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5 8 月

國際

日本眾議院大選無任何黨派獲得多數席位 政府形勢動蕩
國際

日本眾議院大選無任何黨派獲得多數席位 政府形勢動蕩

  2024年10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自民黨總部向媒體發表講話。 日本首相石破茂所領導、受到醜聞纏身的執政聯盟在周末的眾議院選舉中落敗,導致沒有一個政黨明確獲得領導這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權力,日本未來政府的組成也因此充滿變數。 這種不確定性導致日元匯率跌至三個月來的最低點。分析師準備應對可能需要數天或數周時間的政治角力,以組建政府,甚至可能更換領導人。 與此同時,日本正面臨經濟逆風、由於態度強硬的中國和擁有核武器的朝鮮而加劇的緊張安全局勢,而美國選民將在一星期後舉行另一場難以預測的選舉。 石破茂在星期一(10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不容許有片刻的停滯,因為我們在安全和經濟環境中都面臨著非常困難的局面。」他誓言將繼續擔任首相。 石破的自民黨(LDP)及其聯盟夥伴公明黨(Komeito)在眾議院獲得了215個席位,低於先前的279個席位,選民因政治獻金醜聞和生活成本緊縮用選票懲罰了執政黨。兩位內閣大臣和公明黨黨魁石井敬一失去了席位。 最大的贏家是日本主要反對黨立憲民主黨(CDPJ),獲得了148個席位,多於先前的98席,但仍遠低於半數的233個席位。 根據日本憲法規定,各政黨現在有30天的時間來組建一個可以執政的組織,而不到一個月前才成為首相的石破茂在此次重挫後還能堅持多久,仍充滿不確定性。而小黨也有所斬獲,他們在協商中的角色可能至關重要。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Japan Foresight的創始人圖比阿斯·哈里斯(Tobias Harris)表示:「他(石破茂)似乎不太可能繼續以首相的身份領導新政府……但他可能會以「看守首相」的身份留下來。」 立憲民主黨領導人野田佳彥表示,他將與其他政黨合作,試圖推翻現任執政黨,但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較小。 自民黨在戰後的日本幾乎一直執政,而此次選舉結果是自民黨自2009年短暫失去政權...
埃及總統建議加沙停火兩天,釋放四名人質
國際

埃及總統建議加沙停火兩天,釋放四名人質

  加沙地帶加沙城一所學校受到以色列攻擊。(2024年10月27日)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Fattah el-Sissi)星期日(10月27日)建議在加沙以哈戰爭中停火兩天,哈馬斯也在停火如果實施期間釋放四名人質。 以色列和哈馬斯都沒有立即對塞西的計劃做出回應,這是塞西幾個月來首次提出這一計劃。他幾個月來與美國和卡達一道試圖促成停戰,並釋放剩餘101名人質,其中約三分之一人質據信已經死亡。 塞西在開羅表示,該計劃還要求向加沙地帶的飢餓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 塞西說,該建議是為了「推動局勢向前發展」。他說,如果兩天停火協議被採納,將繼續談判使其成為永久協議。去年11月停火一周、人質和戰俘交換以來,雙方一直沒有停火。 與此同時,以色列摩薩德負責人戴維·巴尼亞(David Barnea)星期日前往多哈與卡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薩尼(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和美國中情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會談。 戰場上戰鬥激烈。巴勒斯坦官員星期日稱,以色列對加沙北部的襲擊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以色列對這一受襲嚴重、與世隔絕地區的攻勢已進入第三個星期。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稱巴勒斯坦人的困境「難以忍受」。以色列說是打擊激進分子。 此外,一輛卡車撞上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個巴士車站,造成一人死亡,30多人受傷。以色列警方說攻擊分子是以色列阿拉伯公民。撞車事件發生在一個軍事基地外,靠近以色列摩薩德間諜機構總部。 與此同時,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說,以色列星期六對伊朗發動的報復襲擊「不應被誇大或淡化」,但沒有呼籲進行報復。這是...
伊朗最高領袖稱以色列襲擊既不應「被誇大」,也「不應被淡化」
國際

伊朗最高領袖稱以色列襲擊既不應「被誇大」,也「不應被淡化」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星期天(10月27日)在德黑蘭。 華盛頓 —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星期天(10月27日)首次對以色列襲擊伊朗一事公開發聲,強調以色列的襲擊既「不應被誇大」,也「不應被淡化」。 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星期天也首次就以軍襲擊伊朗一事公開發聲,強調以軍的襲擊給伊朗造成了「嚴重損失」,而且實現了以色列的所有目標。 以色列國防軍(IDF)星期六凌晨出動100多架戰機,飛行2000公里,對伊朗防空導彈設施、軍事基地以及導彈生產設施展開連續三波大規模空襲,以報復伊朗10月1日對以色列的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而伊朗對以色列的此次導彈襲擊也是為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最高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ullah)以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一位副指揮官遭以色列空襲身亡而採取的報復行動。 「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兩個夜晚前做出的邪惡行為絕不能被誇大或淡化,」哈梅內伊在社媒X平台上稱。 據法新社報道,哈梅內伊還將以軍對伊朗的襲擊稱為「誤判」,但是沒有對此做任何解釋。 不過美聯社在報道中表示,哈梅內伊的公開發聲並未呼籲要對以色列進行新的報復,這說明伊朗正在非常審慎地思考如何對此做出回應。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星期天表示,以軍對伊朗的襲擊給德黑蘭造成了「嚴重損失」,而且實現了以色列的所有目標。 「空軍襲擊了伊朗全境。我們嚴重破壞了伊朗的防衛能力和生產瞄準我們的導彈的能力,」美聯社援引內塔尼亞胡的話說。 以軍對伊朗的襲擊結束後,伊朗官員一方面譴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侵犯伊朗的領土主權」,另一方面則強調伊朗防空系統有效應處、及時反應,以色列的襲擊讓伊朗遭受的損失...
日本政壇地震,選民讓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失去眾議院多數席位
國際

日本政壇地震,選民讓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失去眾議院多數席位

  日本星期天(10月27日)舉行眾議院選舉。這是東京一個投票站的情形。日本選民用選票懲罰自民黨。 華盛頓 — 日本星期天(10月27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仍在投票結束後的計票中。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最新消息,在90%的席位確定後,長期治理日本的自民黨及公明黨只獲得465個席位中的192個。而此前出口民調顯示,執政的自民黨(LDP)獨自或其與公明黨(Komeito)組成的執政聯盟將在此次大選中失去眾議院的多數席次。從而為日本政壇和下一屆政府的組成增添新的不確定性。 日本電視台(Nippon TV)所做的出口民調顯示,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領導的在戰後日本政壇幾乎長盛不衰的自民黨和其合作夥伴公明黨在眾議院的465個席次的選舉中僅獲198個席次,未達到過半數的233席次。 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CDPJ)是此次眾議院選舉的最大贏家,預計將在眾議院獲得157個席次。 路透社表示,日本選民的投票意向反映出選民對自民黨派閥爆出的政治獻金醜聞以及日本居高不下的通脹強烈不滿,因此用手中的選票懲罰執政黨。 路透社還說,此次投票結果有可能迫使各政黨為贏得執政權而進行結盟和權力分享的交易,從而在經濟遭遇困難而且東亞安全環境日益惡化之時給日本政壇增添不確定性。 日本大選結束九天之後,日本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也將舉行總統大選,而美國的選情目前也處於兩黨候選人勢均力敵、選舉結果難以預測的膠著狀態。 「這次選舉對我們而言非常艱難,」一臉嚴肅的石破茂星期天晚在40%的選票尚未統計時對東京電視台(TV Tokyo)說。 他表示,他將等到最終的計票結果出來後,再考慮可能的結盟或其他權力分享交易。 日本廣播協會(NHK)所做的出口民調顯示,石破茂的執政聯盟將贏得174至254個眾議院席次;而立憲民主黨將獲得128至191個席次。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星期天晚在接受媒體采...
以色列希望報復攻擊的針對性目標將限制伊朗的回應
國際

以色列希望報復攻擊的針對性目標將限制伊朗的回應

  以色列一架戰鬥機離開機庫,準備執行轟炸任務。(2024年10月26日) 耶路撒冷 — 以色列官員說,星期六(10月26日)連夜對伊朗發動的一系列襲擊達到了目的。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在電視簡報中說,「根據政治層的指示,我們對伊朗不同地區的目標進行了精確、有針對性的打擊。」 哈加里說,「這些包括伊朗過去一年襲擊以色列國時使用的導彈製造設施。我們同時還瞄準限制以色列在伊朗的空中行動自由的伊朗地對空導彈陣列和伊朗的空中能力。以色列現在在伊朗擁有更廣泛的空中行動自由。」 伊朗國家新聞網站IRNA援引防空組織的話說,以色列襲擊了德黑蘭和西部省份胡澤斯坦和伊拉姆的軍事中心,伊朗軍隊「成功」攔截了很多襲擊,確保只造成「有限的損失」。 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 星期日沒有呼籲採取報復行動,而是說襲擊「不應被誇大或淡化」。 哈梅內伊說,「如何將伊朗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傳達給以色列政權,並採取符合這個民族和國家利益的行動,取決於當局。」 聯合國安理會將於星期一召開會議,這是應以色列襲擊事件後伊朗提出的要求,伊朗稱以色列違反了國際法。 伊朗 以色列分析師說,將攻擊限制在軍事目標的決定為伊朗停止針對以色列的升級言論提供了途徑。 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伊朗專家貝尼·薩比特(Beni Sabit)說,「以色列的攻擊規模沒有超出預期,」「上次伊朗攻擊了以色列的軍事基地、空軍基地,因此以色列也攻擊了軍事基地、空軍、防空基地,以及一些導彈和無人機軍工廠。」 薩比特說,「因此,我們看到以色列希望結束這次事件,向伊朗傳遞信息,即這次活動已經結束,我們不想升級,」「所以現在就看伊朗了,他們是否接受這個信息,理解這個信息,——或者是他們不接受,也想升級。」 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
加沙衛生部說,以色列襲擊加沙北部造成22人死亡
國際

加沙衛生部說,以色列襲擊加沙北部造成22人死亡

  加沙北部城鎮貝特拉希亞的巴勒斯坦人為在以色列連夜空襲中死亡的人禱告。(2024年10月27日) 巴勒斯坦官員星期日(10月27日)說,以色列對加沙北部的攻擊已打死至少 22人,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以色列對受襲嚴重、與世隔絕的北部的進攻已進入第三星期,援助組織稱這是一場人道災難。以色列說是打擊激進分子。 此外,以色列紅大衛盾(Magen David Adom)救援隊稱一輛卡車撞擊以色列特拉維夫市附近的一個巴士站,造成35人受傷。情況目前尚不清楚。事故發生在以色列摩薩德間諜機構總部附近。 救援隊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一輛大卡車似乎撞上了一輛巴士。巴士站不僅靠近摩薩德總部,還靠近一條中央高速公路交叉口,當時以色列人正結束一周假期開始上班。 以色列警方發言人阿西·阿哈羅尼 (Asi Aharoni) 對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說,「襲擊者已被制服」,表明警方將事件視為攻擊。尚不清楚嫌疑人是被攔截還是被擊斃。 阿哈羅尼說,一輛卡車撞上了一輛巴士和在車站等車的人,車下還困著傷者。MDA主任伊萊·賓(Eli Bin)說,六人傷勢嚴重。 加沙戰爭爆發以來,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色列對被佔領的西岸地區進行定期軍事襲擊,造成數百人死亡。大部分人似乎是在與以色列軍隊的槍戰中喪生的激進分子,但參與暴力抗議的巴勒斯坦人和平民旁觀者也被殺死。 「可怕境地」 加沙衛生部緊急服務部門說,加沙北部城鎮貝特拉希亞(Beit Lahiya)的幾棟房屋和建築物星期六晚間遭到襲擊,造成22人死亡,其中包括11名婦女和兩名兒童。衛生部說,另有15人受傷,死亡人數可能上升。衛生部列出了遇難者的名字,大多來自三個家庭。 以色列軍方說,他們精確攻擊了貝特拉希亞一棟建築內的激進分子,並採取措施避免傷害平民。以色列軍方對「媒體公布的數字」提出異議,但沒有詳細說明或提供證據。 以色列10...
中國製造商利用全球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契機獲利
國際

中國製造商利用全球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契機獲利

  2024年10月13日,中國製造商北京賽寶(Beijing Sebo)在迪拜世界貿易中心的年度「擴展北極星」展會上展示的移動充電服務車。(美國之音駐內羅畢特約記者維多利亞·阿蒙加拍攝。) 內羅畢 — 中國的製造商正在利用全球推動使用電動汽車來應對碳排放危機的契機來獲利。這些製造商已經開始生產攜帶型汽車充電器,以出口到國外,包括非洲。 奧尼斯穆斯·奧蒂諾(Onesmus Otieno)是肯亞首都內羅畢的一名摩托車騎手。他說,他通過他的電動摩托車在內羅畢運送乘客和貨物來謀生。這種被稱為「boda boda」的兩輪計程車在肯亞及非洲大陸非常常見。肯亞當局最近推出了電動摩托車,以逐步淘汰柴油摩托車。儘管奧蒂諾是少數採用電動摩托車的人之一,但他表示,充電站的不足讓他對自己的這個選擇感到後悔。 奧蒂諾用斯瓦希里語說:「有時候我可能正在載客,電池卻沒電了,而充電站又非常遠。因此,我不得不終止這趟行程,還要取消其他的載客請求。」 這個挑戰是中國製造商北京賽寶(Beijing Sebo)正在利用的一個機會。該公司正在為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車製造免提移動充電解決方案。用戶可以通過一個移動應用程序要求充電,充電設備就會被送到這個用戶所在的地方。該公司的海外業務總經理林琳(音譯)告訴美國之音,公司的目標是緩解像奧蒂諾這樣的摩托車騎手經常面臨的充電站不足的危機。 她說:「我們生產這個設備,以便能夠控制這個產品的成本,這樣我們就可以將產品配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或國家,他們無需建立或修理充電站。我們可以直接到達用戶的位置,為電動車提供電力。」 為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車製造免提移動充電解決方案的北京賽寶公司的海外業務總經理林琳(音譯)在迪拜的「擴展北極星」展會上展示公司的移動充電服務車。(美國之音駐內羅畢特約記者維多利亞·阿蒙加拍攝。) ...
金磚國家峰會突顯其地緣政治野心及與西方對抗的意願
國際

金磚國家峰會突顯其地緣政治野心及與西方對抗的意願

  金磚國家首腦及與會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喀山舉行峰會期間合影。(2024年10月24日) 新德里 — 儘管美國官員表達出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並沒有演變成地緣政治對手的觀點,但分析人士表示,金磚組織成員國正在研究一些可能導致進一步與西方影響脫鉤的問題。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些成員國之間討論的議題包括如何建立一個不依賴美元的替代支付系統、金磚國家的數字貨幣,以及對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西方金融機構的替代方案。 中國、俄羅斯和伊朗這些面臨美國嚴厲貿易限制的國家尤其熱衷於推進金磚國家提出的目標。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金磚國家會議上表示,他對此同樣感興趣。「我們歡迎加強金磚國家之間金融一體化的努力。以當地貨幣進行貿易和順暢的跨境支付將加強我們的經濟合作,」莫迪說。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Vyachaslav Volodin)在為期兩天的會議前夕在應用程序平台電報(Telegram)上撰文稱,金磚國家的首要任務反映了西方和南方之間的分歧。「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霸權的時代正在過去。各國選擇平等對話和互利合作的道路,為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取悅美國及其奴才,」他說。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並不擔心。 「對美國或其他任何人來說,我們沒有看到金磚國家演變成某種地緣政治對手。我們不是這樣看待它的,」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同時,印度的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在金磚國家會議期間舉行了場邊會晤,這標誌著這兩個有時敵對的國家之間的關係解凍。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會產生地緣政治影響。 在金磚國家峰會舉行的前兩天,印度和中國官員同意解決兩國軍隊在印中邊境巡邏的棘手問題,目標是確保雙方從有爭議地區的前沿陣地...
立陶宛議會選舉會導致對華關係改善嗎?
國際

立陶宛議會選舉會導致對華關係改善嗎?

  2024年10月8日立陶宛維爾紐斯一名選民在立陶宛大選提前投票期間將選票投入選票箱。 維也納 — 立陶宛議會選舉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投票期從2024年10月13日至27日)。2020年上屆議會選舉後,執政黨祖國聯盟特別是外交部長以其親台灣的立場而著稱,導致立陶宛跟中國的外交關係緊張。本屆選舉中民調領先的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或將推動立中關係正常化。 急轉直下的立中關係 1991年立陶宛共和國舉行獨立公投後,相繼獲得美國、蘇聯承認,中國也隨即與之建交。儘管圍繞共產主義歷史罪行、達賴喇嘛政治地位等問題時有分歧,但此後雙邊關係總體保持穩定。2012年,立陶宛總理安德留斯·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參加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首屆領導人會晤。 近年來,特別是2020年立陶宛議會選舉以來,立中關係出現螺旋式下跌。立陶宛國安部門和高級官員發聲,稱中國在該國的間諜活動和基建投資構成安全威脅。2021年,立陶宛議會通過了關於新疆和香港問題的決議,引發北京反彈。 2021年5月,立陶宛外交部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稱之為「個別事件」,影響有限。一年後,波羅的海三國中的另外兩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也退出了該項合作機制。 兩國外交爭端也延伸到台灣問題上。2021年7月,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允許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北京隨後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大使館」降格為「駐立陶宛辦事處」。2022年8月,中國對訪問台灣的立陶宛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阿格尼·瓦伊丘凱維丘特(Agnė Vaiciukevičiūtė)實施制裁。 選後政黨輪替概率大 立陶宛實行一院制,獲勝政黨要組成政府需要贏得議會141席中至少71席。2020年立陶宛議會選舉後,祖國聯盟(TS-LKD)連同自由黨(LP)和自由運動(LS)以73席組成聯...
美國制裁蘇丹武裝部隊武器採購主管
國際

美國制裁蘇丹武裝部隊武器採購主管

  資料照片:一名蘇丹武裝部隊成員手持武器坐在一輛軍車上。(2024年3月9日)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星期四(10月24日)對米爾加尼·伊德里斯·蘇萊曼(Mirghani Idris Suleiman)實施了制裁,他為蘇丹武裝部隊(SAF)獲取武器來同快速支援部隊(RSF)交戰的努力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聲明指出,作為蘇丹軍隊主要武器採購部門國防工業系統(DIS)的主管,「伊德里斯一直是武器交易的核心人物,這些交易加劇了戰爭的殘酷性和規模。」 「今天的行動凸顯了米爾加尼·伊德里斯·蘇萊曼等關鍵人物在採購武器、延續暴力和延長蘇丹戰火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負責恐怖主義和金融情報的代理副部長布拉德利·史密斯(Bradley Smith)說。 國防工業系統去年受到財政部的制裁。 蘇丹軍隊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在與蘇丹軍隊的衝突中奪取了蘇丹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聯合國稱這場衝突造成了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 這場戰爭導致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使該國部分地區陷入極度飢餓或饑荒,並引來外國勢力的參與,這些勢力為雙方提供了物質支持。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