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中國

中國

許家印是中共「燃燒彈」 接下來會更精彩

中共新疆黨委書記馬興瑞7月1日被突然免職,另有任用,許多人認為他是出了事,稍後會獲安排一個閑職等退休。有人認為,馬興瑞或受到他原來任職的航天科技集團的腐敗窩案影響; 也有人認為或涉新疆官場腐敗,理由是中央第五輪巡視剛巡視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馬興瑞離任後,中央第六輪巡視又巡視新疆,似是對馬興瑞使用調虎離山之計。不過有廣州官場友人認為,馬興瑞問題的根子是在廣東,當地飯局流傳,恆大老闆許家印失去自由後,向當局交代出一長串高官名單,當中包括馬興瑞。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筆者疏理髮現,從貴州前省委書記孫志剛、前司法部長唐一軍,到前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的先後落馬,然後再到馬興瑞的失勢,他們「出事」的暗線應該就是許家印。中國媒體受命公布許家印若干靠山在香港上市的恆大集團,1996年在廣州成立時,正好是中國地產界風生水起的年代,恆大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鋪排逾千房地產項目,員工近20萬人,號稱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許出生在河南農村,從小貧窮,在發跡後,愛穿戴奢侈品牌愛馬仕的皮帶開兩會。 在恆大勢起的歲月中,許家印還跨界賣過瓶裝水,短暫涉足養豬業,擁有恆大職業足球隊,最後他還涉足電動車行業。2021年恆大債務爆雷,2023年9月許家印被警方帶走「指定地點接受監視居住」,恆大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崩塌。近30年間,許家印生意做到這麼大,還能夠在2021年中共黨慶日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後台不會是一般人物,並且是一大群人。 傳聞許家印背靠中共高層多派權貴,包括中共前國家主席曾慶紅、曾慶淮兄弟和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家族。 因為恆大在全國布局,許家印還結交了大批省部級的官員。許家印在危機爆發後,為了自保,不得不交代出其背後的支持者,接下來可能陸續讓更多人落馬或被貶。...
中國

中國官方發文 要求加強暑期汛期食品安全

中國官方發文要求加強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並針對嬰幼兒等重點人群食品、賑災食品加大日常監管力度。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星期六(7月26日)在官網公布,國務院食安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食安辦要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通知要求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全面排查場所環境、設施設備、原料採購、加工製作、貯存管理、人員健康等方面的風險隱患;認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環境清潔、設備檢修、用具消毒等工作,確保符合食品生產經營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污染,嚴防腐敗變質、污穢不潔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場,及時處置污染、變質食品。通知強調,各地要針對米面油、肉蛋奶、調味品等消費量大的食品,嬰幼兒、老人等重點人群食品,以及向災區集中調撥、捐贈、銷售和災區企業生產銷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抽檢發現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並採取相應處置措施。各地也要對通過日常監督檢查、12315平台、全國食品安全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等途徑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線索,及時開展情況核查並依法依規進行處置,嚴厲打擊在受災地區和農村、城中村等重點地區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過期變質、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加強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及時澄清不實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中國

「北京持續對台行使主權」謬論 豈止牽強

中國人民大學學者王英津昨日在《人民日報》撰文,指責總統賴清德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的說法是「謬論」,並聲稱北京自1949年建政以來,即透過代表權、司法管轄與軍事行動,持續對台灣行使主權。 然而,這種混淆國際政治語言與法律概念的論述,無法掩飾一個基本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在台灣行使任何形式的有效統治,更遑論擁有主權。聯合國席位非領土所有權憑證文章將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視為中共代表台灣的依據,事實上,此項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未處理台灣的法律地位。 至今,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對台灣的定位採取模糊政策,未明確表述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倘若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北京對台擁有主權,台灣將無從參與任何國際組織,甚至與各國維持實質關係亦將全面中斷,這顯然與現實不符。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軍事與法律施壓不代表治理能力中共主張藉由「聯合利劍」軍演、海警巡查及《反分裂國家法》達成對台灣的「實質管轄」,這種將軍事威懾與法律戰包裝為治理手段的論述邏輯荒謬。 依據國際法標準,國家主權需建基於穩定、全面的統治實踐,而非偶發性的威脅或片面立法。 北京至今無法在台灣境內執行其任何法律、行政或軍事命令,反映其主權主張毫無現實基礎。民主治理是現代主權正當性的根本王文形容台灣政府為「地方割據勢力」,全然忽略台灣自1996年起已邁入穩定民主政體,並完成多次政黨輪替。 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行使全面治理權,擁有受人民授權的合法性,亦展現成熟的行政、立法與司法體系。 反觀中共至今仍否認台灣人民的存在與選擇,試圖以歷史敘事與意識形態否定台灣的事實統治,既不合邏輯,也不符人心。中國人民大學學者王英津在《人民日報》的撰文,全然忽略台灣早已邁入穩定民主政體,並完成...
中國

少林寺回應方丈釋永信被查 留下不祥的沉默

#少林寺回應網傳釋永信方丈被帶走#【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曝帶走接受調查,少林寺回應:等官方消息】7月26日上午,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美譽的少林寺,突傳驚人消息: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江南君檢索發現,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個人賬號定格在2025年7月24日清晨6點58分。這位日均發文1.5條、擁有87萬粉絲的「網紅方丈」再次陷入輿論漩渦——多個交叉信源證實,釋永信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記者致電少林寺外聯負責人鄭老師求證時,電話被瞬間掛斷,留下不祥的沉默。再撥打,對方稱近日沒看到他,等官方消息。
中國

李強公開反擊她:中國沒傻到掏錢讓外國人享受

歐盟近年來不斷批評中國過度補貼製造業,擔憂中國過剩產能會廉價傾銷到歐洲,進而影響歐洲產業發展。 對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上,語帶反諷稱中國「沒那麼多錢可以這樣做」,也不會傻到把錢拿去補貼生產,再讓外國人享受廉價商品。彭博25日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4日到訪北京出席中歐峰會,先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馮德萊恩此次訪華行程的核心議題之一,就是中國經濟的產能過剩問題。 中國近年來在全球製造業取得主導地位,歐盟不斷批評中國過度補貼製造業,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加征關稅,中國大量商品繞開美國,可能傾銷至歐洲,為歐洲市場帶來風險。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李強在峰會上駁斥此說法,並語帶反諷稱,中國的致勝秘技就是努力工作,可能是努力過頭了,「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製造業,都深刻感受到中國的製造能力非常強,而中國人又特別刻苦耐勞。」他在峰會閉幕時表示,「工廠是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李強更稱,中國不像歐洲那樣有錢,「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可以這樣做。」他說,我們不會傻到拿辛辛苦苦賺來的財政資金去補貼產品,然後賣到海外給外國人享受。 這不是我們會做的事情。」他補充,「有些人認為,這(中國的製造能力)對全球供需平衡造成了新的問題。」但他表示,「那是另一個問題,我們也知道這點。」不過,這番回應似乎並沒有說服馮德萊恩。 馮德萊恩24日稍晚向記者表示,「中國的補貼生產與其國內需求並不相符,因此多出來的產能會流向其他市場。」並補充,但其他市場對中國出口限制越多,貿易轉向歐盟單一市場的壓力也就越大。 而此時...
中國

李強駁斥歐盟補貼擔憂:中國「沒那麼富裕」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上,針對歐盟對中國工業補貼過度的擔憂,發表了坦率的評論,稱中國「沒那麼富裕,負擔不起」。此番言論旨在回應歐盟對巨額貿易逆差和廉價出口湧入的擔憂,也反映了中歐貿易關係中的緊張態勢。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四(7月24日)在北京與歐盟領導人舉行峰會時,駁斥了歐盟對中國工業補貼可能過度的擔憂。他坦率表示,中國「沒那麼富裕,負擔不起」。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的圓桌會議上,李強堅稱「中國絕沒有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搞補貼政策或財政補貼」。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李強說:「中國沒有歐洲那麼富裕,我們負擔不起。」他補充道:「我們不會愚蠢到用政府和人民辛勤工作積累的財政資金,把我們的產品賣給外國消費者。」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 (Antonio Costa) 周四在北京出席峰會,此次峰會主要圍繞歐盟與中國在貿易和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展開。歐盟最主要的擔憂之一是其對華巨大的貿易逆差,去年這一逆差約為3600億美元。歐洲駐華企業最深的感受歐盟還擔憂,北京對本國工業的巨額補貼可能導致廉價商品大量湧入歐洲,從而削弱歐洲競爭對手的優勢。作為中國政府的第二號官員,李強在與歐盟領導層的圓桌會議上駁斥了這些說法。李強表示:「一些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感受更深的是中國的製造能力太強了,中國人太勤勞了。」中國總理李強上一次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見面是在2023年的9月初他補充說:「工廠24小時不停運轉。」李強承認:「有些人認為這會在世界生產的供需平衡中造成一些新問題,我們看到了這個問題。」李強還否認了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的說法,儘管中國經濟多年來一直面臨增...
中國

亞馬遜關閉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

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已關閉了其在上海的人工智慧研究院,一位知情人士周五(7月25日)向法新社證實了這一消息。法新社報道,該研究院隸屬於亞馬遜旗下的雲科技(AWS)。其關閉正值美中圍繞人工智慧的科技競爭日益加劇之際。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根據一張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微信朋友圈截圖,該研究院的一名科學家王敏捷周二(7月22日)在朋友圈發文稱:收到通知,亞馬遜雲科技上海AI研究院因「中美戰略調整」解散。就在上周,AWS已宣布將在其所有業務部門裁員,一些媒體報道稱,受影響的員工可能有數百人。亞馬遜在回應法新社詢問時,並未直接確認上海AI研究院關閉,發言人布拉德·格拉瑟(Brad Glasser)在回應中僅稱:「我們做出了艱難的決定,裁撤AWS特定部門的一些崗位」。「在我們繼續投資、招聘和優化資源以為客戶帶來創新之際,這些決定是必要的」。法新社注意到,AWS中國官網上有關介紹該上海研究院的頁面,在周三仍可訪問,但到了周五已無法打開。根據對該網站頁面的存檔記錄,亞馬遜上海研究院2018年秋季成立,其工作之一是「積極促進與科研社區的合作」。法新社報道稱,其他美國科技公司如微軟、IBM等近期也相繼縮減在中國研發部門的規模,此舉背後是政府收緊對「敏感」科技行業的監管,以及中美之間技術競爭日益激烈。...
中國

太卷了!上海招環衛工要「筆試+面試」

上海市金澤鎮近日發布2025年勞務派遣制環衛保潔人員招聘公告,公告中提到,此次招聘採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成績佔總分的40%,面試成績佔總分的60%。 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髮網友質疑「哎! 掃個大街還筆考? 這個世界已經瘋成我不認識的樣子」,「也太卷了吧」,「是不是清華北大搶著要去?」,也有人質疑是蘿蔔坑。 招聘方回應稱考題難度符合考生的年齡段和文化層次,「就目前分數來看,沒有人考得很低」。據大河報報道,7月18日,上海市金澤鎮用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告,稱金澤鎮用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到低,按照崗位招錄人數1:2的比例確定面試人選,面試時間及相關事項另行通知。 公告引髮網友質疑「現在當環衛工都需要筆試了? 對他們難度會不會太大了?「。負責此次招聘的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筆試+面試」招錄,可以更加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考題難度會充分考慮其崗位特性,符合考生的年齡段和文化層次,「我們不會拿公務員考試或者事業單位的考試題目給他們考。 就目前分數來看,沒有人考得很低,他們的成績能夠體現考題難度合適「。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工作人員表示,上海市金澤鎮從招聘第一批勞務派遣制環衛工時就採用「筆試+面試」形式,這是當地政府提供的保潔崗位,招聘時放寬了年齡和學歷的門檻,以解決四五十歲人員的大齡就業問題; 「當天是六個崗位在同一地點考試,所以總人數看著比較多」。據了解,以筆試面試形式招聘環衛工非的還有廣州市天河區城市管理第二保潔所。 但從多數情況來看,筆試並非環衛工招聘時的必選題,比如廣東省陽春市、廣州市荔灣區站前街道等地招聘環衛工時僅通過面試確定招聘成績; 另鄭州一家物業公司招聘保潔招聘則有年齡限制,考試一般主要針對安全知識、保潔技能...
中國

新聞人間:「公知」梁文道走鋼絲

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的播客節目《八分半》,因針砭時弊受到不少中國大陸聽眾熱捧,卻疑因觸碰敏感議題被中國最大音頻平台下架,多個大陸社媒賬號也遭清空。54歲的梁文道早年曾是鳳凰衛視讀書節目《開卷八分鐘》主持人,也是在大陸有高知名度的清談節目《鏘鏘三人行》常駐嘉賓。在當時的寬鬆言論環境下,他時常針對時事溫和地發出和官方不同的聲音,是大陸民眾最熟知的香港公共知識分子之一,不少人親切稱他「道長」。這兩檔節目陸續停播後,梁文道延續此前風格,從2018年起主持網路音頻節目《八分》,除了討論文藝作品,也關心社會熱點事件,很快成為中國小眾播客圈層中的「頂流」主播。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去年4月,梁文道告別《八分》,推出299元人民幣(53新元)的付費播客《八分半》,有不少忠實聽眾買單,僅播客平台「小宇宙」上便有超過3萬4900人付費收聽。但不少聽眾本周發現,《八分半》突然被中國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下架全部節目,小紅書、B站等平台賬號近期也被清空所有內容,僅剩用戶體量較小的小宇宙還能正常收聽。製作方星期三(7月23日)也在小宇宙上發公告,稱「節目內容調整,休假兩周左右」。這讓一些聽眾擔心,《鏘鏘三人行》2017年的戛然而止,會在《八分半》身上重演。曾是鳳凰衛視王牌節目的《鏘鏘三人行》當年毫無徵兆停播,一度成為中國社媒禁止搜索的敏感詞,引發大量揣測,被關原因至今不明。由於《八分半》近期話題涉及多個引爆中國輿論的公共事件,節目的種種異象也同樣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最近節目中談到大連女大學生被指「有損國格」遭開除事件,下架可能與此有關。也有人猜測,梁文道對7月初浙江脫軌火車乘客砸窗透氣事件的評論,得罪了「鐵老大」(中國鐵路總公司)。梁文道則在節目中說,《八分半...
中國

台灣「大罷免」:「外省人」選民為何造反?

台灣台北市金山南路及永康街附近,車水馬龍,人聲雜沓,街燈映照著一間小麵館的招牌,夾雜著「罷免立委」連署桌上紙張的沙沙聲與客人議論時事的聲響——這是老闆娘王楚葳近幾個月的日常寫照。剛結束忙碌的工作,今年58歲的王楚葳女士笑著向BBC中文解釋,她的這家店如何因緣際會成為「大罷免」簽名的連署站:「很多住在附近的人都來簽名,他們多半跟我一樣,是外省人。他們本來就不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就不可能去民進黨議員那邊連署啦。來我這邊,剛好有個安徽大嬸陪著他們,他們比較自在啦。」她笑著說。本周末,2025年7月26日,台灣將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投票,決定24名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的政治命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簡單來說,這場「大罷免」運動,源於2024年總統與立法選舉後的「朝小野大」格局。民進黨的賴清德雖然贏得總統大位,但51席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及無黨籍立委聯手掌控立法院多數,除了否決大法官提名,並推動一連串《憲法法院程序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以及且擬將中國大陸籍配偶入籍台灣的年限縮短排入議案等等,開始點燃了反對者的怒火。今年初,台灣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數萬民眾包圍立法願,抗議立委權力過度擴張,進而演變為席捲全島的「大罷免運動」。然而,反對罷免者則抨擊對方「輸不起」或進行仇恨動員。在這場聲勢浩大,被台灣網民戲稱「總統級規模投票」的大戰中,最引政壇關注的現象之一,是像王楚葳這樣具有「外省人」(泛指1949年隨蔣介石自中國大陸遷台的族群)背景,卻站出來支持罷免國民黨立委的行動,震驚了台灣社會。當地輿論稱這些被視為傳統「藍營鐵票」的外省族群,不僅是在政治上「出櫃」,甚至是「造反」,挑戰了國民黨的傳統支持基礎,動搖了藍營在台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