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對進口至美國的大部分鋼鋁產品徵收50%的關稅,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對鋼鐵產品加征關稅。
全球主要經濟數據分析機構之一周二發布了最新經濟報告,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給出的折中預測遠未能反映出全球經濟正經歷的劇烈動蕩。
就在IMF籌備報告期間,一系列新動態已在改變當前局勢。美國對進口木材、傢具及櫥櫃加征的關稅已於周二正式生效,此舉預計將推高住宅建造成本。同日,中美兩國相互加征的首輪船舶港口費也同步落地。
周二的貿易局勢變動不過是特朗普總統誓言打破全球經濟秩序所引發連鎖反應中的一個環節,後續還將有更多變動。
上周,中國政府決定大幅加強對稀土金屬的出口管制。稀土金屬是製造半導體、手機、風力渦輪機及幾乎所有現代電子產品的關鍵材料。此外,針對電動汽車電池生產所需設備的新限制措施,也定於下月正式生效。
特朗普最初的怒火在上周末有所緩和,此前他的回應導致股市出現自4月首次宣布大規模加征關稅以來的最劇烈下跌。儘管如此,他威脅要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征100%關稅的提議仍是懸而未決。
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正引發全球連鎖反應:中國出口限制措施衝擊歐洲汽車製造商,美國對中國製造船舶的收費則影響外國船運企業停靠美國港口。
「美中關係極不穩定,」倫敦商學院教授理查德·波特斯表示,「人們根本無法預測第二天會發生什麼,而這正是本屆政府的典型特徵。」
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正使其他國家——幾乎是所有國家——陷入夾縫之中。例如,中國對金屬和磁體的出口限制,將影響到使用這些材料並在歐洲內部跨境運輸的歐洲汽車製造商;而針對中國製造船舶的收費,即便對停靠美國港口的非中國航運企業也同樣適用。
周二,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報復力度,將韓國航運企業韓華集團的五家美國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指控這些子公司「支持和協助」美國在造船業的相關行動。
北京和華盛頓實質上還在迫使全球各國選邊站。作為全球最大的中國汽車買家之一,墨西哥在特朗普政府的大力遊說後,於上月提議對中國汽車加征50%的關稅。
與此同時,印度與中國的關係愈發緊密。此前,白宮對新德里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不滿,對印度商品加征最高50%的關稅。8月,印度總理莫迪七年來首次訪華,出席一場安全與經濟會議——印度領導人藉此公開表明,若特朗普政府繼續針對印度實施懲罰性措施,印度仍有眾多盟友。
北京和華盛頓正施壓各國選邊站隊。在美國遊說下,中國汽車的主要買家墨西哥上月提議對中國汽車徵收50%的關稅。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動既有快速的推進,也有緩慢的發酵,其影響廣泛且難以預測。
今年夏季,當特朗普宣布計劃對大多數進口鋼鋁加征50%關稅時,英國鋼鐵製造商曾感到慶幸——英國政府已與美方達成協議,其鋼鐵產品僅需繳納半數關稅,即25%。
但上周,歐盟宣布對進口至其27個成員國的鋼鐵徵收懲罰性關稅後,英國業界的情緒急劇惡化。該政策給英國鋼鐵業帶來沉重打擊,因為英國鋼鐵近80%的出口流向歐盟。
然而,英國並非該政策的目標——這些舉措的矛頭指向北京和華盛頓,英國只是被波及的旁觀者。
歐盟此次加征的50%關稅主要針對中國,中國被指向全球市場傾銷低價鋼鐵。該關稅政策的另一目的是使得歐盟在與美國談判時佔據更有利地位。
「歐盟準備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保護本國經濟免受全球產能過剩的影響,」歐盟執行機構上周表示,「我們將繼續探索與美國的合作途徑。」
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衝突正引發連鎖反應——中國製造的船舶在停靠美國港口時面臨額外收費。Scott McIntyr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保護主義的勢頭也在蔓延,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均已採取措施保護本土鋼鐵企業。
不過,倫敦商學院教授盧克雷齊婭·賴希林表示,儘管貿易政策頻繁變動,全球經濟仍將保持高度一體化,即便經濟重心正從西方轉向亞洲。
目前,美國和中國的經濟增長均在放緩,短期和長期前景均充滿普遍的不確定性。
倫敦商學院的波特斯如此總結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態勢:「中國的目標穩定、明確且堅定,而特朗普政府的觀點和政策每天都在變化。」
「當前的不確定性程度極高,」他還說。「這無疑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