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港澳台

山東鄄城:土地流轉應規範有序 代替農民作主不可取
港澳台

山東鄄城:土地流轉應規範有序 代替農民作主不可取

國家提倡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是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情況下實現規模經營,是建立在土地原承包經營者自願的基礎上,是建立在不損害原承包人利益的前提下,把勞動力從農村低效率中解放出來,避免耕地撂荒。 2020年2月14日,在山東省鄄城縣董口鎮張樓行政村村民不知道的情況下,董口管區和鎮里工作人員等4人,來丈量村東麥田。村民出來詢問阻止,才知道鎮里把張樓村的承包田租給江蘇綠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口管區工作人員告訴村民說,要建設高效溫室玻璃大棚,村民們不同意。此後,董口管區工作人員就在張樓村大喇叭上講:「這個地你們同意租也得租,不同意租也得租。鎮里已經和江蘇綠港簽訂合同,以每年每畝800斤小麥租賃,租期16年,小麥青苗每畝賠償400元,大蒜每畝賠償3000元,遷墳每座600元。」但是張樓村的村民們並未同意。 中原一帶農村的生活習慣是,男人外出打工掙錢,婦女和老人在家帶孩子精耕細作承包田。雖然辛苦,但種一季小麥夠口糧,種一季秋糧能賣個零花錢。大多數不能外出打工的老人靠種地維持生活,張樓村也是這樣。張樓村每人平均半畝多地,自己種每年小麥畝產1400斤,秋季玉米畝產2000斤。去了費用,每年生活還過得去。如果把土地轉租出去,僅靠這每人400斤小麥的土地出租金買面吃也不夠,這是我們唯一的口糧田,都給我們租出去我們一家老小吃什麼。他們租地是為了賺錢,我們種地是為了養家糊口活命! 2020年3月12日,在沒有與張樓村村民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管區和鎮里的工作人員、張樓村村幹部等,以及200多名社會人員。帶著兩台推土機和一台挖土機,以修路為名毀壞小麥和大蒜50多畝。張樓村在家的老少不足150人,鎮里就來了200多人。村民們坐在地里阻止其毀壞麥田,被強行拖走,馬某連、李某仙、李某經、姜某華等多名村民被扔到溝里,還阻止其他村民拍照把手機奪走,坐在車前阻其毀地行為的村民張某春被打傷住院。而後將張樓村村民...
農業農村部:去年全國飼料產品總體合格率為96.2%
港澳台

農業農村部:去年全國飼料產品總體合格率為96.2%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去年全國飼料產品總體合格率為96.2%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發布關於2019年全國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通報稱,該局從被監督抽查企業庫中隨機選取1555家飼料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抽查,共抽檢各類商品飼料樣品2805批次,總體合格率96.2%。 資料圖:農業農村部。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資料圖:農業農村部。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通報提到監督抽查結果,此次監督抽查共抽檢各類商品飼料樣品2805批次,總體合格率96.2%。其中,配合飼料1622批次,合格率95.7%;濃 縮飼料436批次,合格率93.1%;精料補充料76批次,合格率98.7%;寵物飼料54批次,合格率96.3%;添加劑預混合飼料285批次,合格率99.0%;飼料添加劑95批次,合格率100%;混合型飼料添加劑122批次,合格率100%;動物源性飼料原料52批次,合格率96.2%;植物性飼料原料46批次,合格率97.8%;微生物發酵類單一飼料17批次,合格率100%。 在主要指標檢測結果方面,對2742批次樣品進行衛生指標檢測,發現41批次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率1.5%;對2201批次樣品進行禁限用藥物指標檢測,發現38批次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率1.7%;對30批次樣品進行牛羊源成分指標檢測,發現2批次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率6.7%;對2429批次樣品進行質量指標檢測,發現34批次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率1.4%。其中,有5批次產品同時發現禁限用藥物和質量指標不合格,2批次產品同時發現衛生和質量指標不合格。 通報還稱,該局委託專家對照生產企業許可條件和《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範》(以下簡稱「管理規範」)要求,圍繞安全生產、許可條件、原料使用、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產品質量控制、管理規範執行、標籤標識等7個方面33項內容,對202家飼...
兩會熱點前瞻:GDP增速目標會否淡化 財政刺激將多大
港澳台

兩會熱點前瞻:GDP增速目標會否淡化 財政刺激將多大

原標題:兩會熱點前瞻:GDP增速目標會否淡化,財政刺激將多大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據新華社4月29日公布的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則於5月21日在北京召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為此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衝力度也將是史無前例。 「六穩」加「六保」背景下的經濟發展目標如何確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謀發展, 短期和長期宏觀政策組合拳如何釋放內需潛力,疫情倒逼出哪些創新改革,以及「十四五」規劃如何啟動,都將成為今年兩會的重點議題。 「針對即將來臨的全國兩會,市場非常關注全年財政政策的力度。這不僅體現在財政赤字率的高低上面,也體現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抗疫特別國債的具體規模上面。財政資金的具體投向也是觀察重點,例如,是否會進一步刺激消費,是否會加大對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傾斜等。」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第一財經表示,衡量財政刺激力度,需看政府舉債規模。從國內外形勢以及目前市場主流觀點來看,今年財政刺激力度將遠超以前,政府(新增)舉債恐怕要接近10萬億元。去年政府(新增)舉債規模約5萬億元。 GDP增長目標可能會淡化 按照慣例,每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包括GDP增速會在全國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向社會公布。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季度同比增速僅為-6.8%。4月17日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是「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在上述判斷下,中央首提「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