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0 月

OpenAI發布AI瀏覽器ChatGPT Atlas,挑戰Google

當地時間10月21日,OpenAI通過在線直播正式發布獨立AI驅動網頁瀏覽器ChatGPT
Atlas。這款以ChatGPT為核心的瀏覽器,不僅是OpenAI首次涉足互聯網終端工具領域、布局用戶訪問網路核心入口的標誌性產品,更被業內視為對谷歌Chrome長達十餘年瀏覽器霸主地位,以及「點擊鏈接找答案」傳統網路模式的直接挑戰。

「瀏覽器是現代人工作與生活的核心場景,而AI給了我們十年一遇的機會,重新定義『用瀏覽器』意味著什麼,」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發布會上直言。

他表示,ChatGPT
Atlas的終極目標是終結互聯網上重複繁瑣的「數字勞作」,讓用戶從「手動操作網頁」轉向「告訴AI要做什麼」,推動網路進入「意圖驅動」的全新階段。他提到,未來人們用互聯網,或許會像和瀏覽器聊天一樣簡單。

01.核心突破:「智能體模式」讓瀏覽器從「看」變「做」

OpenAI發布AI瀏覽器ChatGPT Atlas,挑戰Google

區別於傳統瀏覽器僅作為「內容展示窗口」的定位,ChatGPT Atlas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智能體模式」(Agent
Mode)。它是一個能代表用戶在網頁上完成複雜任務的AI智能體,直接將「瀏覽」升級為「執行」。

發布會上的演示直觀展現了這一功能的價值。用戶給出「準備海灘野餐」的指令後,AI智能體可自動識別食譜網頁中的食材清單,跳轉至Instacart平台並將防晒霜、野餐墊等物品加入購物車;在工作場景中,它能讀取Google
Docs里的項目計劃,自動同步到Linear任務管理工具,全程無需用戶複製粘貼或切換操作。

用戶啟動「智能體模式」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點擊瀏覽器內的功能按鈕;二是在提問時由ChatGPT主動詢問是否需要開啟操作。不過目前這一功能僅對ChatGPT
Plus、Pro及Business付費用戶開放預覽,OpenAI表示將根據用戶反饋優化速度與任務成功率。

02.體驗革新:AI深度嵌入,顛覆傳統瀏覽習慣

ChatGPT Atlas的界面

除了「智能體模式」,ChatGPT Atlas在基礎瀏覽體驗上也進行了「AI優先」
的重構,讓AI助手成為用戶與網頁交互的核心橋樑。

搜索反轉

最明顯的變化是「搜索反轉」(Search
Reversal)。當用戶在地址欄輸入「2024年最佳旅行目的地」,瀏覽器不會先列出一堆鏈接,而是直接彈出ChatGPT生成的整合回答,包含3-5個目的地推薦、理由及相關官網鏈接,傳統的鏈接列表、圖片、視頻則被歸到「搜索結果」、「圖片」等次級標籤頁。

這種「先給答案再給來源」的模式,大幅縮短了用戶從提問到獲取有效信息的時間,與谷歌Chrome的「鏈接優先」形成鮮明對比。

上下文側邊欄功能

「上下文側邊欄」(Context
Sidebar)解決了「看網頁問問題要複製粘貼」的痛點。打開任何網頁後,右側ChatGPT面板會自動載入頁面內容,用戶無需額外操作,就能直接提問「總結這篇報告的核心結論」、「解釋這個專業術語」,AI會基於當前頁面上下文給出答案。

而「游標聊天」(CursorChat)功能更進一步,在寫郵件、發文檔時,選中文字即可觸發AI建議,實時調整措辭、轉換語氣,比如從「口語化」改成「正式商務風」,或將未寫完的句子補全。

03.安全兜底:多重限制疊加用戶掌控,降低AI操作風險

用戶可控制瀏覽器安全設置

「讓AI替人操作網頁,安全必須是第一位的,」OpenAI在發布公告中反覆強調。為避免AI越權或被惡意利用,ChatGPT
Atlas為「智能體模式」設置了嚴格的技術邊界。AI無法在瀏覽器中運行代碼、下載文件或安裝擴展,也不能訪問電腦本地應用與文件系統;涉及銀行、支付等敏感網站時,智能體會自動暫停並等待用戶確認,防止非預期操作。

用戶還擁有全程式控制制權,可通過界面按鈕隨時暫停、中斷甚至接管AI操作;若擔心數據安全,可選擇「登出模式」(logged out
mode)運行智能體。此時AI不會使用現有賬號的Cookie,也不會自動登錄任何平台。

不過OpenAI也坦誠風險仍存。智能體可能在複雜任務中出錯,且存在被網頁隱藏的「惡意指令」誘導(即「間接提示注入」),可能導致數據竊取、執行錯誤操作。因此平台建議用戶使用時盡量監控AI行為,敏感操作優先手動完成。

04.個性化與隱私平衡:「瀏覽器記憶」可控可刪

ChatGPT Atlas加入了可選的「瀏覽器記憶」功能

為讓AI更懂用戶,ChatGPT Atlas加入了可選的「瀏覽器記憶」(Browser
Memories)功能,同時通過多重設計保障數據隱私。

開啟該功能後,ChatGPT會記錄用戶的瀏覽偏好、歷史內容關鍵點,比如上周查看的招聘信息、收藏的裝修案例,後續可直接提問「整理上周看的3個產品經理崗位要求」,AI會基於記憶快速生成總結。不過這些記憶僅歸用戶個人賬號所有,默認不會用於OpenAI的模型訓練。

用戶對「瀏覽器記憶」擁有完全控制權。在設置中可查看所有記憶內容,手動歸檔無用記錄,或通過「清除瀏覽歷史」鍵刪除關聯記憶;即使開啟記憶,也能通過地址欄的「可見性開關」(Visibility
Toggle),單獨禁止ChatGPT讀取某一網頁內容,避免敏感信息被記錄。此外,Atlas也支持隱身模式,開啟後聊天記錄、瀏覽歷史均不會保存,AI也無法調用過往記憶。

05.macOS用戶先行體驗,Windows等版本正在開發中

蘋果Mac用戶可六步完成ChatGPT Atlas的安裝

從發布當日起,全球ChatGPT用戶可在chatgpt.com/atlas下載ChatGPT
Atlas的macOS版本。ChatGPT的免費、Plus、Pro和Go用戶均可免費使用基礎瀏覽功能,比如AI搜索、側邊欄、游標聊天、瀏覽器記憶,但「智能體模式」僅限Plus、Pro、Business用戶預覽。

首次打開瀏覽器時,用戶可一鍵導入現有瀏覽器(如Chrome、Safari)的書籤、保存的密碼和瀏覽歷史,無需重新配置。OpenAI透露,Windows、iOS、Android版本已在開發中,具體上線時間將通過官方渠道通知。

Atlas的核心團隊集結了多位瀏覽器領域資深人士,包括前Chrome工程師達林.費舍爾(Darin
Fisher)、曾參與Chrome與Firefox開發的本.古傑爾(Ben
Goodger),這被視為OpenAI保障產品兼容性與穩定性的重要布局。

06.市場角逐:AI瀏覽器賽道升溫,Atlas挑戰與機遇並存

ChatGPT Atlas的發布,讓本就火熱的AI瀏覽器賽道競爭更趨激烈。目前市場上,Google
Chrome以超60%的份額佔據絕對主導,且正加速將Gemini
AI深度嵌入瀏覽器,計劃推出類似「智能體」的自動任務功能;微軟Edge雖早一步整合Copilot,但市場份額不足6%,難以形成規模效應;AI搜索初創公司Perplexity此前推出的Comet瀏覽器,雖主打「AI問答+實時引用」,但在複雜任務執行能力上遠不及Atlas的
「智能體模式」。

對OpenAI而言,Atlas的優勢在於ChatGPT超過8億人的周活躍用戶基礎,這些用戶對AI交互模式已有認知,轉化門檻較低;但挑戰同樣明顯,Chrome的用戶習慣已根深蒂固,且依託谷歌搜索生態形成了強粘性,Atlas要撬動這部分用戶,還需在功能穩定性、跨平台體驗上持續優化。

業內分析師認為,Atlas的意義不止於「一款新瀏覽器」,更標誌著OpenAI向「AI互聯網層」的布局。未來若越來越多用戶通過AI智能體完成網頁操作,廣告、電商、服務推薦等互聯網核心商業模式都可能重構。而互聯網也將從「用戶主動讀寫內容」的時代,逐步邁向「AI按意圖執行任務」的「可執行」時代,ChatGPT
Atlas正是這一轉變的首個關鍵試驗場。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