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川普關稅合法性將開庭 焦點:「緊急狀況」如何定義
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審理川普的關稅命令,一般認為這些大法官的立場更傾向川普。(圖/美聯社)
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影響深遠的川普關稅命令,並將於星期三(11月5日)正式進行言詞辯論。案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定義緊急狀態?」回顧過去,在拜登任內,他曾以「疫情屬緊急狀態」為由,發布強制疫苗接種命令,但當時由保守派法官佔多數的最高法院駁回了該命令的有效性。如今,法院是否會對川普採取同樣嚴格的標準,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根據美聯社報導,這起訴訟由美國企業與州政府聯合提出,他們試圖援引拜登時期的案例作為法律依據。控方甚至直接點名川普任命的三位保守派大法官,希望爭取支持,以阻止川普經濟議程的核心內容。
川普援引緊急權力法為關稅辯護
川普動用的是1977年頒布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但此法頒布以來,尚無總統使用它來徵收關稅。川普政府向法官表示,實施關稅是因美國面臨兩大危機:
1.持續的貿易逆差已將美國推向經濟與國家安全危機的邊緣。
2.數十萬人因進口芬太尼死亡,這本身也是國家危機。
翻閱IEEPA法條,其中並未明文提及「關稅」或相關稅收詞彙,而是授權總統在宣布緊急狀態後,對「任何外國或其國民擁有權益的財產」進行管制。政府認為,這項授權足以支持關稅的徵收,而缺少「關稅」這一詞語並不影響法律效力。
美國法律重視判例,拜登任內的多個案件為本案提供參考。當時,他曾指示國務院與國家安全會議評估氣候變遷對移民模式的影響,並提出政策回應。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間,拜登要求大型企業強制接種疫苗,但保守派最高法院均認為國會未明確授權,駁回了相關命令。這一法律原則被稱為「重大問題原則」(major
questions doctrine)。
先例與「重大問題原則」
關稅挑戰者正援引這些案例,以當年保守派駁回拜登命令的理由對抗川普關稅。起訴者之一、芝加哥教育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