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教育部近日發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台灣的全日制大學)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告顯示,2025年度共申報239種專業。其中,低空技術與工程擬新增數量最多,為120個。顯示在低空經濟發展下,大陸教育體系正加緊培養相關領域人才。
第一財經報導,本次申報專業點擬新增869個,在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之外,網路空間安全專業點新增數量達到56個,位居第二;運動訓練專業點新增數量42個,位居第三。
近年來大陸專業優化調整頻率加快,各大高校紛紛加快調整優化學部、院系專業設置。比如今年5月以來,多所「雙一流」大學密集宣布成立新學院,聚焦人工智慧、未來技術、空天技術、量子科技、AI+、信息傳播等領域。
在新增專業同時,也有一些就業不理想、不符合社會發展變化的專業科系退出,據麥可思研究院的統計,從2020年到2024年,大陸大學撤銷專業數量前五名的本科專業分別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60個),公共事業管理(138個),信息與計算科學(123個),市場營銷(104個),產品設計(93個)。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表示,大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未來發展需求相應增加新的專業,同時裁撤掉一些跟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專業,非常重要。加快存量資源優化配置,要把有限的資金,真正投入到國民經濟發展亟需的一些專業和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上,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而不必追求「大而全」。
低空經濟為當前大陸官方力推政策,除了寫進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外,2024年以來,大陸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推出相關政策,中關村智慧城市信息化產業聯盟數據,2023年大陸低空經濟規模超人民幣5,000億元,預計到2026年有望突破人民幣兆元,2021—2026年複合增長率約30%。2030年有望達到人民幣2兆元。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