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財經

財經

黃仁勛的中美魅力外交:橋樑還是棋子

據《日經新聞》報道,NVIDIA 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悄然取代了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北京眼中最具潛力的「溝通橋樑」。在成功說服川普(川普)政府向中國發放 NVIDIA H20 AI 晶元出口許可證後,黃仁勛似乎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與商業地位。然而,他的遊說雖帶來短期收益,卻也引發外界對其立場模糊和商業算計的質疑。在拜登政府出台「人工智慧擴散規則」並禁止多數國家購買先進 GPU 後,黃仁勛曾激烈反對,並因H20晶元遭禁出口而被迫關閉產線。面對庫存積壓,黃仁勛轉而展開魅力攻勢,在訪華期間獲得川普政府的豁免許可。據《日經新聞》稱,他對中國 AI 潛力的稱讚、以及與華盛頓良好的溝通能力,使他獲得中方青睞。然而,其核心論點「讓中國繼續依賴美國硬體」,既迎合華盛頓安全擔憂,又顯得策略上過於功利。AI掮客:黃仁勛的影響力是否可持續?黃仁勛的遊說策略被CNBC形容為「歷史性的一周」,成功促成H20晶元對華銷售的逆轉。他多次與川普會面,甚至在今年5月隨行出訪中東,促成與阿聯酋的大規模晶元交易。他不斷向政府兜售一個論調:出口限制只會促使中國自主研發,從而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的主導地位。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這種論調與白宮影響力人物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如出一轍,也因此促使一些限制被放鬆。然而,批評者指出,這種「軟遏制」方式雖短期有效,卻可能掩蓋了英偉達對利潤和市佔的長期依賴,對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的戰略考量被相對邊緣化。政策專家保羅·特里奧洛(Paul Triolo)提醒道,雖然黃仁勛「相當巧妙地穿梭於中美之間」,但他對晶元限制政策的不滿是否真出於國家利益...
財經

比充電寶還熱銷的產品來了──高鐵一次性椅套

大陸繼酒店一次性床品熱賣後,最近大陸高鐵一次性座椅套比充電寶還搶手。許多乘客一上高鐵就把一次性座椅套往座位上鋪,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像給座椅穿了條「紙尿褲」,這折射出乘客對高鐵座椅衛生條件的不信任。 綜合新華網、界面新聞報導,高鐵一次性座套最近在網上賣瘋了,月銷上萬件,評論區里全是家長的「血淚經驗」:孩子穿短褲坐,回來腿上起紅點,再也不敢賭了! 大陸現在坐高鐵跟打仗似的,不光要搶票、搶靠窗位,還得搶「裝備」。打開購物軟體搜「高鐵座椅套」,銷量前幾名的店鋪清一色寫著「暑期特供」、「兒童專用」,價格從9.9元(人民幣,下同)10片到39.9元5片不等,材質從無紡布到PE膜,有的還帶防滑顆粒和鬆緊帶,比家裡的沙發套設計得還貼心。 這股「自帶座椅套」還刮出了新商機。有商家直接推出「高鐵出行大禮包」,裡面除了座椅套,還有一次性馬桶墊、餐桌布、鞋套,甚至連掛衣服的掛鉤都配個一次性塑膠袋。評論區有人調侃:再這麼發展下去,下次坐高鐵得自帶防護服了。 鐵路部門(12306)回應指,「列車在起點站和終點站各消毒一次」,依然不被乘客信任,乘客最關心的「座椅套多久洗一次」?答案是「不固定」—這三個字等於對衛生沒有承諾。 而且鐵路部門從來沒公開過座椅套的清洗流程。是送專業洗滌廠?還是列車員自己拿洗衣粉洗?消毒用的是84還是酒精?這些資訊不透明,大家就會想出各種臟畫面。 高鐵座椅套賣爆,本質上和外賣封簽、一次性餐具、酒店隔臟睡袋的流行是同一個邏輯:當公共服務無法提供絕對安全,人們就會自己掏錢買相對安心。這背後是中國人對衛生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是對公共產品品質的集體焦慮。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十多年前的綠皮車時代,大家搶硬座,簡單擦拭或用報紙鋪一下就坐了,現代人未色矯情了。還有網友稱,許多乘客下了車沒隨手帶走座椅套,也製造了後續困擾,另一種不衛生的表現。大陸高鐵乘客擔心座椅不衛生,自帶一...
財經

中國分散糧食進口 在安哥拉投資大豆玉米田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著手分散大豆等糧食進口來源,從美國逐漸改由巴西等國進口,如今更鎖定非洲國家。中國國企中信建設21日與安哥拉簽署備忘錄,中方將投資2.5億美元開闢10萬公頃的大豆及玉米田,收成的60%將銷往中國。 除了大豆及玉米,安哥拉政府24日將與另一家中企簽署協議,中方將為安哥拉額外再吸納50萬噸食品的出口,但目前不清楚這50萬噸食品的具體內容。 界面新聞報導,安哥拉農業與林業部21日宣布,與中國中信建設安哥拉公司簽署大型農業項目開發諒解備忘錄,由中信建設出資2.5億美元(新台幣73.7億元)分5期實施,全部融資均來自中國投資者。 中信建設表示,這項投資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安哥拉開闢面積達10萬公頃的種植區,用來種植玉米和大豆,以滿足安哥拉國內消費和出口需求。 安哥拉農業與林業部長安鳩斯(Isaac dos Anjos)表示,這項投資計劃所種植的農產品,約有60%將向中國出口,其餘則供安哥拉本國消費。 根據報導,這項諒解備忘錄提到,該協議應涵蓋多個合作領域,包括創建和優化完整的農業價值鏈,以及建立對中糧食出口植物檢疫體系,推動簽署雙邊協議。 安鳩斯並表示,安哥拉農業與林業部24日將與另一家中企簽署協議,以便中方能為安哥拉另外50萬噸食品提供出口市場。但他沒有提到這50萬噸食品的具體內容。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中國駐歐使團:中歐務實合作可以互利共贏

在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訪中前,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蔡潤專訪內容釋出,他強調,中歐務實合作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多邊主義是彼此共識。 中國外交部宣布,柯斯塔(Antonio Costa)、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24日訪中,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及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共同主持第25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 澎湃新聞22日釋出蔡潤專訪內容,正值柯斯塔、范德賴恩訪中前夕。蔡潤接受專訪時間為6月下旬,其在布魯塞爾接受訪問,專訪源於中歐建交50周年。 蔡潤表示,中歐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歷史文化、發展水準等存在差異,這是客觀事實;這些差異應該是雙方交流合作的動力,不應成為對立、對抗的理由或借口,「我們一直主張,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同樣也是夥伴」。 他說,中歐關係經過50年發展,累積多方面經驗,關鍵在於尊重各自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互利共贏是中歐關係發展最大動力,「中歐務實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多邊主義是中歐一致共識。蔡潤強調,中歐都主張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等,中歐堅持多邊主義使中歐關係更具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力。 關於中國電動車輸歐等問題,蔡潤重申,經貿合作是中歐關係重要組成部分,經貿合作規模大、涉及領域廣,難免有些分歧摩擦,關鍵是要按照雙方領導人達成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共識,妥善解決這些摩擦。 「我們希望歐方樹立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這是中歐關係的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作」,蔡潤在專訪最後強調,歐盟應正確看待中國的發展壯大;中歐分處大陸兩端,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沒有根本利害衝突,雙方的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雙方是夥伴不是對手,更不是敵人。 $(document)....
財經

大陸加強海外投資稅收征管 股息、投資獲利均需課稅20%

大陸政部日前公布今年前五個月,大陸全國稅收收入達人民幣7兆9,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面對經濟增速下滑、企業利潤減少影響稅收,大陸稅務機關已開始將矛頭瞄準個人海外投資。據財新網報導,2025年以來,不少從事美股、港股交易的大陸民眾都已收到稅務局的簡訊或電話,提醒自查境外收入、主動申報納稅。 財經自媒體《貓筆刀》公眾號近日發文稱,大約20多天前收到北京某區稅務局工作人員電話,對方表示查到他在海外有投資帳戶,要與其「對接」納稅事宜。 大約兩三天前《貓筆刀》再次收到稅務局電話,對方詳細說明他須繳納的稅款,一部分是港股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紅,要交20%的稅,另一部分是炒港股年度盈利的部分要交20%的稅,即按年度統一結算股票盈利納稅。 報導稱,《貓筆刀》的案例並不鮮見。 根據大陸2018年修正通過的最新《個人所得稅法》,中國稅務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申報納稅,居民個人可以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稅稅額,但抵免額不得超過該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2020年大陸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3號公告」),將居民個人境外所得細化為九類收入,其中包括「轉讓中國境外的不動產、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股票、股權以及其他權益性資產或者在中國境外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美股、港股買賣差價形成的收益,屬於此類應依法納稅的收入。 「3號公告」還明確,居民個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併,分別單獨計算納稅。 中國稅務居民境外炒股買賣收益等境外財產轉讓所得需按20%稅率繳納所得稅,不過,目前A股買賣收益則免徵收個所稅。通過港股通、深港通投資港股的轉讓差價所得,在2027年12月31日前也暫免...
財經

比亞迪6月銷量增幅放緩 全年目標恐難實現

中國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的月度銷量增長陷入停滯,市場正質疑比亞迪的全年銷售目標能否實現。 據彭博報導,比亞迪6月銷量為38萬2,585輛,雖仍位居行業領先,但相比前幾個月的增幅明顯放緩,月比僅增長0.2%。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售214萬5,954輛,年比增長33%。 雖然上半年銷量成績亮眼,但若對照全年550萬輛的銷售目標,比亞迪半年僅完成39%全年銷售目標,意味著下半年仍需銷售約336萬輛,平均每月需賣出56萬輛。這與比亞迪6月銷量相比,有近18萬輛的差距。 然而,比亞迪的月度銷量增幅近幾個月已趨於停滯,而夏季本就是汽車消費傳統淡季,這一趨勢短期內恐怕難以扭轉。 此外,剔除海外與商用車銷售,比亞迪在中國的核心乘用車交付量正持續萎縮。6月比亞迪在中國的銷量年比下滑8%,反映出消費者在競品選擇上,越來越青睞吉利、蔚來、小米等競爭對手。 滙豐控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快,比亞迪則是市佔率下降最多的企業之一。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一場高規格會議中發言時,罕見質疑各地政府扎堆發展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必要性。他說「上項目,一說就是幾樣:人工智慧、算力、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全國各省份都要往這些方向去發展?」他強調,推進城鎮化必須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 比亞迪將在下月晚些時候公布上半年財報,並在未來幾周發布7月銷量數據,屆時分析師將審視比亞迪的2025年目標是否正變得愈加遙不可及。比亞迪6月銷售放緩,分析預期,比亞迪今年銷售目標恐不易達成。 (新華社)...
財經

中國雅魯藏布江建全球最大水壩 印度憂受箝制

中國政府19日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完工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大壩,除令下游國家印度與孟加拉深感憂慮,外界並認為大壩恐賦予中國對印度經濟的箝制力量,並擔心對青藏高原環境與藏族社群造成負面影響。 BBC中文網今天報導,中國這項水壩工程所在的雅魯藏布江流出西藏後,向南流經印度阿魯納查邦與阿薩姆邦,最終穿越孟加拉。專家與官員紛紛提出警示,認為新的大壩將賦予中國控制或改道雅魯藏布江的能力。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Institute)2020年曾發表報告指出,對青藏高原河流的控制,實際上賦予中國對印度經濟的箝制力量。 7月稍早,印度阿魯納查邦省長坎杜(PemaKhandu)接受印度媒體訪問時表示,一旦大壩竣工,席安河(Siang River)與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可能「大幅乾涸」,不僅會對部落生計構成威脅,中國甚至可能將水壩作為「水彈」利用,若是大壩忽然泄洪,整個席安地帶將被摧毀。 今年1月,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便已向中國表達對大型水壩影響的關切,並敦促北京「確保下游國家的利益不受損害」,強調「與下游國家保持透明及協商的必要性」。孟加拉也就此大壩工程向中國表達關切,孟國官員今年2月致函北京,要求提供更多關於大壩的資訊。 BBC報導還指出,印度計劃在席安河上興建一座水力發電大壩,緩衝來自中國大壩的突發水流,防止洪水泛濫。 除了對鄰近國家的影響,外界也擔憂大壩將對青藏高原環境與藏族社群造成負面影響。 這座大壩位在一處據稱是全球最深長的巨型峽谷中,若興建大壩淹沒該地區,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且該地區位於地震頻繁地帶,更可能帶來潛在風險。 此外,活動人士指出,這些大壩是北京對西藏人民和土地剝削的最新例證,過去相關的抗議活動皆遭到鎮壓。2024年,中國政府圍捕數百名抗議另一座水力發電大壩的藏人,他們遭到逮捕、毆打,還有人受重傷。 $(docume...
財經

大陸人社部:全國城鎮上半年增近700萬就業

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上半年城鎮就業增長近700萬人。 據人社部官網消息,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崔鵬程22日上午在2025年二季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 中國大陸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是1,200萬人,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目標的58%。另,大陸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去年同期持平。 失業保險降費率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超人民幣900億元,向81.5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健資金62億元,支持培訓等促進就業支出113億元。 同時,三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人民幣4.53兆元、總支出3.89兆元,6月底累計結餘9.83兆元,基金運作整體穩定。 大陸人社部並公布,截至6月底,退休保險基金投資營運規模2.55兆元。社會安全卡功能進一步拓展。全國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其中領用電子社保卡10.97億人,覆蓋77.9%人口。大陸人社部表示,今年全國城鎮上半年增近700萬就業。(圖/截自央視新聞)...
財經

習近平廁所革命被敷衍 面子工程損害政府公信力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5年提出公廁改造升級計劃,但這項「廁所革命」卻創造出一些「能看不能用」的好看廁所。媒體批評,這種「面子工程」只會損害政府公信力。 央視「財經調查」節目20日播出的內容到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進行調查。不少村民反映,這兩年村裡新建了公共廁所,看上去乾淨整潔、設施也全備,但村民們卻很少使用過。 報導說,這些公共廁所日常並不會開放,只有當村子裡有活動的時候才會開門給村民使用。而就在新建的公廁旁不到100公尺的地方,村民仍在使用的旱廁傳來刺鼻異味。 根據「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平台」上查到,稷山縣2023年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財政獎補項目(新建公廁)合約公告顯示,計劃用人民幣230.28萬元(約新台幣921萬元)新建23座公廁,資金來源於政府資金。而前述偶而開放或是從未開放的公廁,都屬於去年新建的23座廁所。 針對這項報導,工人日報今天發文指出,建而不用的公廁,讓民生工程淪為「面子工程」,背離了「廁所革命」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初衷。部分農村的新公廁陷入尷尬境地:外觀精緻、設施齊全,卻因日常管理缺位、維護成本過高、村民使用不便等原因,成為展示品。 文章說,問題的根源,在於有的地方將「廁所革命」變成是政績工程,未落實後續的維護責任,甚至為了省事將公廁一鎖了之。此外,在缺水地區推廣水沖廁所,卻未配套供水設施,導致廁所建成即「癱瘓」;在形式主義作祟下,公廁只為應付上級檢查,而非真正服務民生,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央視的節目播出後,稷山縣發布情況通報稱,將對相關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還將對全縣農村公廁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確保農村公用設施正常開放。 港媒明報報導,習近平在2015年提出公廁改造升級計劃,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他其後多次強調新農村建設也要推進廁所革命。目前「廁所革命」已被中國政府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中國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6...
財經

中國外匯局:市場對人民幣無明顯升貶值預期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今天表示,外匯市場預期保持平穩,從遠期、期權等外匯市場指標看,當前市場對人民幣沒有明顯的升值或貶值預期,市場交易理性有序。總體看,沒有追漲殺跌的非理性交易行為。 據財聯社等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由李斌介紹2025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 李斌說,2025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多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升,全球經濟和跨境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但是中國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表現好於市場預期。 李斌表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9%,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7.15至7.35之間雙向浮動,既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也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他說,今年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1273億美元,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凈流入態勢,其中,第2季凈流入季比增長46%。 李斌並稱,上半年非美貨幣對美元升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估值變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穩中有升。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6家銀行啟動外匯展業改革。目前參與改革的銀行總數已經達到22家。機構類型覆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業務範圍也拓展到全國。參與銀行目前共評定展業一類客戶2萬多家,較2024年末增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