明,俄羅斯打算在其選擇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中使用這些外國部隊進行前線作戰。」 根據美國官員的說法,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超過50萬名俄羅斯軍人被打死打傷。面對巨大的損失--目前估計每天約有1200人傷亡--俄羅斯現在轉向朝鮮這個被孤立的國家,以增強侵烏軍力。 雖然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了外國志願者和僱傭兵,但這次部署標誌著俄羅斯100年來首次邀請另一個國家的正規軍進入其領土。美國官員表示,如果這些朝鮮部隊參加針對烏克蘭的戰鬥或戰鬥支援行動,他們將成為合法的軍事目標。 在基輔,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羅斯正在與朝鮮談判,派遣「大量平民」到俄羅斯武器生產設施工...
中東戰火繼續在多處戰線燃燒,造成至少16人喪生
國際

中東戰火繼續在多處戰線燃燒,造成至少16人喪生

  2024年10月31日,人們在以色列空襲現場檢查損壞情況。 中東多處戰線星期四(10月31日)爆發激烈衝突,導致至少16人死亡。 以色列當局說,五人在以色列北部死於來自黎巴嫩的發射物,其中包括一名以色列農民和四名外國工人。黎巴嫩方面表示,以色列的襲擊造成至少八人死亡,其中包括黎巴嫩南部的六名醫務人員。 同時,巴勒斯坦官員稱,以色列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的一次襲擊造成三人死亡。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還打擊了真主黨在敘利亞的武器庫和基地,稱該組織近期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邊界附近存儲武器,以便將其偷運進黎巴嫩。 以色列連續第二天向黎巴嫩東部的巴爾貝克地區居民發布了撤離警告。星期三,以色列對真主黨在這座以羅馬神殿著稱的城市及周邊的目標展開猛烈空襲。 在星期四的警告發布後,數十輛汽車迅速駛離該地區,而杜里斯鎮仍可看到升起的黑煙。此前一天,以色列軍隊的襲擊摧毀了真主黨的燃料儲備,以色列軍方和黎巴嫩安全消息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 美國特使和以色列官員隨後在以色列會面,討論在黎巴嫩和加沙實現停火的努力。以色列軍隊在黎巴嫩與真主黨作戰,在加沙與哈馬斯交戰,這兩個由伊朗提供財政和軍事支持的團體已被美國指定為恐怖組織。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對來訪的美國特使阿莫斯·霍奇斯坦(Amos Hochstein)和美國中東事務顧問布雷特·麥格克(Brett McGurk)表示,任何與真主黨的停火協議必須保證以色列的安全。 內塔尼亞胡的辦公室在耶路撒冷的這次會晤之後表示:「總理特別指出,關鍵問題不是這樣或那樣協議的文件,而是以色列確保協議執行並防止黎巴嫩威脅其安全的決心和能力。」 會談集中討論可能的60天停火協議,以便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該決議要求真主黨從利塔尼河以南的一處地區撤出武裝力量。 真主黨新任領導人納伊姆·卡西姆(Naim ...
繼朝鮮之後,俄羅斯很快將與伊朗簽訂具有軍事聯盟性質的條約
國際

繼朝鮮之後,俄羅斯很快將與伊朗簽訂具有軍事聯盟性質的條約

  資料照: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華盛頓 —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星期四(10月31日)表示,俄羅斯與伊朗打算很快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其中包括雙方在國防領域的密切合作。 俄羅斯與伊朗醞釀簽署一項具有軍事聯盟性質的條約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伊朗新任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10月11日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一場國際論壇時曾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會晤,並且表達了要與俄羅斯儘快簽約的願望。 被克里姆林宮認定為不受歡迎的獨立媒體《莫斯科時報》指出,莫斯科與德黑蘭都遭遇了西方的強大壓力,因此兩國都有抱團取暖的迫切需要。 《莫斯科時報》指出,普京在土庫曼會晤佩澤什基安時就曾向他發出邀請,讓他在今年年底前訪問俄羅斯,並且簽署兩國的戰略互助條約。 路透社指出,俄羅斯與伊朗加強軍事安全關係會讓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感到關切。自從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俄伊軍事安全關係已經得到相當大的強化。伊朗不僅被指向俄羅斯提供大量見證者自殺式無人機和導彈用於烏克蘭戰場,而且還與以色列發生了直接的軍事對抗,將中東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俄羅斯與伊朗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正在準備中,並將成為加強俄伊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拉夫羅夫對俄羅斯國營電視台說。 他表示,擬議中的俄伊條約「將在最近的未來簽署」。 「(條約)將證實雙方在國防領域進行密切合作以及為了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安全利益進行互動的願望,」路透社援引拉夫羅夫的話說。但是他並沒有透露俄伊雙方在國防領域將以何種形式進行合作。 路透社在報道中指出,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與美國的兩個對手伊朗和朝鮮都加強了關係,包括與他們在軍事領域的合作。 普京今年六月...
印尼強調對南中國海立場不變,稱對中國海警船干擾做「適當」反應
國際

印尼強調對南中國海立場不變,稱對中國海警船干擾做「適當」反應

  資料照:在南中國海航行的中國海警船。(2023年10月4日) 華盛頓 — 印度尼西亞一位官員星期四(10月31日)表示,針對中國海警船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干擾印尼公司進行勘探工作的事件,雅加達對南中國海的立場沒有變化,並將對此類事件做出適當反應。 印尼政府上星期表示,雅加達在幾天之內連續三次從其南中國海專屬經濟區(EEC)海域驅離一艘中國海警船。中國海警船試圖干擾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僱傭的一艘調查船對當地海域進行的勘探工作。這片印尼專屬經濟區海域距離中國大陸海岸線超過1500公里。 北京聲稱擁有幾乎整個南中國海的主權,並且近年來出動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所謂的管轄區域進行「巡邏」。但是多個東南亞國家指責中方船隻在爭議海域行為「強勢」,並具「侵略性」,試圖干擾別國的能源勘探和漁民在傳統漁場捕魚。 「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印尼政府沒有任何變化。我們會做適當的事情,」印尼外交部發言人羅伊·蘇米拉特(Roy Soemirat)在星期四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 蘇米拉特是在回答記者有關印尼驅逐中國海警船是否標誌著印尼新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主政後,雅加達在捍衛主權方面將更為強勢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 「我們正在獲取確認並進行信息交換。現場的運作涉及了許多方面,」路透社援引蘇米拉特的話說。 路透社指出,印尼政府經常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發現中國海警船,而最新中國海警船遭驅離一事則發生在蘇比延多總統就職幾天之後。 北京外交部上星期表示,中國海警船例行性行駛在「中國管轄的海域」,而且中國願意與印尼合作,適當處理此類事件。 中國外交部和海警局經常聲稱,中國海警船在相關水域的行動「合法」、「專業」,目的是保護其水域免遭外國入侵。 海牙國際仲裁法院2016年曾就南中國海...
無論誰贏得總統大選 美國的歐洲盟友都面臨挑戰
國際

無論誰贏得總統大選 美國的歐洲盟友都面臨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任內堅定支持烏克蘭,然而隨著新總統即將入主白宮,美國的歐洲盟友們將面臨挑戰。(美聯社:2023年7月12日) 2024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然而無論誰勝選,美國的歐洲盟友都在為一個「不那麼關心他們的美國」做準備。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歐洲盟友還將面臨過去的齟齬和新的問題。 此次選舉正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逾兩年半之際,在這場戰爭中,華盛頓為基輔提供了最大支持。 特朗普是否會繼續這樣的支持,以及他對北約盟友的承諾程度如何,都存在疑問。特朗普的關稅計劃也讓經濟增長乏力的歐洲感到不安。 若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獲勝,預計將延續當前政策,但由於共和黨的反對和美國公眾對戰爭疲勞感增加,支持力度可能會減弱。 特朗普不是歐洲對未來焦慮的唯一原因。美聯社報道,歐洲官員認為,無論誰獲勝,美國的優先事項都將不再集中於歐洲。當前中東是喬·拜登(Joe Biden)總統的首要任務,而長期的關注焦點將是中國。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DGAP)高級研究員雷切爾·陶森弗倫德(Rachel Tausendfreund)說,歐洲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核心地位已與拜登任職初期不同了,美國將繼續把重心轉向亞洲,「這意味著歐洲必須加快步伐,成為更有能力的夥伴,並更有能力管理自身安全區域。」 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最近與英國簽署防務協議時表示,美國將更關注印太地區,「問題在於,他們在歐洲的行動會因此減少多少。」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研究員伊恩·萊瑟(Ian Lesser)表示,歐洲最希望從華盛頓獲得的是「政策可預測性」。在世界動蕩之際,任何政府都將面臨多重挑戰,「但若是特朗普政府,...
美司法部: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兩名跨國洗錢組織成員承認將數千萬美元的販毒收益進行洗錢
國際

美司法部:包括中國公民在內的兩名跨國洗錢組織成員承認將數千萬美元的販毒收益進行洗錢

  資料照片:美國司法部的標識。 美國司法部星期三(10月30日)宣布,一名喬治亞州男子當天對捲入串謀將外國販毒組織販毒所得的數千萬美元進行洗錢的指控承認有罪。這些販毒組織包括錫那羅亞卡特爾(Sinaloa Cartel)和哈利斯科新世代卡特爾(Cartel de Jalisco Nueva Generación)。司法部還說,今年8月5日,一名居住在伊利諾伊州的中國公民對參與同樣的洗錢陰謀認罪。 根據法庭文件,今年46歲、居住在喬治亞州比福德的譚力培(音譯,Li Pei Tan)和今年41歲、居住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中國公民陳超傑(音譯,Chaojie Chen)為某個洗錢組織工作,該組織把主要通過墨西哥而向美國輸入並分發的非法藥物所獲取的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收益進行洗錢。 司法部說,譚力培和陳超傑以及同夥在美國各地旅行,收集販運芬太尼、可卡因和其它非法藥物的收益,他們與在中國和其他外國的同夥溝通和協調,做出安排,通過掩蓋性質的金融交易來對販毒收益進行洗錢,包括一套基於貿易的複雜洗錢陰謀,在這項陰謀中,被告在美國購買大宗電子產品,將這些產品運往在中國的同夥。 司法部說,在陳超傑今年5月被捕之前,執法部門在多次場合併從美國各處地點從他那裡扣押了大筆現金形式的幾十萬美元販毒收益。此外,譚力培在南卡羅來納州試圖運送超過19.7萬美元的販毒收益時被執法部門攔截。 司法部說,他們兩人對串謀洗錢的指控表示認罪。作為認罪的一部分,他們同意向政府上交大量資產,包括一處住所、一支槍、防彈服和超過27萬美元的被扣押貨幣。此外,他們還同意接受總額超過2300萬美元的罰款判決。 陳超傑定於11月14日接受量刑裁決,譚力培定於2025年2 月7日接受量刑裁決。陳超傑和譚力培分別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司法部說,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的任何量刑裁決都將考慮美國量刑指南和其他法定因素。 &...
真主黨新領導人誓言繼續與以色列作戰
國際

真主黨新領導人誓言繼續與以色列作戰

  資料照片:真主黨新領導人納伊姆·卡西姆。(2024年6月19日) 真主黨新領導人納伊姆·卡西姆(Naim Qassem)星期三(10月30日)表示,該激進組織將繼續在黎巴嫩和以色列北部與以色列作戰,直到獲得其認為可以接受的停火條件。 「如果以色列決定停止侵略,我們表示接受,但要滿足我們認為合適的條件,」卡西姆在未公開的地點錄製的電視講話中說道。 「我們不會乞求停火,因為我們將繼續(戰鬥)……無論需要多長時間,」他說。他在被任命為該激進組織新領導人、接替長期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後的第二天發表了上述言論,納斯魯拉於9月底在貝魯特郊區的以色列空襲中死亡。 卡西姆擔任納斯魯拉的副手已有30多年。 卡西姆發表講話之際,國際調解員發起了新的努力,推動在黎巴嫩和加沙進行談判停火,以色列軍隊在加沙與哈馬斯武裝分子作戰已有一年多。 以色列能源部長埃利·科恩(Eli Cohen)表示,政府安全內閣正在討論與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的停火條款,以色列軍隊正在那裡發動地面攻勢。 科恩對以色列公共廣播電台說:「我們正在討論,但我認為還需要時間。」 以色列電視台第12頻道稱,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星期二晚間與高級官員舉行會談,討論以色列方面與真主黨停火60天所需的條件。 以色列要求真主黨撤退到利塔尼河以北,距離以色列邊境約30公里。此外,以色列希望黎巴嫩軍隊沿邊境部署,建立國際干預機制來執行停火,以及以色列在受到威脅時可以自由採取軍事行動。 前情報部長科恩表示,「多虧了過去幾個月,特別是過去幾周軍隊的所有行動……在真主黨領導層被消滅、2000多個真主黨恐怖分子基礎設施遭到打擊後,以色列可以處於強勢地位。」 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星期二表示,真主黨「剩餘的...
美軍空襲敘利亞多處地點,打死「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或多達35人
國際

美軍空襲敘利亞多處地點,打死「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或多達35人

  資料照片:美國中央司令部印章標識。 美國中央司令部星期三(10月30日)說,美軍本星期打擊了敘利亞境內的一些「伊斯蘭國」組織營地,打死的武裝分子可能多達35人。 對敘利亞中部沙漠地區的空襲是在星期一晚間展開的,打擊目標是多處地點和該組織的高級領導人。空襲之前,美軍與伊拉克部隊展開了一系列聯合行動,打擊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 五角大樓官員已表示,「伊斯蘭國」組織在該地區仍然是一個威脅,但已不再像10年前那樣強大,當時「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席捲伊拉克和敘利亞各地,控制了兩國大片地區。 美國中央司令部說,對敘利亞境內的最新空襲將打破「伊斯蘭國」組織針對該地區平民以及美國和盟國部隊策劃、組織和展開襲擊活動的能力。該司令部表示沒有看到襲擊造成平民傷亡的跡象。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印度軍方:印中已經完成從邊境爭議地區最後兩個對峙點後撤行動
國際

印度軍方:印中已經完成從邊境爭議地區最後兩個對峙點後撤行動

  資料照:印度軍車隊在拉達克地區的山路上行駛。(2022年9月18日) 印度和中國已完成從喜馬拉雅山爭議邊境拉達克地區兩個對峙點撤軍的工作。路透社周三(10月30日)報道說,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核大國上周就邊境巡邏達成協議,結束了持續四年的邊界對峙局面,為兩國政治和商業關係的改善鋪平了道路。 報道引用印度國防部官員的話說,雙方的軍隊都已經從喜馬拉雅山東段爭議地區的兩個對峙地點--德普桑(Depsang)和德姆喬克(Demchok)撤走。 印度和中國是在上周達成兩國軍隊「脫離接觸」協議的。當時,正在俄羅斯參加金磚國家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峰會間隙舉行了會晤。這是兩人五年來的首次會晤。 美國政府星期二(10月29日)對印度和中國解決邊界緊張局勢的努力表示歡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我們了解到,兩國已採取初步措施,從實際控制線的摩擦點撤出部隊。我們對邊境緊張局勢的任何減緩都表示歡迎。」 印度斯坦時報周三報道說,知情人士透露,兩國軍隊已經離開德普桑和德姆喬克,脫離了接觸。雙方正在進行聯合核查,將部隊和裝備撤回至雙方商定的距離對峙點一定距離的地點。 報道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說,兩國軍隊預計很快將開始在指定區域巡邏。作為脫離接觸協議的一部分,印度軍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從前沿部署陣地撤走了部隊和裝備,並拆除了2020年5月軍事對峙開始後在那裡修建的臨時建築。 印度斯坦時報的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巡邏方式將由地面指揮官(准將及以下軍官)決定。「(雙方)計劃在周四(排燈節)交換糖果,」他補充道。 中國外交部還沒有就雙方是否已經完成「脫離接觸」提供一個明確的說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周三例行記者會上在回答印度記者提問的時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