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 11 月

財經

財經

陸生在港屢墜電信詐騙案 最高被騙3722萬元

香港警方公布,今年前5個月,有49名在港讀大學的中國大陸學生墜入電信詐騙案,當中一人被騙金額超過港幣1000萬元(約合新台幣3722萬元)。 綜合本地媒體的報導,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昨天說,今年頭5個月,警方接獲2574起電信詐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近2成,全部損失金額為港幣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近6成半。 她說,當中49名受害人為陸生,人數較去年同期下跌近4成,全部損失金額為4400萬元,佔整體損失金額約10%,較去年同期減少近4成。 她補充說,其中一名受害陸生於4月接到假冒官員的騙徒來電,在此後的3個月內,這名陸生多次轉錢給對方,共計損失超過1000萬元。 雖然涉及陸生的電信詐騙案件有所下降,但香港及中國的執法部門為了增強陸生的防騙意識,上月製作了一些宣傳防騙的影片並安排在中國社群媒體播放。 近幾年來,在港升讀大學的陸生不斷墜入電信詐騙案。此外,最近香港也出現針對陸生的租房騙案,有陸生在租房時損失一年租金,警方也為此加強宣傳如何預防這種新型詐騙案。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甘肅幼兒園鉛中毒案 分析指反映中國缺輿論監督

中國甘肅省天水市一間幼兒園日前發生集體鉛中毒案,不少家長及網友至今質疑官方的調查報告,有港媒分析,這起事故反映出中國缺乏輿論監督,以致民間信心不足。 星島日報今天刊文指出,中國大陸近日最大的輿情風波,莫過於這起鉛中毒案,事件中有233名學童的血鉛異常,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民情洶湧。 文章指出,天水官方早前發布調查報告,指事件是幼稚園方面為了增加收益,將彩繪顏料添加進食品之中所致,但不少患兒家長及網友卻認為案件疑點重重。 在各方質疑下,甘肅為此提升調查級別,前天成立省委、省政府調查組,由省委書記、省長親自挂帥,並由國務院食安辦派出工作組督辦。 文章表示,不排除這起鉛毒案是孤立事件,因為如果是環境污染,為何天水其他地方沒有發生血鉛中毒案;民眾所以質疑,是因為不信任地方政府。 文章指出,有人慨嘆,如果大陸現在還有調查記者,對此案展開獨立調查,包括採訪顏料廠家、獨立取食品、環境樣本送檢,「就不會發生這種信任危機了」。 據指出,同樣位處西北的陝西省榆林市,最近也發生了行為藝術家「堅果兄弟(原名李巨川)」和策展人鄭宏彬被行政拘留一事。「堅果兄弟」長期關注有「癌症村」之稱的榆林小壕兔鄉的污染問題。 去年8月,「堅果兄弟」通過行為藝術揭露小壕兔鄉用煤矸石鋪路造成污染;今年6月,他又揭露當地天然氣井持續排放。 最近「堅果兄弟」和鄭宏彬訪問小壕兔鄉時,被榆林警方帶走,其後因上述行為藝術「給當地造成不良影響」,被定性為尋釁滋事,處行政拘留20日。事件曝光後,引發海內外輿論關注,結果行拘被暫緩執行,兩人獲提前釋放。 文章分析,天水鉛中毒案和「堅果兄弟」案看似不相關,其實都與輿論監督息息相關;儘管中國總理李強在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自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但現實是「還有很大的距離」。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
財經

陸數位平台爆雷 200萬人受害

在各路資本紛紛爭搶穩定幣牌照之際,竟有非法投資理財平台借著穩定幣的名號大肆實施詐騙行徑。一個名為「DGCX鑫慷嘉」的數位理財平台暴雷,該平台涉案資金規模龐大,達人民幣180億元(約新台幣734億元),波及會員人數達200多萬。 該平台盜用杜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名義,謊稱是DGCX中國官方分部,且通過美元穩定幣USDT結算。專業律師認為,以穩定幣交易增加了這起詐騙案的辦案、維權難度。 據了解,「鑫慷嘉」平台利用杜拜石油、大數據、USDT穩定幣等諸多概念,導致多達200萬名會員淪為苦主,該平台於6月底爆雷。在平台資金無法提現兌付後,公司創辦人黃鑫在會員交流群中稱,其本人已在國外。 從業務模式來看,鑫慷嘉盜用海外持牌交易所名義,打著虛擬貨幣投資的旗號,利用高額收益吸引消費者,單日收益率為1%,並透過設置高額獎勵大肆發展下線,根據下線成員數量設置分成比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生成 大陸預計將向日本東部靠近

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已於13日凌晨2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大陸中央氣象台10日發布的颱風公報指出,百合中心13日8時位於日本東京南偏東方大約1,1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七級風圈半徑110至280公里。 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百合將以每小時30至3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快速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向日本東部一帶沿海靠近。未來百合颱風對中國將無影響。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百合颱風未來將向日本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對中國將無影響。(圖/取自大陸中央氣象台官網)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 .coverstoryad { min-width:100% }...
財經

少子化衝擊 專家估2025中國再有2.6萬所幼兒園消失

少子化影響中國的學前教育,繼去年減少2.11萬所幼兒園之後,專家預估中國各地今年可能再有2.6萬所幼兒園消失。 香港星島日報網今天報導,湖南省長沙縣開辦12年之久的楚天世紀城幼兒園本月1日突然停園;廣東省英德市百花幼兒園則於6月11日關停;更早之前的5月8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20所私立幼兒園申請終止辦學。 報導表示,中國出生率持續走低,少子化衝擊學前教育,越來越多幼兒園關停,例如在幼教行業打拚20餘年的幼兒園長敬雅真,曾經帶領一家擁有489名員工的集團公司,年產值人民幣5000萬元(約合新台幣2億元),但幾年前陷入困境,累計欠下2000多萬元債務,旗下12家幼兒園陸續關閉,「我特別希望能保住現有的這4家」。 據表示,敬雅真的經歷是中國學前教育行業陣痛的典型縮影。中國教育部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共有25.33萬所幼兒園,比2023年減少2.11萬所,專家預估今年可能再有2.6萬所幼兒園消失。 許多專家預估,到了2030年,中國的幼兒園可能降至16.37萬所,也就是未來每年平均關停1.5萬所。此外,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可能出現關閉潮。 從事幼教行業31年的陳琳也感嘆,「太艱難了,也許明年就熬不下去了」。陳琳原本經營3家幼兒園,目前僅剩1家,也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她回憶稱,2020年、2021年根本無需主動招生,都是家長主動上門;2023年後招生異常困難,60個孩子畢業,只能再招到20個左右。 中國業內人士認為,在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劇背景下,幼兒園需尋找新發展方向,包括轉型為托育中心、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服務中心等。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港投資推廣署長:地緣政治風險反而為香港帶來好機遇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4月起貿易秩序天翻地覆,地緣政治局勢為不同國家的貿易和交易關係帶來很大不穩定性,政策朝夕轉變,短期內為全球企業帶來不利因素,但反而為香港帶來好機遇。 綜合信報、香港電台、Now新聞等報導,劉凱旋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企業營商需要穩定性,香港是亞太區的平台和樞紐,亦堅持自由貿易港,不少企業減少集中與美國貿易,反而選擇中長線落戶香港。 劉凱旋指出,今年上半年署方引進香港的公司數目有一定增長,同時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以物流和餐飲業較多。她稱,大陸餐飲業競爭大,署方引進的餐飲企業很多主打新型菜式,例如川菜和西安菜等,日後也希望打入東南亞市場,相信香港可以為他們帶來很好的展示平台。但她也提醒中資客戶,不要「為出海而出海」,要清楚服務或產品優點和目標市場。 據悉,香港投資推廣署過去兩年半引資超過港幣1,600億元,提早完成施政報告定下的目標。對於提早完成2022年《施政報告》訂立績效指標,劉凱旋迴憶,香港2023年取消疫情下的出入境限制,之後又面對中美關係變化的「逆風」,因此對於如今能取得這個成績感到振奮,強調會更加努力,以創新方法招商引資,深化國際合作,為香港帶來更多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發表「香港玩完論」(HongKong is over)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此前已修正他的論述稱,中美衝突愈演愈烈,香港並非像預期和所寫的那樣,從中遭受重創,反而可能受益,因香港擁有中國通往國際金融的最重要窗口的獨特地位。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近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地緣政治局勢短期內為全球企業帶來不利因素,但反而為香港帶來好機遇。 (中通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大陸貨車司機收入 可能大減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日前發布《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大陸貨車司機普遍反映2024年整體收入較2023年出現下降,同時有超過六成(61.22%)司機預期2025年的收入會繼續減少。 從業年限在五年以下的貨車司機佔比為13.04%,較上年調查降低六個百分點,顯示該職業對年輕從業者吸引力不足。 報告顯示,受雇駕駛貨車司機的收入在人民幣5,000-10,000元佔比達66.89%,個體經營司機的收入比較分散,收入在人民幣5,000-8,000元的佔比25.89%,收入在人民幣8,000-10,000元的佔比22.54%,人民幣10,000以上的較高收入者佔比為24.25%。 而貨運司機的中高收入背後是高強度的勞動。報告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貨車司機每天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一半以上的貨車司機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同時,近四成的貨車司機月均出車天數在26天及以上,近三成司機月均出車天數在21-25天。同時,有七成以上的貨車司機患有頸椎、腰椎病等職業病。 報告指出,絕大多數貨車司機認為目前的運費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個體經營貨車司機反映更加強烈,佔比高達94.05%。受雇駕駛貨車司機雖然不直接參与運費磋商,但仍有77.48%的認為運價偏低。 近年大陸貨運業面臨嚴重內卷,在「貨拉拉」等物流平台蓬勃發展背景下,讓貨運業陷低價競爭。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鼓勵借錢養老?大陸多家農村銀行推「養老貸」

大陸多家農村銀行近期推出針對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的特殊貸款產品,以協助他們補繳養老金或提高養老金繳費水平,引發社會對老人債務風險的爭議。 據財新網報導,近兩個月來,湖南長沙農商銀行、華容農商銀行、臨澧農商銀行等30家農商銀行,密集推出「養老貸」。 這項貸款用於幫助申請人補繳養老金或提高養老金繳費水平,從而在退休後獲得更多養老金或滿足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中國大陸一般要求至少累計繳費滿15年,方可領取養老金。 這些貸款一般額度為人民幣9萬元(約合新台幣36.9萬元),最長期限為15年,利率範圍在3.1%至3.45%之間,部分貸款對申請者設定65歲的年齡上限。 彭博社指出,在經濟疲軟導致企業和居民貸款需求萎靡的背景下,這些養老貸款成為一些中小銀行增加貸款發放規模的新途徑。 但這類貸款也引發公眾對老年人負債風險的擔憂,一些銀行已被迫撤下相關宣傳內容,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即已要求旗下銀行暫停提供類似產品。 財新網引述一位銀行人士稱,一般個人類的貸款用途都是用於個人消費、生產經營等,而「養老貸」將信貸資金直接用於社會保險繳費,其資金用途的特殊性可能面臨合規性爭議。 中國大陸養老金繳納制度為自願參加型,要求居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費滿15年。面對未來不斷增長的養老金支付壓力,中國已於今年提高退休年齡,男性從60歲延至63歲,女性則從50歲延至55歲。大陸多家農村銀行近期推出針對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的特殊貸款產品,以協助他們補繳養老金或提高養老金繳費水平,引發社會對老人債務風險的爭議。(圖/取自新湖南網)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人民日報頭版呼籲 要下大力氣破除「內卷式」競爭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4日刊發的頭版評論文章稱,要下大力氣破除「內卷式」競爭,單純向下「卷」價格,最終沒有贏家。剛剛過去的周末,大陸三家外送企業大打折扣券戰,許多民眾點到「零元購」的飲料,而外送員卻疲於奔命,店家也不賺錢只賺到吆喝。 文章開頭先說,中國上半年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1,500萬輛,年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得益於持續整治「內卷式」競爭,車企生產節奏穩定,壓庫存狀況得到改善,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文章續指,競爭固然是市場經濟的常態,但打價格戰、搞「內卷式」競爭,只會助長「劣幣驅逐良幣」。單純向下「卷」價格,最終沒有贏家。只有依靠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練好「內功」,才能贏得未來。 文章說,越是面臨競爭壓力和轉型陣痛,越要下大力氣破除「內卷式」競爭,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斷塑造有利於新質生產力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 文章強調,剷除「內卷式」競爭的病灶,真正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行業發展、產業培育、市場競爭全過程,行業發展格局將為之一變,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將更加堅實。大陸電動車產業是內卷嚴重的產業之一,圖為7月10日登場的海南國際汽車博覽會。(中新社)...
財經

美6歲男童誤食遙控器電池 陸空調製造商賠近12億元

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近日發布一則重大賠付信息臨時公告,引起廣泛關注。公告顯示,該公司被保險人出口美國的一款空調遙控器被指控存在缺陷,導致一名6歲男童遭受嚴重且永久的胃腸道損傷。為避免後續該訴訟的陪審團認定更高金額的損失賠償要求,律師建議被保險人進行和解,最終被保險人與原告以4,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1.68億元)達成和解。 根據保單條款及所收到的案件信息,蘇黎世產險認為該案件符合保單保障範圍,應就該和解款在基礎層已用盡的情況下承擔保險賠償責任,並及時向客戶進行保單責任確認及損失理算。2025年6月18日該公司已完成累計摺合人民幣1億4,128萬元(約合新台幣5.8億元)的支付,該公司保單責任限額已用盡。目前案件已經結案,該公司已在保單範圍內完成全部賠款以及費用的支付。 蘇黎世產險未披露所涉中國空調製造商名稱。 蘇黎世產險的公告顯示,2023年4月,該公司收到被保險人報案,其投保的一款中國出口美國的空調遙控器被指控存在缺陷,導致一名6歲男童遭受嚴重且永久的胃腸道損傷。該男童於2022年7月吞食空調遙控器的電池,傷者對被保險人提起訴訟,並要求1億2,520萬美元的索賠。 蘇黎世產險稱,在收到客戶報案後,公司積極與客戶及其訴訟抗辯律師等各方進行溝通,在收集相關信息進行保險責任審核的同時,積極協助進行抗辯策略制定及抗辯進程安排。為避免後續該訴訟的陪審團認定更高金額的損失賠償要求,律師建議被保險人進行和解,最終被保險人與原告以4,000萬美元達成和解。 蘇黎世保險集團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在中國擁有一張財險牌照,即蘇黎世產險,註冊資本人民幣9.22億元,註冊地在上海。 財新網指出,蘇黎世財險在中國市場主打的前五大財險品種分別為企業財產保險、職業責任保險、貨物運輸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和公眾責任保險。 據報導,類似案件還有2023年7月一名美國消費者在亞馬遜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