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的中美魅力外交:橋樑還是棋子
據《日經新聞》報道,NVIDIA 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悄然取代了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北京眼中最具潛力的「溝通橋樑」。在成功說服川普(川普)政府向中國發放 NVIDIA H20 AI 晶元出口許可證後,黃仁勛似乎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與商業地位。然而,他的遊說雖帶來短期收益,卻也引發外界對其立場模糊和商業算計的質疑。在拜登政府出台「人工智慧擴散規則」並禁止多數國家購買先進 GPU 後,黃仁勛曾激烈反對,並因H20晶元遭禁出口而被迫關閉產線。面對庫存積壓,黃仁勛轉而展開魅力攻勢,在訪華期間獲得川普政府的豁免許可。據《日經新聞》稱,他對中國 AI 潛力的稱讚、以及與華盛頓良好的溝通能力,使他獲得中方青睞。然而,其核心論點「讓中國繼續依賴美國硬體」,既迎合華盛頓安全擔憂,又顯得策略上過於功利。AI掮客:黃仁勛的影響力是否可持續?黃仁勛的遊說策略被CNBC形容為「歷史性的一周」,成功促成H20晶元對華銷售的逆轉。他多次與川普會面,甚至在今年5月隨行出訪中東,促成與阿聯酋的大規模晶元交易。他不斷向政府兜售一個論調:出口限制只會促使中國自主研發,從而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的主導地位。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545961195-2\");});這種論調與白宮影響力人物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如出一轍,也因此促使一些限制被放鬆。然而,批評者指出,這種「軟遏制」方式雖短期有效,卻可能掩蓋了英偉達對利潤和市佔的長期依賴,對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的戰略考量被相對邊緣化。政策專家保羅·特里奧洛(Paul Triolo)提醒道,雖然黃仁勛「相當巧妙地穿梭於中美之間」,但他對晶元限制政策的不滿是否真出於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