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想用法律程序拖垮企業?扶余市一府一局被舉報虛假訴訟

本站訊 不管有理沒理,動不動就起訴、用法律程序玩弄企業,搞得企業應接不暇、苦不堪言?2021年11月10日,德卡公司(全稱:吉林省德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封實名舉報信令記者感到十分震驚。這封舉報信稱:「由於政府的不作為,才導致華夏區塊棚改回遷戶十五年都不能回遷,我公司根本就沒有違約,扶余市政府卻起訴我們根本違約,企圖用這種手段推卸責任。同時,我公司也並不拖欠自然資源局的土地出讓金和滯納金,該局只是為了無限期拖延給付政府欠錢才提起訴訟。這兩起訴訟都構成虛假訴訟!其目的是想用法律程序拖垮企業!由於遭遇政府的嚴重違約和司法腐敗的雙重、接連不斷的打擊,我公司已經瀕臨破產,我們強烈要求上級政府和紀檢、監察部門為企業做主!」

扶余市政府不履責反而起訴企業?

德卡公司於2006年由扶余市(原扶余縣)五大班子招商引資進駐扶余,2007年全額墊資建設扶余市醫院、改造兩塊棚戶區、拆遷修路退道路紅線,累計投入近2億元人民幣,為扶余市上繳利稅5000多萬元,為當地解決2000多人就業。但投資完成後,扶余市政府卻拒不兌現承諾,反而與德卡公司打起了多起官司。

據德卡公司提供的證據:扶余市政府起訴德卡公司根本違約一案起始於2007年。當年10月30日,扶余市政府與德卡公司簽訂了《協議書》,雙方約定了「產權調換」事宜:扶余市政府將商貿招待所(283.98平方米)、輕工商廈(2455.59平方米)、肉類大廳(1298.9平方米)、華夏商場(1198.56平方米)、位於「德卡時代購物廣場」商業性用房(5000平方米)等合計10237.03平方米房屋交付德卡公司,德卡公司於2008年11月30日交付新建房屋12053.80平方米,作為產權調換房屋。該產權調換房屋的建設用地位於華夏棚戶區,但由於政府至今沒有完成拆遷,導致產權調換遲延至今不能履行。

20211112065003921

公開的政府文件等證據證明,華夏棚戶區是2007年3月30日扶余市政府提交人大常委會通過定下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扶余市住建局2007年6月21日發布棚戶區拆遷公告,開始實施拆遷。扶余市政府於2015年1月14日再次發布了關於《扶余市城區德卡華夏(原德卡小區棚戶區)國有土地上房屋與補償方案》的公示。然而時至今日,仍然有10戶沒有完成拆遷,其主要原因是公檢法官員家屬帶頭當釘子戶,其中,劉秉林是原扶余市公安局經偵大隊隊長劉春水的父親,現在是扶余最大的地產商,苗月華則是原扶余市法院常務院長王安軍的夫人。無奈之下,德卡公司向吉林省軟環境辦公室反映情況。省軟辦在長春組織召開了一次協調會,要求主要領導參加,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竟說代表政府參加協調會,當時被省軟辦領導趕了出去,此次協調會無始而終。2019年3月份,吉林省軟環境辦公室再次到松原協調此事,省軟辦和松原市、扶余市主要領導以及大成律師事務所劉穎律師參加了會議。經過省軟辦領導協調,扶余市政府承諾在2020年3月份前完成拆遷。令人感到十分不解的是,至今扶余市政府也沒有完成拆遷,導致棚戶區十五年沒有拆遷,回遷戶叫苦不迭。對於此事,央廣新聞、法制與社會、北京時間、今日頭條等諸多媒體曾多次跟蹤報道,而扶余市政府依然我行我素,沒有將其拆遷完成。作為扶余市政府的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明知政府是無理之訴,卻為了獲取200多萬高額的律師費,竟鼓動政府將德卡公司訴至法院,訴訟費用高達87萬元,請求解除雙方於2007年10月30日簽訂的《協議書》,並要求德卡公司支付近1.7億的補償款。根據公開的政府文件等證據,德卡公司認為:拆遷是政府的法定責任。華夏區塊棚改十五年不能回遷,從而導致企業與政府的置換協議未能履行的責任在於扶余市政府,是政府不能完成拆遷造成的,德卡公司並沒有任何責任,政府不去履行法定責任,反而起訴德卡公司,這是典型的豬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也是典型的虛假訴訟、無理之訴,其目的,就是想把回遷戶不能回遷的責任推給企業。

自然資源局竟用起訴拖延政府還錢?

如果說扶余市政府起訴德卡公司是倒打一耙的無理之訴的話,那麼,扶余市自然資源局的起訴就更加意味深長了。

據相關法律文書記載:德卡公司2007投資近億元,對扶余市華夏區塊進行棚戶區改造建設,但在銷售過程中,政府只針對德卡公司限價1250元/平方米銷售,而同期其他棚戶區改造項目的銷售價格都在3000元/平方米,僅此一項德卡公司就損失6000多萬元。2008年,德卡公司完成振瀛大路住宅退紅線拆遷6089.45平方米、利民路1828.3平方米,給政府拆遷退紅線和修一條利民路都已完成,華夏和城市廣場區塊的商業退道路紅線6416平方米,商業和住宅拆遷退道路紅線總面積14333平方米。投資完成後,扶余政府拒不兌現承諾,不講誠信,公開耍賴。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德卡公司通過司法途徑維權,將扶余政府告到法院。扶余政府則聘請全球知名的大成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劉穎、肖金波)做代理,律師費高達200多萬元。庭審中,大成所律師百般抵賴,對政府出具的重要文件和證據全部矢口否認。然而,法律是公正的,歷時4年漫長的訴訟程序,德卡公司終於勝訴(見【2019】吉行終312號判決書)。

20211112065035754

可是,德卡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就在政府敗訴之後,扶余市自然資源局立即對德卡提起訴訟(案號【2021】吉07民初6號),手裡拿著對建築面積和容積率有著明確規定的2014年7月21日扶余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會議紀要(佔地面積11151平方米,建築面積12.29萬平方米,容積率9.06),竟起訴德卡公司超容積率,欠土地出讓金和滯納金共計5400多萬!

在德卡公司看來,該局的這一起訴,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扶余市政府欠德卡公司4800多萬元拆遷補償款的問題。

松原市中級法院於2021年4月2日開庭審理此案。在法庭上,德卡公司舉出大量政府文件和會議紀要做依據,稱自己並不欠繳土地出讓金,更不欠滯納金:2006年12月20日扶余縣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紀要第三款第2條確有明文規定:德卡公司開發政協賓館區塊、縣醫院周邊區塊和新區縣醫院區塊三宗土地出讓金全部免收;2007年11月14日,當時的扶余縣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確實規定政協區塊為棚戶區改造項目,德卡公司的拆遷政策是商業1:2回遷,住宅1:1.5回遷,回遷商業面積8218平方米,回遷住宅面積13497.34平方米。扶余市政府2014年7月21日的會議紀要(《關於工程建設審批和土地出讓金等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確實明確規定,政協棚戶區塊佔地面積11151平方米,審批建築面積12.29萬平方米,擬建容積率9.06。2015年11月17日《扶余縣發展和改革局文件》(扶發改審批【2015】88號)發改委批複政協區塊的建築面積也是12.29萬平方米,而資源局的起訴書上,竟十分荒唐的認定德卡公司在此地塊的容積率9.06為超標!

依據以上證據,德卡公司並不欠土地出讓金和滯納金,其容積率也未超出,為什麼資源局還要起訴德卡公司追「」土地滯納金和土地出讓金呢?也許德卡公司的說法有一些道理。而松原中級法院正應了扶余政府的心愿,其做出的(2021)吉07民初6號民事裁定書,對德卡公司苦苦維權多年終於勝訴應該收回的2400多萬元資金一凍結就是三年!而且開庭之後拖訴不下判決,現已超限審理,可謂是「府院聯動」坑害企業!

企業無奈上訪希望領導協調解決問題

2021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深入開展虛假訴訟整治工作的意見》,這令企業再次看到了一絲希望,德卡公司立即向有關部門提交了《關於扶余市人民政府棚戶區十五年不給拆遷和虛假及無理訴訟的上訪信》,呼籲上級政府、法院和紀檢、監察部門徹底整治扶余市政府和自然資源局利用虛假訴訟坑害企業問題。在上訪信中,德卡公司稱:扶余市政府和其自然資源局的這兩次起訴純屬虛假訴訟,政府很明顯是要繼續耍賴。松原市中級法院不僅沒有化解糾紛,反而配合自然資源局將德卡公司的執行款凍結三年(【2021】吉民初6號裁定),並且拖訴不下判決。這等於是掐斷了企業的血脈,我們不知道什麼企業能夠承受!由於屢遭政府失信和枉法裁判的雙重打擊,我公司已經瀕臨倒閉,員工已經半年沒發工資,陸續離職,企業舉步維艱,無法經營,商場已經關停。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政府、法院和紀檢、監察部門都十分重視企業營商環境建設問題,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但在扶余,政府欠企業錢不僅不給,反而花費五六百萬聘請全球知名的律師事務所與企業打官司,大成律師事務所長春律師更是為了利益違背職業道德,對政府發布的文件矢口否認,坑害企業。我們懇請紀檢、監察、信訪、司法部門領導查明事實,公平解決問題,化解糾紛:①敦促政府儘快將華夏棚戶區拆遷完成;②扶余市政府的無理訴訟案件儘快審理做出公正判決;③自然資源局虛假訴訟和拖訴的案件儘快作出公正判決。我們希望相關領導能夠儘快給予協調,使企業能夠得以經營發展,從而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在實名舉報一府一局的同時,德卡公司還向司法部門和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實名舉報了大成律所的長春律師,指控其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對於德卡公司今後的命運和扶余這兩起德卡公司所稱的虛假訴訟及其對大成長春律師實名舉報的進展,媒體將繼續關注。(記者蒼松  王雪)

相關新聞:

吉林扶余:棚改14年不給回遷,回遷戶們哭訴「我們要回家」!

拆遷拖了12年,開發商:最大釘子戶是刑警大隊長和法院副院長

吉林省扶余市棚戶區改造12年無法回遷

吉林扶余:官家不作為未完成拆遷反而倒打一耙?!

扶余市自然資源局居然用「虛假訴訟」手段繼續耍賴?

吉林扶余:官員充當釘子戶致棚改15年不能回遷,百姓盼望督查組

20211114095940699

原文來自騰訊新聞:https://new.qq.com/rain/a/20211114A07I3E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