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施政報告漠視民意 港人失望 評價甚低
香港特首李家超公布任內第3份施政報告,當局在商業區建築物外提供電視直播,卻無市民駐足觀看。(美國之音)
香港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0月16日發表任內第3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在多個項目上提出跟中港融合相關的措施,不過對於香港社會最關注的經濟問題,報告上卻沒有著墨很多。
最新施政報告雖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題,卻沒有太多具體著墨於協助僱員階層的措施。(美國之音)
察人士指出,李家超羅列的一些方案令人啼笑皆非,香港人皆對這份新施政報告評分甚低,甚至有人給予零分。
香港市民普遍認為,經濟問題是最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不過在這次的施政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直接扶貧和「派錢」措施,只提及以「還息不還本」借貸政策,及舉辦「香港好物節」等活動支持中小企,以及發展「銀髮經濟」,以各種優惠措施鼓勵長者消費。批評人士認為,香港政府沒有回應市民需要,甚至是意圖占長者便宜。
吸走長者僅余的退休金
香港前中西區區議員、香港公民代表會議成員葉錦龍,對香港政府在施政報告上提及的發展銀髮經濟,作出以下的評價:「所謂發展銀髮經濟,就是將長者僅余的退休金吸走,藉助所謂綠色債券,或者加強中國在香港發債,去吸走長者資產。」
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甚至認為香港長者福利制度不完善,根本無法發展銀髮經濟。他告訴美國之音:「香港長者普遍貧窮,而且政府從沒制定合理的退休保障制度,所以大量長者退休後淪為低收入,甚至無收入人士。他們只能倚靠家人供養,就算有些微儲蓄也要省吃儉用。就算近年有強積金,最多只有數十萬港元,卻要維持二十年開支。就算有些長者有經濟實力,他們也會選擇拿著積蓄移民台灣或泰國等地,所以根本難以推動什麼銀髮經濟。」
香港樂施會在本月初發表最新貧窮狀況報告,指出今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