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8 10 月

解除爛尾樓購房合同之後:深度報道

買房五年,爛尾三年後,邱雲終於等來了最終的勝訴判決。

2025年8月21日,法院第二次二審判定邱雲與開發商2020年10月23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預售)》解除,與銀行2020年12月23日簽訂的《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合同》解除,並要求開發商返還首付、貸款本金、利息等費用。

從2020年購房開始,邱雲已支付首付196781元,已償還貸款本金加利息超過8萬元。2021年6月開始,工程全面停工,開發商「消失」。2023年3月,邱雲決定起訴開發商和銀行,並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判決結果的「反轉,再反轉」。

2025年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發布《陸某、張某千訴鹽城融某置業有限公司、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分行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該案例的裁判要旨明確指出,商品房出賣人逾期交付房屋,且案涉商品房建設已停工、短期內無交付可能性,買受人購買商品房以及為購買房屋而貸款的合同目的均無法實現。為一攬子解決爭議,保證裁判的統一性,買受人主張在同一案件中一併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和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但勝訴並不意味著邱雲能拿回買房的錢,他說自己像是拿到了一張「空氣欠條」。

根據深一度的採訪,來自廣東、河南、山東、湖北、新疆等多地的爛尾樓業主,在最高法入庫案例發布前後與開發商、銀行的訴訟中,有的在勝訴、調解後拿回全部損失,有的在解除合同後又面臨著「優先受償權」、執行難、銀行不配合「洗」徵信等新的問題。

解除爛尾樓購房合同之後:深度報道

開發商「突擊竣工」後,邱雲購買的房屋存在嚴重的漏水問題 圖|受訪者提供

退房,停貸

邱雲來自廣東清遠的縣城,在市裡工作。2020年10月23日,邱雲花了近20萬元首付,貸款58.9萬元,在清遠市內購入了一套房子。

合同原本約定2022年6月30日開發商交付精裝修的房子。然而,2021年6月再次來到樓盤,邱雲發現在一期完工後,其購買的二期建築工程全面停工。到了2022年的6月,停工的建築外部,排柵全部拆除,工地上不再有施工的痕迹。

意識到「事情不對勁」後,邱雲從2021年開始了漫長的維權之路。

業主們先是找到當地住建局。經住建局查證,開發商抽逃項目建設資金導致樓盤資金鏈斷裂。經調解,2022年6月1日,開發商曾書面向業主承諾:2022年11月30日交房,且與起初合同約定的精裝房不同,而是僅獲竣工驗收備案的毛坯房。但開發商再次食言。

住建局告訴包括邱雲在內的爛尾樓業主們,要麼等待,要麼起訴。

2023年3月,邱雲決定起訴開發商和銀行,同時停止還貸,此前他已還貸本息合計8萬有餘。6月18日,正式以商品買賣合同糾紛立案。

2024年1月15日,邱雲在案件一審階段勝訴,解除了其與開發商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以及與銀行的《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合同》。

但銀行繼續上訴。銀行認為,即使《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銀行作為合同第三人不能承擔義務,邱雲應該繼續承擔還款義務。

200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簡稱為《解釋》)第二十條規定: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致使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應予支持。

案件二審時遇到了新的「插曲」——2024年10月31日發回重審。邱雲2025年4月28日收到案件重審判決,法院認定房屋「具備毛坯交付條件,合同交易目的基本實現,從確保交易安全、平衡各方權益以及維護社會穩定考慮」,邱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合同》不宜解除。

而實際上,邱雲和其他業主發現,此時房屋和爛尾初期並無太大區別,僅裝上了門窗,通了水,還存在嚴重的漏水問題,多戶業主不敢裝修,拒絕簽收。

上海市錦天城(西安)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顧飛指出,實際操作中,不乏銀行和開發商以繼續上訴的方式避免壞賬,實現債權,等待專班入駐、紓困資金撥付等盤活方式。這在訴訟過程中被稱作「拖延戰術」。

而在現實情況中,有的開發商也會「突擊竣工」。中國裁判文書網一例判決書顯示,2025年9月28日,一起在廣東佛山的爛尾樓案例在已逾期交房的情況下,因在開庭前期「突擊竣工」,法院認定房屋「已具備交付條件」,案涉合同具備繼續履行的基礎,「故不宜作解除處理」,在二審中駁回了爛尾樓業主的上訴請求。

邱雲的案件經重審判決認定,房屋「具備毛坯交付條件,合同交易目的基本實現,從確保交易安全、平衡各方權益以及維護社會穩定考慮」,邱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個人房產抵押貸款合同》不宜解除。

邱雲繼續上訴。

2025年8月21日,廣東省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定,雖然毛坯房驗收通過,但仍然不滿足起初合同約定的精裝交付條件,開發商構成根本違約,邱雲與開發商和銀行的合同關係均獲得解除,並要求開發商返還首付、貸款本金等費用。

就在邱雲收到二審判決前,7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發布了一則發生在江蘇鹽城的房屋買賣糾紛案例,二審判決購房人與開發商和銀行均解除合同。基於《解釋》的規定,在該案例的裁判要旨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指出,應當充分考慮貸款購房情形下商品房買賣合同和擔保貸款合同之間的密切聯繫,在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解除後,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也被解除的,由商品房出賣人承擔已收受的購房貸款、購房款本金及利息的返還責任。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