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國際

國際

必須全力阻嚇下一場世界大戰

最近,俄羅斯軍機飛入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領空,以測試北約(NATO)的決心,而世界正在轉向亞洲衝突,這場衝突可能比烏克蘭局勢要嚴重得多。而對於西方世界而言,真正的威懾和決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處於缺失狀態。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全球形勢。9月3日,北京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軍事閱兵式,展示了全套令人生畏的武器。許多記者對此感到敬畏,一些持失敗主義觀點的專家則主張像二戰時期英國時任首相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1869-1940)對納粹德國那樣採取綏靖政策。其他人,主要是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試圖解讀天安門廣場上中共高層官員的座位安排,以期從中南海的權力鬥爭中尋找線索。然而,在有關這個事件的討論中,人們常常忽略的是,它代表了一種新型准世界大戰背後的融資和支持機制。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就是一個例子,而中共政權可能入侵台灣則是另一個例子。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新華社9月3日發布的活動圖片顯示,中共黨魁習近平、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三人齊聚一堂,展現了團結一致的精神。這應該被解讀為中俄朝對西方國家為烏克蘭軍事援助新設計的三方模式的精心回應。西方的三方模式表明,基輔負責確定其軍事硬體需求,歐洲盟友提供資金,美國負責生產和交付硬體。北京的這場活動展示了一個類似的模式:莫斯科要求提供包括軍隊在內的戰爭物資,中共和朝鮮則以俄羅斯廉價能源作為交換條件予以供應,印度和其它一些國家也參與其中。因此,儘管戰爭的實際戰鬥僅限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境內,但其資金卻涉及更廣泛的敵對國家陣營。這種融資機制中的聯盟對稱性,可能會無限...
國際

「去中國化」最徹底的4個國家 有一個已完全西化

在世界的四個角落,一場有組織、有計劃的「去中國化」運動,以四種不同的路徑,深刻地改變了這些國家與中華文化數千年來的關係。從禁止漢字到消滅方言,這不僅是文化的自然演變,更是為了實現政治獨立和民族認同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在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下,台灣也從教育著手,新課綱刪減中國史篇幅,試著建立台灣主體性,如今看來格外有既視感。韓國:一紙政令摧毀數千年漢字根基 同音異義釀三年官司韓國文字變革的核心,是由朝鮮世宗王於 1443 年創製的諺文(現稱「한글/Hangul」)逐步取代漢字在日常書寫中的地位。儘管直到 20 世紀早期,漢字仍在官方文書、學術、法律文本中使用。二戰後韓國政府加速「去中國化」,透過政策干預加速其退出日常書寫。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1970年3月23日,在時任總統朴正熙的命令下,工人拆除了景福宮光化門上的漢字牌匾,宣告了在小學教育中完全廢除漢字的時代來臨。數千所小學的漢字課本被收回銷毀,目的是要徹底擺脫一切外來文化的影響。然而,這項激進的政策很快帶來了文化後遺症。由於韓文是表音文字,失去了漢字的區分,大量的同音異義詞引發了日常生活的混亂。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 1980 年代初的首爾地方法院,兩家公司因合約中的韓文單詞 「대리」 究竟是「代理」還是「地名」而產生爭議,這場沒有漢字佐證的官司,竟整整打了三年,凸顯出缺乏漢字在法律和商業上的溝通障礙。朝鮮世宗是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在位期間發明了訓民正音,對韓國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被稱為「海東堯舜」。(圖/翻攝維基百科)朴正熙是大韓民國第5至9屆總統,是韓國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亦是韓國第18屆...
俄軍攻擊再波及無辜動物 烏克蘭農場大火1.3萬頭豬只亡
國際

俄軍攻擊再波及無辜動物 烏克蘭農場大火1.3萬頭豬只亡

俄羅斯無人機3日攻擊烏克蘭哈爾科夫州諾沃多拉茲卡(Novovodolazka)社區一處農場,導致大約1萬3000頭豬只死亡。美聯社 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今天表示,俄羅斯無人機夜間攻擊烏克蘭東北部,引發農場大火,導致約1萬3000頭豬只死亡。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軍攻擊也曾波及馬廄與動物園。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指出,俄羅斯無人飛行載具(UAV)攻擊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 Oblast)諾沃多拉茲卡(Novovodolazka)社區一處農場,導致大約1萬3000頭豬只死亡、一名農場員工受傷。 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發布的照片顯示,豬只屍體被堆放在狹小豬舍里。該部門表示,牠們被關在總面積1萬3000多平方公尺的8個豬舍內。 在今年9月,俄軍大規模攻擊烏克蘭基輔州(Kyiv Oblast)期間,曾擊中一個馬術俱樂部,導致7隻馬死亡。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各地動物園遭受破壞,俄軍今年6月攻擊曾造成烏克蘭敖德薩動物園(Odesa Zoo)一隻公羊喪命。...
國際

她被高票罷免!去年才和習近平風光過面

秘魯政壇劇烈震動!周五(10月10日)凌晨,總統迪娜.博盧阿特(Dina Boluarte)因未能遏制全國犯罪浪潮,被國會投票罷免。130名議員中有124人投下贊成票,幾乎全票通過。她成為秘魯十年內第六位被迫下台的總統。罷免行動發生在民怨沸騰之際。就在國會啟動彈劾前幾小時,首都利馬一場音樂會發生槍擊案,多人受傷,民眾怒火瞬間被點燃。議員們指責博盧阿特政府根本控制不了犯罪。博盧阿特原被要求在午夜前到國會為自己辯護,但她並未現身,最終在午夜後被正式罷免。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當天凌晨,國會主席、38歲的律師何塞.赫里(JoséJerí)迅速宣誓就任臨時總統。他表示,將「捍衛秘魯主權」,並承諾在明年4月大選後,把權力交給民選總統。赫里來自保守派「我們是秘魯黨」(Somos Peru),自今年7月起擔任國會主席,他在國會演講中說:「我們的主要敵人在街上,那就是犯罪幫派。我們必須向犯罪宣戰。」這次政變背後,是秘魯民怨積壓已久。自2022年12月上台以來,博盧阿特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面對超過500場要求她下台的抗議。她不僅被指鎮壓示威、導致60人死亡,還深陷多項腐敗醜聞,包括她被曝沒有申報擁有的多隻昂貴勞力士手錶、2023年曾隱身兩周接受整形手術。民調顯示,如今,博盧阿特的民調支持率僅剩2%到3%,成為全球最不受歡迎的領導人之一。治安問題更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名記者透過手機觀看官方政府電視台播出的節目,該節目播出了2025年10月10日在利馬舉行的國會批准四項彈劾議案後,前總統迪娜·博盧阿爾特發表辭職演講的畫面。(CONNIE FRANCE/AFP via Getty Images)根據官方數據,僅今年1月至8月,秘魯就發生了6,041...
國際

川習會前震撼彈!北京出手掐住全球命脈

北京在美中科技戰的棋盤上再次投下震撼彈:中國商務部9日無預警宣布,即刻起對稀土生產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香港《南華早報》指出,在與美國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中國利用在稀土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將「資源優勢」升級為「技術壁壘」,不僅讓全球從電動車、智慧型手機到尖端航太產業的供應鏈警鈴大作,稀土更迅速演變為地緣政治博弈中最鋒利的武器。根據中國商務部官網9日上午發布的簡短聲明,這項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立即生效。聲明中措辭嚴肅地警告出口商:「應強化合規意識」,並要求他們「必須了解其出口的最終用途,並判斷其是否屬於軍民兩用物資。」儘管商務部發言人在另一份聲明中試圖緩和氣氛,稱管制範圍「有限」,並將實施多種許可便利化措施,承諾「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將予以許可」,甚至對人道主義救援(如緊急醫療、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救援)豁免許可要求。官方還表示,政策將設置「合理的過渡期」,以照顧利益相關者履行現有商業合約的實際需求。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然而,在全球業界看來,這些「安撫性」的言辭,難以掩蓋其背後的凌厲殺氣。這項政策的核心目標昭然若揭:中國不再僅僅滿足於賣出稀土礦產,更要將提煉、分離、加工這些高附加價值的核心技術,牢牢鎖在自己手中。新聞小補帖:稀土是什麼?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並非真的「稀有」,它們是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優異的磁、光、電性能,是現代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超級材料」:包括釹、鐠、鏑是製造高性能永久磁鐵的核心,這些磁鐵是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智慧型手機、硬碟、甚至F-35戰機等國防裝備的「心臟」;銪、鋱、鈰則被用於螢光粉,讓智慧型手機和電視的螢幕色彩更鮮艷;鑭、鈰是石油精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催...
國際

川普誇耀和平功績劍指諾獎 他壓力大到想請病假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自稱應獲諾貝爾和平獎,若沒得獎對於美國是奇恥大辱。想抱川普大腿的國家聲稱川普值得獲獎,川普核心圈官員頻於公私場合幫忙拉票,此前已有專家分析川普陣營遊說過頭恐收反效果。川普行事作風難料,萬一沒得獎不曉得會有什麼不爽舉動,挪威官員最近私下笑稱和平獎10日頒發當天想請病假。今夏以來,以色列、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國陸續宣稱要提名川普為和平桂冠候選人。川普9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言細數上任7個月內解決了世上7場戰爭,「人人都說我該得諾貝爾和平獎」。亞塞拜然網媒Caliber引述彭博社3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近期與歐洲官員私下互動時頻頻討論川普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銜命派員說服他人支持川普競逐和平桂冠。政商「動起來」強力拉票今年7月川普突然致電挪威財政部長、北約前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不僅討論關稅還聊到諾貝爾獎。挪威官員在當地媒體披露此事後予以證實。企業界也為川普「動起來」,大藥廠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近日讚揚川普領導加速美國新冠疫苗研發的「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時稱,這類舉措「往往值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川普陣營積極拉票,評選和平獎得主的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憂心,萬一和平桂冠落在其他人頭上,恐引發川普負面反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審核過程嚴格保密,評選過程保留50年方可公開。挪威與美國外交關係早已緊繃,規模2兆美元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為抗議以色列在加薩遲未停火而從多家以色列企業撤資,川普關稅大刀也令挪威備感棘手,和平獎若沒頒給川普也可能會引起外交負面影...
國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斯洛 有他自己的中文名字

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官方網站,有對拉斯洛更為細緻的評價:拉斯洛是中歐文學傳統中一位偉大的史詩作家,其創作脈絡從卡夫卡延伸至托馬斯·伯恩哈德,作品以荒誕主義和怪誕的過度渲染為特徵。但他並非僅此一技之長,其創作視野亦向東方延伸,在採用更具沉思性、精妙調校的筆調時,展現出多元的創作維度。其實對於國內很多讀者來說,拉斯洛並不陌生。2017年,其首部長篇《撒旦探戈》在出版32年後終於被譯介到國內,許多讀者在此前早已翹首以待。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因為比起原著小說,其改編的同名電影早已在國內備受矚目。電影由導演貝拉·塔爾搬上熒幕,長達7個多小時。評論家蘇珊·桑塔格曾對此片不吝讚美:「片長七小時卻每一分鐘皆雷霆萬鈞,引人入勝。但願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相較於我們對拉斯洛的閱讀與關注,他更早也更深入地熟悉了我們——1991年,拉斯洛第一次來到國內:「我在北京大街上遊盪,像做夢一樣, 跟不會英語的路人打聽故宮在哪裡」,回去之後,他說自己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崇拜者和鼓吹者。更誇張地是,他將對中國的熱愛帶入了自己的生活中,「我從中國回來,一進門就向家人宣布:從今天開始咱們改用筷子!」拉斯洛甚至有自己的中文名片,上面印有「好丘」,是他特意請一位漢學家朋友幫他起的中文名,一是取「美麗山丘」之意(他的家姓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就是一座山丘的地名);二是借「丘」字與孔夫子掛鉤。儘管拉斯洛在得知自己獲獎後,回應瑞典廣播公司 Sveriges Radio:「我很高興,我很平靜,但同時也很緊張。」但是我們不得不留意到,拉斯洛在四年前接受國內媒體訪談,被問及如何看到諾貝爾文學獎時,早已給出一份帶有批判性的回應:「我認為幾乎所有的獎都是藝術最危險的敵人,就像毒藥一樣。因為...
國際

無人機襲擊烏克蘭東部 法國攝影記者殉職

烏克蘭軍方以及歐洲與國際記者聯盟指出,法國1名攝影記者今天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執行採訪任務時,遭無人機襲擊不幸身亡。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第4裝甲旅以及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皆證實,記者拉利坎(Antoni Lallican)死於俄羅斯無人機襲擊事件。 同場採訪的烏克蘭記者伊凡成柯(Georgiy Ivanchenko)亦在此次無人機襲擊事件中受傷。 烏克蘭官方表示,2名記者當時隨軍採訪,地點位於頓內茨克(Donetsk),距前線約20公里的德魯日基夫卡(Druzhkivka)一帶。 根據攝影通訊社「漢斯盧卡斯」(Hans Lucas)資料,拉利坎現年37歲,常駐巴黎,作品曾刊登於法國「世界報」(Le Monde)等多家媒體。 烏克蘭第4裝甲旅於臉書發文指出,拉利坎是遭「敵方」無人機擊斃。文中提及,2名記者當時均穿著防彈衣、防護裝備,且明顯標示「媒體」字樣,伊凡成柯目前傷勢穩定。 歐洲記者聯盟(EFJ)與國際記者聯盟(IFJ)譴責這起事件為「戰爭罪行」,並呼籲展開調查。兩大記者組織表示,「這是烏克蘭首次有記者死於無人機襲擊」。 馬克宏表示,拉利坎是「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的受害者」。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包括拉利坎在內,已有至少17名記者遇害;其中法新社攝影記者索丁(Arman Soldin)2023年死於火箭彈攻擊。...
國際

一北京市民:川普,特別不靠譜

中美 – 中美是否又點燃了貿易戰火!10月11日,川普總統突然宣布要從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商品額外徵收100%的附加關稅,以報復中國不斷收緊稀土產品出口管制的做法。法新社走訪了幾名北京市民,聽聽他們是怎樣看川普的忽冷忽熱的。48歲的劉明在一家為健身房製作軟體的公司工作。他表示,「聽到這則(關於川普的)新聞,我整個人都涼了」。北京市民劉明還表示,「川普經常對中國採取幼稚、反覆無常的措施。我們已經習慣了,以至於已經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冷漠」。他笑著說,「坦白說,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他的所有言論都成了笑話。」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30多歲的保險工作者艾琳·王開玩笑說:「川普也不年輕了,79歲的人應該沉穩一點兒」。她還表示,「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他作為領導人並沒有多少信心。事實上,我覺得他的名字(川普)在中文裡有點像「特不靠譜」(超級不靠譜)」。她最後補充說,「他今天說的是一套,但睡一覺醒來之後說不定又會改變主意」,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反覆無常。她認為川普正在考慮的措施可能會適得其反。「對美國人來說,這可能會產生影響」,因為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可能會增加美國商品的成本。她還告訴法國記者,至於對中國的影響,「我們不能完全忽視這類信息」,但她強調說,「我們會拭目以待,拭目以待。」接受調查的中國人預計其經濟將受到中等程度的影響。居住在北京的40歲女子傑西卡·余(Jessica Yu)估計,如果川普兌現威脅,「進出口行業,尤其是企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她指出:「對於中國普通民眾來說,在短期內,我認為這不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太大影響。」 Reuters儘管如此,她仍對雙邊緊張關係表示遺憾。「我們希望兩國和平相處,因為只有...
國際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將於10月21日入獄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將於10月21日起被監禁在巴黎桑特監獄,這是他周一被法國國家金融檢察院傳喚至巴黎法庭後法新社獲知的消息。不過,薩科齊的律師以及國家金融檢察院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周一(10月13日)傍晚,法新社從接近法庭的消息來源得知,薩科齊將於10月21日入獄,監獄是位於巴黎14區的桑特監獄。周一13點45分,薩科齊被傳喚至巴黎法院,14點30分離開,沒有發表任何聲明。其身邊的人也對媒體的提問保持緘默。  桑特監獄是巴黎大區總共兩所監獄中的一所,其中設有專門關押知名人士的區域,但薩科齊也可能被單獨監禁以確保其安全。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9月25日,巴黎輕罪法庭因薩科齊涉嫌參與「利比亞資金案」的犯罪團伙活動被判處五年監禁。儘管薩科齊已提出上訴,但因法庭判決附帶臨時執行條款,即使薩科齊提出上訴,仍將在一個月內入獄服刑。這一重判在法國引發強烈震動,法庭因缺乏明顯證據而定罪也引發爭議。  如此,這位前右翼一號領袖將成為歐洲聯盟首位被囚禁的前總統。  一旦薩科齊入獄,其辯護律師即可向法院提交釋放申請。法院須在兩個月內對此申請作出裁決。若申請被駁回,薩科齊可繼續提交新的申請。  據《費加羅報》報道,周三晚間,薩科齊邀請了約百名前同事,包括現任愛麗舍宮秘書長埃馬紐埃爾·穆蘭,共進「告別酒會」。  這家報紙報道說,薩科齊向在場的來客們說:  「德雷福斯事件始於一場騙局!」 「《基督山伯爵》也始於一場騙局!每次真相最終大白於天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Elabe於9月29日至30日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儘管遭到右翼和極右翼人士的譴責,61%的受訪者認為在薩科齊上訴前將其收監是「公正的」,而38%的受訪者則認為這是「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