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若還執著這7件事,恐怕餘生就耽誤了
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
摘要
1.有些過去的包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重:在它把你壓垮之前,需要先放下一些執著。
2.與其整天幻想「那個我本來可以變成的自己」,不如學會接受當初的選擇,也相信現在的自己依然有重新選擇的能力。
超過40歲以後,如果還執著以下這7件事,恐怕會誤了自己餘生。若能能鼓起勇氣放下,或許會發現—這是你此生為自己做過最睿智、最值得的轉變。
1. 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的人生
40歲之後該懂一件事:你的人生不用所有人都拍手叫好,只要你自己不後悔就夠了。
研究顯示,按照自己價值觀做選擇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到了40歲,你應該很清楚自己真正在乎什麼。
這不是自私,也不是不聽勸。是要明白自己一直在追求的那些認同,永遠不會讓你真正滿足,因為你要的其實不是別人的肯定,是能找到自我。
2. 一直幻想「如果當初」會怎樣
「潛力」是我們年輕時期的財富。但到了40歲,該好好認真接納現實中的自己,而不是你未來可能成為的那個人。
你是否出現過這種想法:「如果當初...我現在會不會...?」當我們困在這種懊悔的迴圈,真會越想越無力。人生沒有重播鍵,這不是在叫我們不要進步,而是要接受一個事實:40歲的人生,可能還會持續修修改改,但也已不是尚待完成的草稿。
與其整天幻想「那個我本來可以變成的自己」,不如學會接受當初的選擇,也相信現在的自己依然有重新選擇的能力。你現在的樣子跟你心中「理想的自己」之間的差距,就是痛苦的來源。別再把現在的生活當成是在等待「真正人生」開始前的過渡期了。
3. 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
那個在你30多歲傷你很深的朋友、那位放不下的前任,還有從沒道過歉的家人。這些事情很難說放就能放,但真正傷害你的,往往不是那件事本身,而是不肯原諒、不肯遺忘、不肯放下糾結前進的自己。
原諒不是為了他們,是為了把心裡那塊被他們佔住的地方清出來,不再讓那些傷害你人事物,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