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5 8 月

國際

摩爾多瓦總統稱賄賂影響選舉,承諾舉行決選
國際

摩爾多瓦總統稱賄賂影響選舉,承諾舉行決選

  2024年10月21日,摩爾多瓦現任總統兼總統候選人瑪雅·桑杜在摩爾多瓦基希訥烏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摩爾多瓦親歐派總統星期四(10月24日)表示,大規模賄賂影響了總統選舉和加入歐盟的全民公投。不過,瑪雅·桑杜(Maia Sandu)總統誓言要繼續在11月3日舉行決選,贏得第二任期,而不是下令舉行新選舉。 桑杜承諾,摩爾多瓦的未來將由其人民決定,此前警方稱,親俄逃亡商人伊蘭·肖爾(Ilan Shor)在9月和10月將3900萬美元流入摩爾多瓦,用來賄賂選民。 摩爾多瓦當局表示,上星期天的雙選投票活動籠罩在與俄羅斯有關的大規模選舉干預計劃中,該計劃旨在擊敗親歐派。 「如果沒有賄選,今天的結果將會不同。我們將在總統選舉和全民公投中取得壓倒性勝利!」 桑杜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她說,她拒絕了要求重新舉行這個前蘇聯國家選舉的建議,因為「沒有人有權利剝奪我們公民大規模、真誠和自由地表達意願的權利。」 「讓我們進入第二輪選舉。我們完全仰賴我們的人民,就像國家命運攸關時一樣,」她說。她補充說,這取決於司法部門的「覺醒」,並解決賄賂問題。 桑杜在總統選舉中名列第一,但未能獲得50%的選票,現在面臨與前總檢察長亞歷山大·斯托亞諾格洛(Alexandr Stoianoglo)的決選。斯托亞諾格洛得到了傳統上親俄政黨的支持。 桑杜將俄羅斯列為摩爾多瓦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並將歐盟一體化作為其政府的基石。 在公投中,與民意調查相比,支持加入歐盟的選民出人意料地微弱,只有50.46%的選民支持加入歐盟。 警方指控肖爾試圖賄賂13萬選民。肖爾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克里姆林宮也否認干涉。在計票結果中,來自國外的摩爾多瓦人的選票使「贊成」票數超過50%,克里姆林宮對此計票結果提出質疑。 摩爾多瓦警察局長維奧雷爾·切爾瑙泰亞努(Viorel Cerna...
普京在金磚國家會議上警告中東將爆發全面戰爭
國際

普京在金磚國家會議上警告中東將爆發全面戰爭

  2024年10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喀山金磚國家峰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四(10月24日)對金磚國家領導人說,由於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緊張局勢急劇上升,中東正處於全面戰爭的邊緣,儘管普京也面臨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呼聲。 出席金磚國家峰會的有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土耳其總統塔伊普·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在內的20多國領導人,這顯示了俄羅斯與西方世界以外國家仍關係深厚。 在俄羅斯喀山市舉行的峰會上,許多討論集中在烏克蘭戰爭和中東暴力衝突上,但沒有跡象表明將採取任何具體措施來結束這兩場衝突。 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排而坐的普京強調:「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程度遽升。這一切都讓人想到連鎖效應,使整個中東瀕臨爆發全面戰爭。」 習近平在普京之後發言時表示,中國希望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烏克蘭問題,並建議由中國和巴西聯合努力提供和平的最佳機會。 習近平說:「我們需要推動烏克蘭危機局勢儘早緩和,為實現政治解決鋪平道路。」 談到中東問題時,習近平表示,應該在加沙實現全面停火,阻止戰爭蔓延到黎巴嫩,並恢復「兩國方案」,即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 戰爭的火焰 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批評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未能結束衝突。 佩澤什基安在金磚國家會議上說。「戰爭的火焰繼續在加沙地帶和黎巴嫩的城市燃燒,而國際機構,尤其是作為國際和平與安全推動者的聯合國安理會,缺乏必要的效力來撲滅這場危機的火焰。」 普京表示,除非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國家,否則他們將感受到「歷史的不公平」,整個地區將繼續處於「持續危機的氛圍中,並不可避免地出現大規模暴力的複發」。 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峰會聲明中呼籲在1967年...
聯合國:幫派攻擊導致海地上萬人流離失所
國際

聯合國:幫派攻擊導致海地上萬人流離失所

  2024年10月20日海地人逃離家園躲避幫派暴力。 據聯合國移民機構星期四(10月24日)估計,過去一星期內,海地有超過10,000人因武裝團伙在首都太子港及周邊地區加緊對尚未控制區域的攻擊而流離失所。 該機構在9月初表示,整個海地有超過70萬人被迫在國內流離失所,這一數字是六個月前的兩倍多。 過去一周,幫派在首都以外的多個城鎮加強了攻擊,這些地方大部分城市及其郊區已被各種暴力武裝團伙控制,這些團伙組成了一個名為「Viv Ansanm」的聯盟。 衝突導致部分人口面臨饑荒,因為幫派佔領了農田並封鎖了交通線路,而那些被迫逃離家園的人——通常投靠親友或臨時營地——再也無法依靠穩定的收入來購買食物。 雖然聯合國授權國際部隊幫助海地警察從幫派手中奪回控制權,但該任務資源不足,收效甚微。 海地領導層請求將這支部隊轉為正式的維和任務,以增加資源支持,但上月該倡議被中國和俄羅斯阻止。 此前以國家警察、平民自衛團體和國家基礎設施為目標的幫派現在也開始攻擊外國車輛。 美國駐海地大使館告訴路透社,星期一兩輛美國的裝甲車輛遭到了幫派的槍擊,其中一輛中彈多次,但沒有人受傷。 據《邁阿密先驅報》報道,星期四也有一架搭載18人的聯合國直升機遭到槍擊並多次中彈,所幸無人受傷。聯合國海地辦事處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阿爾巴尼斯駁斥北京指控澳大利亞充斥「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
國際

阿爾巴尼斯駁斥北京指控澳大利亞充斥「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

  資料照:中國總理李強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握手。(2023年11月5日)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駁斥了北京對澳大利亞「長期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的指控。此前,一名澳大利亞外交官聯合多個西方國家再次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表示擔憂。 阿爾巴尼斯星期四(10月24日)抵達太平洋島國薩摩亞參加英聯邦政府領導人峰會時對記者表示:「對於中國,我們已表示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合作,在必要時表達不同意見,並會根據我們的國家利益進行接觸。我們已經向中國提出過人權問題。」 此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譴責了澳大利亞駐聯合國大使詹姆斯·拉森(James Larsen)本星期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15國聯合聲明;該聲明強調了對新疆和西藏「嚴重侵犯人權」的「持續擔憂」。 拉森敦促中國「履行其自願承擔的國際人權義務」,釋放「新疆和西藏所有被任意拘留的個人,並緊急澄清失蹤家屬的命運和下落」。 林劍星期三稱,該聲明相當於「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林劍還特別指責澳大利亞「長期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並敦促「澳大利亞、美國等少數西方國家正視並解決自身嚴重人權問題」而非批評中國。 阿爾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亞「將始終捍衛澳大利亞的利益」,並已以「一致且明確的方式」向北京提出了人權問題。 中國政府於2017年在居住著1100萬名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新疆西北地區發起了一場同化運動,其中包括大規模拘留、所謂的政治灌輸、家庭分離和強迫勞動等手段。 據估計,有超過100萬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吉爾吉斯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被關押在不受法律支配的拘留營中。中國政府當時宣稱這些營地為「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2022年發現對新疆侵犯人權的指控「可信」,並表示中國可能在該地區犯下...
中印達成邊界解決方案後,雙方邊防部隊開始從兩處爭議地點後撤
國際

中印達成邊界解決方案後,雙方邊防部隊開始從兩處爭議地點後撤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峰會期間舉行會晤。(2024年10月23日) 華盛頓 — 印度一位政府官員星期五(10月25日)透露,印度與中國達成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後,雙方邊防部隊開始從兩處爭議地點後撤,從而標誌著已經持續四年之久的兩軍緊張對峙有可能落下帷幕。 中印兩國本周稍早就兩國邊界爭議地區邊防部隊的巡邏時間及辦法達成協議,從而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本周三在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鋪平了道路。 這也是習近平與莫迪五年來舉行的首次雙邊會晤。 一位知情的印度官員星期五向路透社表示,印中雙方在達成協議之後,兩國邊防部隊已經開始從兩國爭議邊界拉達克東部的達普桑盆地(Depsang)和巴里加斯(Demchok)向後撤退。這也是中印邊界最後兩處仍存在兩軍對峙的地段。 這位印度官員不願透露姓名,因為他沒有被授權向媒體發表談話。 路透社曾聯絡印度聯邦政府外交部,尋求對此事的評論,但是沒有收到立即的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星期五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在回答提問時證實,中印雙方的邊防部隊已經開始行動,但是他並沒有使用「撤軍」或部隊「後撤」的字眼。 「根據中印近期就邊境有關問題達成的解決方案,雙方的一線部隊正在開展相關的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林劍說。 印度國家電視台(Ddnews)援引印度國防部官員的話說,印軍已經開始將一線部隊的裝備和人員向後方營地轉移。另據《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道,中印雙方邊防部隊都將拆除2020年6月以來在爭議地區設立的臨時哨所。中方部隊的後撤工作大約將持續一周時間。 《印度今日》(India Today)報道說,印中邊境地區雙方設立的帳篷和幾個臨時性建築已經拆除。印軍正在...
布林肯宣布美國將向巴勒斯坦平民提供1.35億美元的額外援助
國際

布林肯宣布美國將向巴勒斯坦平民提供1.35億美元的額外援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卡達首相兼外交部長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薩尼在多哈出席新聞發布會。(2024年10月24日) 美國國務院 — 作為結束加沙和黎巴嫩衝突努力的一部分,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四(10月24日)表示,談判者「未來幾天」將舉行會晤。他同時宣布,美國將向巴勒斯坦平民再提供1.35億美元的額外援助。 「說到恢復談判,那具體指的就是有關釋放人質和加沙停火的談判,這也是他們談判的全部焦點。此外,我們也在非常積極地努力就黎巴嫩問題促成一個外交解決辦法,」布林肯在卡達多哈與卡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赫曼·阿勒薩尼(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一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 美國正在與地區的夥伴國家討論一項讓以色列從加沙撤軍、確保哈馬斯無法重組、同時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治理、重建加沙並確保其安全的計劃。 「今天,我們宣布提供額外1.35億美元的人道援助,為加沙、西岸以及整個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水、衛生和孕產婦保健,」布林肯又說。 他強調了應對加沙人道主義危機的緊迫性,特別談及兒童、婦女和男人每天都面臨的艱巨挑戰。 「隨著冬季的臨近,一切都變得更加緊迫,」布林肯說。 張蓉湘 美國之音國務院記者站主任 推特 訂閱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
日本27日將舉行大選 結果會影響中日關係嗎?
國際

日本27日將舉行大選 結果會影響中日關係嗎?

  2024年9月27日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新任總裁石破茂在東京舉行總裁選舉後的新聞發布會。 日本京都 — 由於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上任後不久就解散國會,其任期內首次眾議院大選定於10月27日(周日)舉行。這次選舉是對石破能否維持其立場並推進其對日本安全政策和外交關係,特別是對華關係的願景的關鍵考驗。因此,這次大選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然而,最近的多份民調都顯示,在面臨經濟挑戰和政治現金醜聞的情況下,長期執政的日本自民黨,很可能會在這次選舉中無法獲得過半的眾議員席位,也讓未來的日本外交和安保政策陷入無法預期的情況。 勢均力敵的一次大選 根據日本共同社在10月19日與20日所做的民調,石破茂的內閣的支持率為41.4%,不支持率為40.4%。而與上次共同社的調查相比,支持與不支持內閣的差距正在縮小。 這份民調也顯示,雖然在比例代表制方面,執政的自民黨雖仍以22.6%的支持度,領先日本主要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14.1%,但與一周前相比,自民黨的支持度已下降3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小選區的支持度,這份民調也顯示,支持幾個主要在野黨系候選人的選民達到33.2%,超過支持執政聯盟候選人的24.6%,這也是首次出現在野黨支持度反超的情況。 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5日與16日進行的民調,在日本全國總計289個小選舉區中,自民黨「極有可能」僅在約3成的小選區取得議席。而在全國11個區域爭奪的176席比例代表制選舉方面,預計自民黨獲得的議席數量,也將低於2021年上次選舉的72席,因此自民黨有可能無法達到日本眾議院465個議席中的半數,即233個議席。 對此,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偉修告訴美國之音,「整體來說,這次選情是非常的難以觀察」。他指出,在日本媒體中,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的民調是對自民黨較為不利,時事通信社跟讀賣新聞的民調,則是認為自公聯盟可以...
烏克蘭戰爭幽靈是否影響中俄推動全球改革?
國際

烏克蘭戰爭幽靈是否影響中俄推動全球改革?

  2024年10月24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 華盛頓 — 俄羅斯這個星期舉行的2024年金磚國家峰會為莫斯科和北京提供了展示其共同反西方情緒和全球抱負的場合,但分析師指出,烏克蘭戰爭可能正使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無上限」關係出現裂痕。 喀山峰會的地點具有戰略意義,考慮到國際社會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其進行孤立的努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蕭翔(Shiau-shyang Liou)表示:「對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來說,最重要的是強調自己並未被孤立,依然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支持者。」 劉蕭翔表示:「實際上,中國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它正受到美國的制裁,儘管尚未達到軍事衝突的地步。因此,在這些問題上,兩國利益一致,並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峰會的聲明反映了中國和俄羅斯在金磚國家框架內的共同抱負。金磚國家最初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現在正在擴展,新增成員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聯酋、埃及和衣索比亞。 在峰會上,北京和莫斯科都提出了構建獨立於西方主導機構之外的經濟體系的計劃,讚揚了金磚國家在多項發展倡議中的成功,並推動了一張更為互聯的未來國家網路的願景。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峰會發言中倡導建立各種機制,以繞過使其國家易受西方經濟制裁的傳統西方主導系統。 克里姆林宮發布的發言稿指出:「我們認為,啟動金磚國家間有關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的特別磋商機制,將有助於我們在全球經濟領域制定更公平的規則,並重塑國際金融體系。」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回應了普京的言論,稱金磚國家「應在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習近平說:「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他還表示,金磚國家成員需共同努力,將金磚國家建設成加強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以及...
布林肯敦促外交解決以色列和真主黨衝突
國際

布林肯敦促外交解決以色列和真主黨衝突

  2024年10月25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英國倫敦會見約旦外交大臣艾曼·薩法迪。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五(10月25日)說,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激進分子達成外交解決,刻不容緩。 布林肯在倫敦會見約旦外交大臣艾曼·薩法迪(Ayman Safadi)時發表了上述言論。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正在英國會見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本星期早些時候,他結束了中東和平之旅。 在閉門會談前,布林肯對記者表示,他和薩法迪在討論加沙和黎巴嫩的局勢。在同一場記者會上,薩法迪指責以色列在加沙北部進行種族清洗,並表示,以色列必須停止這種行為。 布林肯說,他在倫敦還會見了黎巴嫩總理納吉布·米卡提(Najib Mikati)。米卡提迫切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黎巴嫩戰爭,包括全面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 這項2006年的協議就在利塔尼河(Litani River)和以黎邊界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區等內容作出規定。這項協議旨在將以色列軍隊拒之黎巴嫩以外,並呼籲真主黨長期解除武裝。近幾個月來,雙方都違反了該決議。 布林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任何衝突的外交解決都必須允許雙方邊界兩側的平民返回家園。 一個月前,以色列在黎巴嫩發動了大規模攻勢,稱其攻擊的目標是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組織,以確保數萬名因跨境火箭彈襲擊而從北部撤離的以色列人返回家園。真主黨稱,襲擊是為了支持加沙的巴勒斯坦人。 布林肯星期四在多哈宣布,美國及其地區夥伴將在未來幾天舉行會議,再次尋求達成停火協議,結束加沙地帶的衝突。 同樣在星期五,黎巴嫩衛生部長菲拉斯·阿比亞德(Firass Abiad)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迄今為止,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攻勢行動中擊中了55家醫院。阿比亞德說,這些攻擊造成163人死亡,272人受傷。 聯合國駐黎巴嫩問題特別協調員珍...
專家:俄羅斯網路攻擊尋求遏阻喬治亞傾向西方
國際

專家:俄羅斯網路攻擊尋求遏阻喬治亞傾向西方

  資料圖:2013年5月21日柏林: 對準電腦屏幕的放大鏡。 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 — 在喬治亞星期六(10月26日)議會選舉前夕,彭博社的一項調查揭示了一場持續一年的俄羅斯黑客行動,該行動針對喬治亞政府、大型公司和關鍵基礎設施。 分析師認為這次大規模網路攻擊使莫斯科能夠獲取敏感情報並破壞重要系統,是俄羅斯破壞喬治亞親西方願望的努力之一。 第比利斯的網路安全專家喬爾吉·雅什維利(Giorgi Iashvili)告訴美國之音的喬治亞語言組說,:「最令人震驚的發現之一是[喬治亞]外交部被黑了114次,從大使館和高級官員處收集了信息。」 他說:「這顯示了俄羅斯網路行動如何深刻滲透我們的系統。受影響的不僅是公共機構,還有私營部門——電信運營商、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和服務提供商。」 據彭博社報道,從2017年到2020年,俄羅斯的GRU和FSB情報機構成功滲透了喬治亞的關鍵部門,包括能源部門和電信網路。他們還訪問了喬治亞的中央銀行、選舉委員會和石油終端,暴露了該國的弱點。 前喬治亞內政部官員肖塔·烏季亞什維利(Shota Utiashvili)表示:「俄羅斯人現在試圖在這裡識別可能破壞的弱點,以便在需要時更清楚、更積極地干預喬治亞國內政治,並建立影響力網路。」 喬治亞政府普遍被認為向莫斯科傾斜,對這些擔憂不以為然。 喬治亞執政黨「喬治亞夢想」的議員阿爾基爾·塔拉克瓦澤(Archil Talakvadze)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在網路安全領域,我們現在擁有更強大的系統。內務部的國家安全服務機構已更好地準備應對這一威脅。」 但其他人並不認同。前喬治亞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反對黨聯邦黨主席吉加·博克里亞(Giga Bokeria)認為,俄羅斯的行動不僅限於在喬治亞的黑客和間諜活動。 他告訴美國之音:「我們有一個允許、歡迎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