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 8 月

國際

七國集團將以俄羅斯凍結資產援助烏克蘭
國際, 頭條

七國集團將以俄羅斯凍結資產援助烏克蘭

白宮星期三(10月23日)宣布,七國集團盟國將向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貸款,由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作為擔保。根據美國官方說法,資金的分配將在今年年底前開始,美國將提供總額中的200億美元。 這些富裕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早些時候達成一致,設計這筆巨額貸款,以幫助烏克蘭在俄羅斯入侵後進行生存鬥爭。凍結的俄羅斯中央銀行資產所產生的利息將用作抵押。 白宮國際經濟事務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說:「需要明確的是,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發生,這是第一次多邊聯盟凍結侵略國的資產,並利用這些資產的價值為受害方的防禦提供資金,同時尊重法治並保持團結。」 在星期三於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儀式上,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和烏克蘭財政部長謝爾蓋·馬爾琴科(Sergii Marchenko)計劃簽署文件,確認美國的貸款將由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的利潤支付,而不是由美國納稅人的錢來承擔。 耶倫在星期一的記者會上說,她表示貸款方案接近最終敲定:「俄羅斯正在為這項支持買單。」 辛格表示,喬·拜登(Joe Biden)政府計劃將美國提供的200億美元分為援助烏克蘭經濟和軍事兩個部分。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將需要國會的行動,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目前承諾的武器和裝備可能需要數星期甚至數月才能交付到烏克蘭。 剩下的300億美元將來自歐盟、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國。 利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來幫助烏克蘭的想法最初面臨歐洲官員的抵制,他們擔心法律和金融穩定問題。 但經過一年多的談判,這一行動逐漸取得進展,尤其是在拜登總統於今年4月簽署立法,允許政府沒收美國境內約50億美元的俄羅斯國家資產後。 七國集團在今年6月宣布,大部分貸款將由被凍結的約26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的利潤作為擔保。這些資金的大部分存放在歐盟國家。 美國及其盟友在俄羅...
紐西蘭加大力度反中共干涉 不再允許五星紅旗滿天飛
國際

紐西蘭加大力度反中共干涉 不再允許五星紅旗滿天飛

紐西蘭正在加大力度打擊外國干預,就像五眼聯盟中其他國家的做法一樣。紐西蘭政府在10月份出台了第四季度的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出台立法以幫助相關機構打擊外國干涉。 在未來三個月內,這部擬議中的法律將提交議會討論。紐西蘭司法部長保羅·戈德史密斯(Paul Goldsmith)還告訴媒體,將很快宣布加強對外國干涉以及間諜活動進行刑事打擊的措施。 紐西蘭官方的做法引來部分華人的擔憂:會出現「反華」、「排華」浪潮嗎?多位分析人士告訴美國之音,新中關係將面臨新的壓力是事實,但華人社區沒有緊張和擔憂的必要。 對中共干涉劃紅線 紐西蘭官方未直接提及立法所針對的國家,但紐西蘭媒體大多認為,相關立法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遏制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騷擾被視為異見人士的紐西蘭人,並不當影響紐西蘭的民主。 儘管該法案的立法細節尚未披露,但是各界的猜測和議論已經沸沸揚揚。 紐西蘭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副教授楊傑生(Jason Young)告訴美國之音:「我的理解是,更有可能的是對《犯罪法》進行更新,而不是針對打擊外國干涉的具體立法。不管怎樣,這是多年來國家通過多重措施以加強立法工作的結果,這些措施將更好地保護紐西蘭免受外國干涉。此前,其他處理這些問題的國家已有了行動,紐西蘭是在進行類似的跟進。」 創立時間超過80年的紐西蘭華聯總會認為外國干涉影響民主的問題日趨嚴重,並在紐西蘭媒體上呼籲政府像其他五眼聯盟國家一樣登記外國代理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紐西蘭僑領告訴美國之音,如果紐西蘭是修改、補充舊法來反外國干預,短期內可能有一些威懾作用,長期來看效果也只會聊勝於無:「舊法無非就是刑法和間諜法,我覺得不能夠約束外國代理人。許多統一戰線僑領並不是間諜,只是想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修改刑法的話,刑法的精神是結果導向,而檢察官很難證明被告人是外國代理人。外國代理人...
布林肯敦促內塔尼亞胡在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後達成加沙停火協議
國際, 頭條

布林肯敦促內塔尼亞胡在哈馬斯領導人死亡後達成加沙停火協議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二(10月22日)敦促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利用上周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被殺的時機,結束與哈馬斯在加沙的戰爭,並確保釋放剩餘的101名人質,其中約60人據信還活著。 根據媒體對這次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會議的報道,內塔尼亞胡告訴布林肯,辛瓦爾的死亡可能對釋放人質和以色列實現結束哈馬斯在這片地中海沿岸狹長領土統治的目標產生「積極影響」。 這是自一年多前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爆發以來,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第11次訪問中東,他還敦促內塔尼亞胡允許向加沙飢餓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特別是向數萬名被困在難以到達的加沙北部的持續戰鬥中的平民提供援助。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敦促以色列領導人「以一種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提供持久安全的方式結束加沙衝突」。 「他討論了在衝突後開闢一條新道路的重要性,這條道路允許巴勒斯坦人重建生活,並為加沙提供治理、安全和重建,」米勒說。 內塔尼亞胡和布林肯還討論了以色列與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分子之間正在進行的戰鬥。 以色列領導人告訴布林肯,黎巴嫩需要進行安全和政治變革,讓流離失所的以色列人能夠安全返回以色列北部的家園。 布林肯和內塔尼亞胡的會晤是在辛瓦爾被殺六天後舉行的,而就在一周多前,美國威脅說,如果在向加沙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援助方面沒有取得進展,美國將停止提供部分軍事援助。聯合國稱,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仍在持續。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兩周,拜登總統要求布林肯返回中東推動加沙地區停火協議的達成。以色列擊斃辛瓦爾後,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辛瓦爾是哈馬斯一年前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的策劃者,那次襲擊造成1200人死亡,...
金磚峰會在俄國登場 泰馬搶入令中國得勢?
國際

金磚峰會在俄國登場 泰馬搶入令中國得勢?

台北 — 金磚國家峰會10月22日至10月24日在俄羅斯城市喀山(Kazan)舉行,包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等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 然而剛剛申請加入金磚國家組織的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參與卻引發人們的密切關注。分析人士指出,泰馬加入金磚國家可能帶來經濟利益,但同時也可能面臨過度依賴中國經濟的風險,並可能削弱東盟的中心性。不過,即便中國影響力隨著金磚組織成員的增加而進一步擴大,東盟仍將努力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 魚龍混雜的金磚組織? 本星期的金磚峰會因多項因素引起各國關注。首先,它是俄烏戰爭爆發2年多以來,俄羅斯境內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場峰會,這讓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克里姆林宮藉此試圖顯示,西方無法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 此外,2024年1月1日正式加入金磚國家行列的埃及、衣索比亞、伊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將參與峰會。 中共官媒《中國日報》10月21日報道則指出,對於泰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渴望加入該組織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來說,喀山峰會可能會「開闢新的管道,為金磚國家做出貢獻,並享受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帶來的好處」。但是觀察人士指出,金磚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經濟狀況千差萬別,魚龍混雜,不論是現有成員還是正在申請加入的國家,都各有各的打算,難以達成任何共識。 在泰國方面,泰國法政大學商學院學者帕維達(Pavida Pananond)指出,泰國早於今年6月就已經正式向金磚國家成員提交了申請流程,並確保在參加這次金磚國家峰會之前完成內閣批准程序。這顯示即便泰國才於近期選出新總理貝東丹·西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但目前仍對加入金磚國家有濃厚興趣。 泰盼入金磚:效益低、恐被視為過度依附中國 帕維達告訴美國之音:「(加入)金磚國家並非首次在泰...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國際, 推薦

新聞自由項目為緬甸媒體提供設備和培訓

曼谷 — 一項新舉措將為緬甸記者提供包括設備和培訓在內的資源。 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由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和支持逃離祖國的人權捍衛者的流亡中心(Exile Hub)共同設立,將致力於支持那些流亡海外或仍在國內惡劣條件下報道的緬甸記者。「通過緬甸新聞自由項目,無國界記者組織將致力於為緬甸影像記者提供筆記本電腦、手機、相機、太陽能電池、數字安全工具等設備,並提供技術編輯設備,」 無國界記者組織項目經理沙塔克希·維爾馬(Shataakshi Verma)說道。 「該項目還將致力於為緬甸記者提供能力培訓,以便他們繼續安全地進行報道。」 自2021年2月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導致媒體遭到鎮壓、數十名記者被拘留以來,新聞業對資源和支持的需求有所增加。 記者在報道軍政府與反抗軍事統治的各種武裝抵抗戰士之間的衝突時也面臨風險。 曾在「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海因·塔爾(Hein Thar)告訴美國之音(VOA),該項目將使公民記者受益。 「我認為這很好。這比什麼都不給要好,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的公民記者來說。我知道這是第一步。我認為這是滿足基本需求,他們正在提供基本的支持,」他說。 報道衝突已經成為一種危險的職業。 無國界記者組織稱,軍方已拘留至少150名媒體工作者,目前至少有64人仍被監禁,其中包括一名美國之音撰稿人。記者經常被指控違反緬甸刑法第505(a)條,該條禁止發布或傳播被認為引起恐慌、傳播虛假新聞或煽動針對政府僱員犯罪的內容。該法律規定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 無國界記者組織表示,自2021年以來,軍方對7名記者和新聞自由捍衛者的死亡負有責任。 但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稱,雙方記者的風險都很高,據信有兩名記者在9月...
巴基斯坦村民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一些煤炭開採等項目
國際, 焦點

巴基斯坦村民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一些煤炭開採等項目

塔帕卡 — 這個星期,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塔帕卡(Tharparker)區,數百名村民在伊斯拉姆科特(Islamkot)舉行集會,抗議中國投資的塔爾煤炭項目和在中巴經濟走廊(CPEC)項目下建設的四座燃煤發電廠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居民健康帶來的損害,並要求停止這些項目。 中國總理李強最近訪問巴基斯坦時表示要打造中巴經濟走廊的「升級版」。 星期一,來自塔爾煤炭項目1號和2號區塊10幾個村莊的居民舉行集會,抗議在塔帕卡這個沙漠地區進行開採活動的公司對當地居民進行「系統性的剝削」。 在此前一天,數百名村民在伊斯拉姆科特集會,表達他們對在當地進行的各種項目的反對,其中包括中國公司投資的塔爾煤炭項目、燃煤電廠、左岸排水溝(LBOD) 堤壩改造和戈拉諾水庫。村民在遊行時高喊口號,抗議他們所說的巴基斯坦政府和中國投資者的「冷酷無情」以及這些開採活動導致的水資源短缺、空氣和水污染,並要求停止這些項目。 塔帕卡也稱為塔爾,是位於巴基斯坦東南部的信德省的最大的區。該區是該省人類發展指數最低的地區。 塔爾煤礦是由上海電氣集團公司、信德恩格羅煤礦公司(SECMC) 以及信德省政府合作經營的巴基斯坦第一座露天煤礦。塔爾煤炭區塊一號電廠是一個煤礦和煤電聯合發電項目。這個1320兆瓦的項目預計耗資約25億美元,是中巴經濟走廊的一部分。上海電氣擁有該項目的控股權。土建工程於2019年10月開工。 中巴經濟走廊是時任中國總理李克強2013年5月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的,其初衷是加強中巴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國共同發展。 該項目於2015年4月20日啟動。今年10月,中國總理李強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了與巴基斯坦共同打造中巴經濟走廊的「升級版」。 自 2016 年以來,塔帕卡--一個以印度教徒為主...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館遭襲 各方勢力背后角力隱現
國際, 推薦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館遭襲 各方勢力背后角力隱現

泰國美索 — 中國駐緬甸曼德勒領事館遭襲後,緬甸軍政府10月19日隨即以「恐怖攻擊」定調,但數日調查後,肇事者的身份仍未確定。緬甸局勢分析人士認為,各方勢力都可能是發動攻擊者,包括親中的緬甸軍政府或曾與中國合作出兵剿獵電信詐騙集團的緬北武裝反抗軍,因為這些勢力都受到中國不同程度的支持,但他們對中國的過度干涉緬甸內政可能已生出不滿情緒。中國駐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的總領事館10月18日傍晚遭手榴彈攻擊後,雖引發爆炸,但其屋頂和部分設施僅輕微受損,未造成館內人員傷亡。這是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的民選政府並接管政權以來,中國駐緬使館首次遭到攻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星期一(10月21日)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已向緬甸當局提出嚴正抗議,敦促緬方徹查此次襲擊事件,全力抓捕並嚴逞肇事者。」 緬甸軍政府早於10月19日就定調肇事者是「恐怖份子」,反對派成立的影子政府「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也於同日發布聲明譴責攻擊暴行,撇清意味濃厚。 分析人士:緬甸軍政府或難脫干係 但連日來,分析人士卻有不同的觀察,甚至有媒體引述現場目擊者的說法,將矛頭指向緬甸軍政府。 緬甸獨立媒體《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星期一(10月21日)報道稱,有目擊者看到支持緬甸軍政府的驃索緹(Pyu Saw Htee)民兵在攻擊發生後、迅速乘車逃離現場。 對此,緬甸流亡非政府組織「協同作用」(Synergy)的創辦人泰瑞溫(Thet Swe Wi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緬甸軍政府相關組織可能通過自導自演的方式嫁禍反對派武裝,進而迫使中國加大對反抗勢力的打擊力度。 泰瑞溫說:「這樣的(襲擊中國領事館)只會對反抗軍組織不利,尤其是緬北的...
聯合國:加沙迫在眉睫的發展危機危及子孫後代
國際, 頭條

聯合國:加沙迫在眉睫的發展危機危及子孫後代

日內瓦 — 一份近期發布的聯合國報告警告,戰爭在加沙造成的災難性人道主義影響,已使這塊巴勒斯坦飛地的發展倒退70年,並將危及數代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而且不僅僅是在加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負責人阿希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表示:「這份新評估中的預測確認,在眼前的苦難和可怕的生命損失之中,一場嚴重的發展危機正在展開——這一危機將威脅到數代巴勒斯坦人的未來,」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周二(10月22日)發布報告,與聯合國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 (ESCWA) 合作編寫。在一份聲明中,施泰納指出:「即使每年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經濟可能在十年或更長時間內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新評估充滿了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報告估計加沙地帶和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的貧困率將在本年度(2024)上升至74.3%,高於去年(2023)底的38.8%,「影響410萬人,包括261萬新增貧困人口。」 由於「驚人的」經濟損失,預計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萎縮35.1%,失業率可能上升到49.9%。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巴勒斯坦援助計劃副特別代表野口千歲(Chitose Noguchi)說:「失業率正在飆升,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失業。」 她從加沙中部的代爾巴拉赫地區向日內瓦的記者說道:「在加沙,失業率已經達到80%。貧困率呈指數級上升,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 巴勒斯坦領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倒退,按照人類發展指數(HDI)衡量,相當於失去了近24年的發展成果。」她還稱乎該領土為「巴勒斯坦國」。幾十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但美國和大多數西歐國家尚未承認。 報告的作者強調了這一嚴峻評估,稱巴勒斯坦領土的人類發展指數可能降至0.643,「這是自2004年開始計算HDI以來從未見過的低點。」 報告預計,加沙的人類發展指數將降至0.408,「抹去了超過20年...
美情報單位憂慮俄國、中國與伊朗利用大選煽動暴力
國際, 頭條

美情報單位憂慮俄國、中國與伊朗利用大選煽動暴力

華盛頓 — 美國高級情報官員警告稱,美國的對手已經開始加大力度分裂美國人、製造對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的不信任。他們警告稱,一些國家似乎傾向於採取額外措施引發與選舉有關的暴力事件。 最新的解密評估於星期二(10月22日)由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距離美國選民於11月日投票選舉新總統和一系列州級及地方選舉及提案僅剩兩星期的時間。 該評估指出:「外國行為者——尤其是俄羅斯、伊朗和中國——仍然致力於煽動分裂敘事來分裂美國人,並削弱美國人對美國民主制度的信心,這與他們所認為符合自身利益的情況一致。」 該報告還警告,美國情報機構「越來越確定」俄羅斯開始參與「旨在煽動暴力」的計劃。 評估還進一步認為,伊朗「可能會嘗試煽動暴力」。 投票結束後的憂慮 特別令人憂慮的是,報告對投票結束後的幾小時、幾天和幾星期的關注日益增強,這段時間,州和地方選舉官員將開始統計和認證投票結果。 一位美國情報官匿名向記者透露,指出美國的對手「可能會迅速創造虛假敘事或放大他們認為會引起對選舉產生混淆的內容,例如發布選舉不符程序的聲稱」。 該官員表示,俄羅斯、伊朗和中國「可能會從投票中心結束投票的那一刻起,利用所謂的脆弱窗口來推動虛假信息,或者煽動乃至於放大抗議和威脅」,這種情況將持續到1月6日,當天總統選舉結果由國會聯合會議認證。 該官員說:「外國主導或放大的暴力抗議、對選舉工作人員或州和地方官員的暴力或身體威脅,可能會挑戰州和地方官員進行認證和選舉人團程序的能力,特別是如果他們阻礙必要的物理進入設施或場地。」 美國情報官員此前曾警告,俄羅斯和伊朗尤其活躍,展開各種針對美國選民的影響行動,這些努力有很高比例將延續到11月5日的選舉日之後。 他們表示,俄羅斯一直在努力提升前總統兼現任共和黨候選人唐納...
美前國務卿賴斯發出警示:中國只需讓台灣變得像香港即可侵蝕其獨立性
國際, 頭條

美前國務卿賴斯發出警示:中國只需讓台灣變得像香港即可侵蝕其獨立性

華盛頓 — 中國近來不斷透過演習加大對台灣施壓,是否可能以隔離或封鎖台灣來迫使台灣屈服引起許多專家的討論。前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上星期發出警示說,中國有許多方式可以用來威脅台灣,例如只要讓台灣的政治變得跟香港一樣,有一個親中的政府,即可慢慢侵蝕台灣的獨立性。現為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共政策資深研究員的賴斯在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期刊上發表文章提到,華盛頓在涉及避免美中衝突的討論中大多關注如何遏阻中國侵犯台灣,但北京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威脅台灣。 「中國軍隊曾在演習中練習過封鎖台灣島的策略。或者它可能會佔領無人居住的小台灣島嶼,切斷水下電纜,或發動大規模網路攻擊,」她認為,這些策略可能比對台灣發起風險大且困難的進攻更為明智,並且會使美國的應對更加複雜。 美須全神貫注協防台灣 上星期五(10月17日),賴斯在接受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彼得·羅賓遜(Peter Robinson)《不尋常知識》(Uncommon Knowledge)節目專訪時,羅比遜援引賴斯在文章里提到的上述說法表達了對美國是否有能力全時間應付協防台灣一事的擔憂。 「保衛台灣將需要我們同樣多的智慧、決心和持續的關注,正如中國願意為此投入的那樣,而這似乎是無窮無盡的關注、關心、努力和想像力。我要再一次問,目前的五角大樓和國務院是否準備好應對這一挑戰?」羅賓遜問。 賴斯說,華盛頓及美國軍方在思考的是如何阻止中國兩棲登陸侵犯台灣,但事實上中國只需要「改變台灣的政治」就可以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 「軍事專家會告訴你,那看起來像是「諾曼底登陸日」的100倍。中國對台灣有許多選擇,他們不必佔領台灣,只需要改變台灣的政治,直到它看起來像香港一樣。」她說,當英國將香港歸還中國時,大家都在談論「一國兩制」。但實際上,它變成了「一國一制」。 「所以中國對台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