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 9 月

国际

国际

欧盟多国将加入「川泽会」

在美国总统川普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丁见面后、似乎展现出对俄国让步的态度后,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17日突然宣布,将与欧洲多国领袖一同加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预定18日与川普会面的行程,以捍卫乌克兰的利益。 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热情接待普丁后,接着邀请泽伦斯基18日造访华盛顿。然而,川普在与普丁会面时,改变会前原本计划要求俄国先停火的立场,并表示他敦促泽伦斯基迅速达成停火协议,且似乎接受俄国要乌克兰放弃整个顿巴斯地区换取停火的要求,「因为俄国是强权,乌克兰不是」。 范德赖恩17日在社群媒体发文表示,她当天下午将接待访问布鲁塞尔的泽伦斯基,加入德、法、英等国「自愿联盟」的视讯会议,接着和德国总理梅尔茨、法国总统马克宏、英国首相施凯默、芬兰总理史塔布、北约秘书长吕特等领袖,一同前往华府会见川普。据传义大利总理梅洛妮也将与会。 德国政府表示,这场会谈将讨论安全保证、领土议题以及支持支持乌克兰防卫俄军入侵等。...
国际

俄罗斯外长通话土耳其、匈牙利 谈川蒲峰会结果

俄罗斯外交部指出,俄国外长拉夫罗夫昨天已经跟土耳其和匈牙利外长通话。通话时间就在15日阿拉斯加州的美俄领袖峰会结束后数小时,峰会没能就结束乌克兰战争达成协议。 路透社报导,美国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的峰会未促成停火协议,且会后川普说,现在他希望达成全面和平协议,并称乌克兰应接受,因为「俄罗斯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而他们不是」。 俄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简短声明称,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与土耳其外长费丹(Hakan Fidan)的通话是应土方提议而进行。声明提到:「双方外长就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举行的俄美高层会议结果交换意见。」 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土耳其一直努力与双方保持畅通外交管道,并将自身定位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俄乌两国的合作伙伴,以及潜在调解方。 拉夫罗夫也跟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Peter Szijjarto)通话,讨论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的峰会结果。 西亚尔托在脸书发文写道,匈牙利希望这场已延烧3年半的俄乌战争能和平落幕,「长久化解冲突符合我国利益,也有利于中欧地区重获和平及安全」。 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匈牙利总理奥班(ViktorOrban)则在「川蒲会」后表示,「今天的世界比昨天更安全了」。 其他欧洲国家领袖则透过联合声明强调,「关于领土问题,决定权仍在乌克兰手上」。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以色列群众封路示威 吁终结战争释放人质

以色列军方准备对加萨走廊(Gaza Strip)展开新一波攻势之际,示威群众今天再度走上以色列各地街头,呼吁当局终结加萨走廊的战争,并达成释放人质协议。 法新社报导,以色列安全内阁8日批准总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所提全面控制加萨市(GazaCity)的计划。这场持续22个月的战争已使这片巴勒斯坦领土的人道主义状况惨不忍睹。 目前仍有49名以国人质被扣押在加萨。据以色列军方说法,其中至少27人已身亡。 被称为「人质广场」(Hostages Square)的特拉维夫广场上竖立起1幅巨大的以色列国旗,上面有剩余人质的肖像。在加萨战争期间,此地一直是抗议民众聚集热点。 以国当地媒体的影像画面显示,抗议群众封锁特拉维夫市的数条街道,包含连接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的高速公路。他们还在街上焚烧轮胎,造成交通堵塞。 示威活动主办单位和代表以国人质家属的主要团体还呼吁今天发动全国大罢工。 然而,反对与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玛斯(Hamas)谈条件的部分政府官员大力抨击这些抗议活动。极右派财政部长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痛批,「这是一场有违常理、有害的活动,而且正中哈玛斯下怀」。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王毅访印度将会莫迪 谈中印边界问题

(中央社记者李晋纬、实习记者陈彻新德里18日专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今天起将到印度访问,期间将会参加会议,讨论两国边界问题,除照原订计划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会面外,现在也确定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会晤。 根据印度外交部提供的资讯,王毅这次应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的邀请,到印度进行访问,他将于今天下午抵达印度后,预计傍晚就会和苏杰生见面,19日王毅将参加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接着当天傍晚拜会莫迪。 印度人报(The Hindu)提到,王毅到印度后,将分别与多瓦尔、苏杰生会谈,商讨边界、贸易、恢复直航等问题。 由于莫迪将于29日赴日本访问,31日转到中国的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SCO)高峰会,因此王毅此行先与莫迪会谈,被印度媒体解读具特殊意义。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将印度商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到50%,导致印度与美国的关系紧张,也让印度与中国、俄罗斯间的关系回温,王毅此行因此格外受到瞩目。 印度与中国在2020年6月时,于拉达克(Ladakh)东部的加万谷(Galwan Valley)地区爆发冲突,两国关系陷入严重紧张,莫迪2024年10月在俄罗斯的喀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双方才决定恢复各种通话机制。 印度与中国近期有一连串重建关系的举措,包括开放朝圣、发放观光签证,也正在讨论恢复两国间直航的可能。印度与中国间的直航于2020年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后暂停,之后一直因两国边界争端而未能恢复。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美国特使:俄罗斯同意乌克兰获类似北约集体防御保障

美国总统川普明天将会见乌克兰和欧洲领袖,敲定对基辅可能的安全保障细节。他的特使魏科夫今天说,川普可能对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那样的保护,且俄罗斯对这项构想态度开放。 路透社报导,魏科夫(Steve Witkoff)告诉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美国国情」(State of theUnion):「我们赢得以下让步,美国可以提供类似第五条款(Article 5)的保护…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俄罗斯人同意此事。」 魏科夫指的是「北大西洋公约」(North AtlanticTreaty)第五条,缔约国承诺「针对任何一个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应被视为是对全体成员国发动的武装攻击」。他表示,如此规模安全保障可以取代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向来不接受的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的作法。 俄罗斯于2022年2月对乌克兰发动全面性侵略,最近数月则在这场欧洲80年来罹难人数最多的战争中逐步取得斩获。 川普和蒲亭15日在美国阿拉加州会谈时,魏科夫和美国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都在会议室中。在明天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和欧洲盟国领导人会谈之前,两人今天接受一系列电视访谈。 卢比欧告诉福斯新闻频道(Fox News Channel)节目「周日早晨谈未来」(Sunday MorningFutures):「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取得一点进展,目前必须跟进这个进度。」 「最终,这应该会导向一场3位领导人会谈,泽伦斯基、蒲亭和川普总统间的会谈,我们可能会在那里完成此事。但在进入到那个阶段之前我们得让此事更符合这个走向。」 俄罗斯官员反对乌克兰境内有西方部队,但没有排除对基辅提供安全保障。川蒲会后两人一起现身时,蒲亭表示:「我同意川普总统的看法,他今天说无论如何须确保乌克兰安全。当然,我们准备好致力于此。」 魏科夫告诉「福斯周日新闻」(Fox Ne...
国际

川普没给好选项!泽伦斯基周一华府行陷两难 恐危及国内地位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陷入两难困境:或者冒险触怒美国总统川普,或者接受一份迅速终战的协议,但代价是割让领土以换取模糊的安全保证,而且无法排除莫斯科几年后可能以更强势的姿态卷土重来。 这是泽伦斯基周一赴华府与川普会谈时面临的难题。此前,川普刚在阿拉斯加与俄罗斯总统普丁举行峰会,泽伦斯基的周旋空间所剩无几。 更棘手的是,泽伦斯基今年2月的白宫之行曾与川普爆发激烈争执,甚至一度导致美方中断军援。这回虽有多位欧洲领导人同行,但他们的影响力有限,立场也未必一致。 此次访问的重点是,在筹划美俄乌三方会谈之际,探明美国究竟愿意提供何种安全保障。根据消息人士,泽伦斯基将避免再与川普起争执、维持川普的调停兴趣,同时摸清普丁的最新要求、敲定三方会谈的时间表,并敦促美国对俄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这些目标能否达成,取决于普丁对川普的影响力深浅。 上周五峰会后,川普似乎再次向普丁倾斜,不再坚持将立即停火作为和谈前提,转而敦促泽伦斯基尽快接受和平方案。泽伦斯基周日在布鲁塞尔与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召开记者会表示:「普丁提出许多要求,需要时间逐一研判,不可能在炮火压力下完成这项工作。」他强调,停火是迅速达成最终协议的必要条件。 更令基辅忧心的是,川普似乎对普丁提出的领土诉求持开放态度。俄军自2014年以来攻占的乌东大片土地可能永久被割让。 即便对乌克兰而言条件严苛,有迹象表明美国准备为协议背书。川普与普丁会面后告诉欧洲领袖,美方愿意参与提供安全保证,普丁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具体的保障机制仍扑朔迷离,外界不清楚克里姆林宫的底线何在。 川普特使威科夫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说:「我们达成共识,美国与其他国家可以向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承诺。」他指的是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 川普自己也面临压力。他曾承诺,一上任将迅速结束这场已持续四年的俄乌战争,但现实却是克里姆林宫无意停火,反而...
瓜国狱警遭黑帮劫持 9名狱警先被释出
国际

瓜国狱警遭黑帮劫持 9名狱警先被释出

瓜地马拉监狱发生骚乱,数名狱警遭到劫持,示意图。(路透) 黄其豪/核稿编辑〔即时新闻/综合报导〕瓜地马拉监狱于12日发生骚乱,有黑帮成员在监狱劫持数名狱警,要求释放另一所监狱内的10名干部。16日有9名狱警先被释出。综合外媒报导,瓜地马拉最大黑帮Barrio 18以及Mara Salvatrucha于12日分别在2座监狱发动骚乱,不仅劫持了数名狱警,后面更有消息指出已有1名狱警遭到枪杀,而他们制造这些骚动就是为了要当局释放在另一座监狱内的10名黑帮干部。请继续往下阅读... 16日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其中1所监狱已将9名狱警释放,据瓜地马拉安全部副部长波蒂略(José Portillo)表示,释放狱警的是Mara Salvatrucha组织,但此外并无透漏其他细节。在最初骚乱爆发时,内政部长希门尼斯(Francisco Jiménez)就声明,政府绝对不会屈服黑帮份子的威胁,因为瓜地马拉人民的安全远高于这些罪犯的任何恐吓举动。 来源:自由时报...
国际

北市与新加坡合作借殖 马来虎Serikin悠游新家

(中央社记者吴升鸿、实习记者吴秉励新加坡18日专电)北市动物园与新加坡合作马来虎双向借殖计划,「Serikin」年初抵达新加坡。新加坡保育园方今天告诉中央社,「Serikin」在设施里活动适应良好,看得出来已慢慢习惯新的环境。 马来虎「Serikin」今年2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飞行和等待,从台北飞抵新加坡,进行检疫观察。时隔半年,中央社记者今天上午实地走访亚洲雨林探险园(Rainforest Wild Asia),亲眼目睹「Serikin」悠游身影。 动物饲养员郑淑文告诉中央社,目前为止「Serikin」在设施里活动适应良好,看得出来已慢慢习惯新的环境,待适应程序完成后,就会公开亮相;Serikin也展现出温柔文静的一面。不过牠的叫声非常低沉,甚至可以和雄性老虎相比。 郑淑文分享,牠主要食用各种肉类,例如鸡肉、有骨牛肉,有时也有羊肉,会有多样肉类交替饮食,而老虎是独居动物,因此不会将多只老虎安置在一起,但牠们之间没有出现负面互动。 「Serikin」2019年出生,在适应北市动物园的照养环境近1年后,透过与新加坡动物园的双向借殖合作,送往新加坡万态野生动物保育集团(MandaiWildlife Reserve)配对。 北市动物园日前表示,加入国际马来虎域外保育计划,是透过世界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WAZA)东北虎和苏门答腊虎GSMP族群管理顾问崔勒霍札尔(Kathy Traylor-Holzer)协助,争取从法国Le Parc desFélins猫科园借殖2只3岁雌性马来虎,加入老虎的全球保育计划。 北市动物园表示,老虎在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中列「濒危」(EN)等级,而包括马来虎在内的多种区域亚种,更是因严峻的生存考验,被列至「极危」(CR)等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国际

影/乌克兰幽灵狙击手画面曝!单发子弹双杀俄兵 4000公尺创世界纪录

乌克兰一名菁英部队「幽灵」狙击手,14日在顿内次克州(Donetsk)仅凭一发子弹击杀2名在4000公尺外的2名俄罗斯士兵。若消息属实,将打破全球最远狙击纪录。 每日电讯报17日引述乌克兰当地媒体报导,这名狙击手隶属乌克兰菁英部队「幽灵」小组(Pryvyd)。画面显示,在米尔诺格勒市(Myrnohrad)与波克罗夫斯克市(Pokrovsk)两城之间、一栋被俄军占据的建筑内,有2名士兵同时倒地。 本次使用的是口径14.5毫米的短吻鳄狙击步枪(Snipex Alligator)长约2公尺,原为反器材步枪,主要用途是摧毁军事装备,官方射程仅2000公尺,为此次狙杀距离的一半。 若纪录属实,将超越乌克兰狙击手科瓦尔斯基(Vyacheslav Kovalsky)于2023年11月创下的3800公尺狙杀纪录。 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战场成为军事创新的试验场。狙击小组结合无人机与AI操作,在弹药短缺下将科技潜能推至极限。《国防快报》(Defence Express)评论指出:「实战经验显示,乌克兰武器的实际性能已远超过原设计者的预期。」 乌克兰记者布图索夫(Yurii Butusov)在社群上传影片,称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准度,缔造世界新纪录」。 布图索夫指出,这次狙击是在8月14日于无人机与人工智慧(AI)系统支援下完成,凸显乌军在科技辅助下提升狙击效能。 分析认为,这一击发生在俄军强化对波克罗夫斯克攻势之际,当地战况被形容为战争以来最激烈之一。 在此之前,世界纪录分别由2017年加拿大狙击手在伊拉克以3540公尺射杀IS武装分子,以及2009年英国狙击手哈里森(Craig Harrison)于阿富汗,在2478公尺之外狙杀神学士士兵。 影片https://x.com/UaCoins/status/1956322870881128457/vid...
国际

从干旱到洪涝 极端气候再迫使阿富汗人流离失所

阿富汗40多年不断的战乱迫使人民流离失所,但目前的和平并未带来缓解,在气候变迁冲击下,民众不得不再度背井离乡,生计难以为继。 根据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IOM),从2021年美国军队撤出阿富汗、伊斯兰基本教义组织塔利班(Taliban)重返执政以来,洪水、干旱及其他气候变迁造成的环境灾害,已成为阿富汗人民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 国际移民组织7月曾引述其「气候脆弱性评估」(Climat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报告指出,在2025年初,阿富汗全国有将近500万人受到(气候变迁)影响,近40万人流离失所。 法新社报导,拉苏利(Abdul Jalil Rasooli)居住村庄位于遭受旱灾的阿富汗北部地区,他眼睁睁看着他们的生计随著农作物枯萎而逐渐消亡。 早在10年前,干旱就已经迫使这座村庄的许多人离开家园,前往巴基斯坦和伊朗。 如今,他们已经返回家园,但是为了打零工,而非耕种土地。 64岁的拉苏利表示:「一切都归结于水。水资源短缺毁了一切,不仅摧毁农耕,树木也枯萎,再也无法耕种了。」 气候变迁之下,阿富汗降雨不是太少,就是太多。 阿富汗中部迈丹华达克省(Maidan Wardak)几座村庄的社区领袖卡西姆(Mohammad Qasim)说道:「气候变了」。当地于今年6月遭暴洪侵袭。 18岁的当地民众瓦希杜拉(Wahidullah)一家人因房屋毁损而无家可归,他们养的牲畜也被淹死。 他还指出:「我们担心,如果再次发生洪患,我们会一无所有且无处可去。」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