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0 8 月

國際

國際

韓國火車事故釀2死5傷 疑安全管理疏失

韓國鐵路公社營運的一列無窮花號火車,今天上午在軌道上撞到檢查人員,造成2人死亡、5人輕重傷。專家評估事故發生狀況,分析可能是安檢人員在現場檢查時的安全管理疏忽所導致。 這輛從東大邱站出發,前往晉州的火車,今天上午10時52分左右,在慶尚北道清道郡的清道鬥牛場附近撞到正在鐵軌周邊行走的7名安檢人員,其中2人不幸身亡,其餘5人分別輕重傷。 據韓聯社報導,死傷的7名人員中,6名為負責檢查軌道構造安全的專門業者,一名為鐵路公社人員。近期因暴雨不斷,這7人在事發當時正在鐵路沿線步行檢查路線上是否有構造物受損。 釀成事故的列車上共有89名乘客,無人受傷。列車在中午12時44分左右再次從事故現場發車,但為進行現場鑒識等工作,上、下行火車都暫時只由單線道通行。韓國鐵路公社表示,共有6班KTX(韓國高鐵)與12班一般列車因事故延遲。 根據專家分析,安檢人員在火車通過時仍在鐵路邊行走等跡象看來,這次事故可能是現場安全管理疏失或信號系統錯誤導致。這次發生事故的路段為曲線,可能影響司機視野,加上事故列車為噪音較小的電車,當事人員可能來不及發現列車靠近,都可能是肇事原因。 相關當局已緊急投入現場調查及復原工作。韓國國土交通部官員表示,將徹底調查事發時是否違反鐵路安全法等相關規定,若有相關情事發生,將採取嚴格處置,另將研擬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方案。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紐時:7領袖憂普亭分化北約 同赴白宮防歐洲利益受損
國際

紐時:7領袖憂普亭分化北約 同赴白宮防歐洲利益受損

為協調一致找出俄烏戰爭和平方案,川普總統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專程趕來的歐洲領袖,18日在白宮開會。左起依序為歐盟主席范德賴恩、英國首相施凱爾、芬蘭總統史塔布、澤倫斯基、川普、法國總統馬克宏、義大理總理梅洛尼、德國總理梅爾茨及北約秘書長呂特。(美聯社) 紐約時報17日分析,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月在白宮見川普總統是單刀赴會,反觀這次有七位歐洲領袖大陣仗同赴白宮為他保駕護航,以確保無論在談判桌上如何瓜分領土,烏克蘭都能存續,也能抵禦俄羅斯未來可能的又一次入侵。 這些歐洲領袖也想藉此預防川普受俄國總統普亭左右而損害歐洲利益的風險,確保跨大西洋聯盟未因俄烏終戰的安排而被分化,並希望確保川普不會太偏向俄國,且不會試圖迫使澤倫斯基簽下最終將導致烏克蘭崩解的協議。 一位怕惹惱川普而匿名的歐洲高階外交官,提到美國的歐洲盟友感到恐慌。自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以來,這位外交官從未見過像18日般如此迅速召開的領袖會談,最主要的擔憂是避免重演像2月川普公開斥責澤倫斯基和雙方不歡而散般的場景。 參與「雙普會」的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7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面對全國」反駁,指「他們(歐洲領袖)來這不是為防止澤倫斯基受(川普)欺負;他們會來是因為美國正持續與歐洲合作;我們邀他們來」。 歐洲官員16日說,川普告訴澤倫斯基可以帶貴賓隨行,之後白宮就向幾位歐洲領袖發出邀請。 不管歐洲領袖臨時接到邀請而變更他們既定行程轉赴白宮的動機為何,俄烏終戰的談判無疑將考驗跨大西洋聯盟凝聚力。普亭要的不只是奪取烏克蘭領土,近25年以來,他最大的企圖一直是分化北約(NATO),將美國與其歐洲盟友分開。 美國及其歐洲盟友現在似乎正採取不同的談判策略。前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軍退役將領史塔伏瑞迪斯示警,北約處於危險時刻。當美歐領袖18日齊聚白宮時,不只將商討俄烏畫界問題,歐洲領袖必須找到方法讓川普支持為戰後...
誤會熊了!日本秋田9旬老翁命案 實際為逆子弒父
國際

誤會熊了!日本秋田9旬老翁命案 實際為逆子弒父

日本秋田縣大仙市93歲老翁陳屍屋內,警方一度誤認是熊只襲擊,後來才發現是長子弒父。圖為大仙警察署。(圖擷自Google街景) 黃其豪/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秋田縣大仙市93歲老翁進藤藤義,18日下午1時05分許在家中血流不止倒地身亡,當局一度誤認是熊只襲擊,對市內居民發布通告呼籲大家小心,後來才發現是51歲長子進藤藤行涉嫌弒父。據《產經新聞》報導,進藤藤義和80來歲老伴、長子住在一起,老伴當天外出回來後,看到丈夫倒在卧室汩汩流出鮮血,連忙撥打電話報案,長子則謊稱他在家裡沒察覺任何異狀。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事發地點附近多次目擊到熊只出沒,因此大仙警察署和消防局以電子郵件通知民眾,指稱當地疑似發生黑熊襲擊致死案。不過,警方後來確認進藤藤義身上有多處刀傷,死因為失血性休克,19日以殺人罪嫌逮捕長子。☆民眾如遇同居關係暴力情形,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 來源:自由時報...
國際

緬甸軍政府掐游擊隊資金來源 關閉泰緬邊境貿易關卡

緬甸軍政府矢言在12月舉行國會大選前,遏製為反對派武裝團體提供資金的黑市之後,緬甸與泰國最繁忙的貿易邊境關卡自昨天起關閉。 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報導,連結緬甸克倫邦(Karen State)米瓦迪(Myawaddy)及泰國美索(Mae Sot)的「泰國-緬甸2號友誼大橋」(Thailand-Myanmar No. 2 Friendship Bridge)自昨天上午起暫時關閉。 根據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該邊境關卡禁止所有大型車輛及商業貨物通行,但行人跟小型地方性商業活動仍可流通。 法新社報導,這座大橋由緬甸軍方掌控,根據泰國海關數據,泰緬兩國每月取道此橋的貿易額超過1億2000萬美元。 在連接該邊境關卡與緬甸商業之都仰光(Yangon)的公路沿線,緬甸政府軍正與大批游擊隊進行內戰。這些游擊隊利用收益頗豐的收費站為戰事籌資。 緬甸軍方誓言在12月28日國會大選前,強力打擊資助其對手的非法貿易活動。然而,重啟選舉的決定被國際批評為美化持續軍事統治的手段。 一位駐紮邊境的泰國安全事務消息人士不具名透露,緬甸軍政府已「制定規則,使少數族群處境不利,並試圖阻止他們賺錢或獲益」。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澳央行總部翻修費用暴增至5倍 但免遭美聯準會鮑爾受到的抨擊

澳洲央行位於雪梨的總部正在翻修,原本預估費用2.6億澳幣,但因為意外發現建築中廣泛分布石綿,這棟22層高的大樓幾近於全面重建,成本暴增至約12億澳幣(7.74億美元),創下澳洲辦公室翻修紀錄。工程完工時間也將延後至2031年中,比總裁布拉克七年任期屆滿還晚了近一年。 成本效益分析顯示,雖然預算大幅超支,但繼續翻修仍是對央行而言最經濟的選擇。董事會本周稍早開會時已暫時批准繼續執行翻修計劃,但安排在2027年石綿全面清除完畢後,再重新評估一次。僅移除石綿的費用便佔去總成本的一半左右。 在美國,聯準會總部的翻修工程同樣因預算超支引發關注,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考慮對聯準會主席鮑爾提告,並拿此案向鮑爾施壓降息。 相較之下,澳洲央行未受到類似抨擊。澳洲央自籌資金,但因盈餘須繳交政府,所以此事仍攸關納稅人利益。由於疫情期間的刺激計劃導致巨額虧損,澳洲央行近年已無力繳納股息。澳洲央行總部大樓檔案照。美聯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語出驚人!盧特尼克:川普盼對台積電晶片補助能換成股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9日表示,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製造晶片,而不是依靠9500英里之外的台灣,尤其台灣只離中國80英里遠;盧特尼克說,不能讓99%的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 盧特尼克也說,拜登政府免費贈錢給英特爾、台積電等晶片公司,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把這些錢轉換成股權。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呼應盧特尼克的說法,貝森特表示,世界經濟失敗的一點在於讓99%的先進晶片在台灣製造。 根據報導指出,儘管英特爾生產的AI晶片不如輝達(Nvidia)與超微(AMD)美先進,但英特爾優勢在於同時具備晶片設計和製造能力,因此美國總統川普希望藉由國有化確保美國本土晶片生產,喻之為「國家生存戰略」。 針對川普政府可能國有化的傳聞,盧特尼克19日接受CNBC訪問時說明,這樣的想法是建立在國家安全之上,認為美國必須在本土生產製造晶片,而不是仰賴9500英里之外的台灣,尤其台灣只距離中國80英里。 盧特尼克說,美國不能讓99%先進晶片都在台灣製造,我們希望在美國生產製造;這也是我們與日本、南韓達成的協議,讓他們把基礎建設和經濟產能移動到美國生產晶片,而美國當然希望英特爾有這樣的能力,讓美國公司參與半導體產業。 盧特尼克指出,川普政府希望用「晶片法案」給予的補助,交換成股權,讓美國納稅人也能受惠,而不只是贈與這些補助;盧特尼克點名台積電,指為什麼美國要送錢給一家價值上兆美元的企業、為什麼美國要給這些企業錢,讓他們來美國生產製造? 盧特尼克說,美國希望英特爾能夠成功,在美國生產電晶體,但否認川普政府希望取得公司的控制權。 貝森特則在受訪時表示,特定產業必須要回到美國生產,並認為世界經濟失敗的一點就是讓99%的先進晶片在台灣生產製造;為了國家安全,我們應該阻止這個失敗。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南韓新總統改善對平壤關係 6名前北韓間諜請求遣返

南韓統一部官員今天告訴法新社,因對南韓進行間諜活動而服過長期徒刑的6名年事已高男性,在出獄數十年後,近日提出希望被遣返北韓的請求。 法新社報導,現年80歲至96歲的這6名男性坐牢數十年期間始終拒絕放棄共產主義信仰。 1950年至1953年的韓戰以停戰協定而非和平協議結束,嚴格來說,南北韓至今仍處於戰爭狀態。 代表這6名男性的公民團體表示,已要求南韓政府允許6人於明天前往北韓,主張應將他們視為「戰俘」,並遵守「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處理他們的請求。 南韓統一部負責兩韓事務的官員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們已接獲正式的遣返請求。」但該名官員未就此進一步說明。 官員指出:「我們正研究處理此事的各種辦法。」該名官員預期會有更多處境類似的前罪犯要求遣返,但他們有多少人仍然在世,政府沒有確切數字。 這項請求正逢南韓新總統李在明承諾改善對北韓關係、重啟對話之際。李在明於6月贏得大選上任後,政府已對北韓展現出一系列友善姿態,包括移除長期激怒北韓的邊境擴音器。 李在明15日矢言「尊重」北韓的政治體制,並建立雙方「軍事互信」。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前一天才表示,「沒有意願改善」與南韓的關係。 南韓於2000年兩韓和解期間將63名「非轉向」長期囚,通過邊界停戰村板門店(Panmunjom)遣返,為迄今僅見的類似作法。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大阪道頓堀火災奪2命 失火建物消防檢驗曾不合格

日本大阪鬧區道頓堀昨天發生奪走2命的大火後,當地警消今天到現場勘驗。大阪市消防局指出,失火的2棟建物先前接受消防檢驗時,曾有6個項目不合格,後來僅改善部分項目。 道頓堀是許多國外觀光客常造訪的地區,起火建物與零售連鎖店唐吉訶德道頓堀店位處同一排,而且僅相隔約一棟建築物。 「朝日新聞」與共同社報導,火舌昨天上午從大阪市中央區宗右衛門町的一棟建築物竄出,而宗右衛門町位在道頓堀北側。這場火災使2棟分別為5層樓與7層樓的建築物,共約110平方公尺被燒毀。火勢約莫在9小時後被撲滅。 大阪府警方與搜查人員等今天身著工作服與防護衣,上午到現場勘驗。 這場火災使昨天投入滅火行動的兩名消防員殉職,另外有4名消防員,以及1名女性被送醫治療。 大阪市消防局等單位說明,消防單位在滅火期間,失火建築物的5樓到6樓發生坍塌,殉職的兩名消防員在撤離途中受困在建物內,儘管後來在6樓獲救,但到院後仍宣告不治。 這兩棟建築物部分區域相連,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大阪市消防局也表示,2023年6月到現場檢查這兩棟建物時,確認出現6項違反消防法令的事項,包含部分區域未安裝火災警報器、未標示開啟逃生門的方式等。 大阪消防局事後要求建築物的管理者改善上述事項,不過僅有部分項目獲得改善。...
國際

一場感恩大合唱!華郵:澤倫斯基頻頻致謝、歐洲領袖齊聲讚揚

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向川普說「謝謝」成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其他歐洲領袖18日會見川普的首要任務。 18日,澤倫斯基在白宮感謝川普接待他及其他世界領袖,共同商討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他感謝川普向其他賓客和媒體介紹他、感謝川普促成「非常好的對話」,甚至感謝川普送他一張烏克蘭地圖。總計,在18日多場會議公開致詞的四分半鐘內,澤倫斯基約向川普道謝11次,與其他歐洲和北約領袖一同加入讚揚川普的感恩大合唱。 澤倫斯基明確表示,自上次白宮訪問後,他在過去六個月已調整策略。那次會議以災難收場,川普與副總統范斯指責澤倫斯基對美國在三年俄烏戰爭中的援助缺乏應有的尊重和感恩。川普當時命令澤倫斯基離開白宮,並看似威脅要完全切斷對烏克蘭的援助。這一前景引發恐懼,擔心烏克蘭與美國的關係將永久破裂,使本已火力與人力不足的烏克蘭,在緩慢喪失領土的處境中更加脆弱。 二月訪問中最激烈的交鋒,發生在范斯呼籲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外交談判後。澤倫斯基回顧2014年俄羅斯總統普丁非法入侵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稱世界領袖自此一直縱容普丁。 范斯當時回應澤倫斯基說:「總統先生,恕我直言,您來到橢圓形辦公室在美國媒體前試圖爭論此事,是不尊重的表現」「您應該感謝川普總統努力結束這場衝突」。 對話隨後在澤倫斯基與川普之間升溫,雙方爭執不下,直到范斯再次介入,重申對澤倫斯基感恩程度的質疑。 范斯問:「這整個會議中,你有沒有說過一次謝謝?」 那次訪問以澤倫斯基被逐出白宮告終,他隨即表示對會議感到遺憾,並相信與川普的關係尚可挽回。 過去六個月,澤倫斯基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川普政府與烏克蘭的關係在此期間穩步改善,近幾個月,川普對普丁日益不滿,稱他「瘋狂」,並形容其停止或遏制烏克蘭流血衝突的承諾「毫無意義」。 川普上個月說:「我對普丁很不滿,我現在可以明確告訴你,因為他在殺害很多人。」時隔半年,美國總統川普(坐者右...
國際

CNN:川澤白宮峰會令烏克蘭陰霾漸散 但川普「髮夾彎」疑慮揮之不去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結束峰會前會見媒體後不久,CNN記者韋德曼(Ben Wedeman)指出,基輔彷彿集體鬆口氣,因為兩人避免了類似2月公開鬧翻的場面,也與阿拉斯加美俄峰會後的陰鬱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烏克蘭國會議員澤列日尼亞克(Yaroslav Zelezhnyak)在「X」寫道:「有個好消息,他們沒有打起來。」另一位國會議員梅雷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告訴CNN,「我原本預期會更糟,但這次語氣不同,川普不再消極,兩位總統看起來已經逐漸習慣彼此。」 目睹川普15日為俄羅斯總統普丁鋪設紅地毯、安排戰機飛越與共乘總統專車後,許多烏克蘭人擔心川普與普丁可能重燃「兄弟情」,加上川普在峰會前上真實社群,發布針對澤倫斯基的憤怒貼文,隨後又抨擊所謂「假新聞」對他努力斡旋烏克蘭和平的報導,似乎顯示他的情緒陰鬱不安。 不過,當川普面帶燦爛笑容出面迎接澤倫斯基並熱情握手,那層不安的陰雲瞬間消散。在橢圓辦公室那場雜亂的記者會中,川普與澤倫斯基都小心避免踩到地雷,一切平穩順利。這也充分說明,川普政府高度關注外界觀感。 然而,就實質內容而言,仍有更多問題懸而未解。梅雷日科直言:「在沒有休戰或停火的情況下,當前線局勢不斷變化,你要怎麼談判和平?如果情勢持續變動,談判就很困難。」 和平協議對基輔似乎仍遙遙無期,CNN採訪團隊峰會當天稍早參加烏克蘭著名藝術家奇奇坎(David Chichkan)的葬禮。奇奇坎投身軍旅,月初遭俄軍無人機擊斃,會場只瀰漫著對川普政府的挫折感與憤恨,認為美方反覆無常且不可靠。 哀悼者格里戈連科(Oleksandra Grygorenko)說:「數千人已死於這場戰爭,感覺我們現在就是被出賣了。」就像許多與會者一樣,對於和平可能需要付出失去大片烏克蘭領土為代價,格里戈連科感到忿忿不平。 烏克蘭前線老兵貝林斯卡(Maria 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