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开始重建关系 分析:可能只是冷和平改善有限
印度被美国课称高额关税后,近期与中国重建关系。对此,英文南华早报今天报导引述多名中印专家分析,鉴于两国互不信任,挑战依然存在,两国关系的任何改善都可能有限,恐怕只是冷和平。
报导指出,从新的边境协议到恢复直航和深化经济合作,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3年来首次访问新德里之后,中印外交关系似乎正在开启新的篇章。
8月底,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将前往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他7年来首次访中,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届时两国关系或将进一步缓和。
王毅本周对新德里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双方同意启动东部和中部边境地区的谈判。此外,自2020年中印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发生致命冲突以来,双方一直在就喜马拉雅山西部边境进行谈判。
印度媒体也报导称,北京已批准对印度出口稀土,鉴于稀土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这项战略举措值得关注。
对此,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潘特(HarshPant)表示,新德里和北京之所以接触,是受到诸多因素的推动;「双方有意提升或恢复正常关系,因为两国关系在边境危机后变得难以为继」。
不过,伦敦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专研南亚的高级研究员巴伊帕伊(Chietigj Bajpaee)认为,这可能是「冷和平」。
「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冲突,但持久的和解也不太可能」,巴伊帕伊说,中印要想更紧密地接触,就需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双边关系中的根本分歧。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贺先青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中印尚未解决的边界争端以及在印太地区和全球南方的竞争,两国面临很多利益重叠,未来关系不可避免地将面临挑战。
报导提到,近年来,在贸易关系恶化之前,印度也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此外,印度也加强与菲律宾的接触,而菲律宾与北京在南海的领土争端问题上日益频繁地发生冲突。新德里也对中国在南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感到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