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0 7 月

財經

美國財長耶倫:美中應公平競爭 但無差別構建關稅高牆屬\”嚴重誤導\”
財經

美國財長耶倫:美中應公平競爭 但無差別構建關稅高牆屬\”嚴重誤導\”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10月17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就\"拜登政府的國際經濟政策\"發表演講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周四發表演說時,捍衛拜登政府因應中國不公平競爭而實施的關稅政策,同時重申反對建構全面性、無差別的關稅壁壘高牆。 美國對中國戰略產業祭出高關稅 經濟冷戰開打 10月17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就「拜登政府的國際經濟政策」發表演講時,批評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全面性、無差別的關稅競選主張。 耶倫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提高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還將傷及與盟友的緊密關係。 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日前表示,如果他當選將對中國進口全面實施至少60%關稅,並對多數外國產品加征10-20%關稅。他指出,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全面關稅,是要迫使外國公司在美國境內生產。 耶倫周四演講時再度強調中國工業產業過剩問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重申維持301條款的重要性。但她也表明反對建立全面、無針對性的高額關稅壁壘,因為這不僅將提高美國家庭的生活成本、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還將傷及與盟友的...
諾基亞大幅裁員 中國投資環境引關注
財經

諾基亞大幅裁員 中國投資環境引關注

諾基亞將在中國裁減約兩千個職位 近日,國際電信設備廠商諾基亞將在中國裁減約兩千個工作職位的消息,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國投資環境的關注。 據美國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披露,諾基亞將在大中華區裁減約兩千個職位,這是其全球範圍內削減員工的計劃之一。而作為全面削減成本計劃的一部分,諾基亞公司將在中國裁員近兩千人。目前,諾基亞正努力應對電信設備市場的低迷狀況。 據知情人士透露,諾基亞此次在華裁員源於去年宣布的裁員計劃。諾基亞在去年表示,將在全球最多裁員1.4萬人。根據諾基亞2023年公司報告,它在大中華區約有1.04萬名員工。 資深評論人士馬聚本周五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諾基亞2019年營業額的27%來自於中國,這次中國區裁員兩千人也佔在中國營業額的27%。他說:「兩千多人的裁員量也正好佔27%,實際上這是一個全球裁員的平均數。當然對於中國來講,他們(諾基亞)也非常清楚,他們的競爭力在中國不斷下降並不是他們的技術不好,而是中國正在實施國家安全等一系列政策。」 圖為位於芬蘭的電信設備商諾基亞總部。諾基亞將在中國裁減約兩千個職位。 (Lehtikuva via AP) 諾基亞2019年中國利潤27%  與裁員比例相同 路透社引述兩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諾基亞已經在大中華區裁減了近兩千名員工,約佔其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為了降低成本,該公司還計劃在歐洲再裁減350個職位。諾基亞在歐洲有37,400名員工。對此,諾基亞發言人證實,該公司已就在歐洲裁掉350個崗位展開諮詢,但對於大中華區的情況則不予置評。 馬聚說,隨著中國與西方關係日趨緊張,歐洲也在做相應的準備:「與此同時,在地緣政治上的危局也讓他們意識到,離開中國或者減少在中國的存在對諾基亞在全球業務中的重新排序。不僅僅是...
中國第三季GDP不達標 七十城房價創九年最大跌幅
財經

中國第三季GDP不達標 七十城房價創九年最大跌幅

圖為2024年10月9日所拍攝的上海一處建築工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4.6%,為六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2024年只剩下兩個多月,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年增5%的目標令人關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4.6%,為六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中國七十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續疲軟,創下九年來的最大跌幅。 路透社:中國全年經濟成長率4.8% 將低於既定目標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0月18日)公布最新的經濟數據,各界關注的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為4.6%,雖高於市場預期的4.5%,但比第2季度的4.7%增速減慢。這已是中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放緩,增速也是自去年首季度後的最低水平。 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當天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九月份在消費、投資及工業方面的數據有明顯好轉,但中國面對外部壓力持續增大,內部處於結構調整的陣痛期等因素下,還能取得首三季經濟增長4.8%的成績來之不易,也增強了實現5%預期目標的信心。盛來運說:「九月份宏觀經濟運行趨向積極的變化,股市和房市市場的活力在增強,股票成交額九月份大幅增長,國慶期間看房量、成交量明顯的在回升,推動經濟企穩回升的有利條件在增加,實現5%左右的預期目標的信心在增強。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所以下一階段還是要鞏固經濟出現的企穩回升的態勢。」 不過,中國同日公布的九月份七十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跌5.8%,創2015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其中,一線城市房價的降幅擴大,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同比加速下滑。 圖為2024年9月24日所拍攝的北京一處住宅工地。中國七十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續疲軟,創下九年來的最大跌幅。(美聯社圖片) ...
央媽財爸組合拳 外專:迴避產能過剩根本問題
財經

央媽財爸組合拳 外專:迴避產能過剩根本問題

圖為深圳一房地產營銷中心;由於當局在應對房地產危機和地方政府債務方面舉步維艱,政策的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 面對經濟增長放緩與投資者信心動搖的雙重壓力,北京當局近日加碼財政和金融政策,希望通過刺激措施穩定經濟,以扭轉下行趨勢。然而,儘管政府出台了利率下調、財政擴張等一系列舉措,但核心的產能過剩與國內消費不足問題依然未被觸及,引發外界對其經濟轉型決心的質疑。 華爾街日報周五報道稱,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6%,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第二季度的4.7%。這表明在全球經濟環境趨緊及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經濟壓力仍在加劇。面對這一情況,北京當局近期轉向更積極的財政與金融支持,包括降息、放寬銀行貸款條件,並加速政府支出。然而,經濟學家指出,這些措施雖能在短期內提振市場情緒,但未能有效解決深層次問題。 彭博社周五報道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已宣布,將在未來幾日內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以期降低融資成本並穩定股市。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計劃通過一項規模或達數千億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方案,以提振增長。然而,由於當局在應對房地產危機和地方政府債務方面舉步維艱,政策的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 上述報道還認為,儘管近期中國股市經歷了大幅反彈,尤其是在宣布降息和降低銀行存款利率後,市場信心依然脆弱。過去幾周內,股市波動劇烈,顯示投資者對北京政策的長期效果持懷疑態度。許多分...
古巴全島停電幾天後仍未完全恢復供電,民眾苦苦掙扎
財經

古巴全島停電幾天後仍未完全恢復供電,民眾苦苦掙扎

  古巴首都哈瓦那民眾在停電期間在室外生火做飯。(2024年10月19日) 許多古巴人星期日(10月20日)焦急等待,因為全島停電幾天後,島上大部分地區的電力仍未恢復。颶風奧斯卡登陸巴哈馬群島東南部並向古巴逼近,也讓古巴人擔憂。 古巴首都有200萬居民,部分社區已恢復供電,但哈瓦那大部分地區依然黑暗。停電影響不僅是照明,供水等服務也依賴電力來運行水泵。 在冰箱里的食物變質前,人們只好在街上用簡易的柴爐做飯。 安東尼奧吉特拉斯(Antonio Guiteras)電廠星期五發生故障,導致古巴整個電力系統崩潰,這只是這個國家一系列能源分配問題中的最新一個,古巴電力供應受到限制,不同地區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輪換。 民眾星期日上午排隊數小時,在少數可以重新開業的麵包店買麵包。 古巴能源部長維森特·德拉奧·萊維(Vicente de la O Levy)預計將在星期日的記者會上講話。 古巴大約半數地區星期四晚間陷入黑暗,之後整個島嶼在一座電站周五早晨發生故障後陷入黑暗。 除安東尼奧吉特拉斯電站外,古巴還有其它幾座電站,目前不清楚是否仍能運轉。 此次停電被認為是古巴兩年來最嚴重的停電,此前2022年颶風伊恩(Ian)以三級風暴登陸並損壞了電力設施。政府用許多天才修復它們。今年,一些家庭每天停電長達八小時。 古巴政府星期六說,一家主要發電廠發生故障後,部分電力已恢復。但古巴電網的500兆瓦能源已迅速降至370兆瓦,遠遠低於平常所需的三千兆瓦。 目前官方尚未估計停電何時結束。即便在一個習慣停電是經濟危機加深一部分的國家,星期五的停電也十分嚴重。 古巴政府宣布採取緊急措施減少電力需求,包括暫停學校和大學課程、關閉一些國有工作場所和取消非必要服務。 當地政府說,停電源於中小型公司和家用空調的需求增加。隨後由於維護不善的舊熱電廠發生故障,以及一些設施缺乏燃...
中國再下調關鍵貸款利率 尋求提振經濟
財經

中國再下調關鍵貸款利率 尋求提振經濟

  資料照片:2017年3月10日,一位女性在中國人民銀行大樓前走過。 中國星期一(10月21日)如預期地下調了基準貸款利率。上個月,作為振興經濟一攬子刺激措施的一部分,中國已削減了其他政策利率。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公告,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從3.35%下調25個基點至3.10%,五年期以上LPR也同樣下調25個基點,從3.85%降至3.60%。 中國大部分新增貸款和未償貸款的利率基於一年期LPR,五年期LPR則影響抵押貸款的定價。 上一次下調貸款利率是在7月,目前處於歷史低點。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周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罕見預告,10月21日公布的貸款利率會下行20至25個基點。 中國《證券日報》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的話報道說:「LPR下調符合當前宏觀政策的大方向,是把央行『有力度的降息』向實體經濟傳導的一個關鍵環節。」 中國央行9月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並將七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20個基點,降至1.5%。這是自疫情之後力度最大的刺激措施之一,旨在支持疲軟的房地產市場並推動消費增長。 自9月24日的措施發布以來,滬深300指數(CSI300)創下了日內波動記錄,總體上漲超過14%。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此期間下跌了1%。 不過,股市在最近幾個交易日波動較大,初期的樂觀情緒逐漸消退,市場開始擔憂政策支持是否足夠刺激增長。 本周五(10月25日),中國央行預計還將進行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央行上月已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了30個基點。 上周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同比增長了4.6%,略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但卻是自2023年初以來的最低增速。此外,儘管9月零售額和工業生產有所回升,房地產行業下滑仍是一大挑...
中國啟動救市 23家上市公司已利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計劃
財經

中國啟動救市 23家上市公司已利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計劃

  2015年7月6日的中國股市上證指數 中國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先後宣布已計劃利用央行的特別貸款購股。幾天前,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約420億美元的再貸款計劃。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與中國證監會上星期五(10月18日)發布了「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低息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再貸款首期總額度為3000億人民幣(約合422.4億美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 包括石油巨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Sinopec)和港口運營商招商局港口集團(China Merchants Port)等23家上市公司於星期天(10月20日)先後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於回購或增持。 據中共官媒人民網報道,23家公司公告的回購增持貸款額度上限合計超過110億人民幣。報道稱,從首批提供回購增持貸款的銀行來看,工農中建四大行,招商、中信等股份制銀行均有參與,商業銀行參與積極性較高。 分析師預測會有更多公司跟進,為股市注入新鮮資金,為似乎正在失去動力的股市反彈增添動力。 根據該計劃,銀行依照利率優惠原則,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可獲得的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南華期貨(Nanhua Futures)分析師王夢英(音譯,Wang Mengying)表示,這對於股息率或凈利潤率較高的公司來說可能具有吸引力。 王夢英說:「如果我是企業主……當股權融資成本高於2.25%,我就有動力回購股票。」 同樣地,凈利潤率超過該水平的公司也可能願意回購股票,她預測藍籌公司(Blue-chip companies)更有可能參與該計劃。 中國石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控股股東已與中國銀行簽訂授信協議,獲得7億人民幣的授信額度,專項用...
亞洲市場波動 消化中國降息舉措
財經

亞洲市場波動 消化中國降息舉措

  資料照:北京一家股票經紀所的電子屏幕顯示著股票行情。(2018年3月6日) 星期一(10月21日),亞洲市場波動不定,投資人正在權衡中國央行為重振經濟的降息舉措。與此同時,出於對地緣政治的擔憂,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儘管上周五美國華爾街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但這一利好未能在本周之初帶動類似的漲勢,同時投資人也在為新一輪企業財報季做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周一宣布,將兩項關鍵利率下調至歷史最低水平,這是政府為了刺激消費和實現5%經濟增長目標而採取的行動之一。 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為2023年初以來最慢,但仍略好於預期。 上海保銀資產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中國自9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以來,貨幣政策明顯轉向更為支持的立場。中國的實際利率水平過高。」 上周五(10月18日)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增長數據還顯示,9月的工業產出和零售銷售數據均高於預期,在一系列指標(包括通脹、投資和貿易)低於標準水平的情況後,(為市場)帶來了一線希望。 自9月以來,北京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包括降息、放寬購房規定以及承諾支持股票市場。 這些舉措一度推動中國和香港股市掀起一波大漲,但由於後續缺乏具體政策細節出台,市場出現回調。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表示:「中國政府正在逐步推出支持政策,但反覆的政策發布使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 「最新的支持政策非常受歡迎,可能會推動經濟達到『約5%』的年度目標。但若要解決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還需要更多努力。」 周一的早盤交易中,香港和上海股市小幅下跌,新加坡、惠靈頓和馬尼拉市場也出現下跌。然而,東京、悉尼、首爾、台北和雅加達股市則呈上漲趨勢。 投資者從華爾街獲得了一些積極信號,道瓊斯指數和標...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對中國石油需求持「相當樂觀」態度
財經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對中國石油需求持「相當樂觀」態度

  資料照片:2019年10月15日,一艘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的船隻停泊在中國遼寧省大連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大連石油化工公司的油罐附近。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首席執行官星期一(10月21日)表示,沙特阿美對中國石油需求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尤其是考慮到中國政府旨在促進增長的刺激方案。 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Amin Nasser) 在新加坡國際能源周峰會期間表示:「我們看到對航空燃料和輕質石腦油的需求增加,尤其是液體原料轉化為化學品的項目上。」 納賽爾說:「這在中國發生的情況很多,主要是因為化學品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對於過渡期,電動車和太陽能板需要更多的化學品。因此那裡的增長是相當巨大的。」 沙烏地阿拉伯是僅次於俄羅斯的中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並持有一些中國煉油廠的股份。 與此同時,納賽爾在會議上表示,亞洲在能源轉型方面的進展遠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慢得多,且不公平性和複雜性更高,他呼籲重新制定發展中國家的政策。 納賽爾指出,即使實現了轉型,隨著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南方國家對石油的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可能會顯著增長,儘管這種增長最終會停止,但隨後可能會出現一段較長的停滯期。 他在新加坡國際能源周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如果是這樣,到2050年,實際上每天仍需超過1億桶石油。」 他說:「這與那些預測到時石油需求將會、或必須降至每天僅2500萬桶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每天短缺7500萬桶石油將對能源安全和可負擔性造成毀滅性打擊。」 納賽爾表示,各國應選擇符合其氣候目標的能源組合,以適合他們的速度和方式來實現。他說,「我們的主要焦點應該是現在可用的手段」。 這些措施包括鼓勵發展中國家對需要且負擔得起的石油和天然氣進行投資,並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優先減少與...
德國總理: 反對對德國有害的關稅,但德國汽車業不應害怕中國的競爭
財經

德國總理: 反對對德國有害的關稅,但德國汽車業不應害怕中國的競爭

  德國總理朔爾茨 (Olaf Scholz) 在德國庫彭海姆的賓士公司電池回收工廠的開業儀式上講話。(2024年10月21日)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周一(10月21日)在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公司第一家電池回收廠的開業典禮上,將這項投資描述為德國新產業政策的一部分,並強調德國汽車製造商不應該害怕來自中國的競爭。 據路透社報道,朔爾茨說,「有人說,中國能在電動機方面做得比我們好得多,」但「德國公司不必害怕這種競爭。」 朔爾茨還說,德國汽車行業過去經受住了來自韓國和日本的激烈競爭。他還重申了德國反對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反傾銷關稅的立場。「我反對對我們有害的關稅,」他說。 他補充說,歐盟應該在他國的傾銷和補貼使歐洲生產商實際上處於不利地位的行業使用此類措施,例如在鋼鐵行業。 歐盟一直指責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受益於中國政府的不公平補貼。儘管中國一再否認並威脅進行報復,但是歐盟27個成員國家10月4日表決通過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為期五年、最高可達35.3%的反補貼關稅。 德國在歐盟投票中對徵收關稅投下反對票。德國汽車製造商約三分之一的利潤來自中國的市場,它們一直對徵收關稅採取謹慎的立場,對關稅表達關切並呼籲歐盟與中國進行更多的談判。 賓士汽車公司計劃利用這家零碳排放的工廠從舊電動汽車電池中提取鋰、鎳和鈷等原材料,以便進行再利用。 英國的MarketScreener網站報道說,賓士在庫彭海姆的電池回收廠的落成,讓該公司得以聲稱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家通過自己的工廠完成電池材料循環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對鋰、鈷和鎳等有價值的原材料的回收率可以達到超過96%。由於採用化學工藝提取原材料,能耗低於使用高爐提取。電動汽車電池的這種循環經濟是實現更大可持續性的一個里程碑。 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