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 11 月

財經

財經

美國延長對港「國家緊急狀態」命令 港府強烈譴責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公布,決定延長對香港「國家緊急狀態」命令一年,指中國最近採取從根本上破壞香港自治的行動,繼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不尋常的威脅。香港政府對此強烈譴責。 香港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實施,當時是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川普於2020年7月14日簽署行政命令,認定香港局勢對美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威脅,並對香港局勢宣布「國家緊急狀態」,包括暫停和取消給予香港的特殊優惠待遇、授權對香港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等。 其後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每年延長對香港「國家緊急狀態」命令。此次是川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內,第一次延長有關命令。 香港政府11日發出新聞稿,強烈譴責美國政府假借延長所謂「國家緊急狀態」,再次以政治凌駕法治,妄圖以卑劣政治技倆詆毀香港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工作。 港府發言人表示,美國一再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透過再度延長所謂「針對香港局勢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肆意干預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實屬蠻橫無理。美國一再妄議香港情況,繼續對香港實施所謂「制裁」,妄圖干預香港依法施政、破壞香港法治和社會繁榮穩定,其卑劣圖謀註定不會得逞。 港府發言人又表示,港府會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全面準確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同時依法保障香港市民的權利和自由,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勇闖大陸籃壇 林秉聖給年輕球員建議:CBA高強度,心態要武裝好

台灣籃球運動員林秉聖曾經歷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選秀落選,經過5年努力,終於在去年加盟浙江廣廈隊,並在今年5月隊伍奪下首個總冠軍的比拚上扮演關鍵力量。他認為CBA賽事強度高於台灣聯賽,他會告訴想挑戰CBA的台灣年輕籃球員,除了要隨時準備好(上場),心態也要武裝好。 第8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7月10日至15日在浙江杭州及嘉興、寧波、溫州、金華等地舉辦,林秉聖在11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進行主旨演講。 林秉聖回憶,由於籃球是一項非常需要身體天賦的運動,自己從小因為身材瘦弱一直不被看好,大學時期,教練也曾認為他畢業後想打入CBA的人生方向是痴人說夢。2019年,在還沒有經紀人與團隊的狀況下首次踏上CBA選秀之旅,嘗到落選的滋味,但他心中一直記得時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的鼓舞,「落選只是逗號,而不是結束」,他也深信自己的努力不會僅止於此。 「我不服」成為他繼續努力的動力。林秉聖之後2年留在大陸二級籃球聯賽NBL(全國男子籃球聯賽)發展,後又在疫情3年期間回台灣加盟TI聯盟。2024年,他重新挑戰CBA舞台,在選秀會第一輪第四順位被浙江廣廈選中,成功圓夢。當年他已28歲,成為媒體口中的「大齡新秀」,或者有人叫他「最老菜鳥」。 浙江廣廈在今年5月收穫隊史首座CBA總冠軍,林秉聖無疑是關鍵力量。他在總決賽G4單場狂砍22分,獲封「林來瘋」,G6在關鍵時刻命中的一記底角三分球,更鎖住封王定局,「這顆三分球其實不是意外,是平時的努力」。他也鼓勵年輕人要將失敗轉化為動力,永不放棄,直到成功,「我很感激曾經做夢的自己,也希望大家不要畫地自限,要勇敢築夢」。 林秉聖是繼林志傑、吳岱豪、劉錚後,浙江廣隊史第4位台將。他表示,自己親身在浙江體驗到,這裡有最強的球隊、最強又最暖的隊友、以及超「挺」的球迷。他也形容在CBA築夢道路上「體驗感十足」,可以享受大陸各地美食、美景與人文特色,...
財經

「西夏陵」申遺成功 廿四史沒有記載的王朝留下9座帝陵

央視網報導,北京時間7月11日晚上,正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大陸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大陸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保持了世界前列的位序。 西夏王朝於公元1038年建國,1227年被蒙古大軍攻陷,此後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前後存續共190年。 報導稱,此次申遺的西夏陵共包含4大人工建造的遺存要素,分別是9座西夏帝陵、271座陪葬墓以及32處防洪遺迹,還有一處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的建築基址,考古初步判斷是與祭祀相關的大型場所。 此外,西夏陵遺址博物館還存有7000餘件可移動文物。整個遺址區面積達38.99平方公里,是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遺存。可直接為中國歷史上党項族創立並延續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特殊見證,實證了公元11至13世紀,西夏在「絲綢之路」上的中繼樞紐地位。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同濱表示,西夏陵遺址整個構成要素一部分是自然要素、一部分是人工要素,共同合成了西夏陵的獨特景觀。這次申遺是對西夏的重新認識,因為西夏在中國的二十四史上沒有記載,但它是與宋、遼、金同時存在的王朝。 報導稱,20世紀30年代,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飛行員卡斯特爾飛越寧夏賀蘭山時,用隨身攜帶的相機「定格」下山腳下一片神秘的建築——圓錐形的「土堆」,並收錄進其《中國飛行》一書。此後,西夏陵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是在1972年至1977年間,考古人員第一次對西夏陵進行系統調查和科學發掘,證實了《嘉靖寧夏新志》所記載的西夏陵處於賀蘭山之東,西夏陵的存在由此確認,它西北傍高山,東眺興慶府與黃河,背山面水、地勢開闊,與山勢雄偉的賀蘭山共同形成了氣勢壯麗的陵區景觀。 帝陵是西夏陵遺產要素的核心之一,在這片廣袤的陵區內共有9座規模不同的帝王陵墓,它們靜靜地訴說著西夏王朝的輝...
財經

兩岸暨港澳大學論壇 北京清大副書記:深化融合發展

暑假期間,一場有兩岸四地16所大學、50多位學者參加的大型兩岸學術交流活動一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論壇,於近日在北京清華大學召開。 據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昨夜發布訊息,該論壇於7日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由北京清大主辦,和中流文教基金會(台灣)與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協辦,與會者共同研討變革時代的治理與發展前沿議題。 北京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致詞說,希望透過論壇,加強與台港澳高校(高等學校)的校際交流、學術交流和青年交流,為深化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貢獻。 新竹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力俊說,兩岸高校的交流交往、學術合作十分重要。他指自己擔任清大校長期間,加強兩岸清華的交流合作,推動師生互訪,讓青年學生從中受益,面對全球秩序變動與新興科技崛起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期許兩岸與港澳大學緊密攜手合作,共同推動社會進步與教育科技文化發展。 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和治理有其規律,兩岸大學可以互相學習,完善治理結構,共同追求進步,造福社會。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表示,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25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積極展開涉台治理與發展問題研究。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中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佑宗稱,近年來,兩岸儘管存在政治互信缺乏、經貿往來停滯、民間溝通不足等困難,但仍具備能力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化。他說,「我們應保持對話誠意,發揮兩岸成熟社會的智慧,展現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情懷與追求。」 據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發布,本論壇共設置了三個專題分論壇和一個圓桌討論論壇。分別為「兩岸暨港澳公共治理前沿」專題分論壇、「兩岸暨港澳創新發展前沿」專題分論壇、「兩岸社會交流與傳播前沿」專題分論壇、「變革時代的大國競爭與兩岸關係」圓桌討論。 北京清大並未發布上述論壇的內容細節,根據發布訊息整理,台灣...
財經

盧比歐稱川習有意會晤 學者:關鍵在8月關稅會談

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昨天會面,盧比歐稱兩國領導人有意會晤,但中國外交部隻字未提。中國學者分析,顯示美方的意願比中方強烈,但會面仍需合適氣氛,關鍵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雙方8月討論經貿問題時,關稅、技術封鎖方面有無進展。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月展開第二個任期以來,美中外長首度面對面會談。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通稿,雙方均認為會晤是積極且具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各層級對話。王毅表示,希望美方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中政策,與美方找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盧比歐(Marco Rubio)則表示,與王毅進行具有建設性且正面的會談,並在回應記者提問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可能舉行會談時,表示可能性很高,雙方都有強烈的會談意願,但目前還沒有確切日期;中方通稿則隻字未提「川習會」。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說明美方意願比中方更強烈,但對中方而言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訪中需有合適的條件和氣氛。 關於合適的條件及氣氛何時會到位,吳心伯表示,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很關鍵,雙方8月又要談經貿問題,在關稅、技術封鎖、實體制裁等方面有無進展;另外在外交、人文等其他領域之間的關係有無進展,「如果有的話,我想這個氣氛是比較有利的」。 吳心伯稱,昨天的會面表明川普第二任期內中美兩國外交部門之間開始接觸,但「這場會面是姍姍來遲的」。一般而言,美國新政府上台後,美國國務卿會在一、兩個月內訪中,或如拜登政府時期做法,美國國務卿在阿拉斯加與中方會面,但此次美國新政府上台6個月後,中美兩國外交部門的負責人才首次見面。 吳心伯也提到,儘管兩國外交部門的會面是「遲到的」,但仍必要且重要。這場會面為兩國外交機構間各層級的互動確立共識,預計未來能看到更多互動。他說,習近平在6月5日跟川普通話時,講到中美間要展開外交、軍事、執法等方面交流,這次的會晤...
財經

兩岸快遞/陸能源通道運行2,000天 滿足1.3億戶用氣需求

中國大陸「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000億立方米,安全平穩運行2,000天。「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北起黑龍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經九個省市,該通道自2019年北段投產、2024年全線貫通以來,日均輸氣量超1.1億立方米,年輸氣能力達380億立方米,可滿足1.3億戶城市家庭全年用氣需求,惠及沿線4億多人口,並推動沿線鋼鐵、化工等產業的綠色升級。 北京/擴大支持外貿企業 上半年貸款2.5兆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表示,今年上半年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過人民幣6,100億元(約新台幣2.5兆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其中,新發放小微外貿企業風險共擔轉貸款170億元,年增近20%,支持外貿領域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北京/大陸與埃及央行簽備忘錄 加強雙邊金融合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與埃及央行行長(Hassan Abdullah)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強雙邊金融合作,包括貨幣政策框架、金融市場、支付系統等領域的業務交流和訊息共享,並加強央行數字貨幣與數字創新合作。 北京/2030年前打造新地標 推動市場消費額年均增長5% 北京市發布《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30年,市場總消費額年均增長約5%,打造二至三個人民幣千億(約新台幣4,100億元)級文商旅體融合消費新地標,提升全球消費市場輻射力、資源配置力和創新引領力。 長春/超導電動磁浮列車亮相 平均時速達600公里 中車長客公司首次亮相時速600公里的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具有高效、安全、節能環保、智慧舒適的特點,可有效填補高鐵和飛機之間的速度空白,未來若投入商業運營,京滬行程有望壓縮至2.5至3小時,較京滬高鐵減少一半時間。 上海/進口豪車銷售受挫 瑪莎拉蒂降價四成促銷 上海瑪莎拉蒂(Maserati)經銷商宣布,旗下Grecale SUV原價人民幣65.08萬元起,現限時優惠降至人民幣3...
財經

王毅一天見了四個五眼聯盟外長 見澳外長:堅持正確定位就能穩定發展

在澳洲總理艾班尼斯今天展開訪問中國大陸行程的前夕,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昨11日在吉隆坡會見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王毅表示,過去3年,中澳關係穩定下來、實現轉圜並取得正面成果,證明只要堅持夥伴關係的正確定位,兩國關係就能穩定發展,不斷取得成果。澳方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時代潮流。而黃英賢也表示,澳洲奉行一中政策沒有變化,不支持「台獨」。 王毅說,中方願同澳方一道努力,籌備好下階段高層交往,保持改善勢頭,妥善管控分歧,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向前發展。 黃英賢表示,澳方致力於發展積極務實的對華關係。雙方正抓緊籌備高層交往,期待能有正面成果。澳中在貿易、旅遊等領域對話合作持續取得進展,人員往來日趨活躍。澳方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變化,不支持「台獨」,願同中方坦誠溝通、深化合作,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向好發展。澳方支持東協中心地位,致力於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同日,王毅在吉隆坡也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拉米,並「應約」與加拿大外長阿南德會面。加上同天他也會見了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形同在一天之內會見了四個「五眼聯盟」國家的外長。 與拉米會見時,王毅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同施凱爾首相策略引領下,中英關係走上改善發展的正軌。雙方要重拾戰略夥伴初心,掌握互利合作大勢,堅持相互尊重,妥善處理分歧,回應兩國各界期待。今年是二戰勝利80周年。作為戰後秩序的共同締造者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英也應共同履行國際義務,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維護自由貿易體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拉米表示,當前英中關係改善發展動能積極,各層級交往日益頻繁。英方期待同中方進一步加強溝通,採取更多實質行動,推動經貿等各領域合作。英方堅持一項中國政策,致力於發展穩定、成熟的對華關係。雙方也針對伊朗核子、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和區域熱門議題交換了意見。 與阿南德會面時,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加建交55...
財經

因應中國燃油車需求放緩 福斯汽車關閉南京合資工廠

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發言人今天告訴法新社,福斯與合作夥伴上海汽車集團(SAIC)已關閉位於中國南京的1家合資工廠,以因應中國持續放緩的燃油車需求。 福斯發言人表示:「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Group)與合資夥伴正加速轉向電動化、智慧化及車聯網轉型。」 他還說:「許多上汽大眾的生產基地正在轉型,或者已轉型生產電動車。」 福斯發言人證實,福斯位於南京的1家工廠已停止生產作業;這個消息最初由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披露。 福斯內部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這座工廠停止生產部分歸因於廠房位於市區,難以翻新和擴建為適合生產電動車的工廠。 在中國汽車市場,電動車銷售遙遙領先,迫使以往專門生產汽油或柴油車的歐洲車廠紛紛採取因應措施。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中國科研團隊研發出奈米「雙光子工廠」

中國大陸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在《自然》雜誌在線發表其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髮式新型微納量子糾纏光源。這一成果將為新一代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發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處理晶片的構建提供關鍵支撐。 新華社報導,在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就已提出自發雙光子輻射的理論預言,但「雙胞胎」光子的產生概率通常遠遠低於單光子產生概率,實驗上幾乎無法觀測。近40年來,國際上眾多研究團隊進行多種實驗嘗試,該領域仍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如今,半導體的材料生長與器件加工技術的突破為自發雙光子輻射的實驗實現提供了關鍵支持。「我們設計了超高品質的光學微腔,並在微奈尺度上精細調控光子的產生過程。」論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劉順發說,這種光學微腔為「雙胞胎」光子的產生搭建了專屬通道,在實驗中將雙光子的輻射效率從小於0.1%提升到了約50%,從而使製備可控觸發的糾纏光子對源成為可能。 劉順發表示,「我們就像在奈米尺度上打造了一個專門生產糾纏光子的工廠。」。該研究基於奈米尺寸的固態「人造原子」結構,提出一種腔誘導的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成功製備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髮式新型微納量子糾纏光源。「這一指標意味著我們的糾纏光子『心靈感應』的強度極高,也顯示出這項技術在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計算可靠性、量子計量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自然》雜誌審稿人認為其是「雙光子研究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實現了保真度創紀錄的糾纏光子對」。中國科研團隊研發出奈米「雙光子工廠」。(網路照片)...
財經

沒跟解放軍合作也算威脅 陸禾賽科技被列黑名單起訴美政府敗訴

美國法院11日裁定,大陸光學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Hesai Group)在對美國政府提起的訴訟中敗訴。據路透社,這家光達製造商起訴美國政府,稱其被列入涉嫌與北京軍方合作的公司黑名單。但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裁定,美國國防部認定禾賽公司「為中國國防工業基礎」做出貢獻,有大量證據支持,這些證據反映了光達的軍事應用、中國光達製造商引致的國家安全擔憂以及禾賽公司與中國機構的合作。 禾賽科技的光達感測器可協助自動駕駛汽車和駕駛輔助系統取得道路的三維地圖,該公司於去年年初與十多家其他公司一起被列入該名單。 該公司對此認定提出質疑,並表示其與「中國軍方或任何其他軍事機構」沒有任何關係,其產品「嚴格用於商業和民用」。 法院指出,只要一家實體生產的技術有明顯的軍事用途,即便產品同時也具有商業用途、也並未直接提供給中國軍方使用,也足以認定該實體「對中國國防工業基礎有貢獻」。 美國國防部去年1月將禾賽與其他十多家公司列入黑名單,警告美國實體和公司與這些企業開展業務將有國家安全風險。 禾賽對此在去年5月提起訴訟,辯稱沒有任何中國政府實體或軍事實體試圖對禾賽的管理、戰略或研發業務施加影響或控制,並說公司大部分股權由中國境外的股東持有。五角大廈其後一度將禾賽從黑名單移除,但到了去年10月,又重新將禾賽科技列入涉嫌助中國軍方清單。而被重新列入後,禾賽科技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李一帆當時即稱,將起訴美國政府。如今確定敗訴。美國法院裁定,大陸光學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Hesai Group)在對美國政府提起的訴訟中敗訴。圖為禾賽為瑞士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Embotech AG提供的光學雷達與感知軟體,已應用於BMW位於德國的智慧工廠內部。 取自禾賽科技官網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