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5 11 月

社會

社會

中國科技產品正海嘯般席捲歐洲:無人機 電視 機器人…

現今歐洲市場正被來自中國的無人機、電視、機器人等的科技產品浪潮淹沒中。法媒指出,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不再滿足於模仿,而是不斷創新,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尖端產品。 面對中國科技產品這股海嘯般的衝擊,歐洲似乎束手無策... 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的人工智慧(AI)標誌。 REUTERS - Aly Song 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不斷創新,提供具競爭力價格的尖端科技端產品,今非昔比。 2016 年,保羅·法爾喬尼 (Paolo Falcioni)第一次參加上海國際電器及電子博覽會時,這個專註於消費電子產品的貿易展覽會創立於 1992 年,當時還處於起步階段。參展商數量不多,集中在一個展廳內。去年三月,這名代表歐洲家用電器製造商的主要行業協會APPLiA的總幹事再次前往中國這座特大城市。他向法媒指出,中國在經濟上的發展不斷創新,提供具競爭力價格的尖端科技端產品,今昔相比,對比十分鮮明。 如今,業內專家將此次展會與拉斯維加斯的CES和柏林的IFA並列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展會之一,展會橫跨16個展廳,本土品牌蓬勃發展、熱鬧非凡。保羅·法爾喬尼解釋道:「這表明,在短短十年間,互聯互通、人工智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中國曾被稱為「世界工廠」,如今我們與這個時代相去甚遠。現在,中國企業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創新,並以無與倫比的價格開發出技術含量高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擁有真正的營銷策略。戰略與運營諮詢公司DNG的創始人文森特·雷德拉多回憶道:「直到最近,市場上還沒有知名的中國品牌。這些工廠替歐洲公司生產產品,然後這些公司再以自己的品牌轉售。」 這些生產基地如今身兼兩職:它們既繼續為其他公司生產產品,也開發自己的產品線。「整個產業生態系統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尤其是在深圳。」 「研究、產業和投資者之間的這種緊密聯繫使得反應速度非常快。」 Innov8 集...
社會

費加羅報:習近平罕見在公開場合展現幽默登上頭條

周二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關注的重點各不相同。 2025年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晤前握手。 AP - Kim Do-hun 法共「人道報」關注法國建材集團《拉法基在敘利亞(的經營是):血腥水泥》,報道了這家法國巨頭正因資助恐怖主義而受審。它被指控在2013年至2014年間向「伊斯蘭國」(ISIS)支付數百萬歐元,來維持其位於賈拉比亞工廠的運營。《紐約:曼達尼革命》也是「人道報」關注的重點,指出這位被特朗普抨擊的社會黨候選人攪亂了紐約的市長競選。他成功組建了一個代表這座城市面貌的聯盟:年輕、大眾且多元化。《過度徵稅的危害》是經濟類「回聲報」的頭版大標題。指出國民議會恢復了對避稅者徵收的離境稅,進一步削弱了供給政策;人壽保險可能因國民議會通過的對非生產性財富徵稅而受到懲罰。此外總統馬克龍將組織一場「選擇法國」峰會,來安撫法國投資者。天主教的 「十字架報」關注同一主題,稱周二開始討論的社會保障預算案的議題之一——暫停養老金改革是《妥協的代價》。右派「費加羅報」關注法國國內社會新聞,指出《威脅、襲擊、私刑:警察成為攻擊目標》,報道了一名19歲的學生馬蒂斯在北部城市裡爾,被一名逃避警方交通檢查的31歲司機撞死,之後肇事司機逃逸,最終被警方抓捕。右派大報指出:這種拒不配合執法的現象在今年前九個月增加了9%,表明針對執法人員的暴力行為日益猖獗。 《誰能阻止它?》是法國左派「解放報」的頭版大標題。關注中國超快時尚巨頭希音在巴黎百貨公司巴詩威(BHV)開設的實體門店將在周三開張,而希音因其線上平台銷售兒童色情玩偶而備受爭議。解放報在第二版的大事件版面刊登了多篇相關報道,並以《挑釁》為題撰寫了社論文章。指出一個月來爭議不斷,罷工、請願、品牌和投資者紛紛撤離……但這一切都未能阻止法國百貨公司老闆梅林讓希音的首家門店進駐...
社會

七年貿易戰打下來 川普態度變了

撰文:杭子牙 中美釜山會晤後,當地時間11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接受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採訪。在談到中國時,他說,「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尤其是在中美關係上。」「我們和中國一樣著眼於長遠。」「我們一直在關注他們,他們也在一直關注我們。與此同時,我認為我們相處得很好,而且我認為,通過與中國的合作,而不是單方面僅僅擊敗他們,美國可以變得更強大、更優秀。」 這一表述,和中國對中美關係的系統論述出奇一致。在對國際格局和中美競爭關係的判斷上,中國也認為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尤其中美之間,是根本性的帶有國際權力爭奪性質的競爭。對與美國的競爭,中國也著眼於長遠和整體競爭格局的轉化,沒有計較一時一地之得失。中美確實都視對方為最主要的挑戰,一直在關注對手。更關鍵的是,在競爭過程中,中國一直呼籲中美應加強合作,不要謀求擊敗對方,雙方合作不僅對中美兩國有利,對世界也有利。 對比七年前,2018年3月22日,以川普簽署對華加徵關稅的總統備忘錄和中國於次日宣佈反制措施為標誌,中美貿易戰開打時,川普來勢洶洶的姿態,覺得通過關稅戰一招,就可以把中國從美國稱霸的舞台上踢開的強橫姿態,可以看出川普對中美競爭關係的論述,和如何與中國進行競爭出現了顯著變化。和拜登時代布林肯、沙利文等表示要「從實力地位出發」教中國如何遵守國際規則,也呈現出顛覆性變化。 川普在中美釜山會晤前發帖用G2形容中美會談。 川普第二次當選上任以來至少兩次提到的「G2」世界。第一次是在今年入主白宮後不久,他當時說,中美合作可以搞定世界上絕大部分事情(當時還沒有直接說G2)。第二次是在韓國釜山會晤之前,這次川普說的更為直白,而且全部是用大寫字母:「THE G2 WILL BE CONVENING SHORTLY!」(G2即將開會!)這一細節不僅反映出他對即將舉行的中美會晤的期待,更反映出他對中美關係...
社會

中國機器人慘遭美國網紅霸凌「施虐」!引髮網友關注

中國機器人慘遭霸凌!被逼穿女僕裝煮飯,最後滑倒重摔。圖/翻自Cody Detwiller YT 美國YT網紅戴威勒(Cody Detwiller)近日上傳一段視頻,展示他如何使用中國宇樹Unitree G1機器人,不過過程中戴威勒多次「霸凌」機器人,意外製造「笑果」,也引髮網友關注。 其中一片段可見,戴威勒逼機器人穿女僕裝,要求它煮飯,但由於機器人不受控,一度讓戴威勒心急。最後機器人完全搞砸菜色,直接把平底鍋的菜潑在地上,最後自己「踩」到菜而滑倒,形成詭異畫面。 不僅如此,戴威勒還頻頻對機器人「訓練」,包括承受重力、撞破玻璃門、持刀械練武功、爬山等。但只見機器人不斷跌倒或被砸,身上傷痕纍纍,宛如遭到戴威勒的「霸凌」。 據悉戴威勒花了8萬美元買了這尊機器人。這尊Unitree G1機器人算是宇樹最新力作,號稱搭載AI技術,具備超越人類的靈活性,例如它可以抓取各種形狀和材質的物體,完成擰螺絲、開關門等精細操作。此外,Unitree G1搭載深度學習演演算法,可以通過觀察和模擬人類的動作來學習,並通過強化學習的方式不斷優化自己的行為,並提升能力和完成更多任務。...
社會

墨西哥墳頭,擠滿蹦迪的中國人

亡靈節現場,中國遊客比亡靈還多。 ▲ 首圖 | 旅界實拍 領域 | 出境游 01 剛剛,墨西哥城郊外墓園的人群還在勁舞,我和幾個同胞從墳頭蹦迪現場擠出人群,拼了輛車回城。 11月2日,是墨西哥的亡靈節,也是這座城市最魔幻現實的日子,不僅整座墨西哥城2000萬人都沉浸在亡靈節氣氛中,也多了不少中國人身影。 早在出發前,我就看到小紅書上為今年墨西哥城亡靈節大遊行遲遲未定的時間吵翻了天。 真正親臨年年爆火的亡靈節大遊行現場,果然,很多畫著骷髏妝的面孔下,開口就是中文。 身邊幾個年輕人正在用中文討論拍攝角度,一個舉著穩定器的女生說要「拍成《尋夢環遊記》那種感覺」,另一個男生則蹲下來拍花車上的骷髏舞者。 聽口音,他們大概是從廣州來的攝影博主。 原以為只是個別現象,結果人越聚越多,中文成了這條大道上的第二語言。 下午遊行進入高潮,巨型骷髏花車在街上緩緩移動,鼓點震得地面都在顫,人群里有人喊Viva la Vida,一個穿旗袍的女孩正舉著自拍桿對著鏡頭直播:「我們在墨西哥亡靈節現場,簡直比上海迪士尼還熱鬧。」 那一瞬間,我意識到中文正在融進這場全球狂歡的背景音里,那一夜,墨西哥城也比我想像中更像一個巨大的露天派對。 後來,亡靈節結束的晚上,叫車變得比搶五月天演唱會門票還難。 我和酒店裡認識的一對上海情侶臨時拼了一輛黑車,前往傳說中亡靈節氣氛最純粹的Mixquic墓地墳頭蹦迪。 車剛出城不久,司機就搖下窗子開始緊張打電話,他說前方路段封路了,有些農民把拖拉機開出來堵路,因為當地玉米收購價格過低,農民們要通過阻止亡靈節遊客的方式來給墨西哥政府添堵。 後排那位上海小哥開始找現金想疏通,司機勸他別下車,說根本沒用,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表達抗議情緒。 最後,我們繞了半小時山路才從另一側進村,遇見另一組帶孩子過來「墳頭蹦迪」的廣州家庭。 凌晨一點,墓園正中央跳舞的人群中,突然響起了一陣熟悉的中文抖...
社會

中國延長46國入境免簽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3日晚公布2026年12月31日前可單方面免簽入境30天的適用國家,共計46國。(歐新社)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今晚公布2026年12月31日前可單方面免簽入境30天的適用國家,共計46國,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韓國和部分中東國家,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以及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國。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微信公眾號「領事直通車」公告,2026年12月31日前可單方面免簽入境中國30天的適用國家中,亞洲為韓國、日本、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南美洲為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大洋洲為澳洲、紐西蘭。 其餘均為歐洲國家,為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波蘭、葡萄牙、希臘、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摩納哥、列支敦斯登、安道爾、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北馬其頓、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塞普勒斯、瑞典。 上述46國當中,瑞典為中國新開放單方面入境免簽30天的國家,自今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有效;其餘45國先前已經開放,但效期都延到2026年12月31日。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表示,上述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赴中國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可免辦簽證入境。不符合免籤條件者在入境前仍需辦妥中國簽證。...
社會

搭機不要亂換座位 專家警告5大風險

▲搭飛機時亂換座位,恐危及飛行安全。(示意圖/取自pixabay) 不少民眾都會趁著假期搭飛機出國,有些人甚至會在上機前事先選位置。不過在搭飛機時千萬要注意,千萬不要為了想坐更舒適的座位或是更靠近朋友等原因而隨意更換座位,因為這看似無害的舉動,背後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巨大風險,輕則影響個人聲譽,重則甚至可能危及飛行安全,導致飛機重心偏移,甚至失控墜毀。 根據《香港01》綜合航空專家、機長及空服員的建議,整理出了在飛機上不能隨意換位置的5大關鍵原因,避免讓自己和他人都陷入不必要的危險之中。 原因1:影響自己聲譽 先前有一名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空服員莉安娜(Leanna Coy)在TikTok以「為什麼你不該在飛機上換座位」為標題,分享了她的親身經歷。她表示,曾心軟與一名陌生女子交換走道座位,事後卻感到非常後悔和焦慮。 因為她意識到,如果該名乘客在飛機上做出任何異常行為,像是在廁所吸煙,由於登機記錄仍是她的名字,後果很可能算在她頭上。為避免因他人行為影響自己的聲譽,非必要情況下,切勿與陌生人換位! 原因2:危及飛行安全 知名旅遊網站Skyscanner曾引述航空安全專家的建議,指出乘客隨意調位可能破壞飛機的重量分佈,這對於維持飛行穩定性至關重要,尤其在小型飛機上影響更大。 資深機長Magnar Nordal也曾在問答網站Quora強調:飛機的「重量與平衡設定」是機長根據最初的座位分配來調整的。若乘客擅自調位,可能導致機長誤判飛機重心,進而影響飛行控制系統,最嚴重恐會導致飛機失控或墜毀! 原因3:使航班營運混亂 航空公司系統會將乘客姓名與其分配的座位綁定,以便於安全追蹤、緊急情況下識別乘客及提供精準的機上服務。 如果乘客私自更換座位,一旦有如孕婦或年長者等需要特殊協助的乘客,空服員將難以快速確認其位置,從而影響服務效率和緊急協助的時效性。 原因4:拖慢逃生效率 《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
社會

墨西哥市長亡靈節遭暗殺 以反暴力著稱 中槍前懷抱幼子

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墨西哥南部格雷羅州傳出震驚全國的消息,阿科蘇辛市長卡洛斯·曼佐(Carlos Manzo),在亡靈節慶典期間遭槍擊身亡。終年只有45歲的他,以「反暴力」與「社區重建」的形象深受當地居民愛戴,卻倒在了象徵紀念與團聚的節日夜晚。更令人唏噓的是,就在遇襲前不久,他還與年幼的兒子合影,笑容溫和、毫無防備。 據報道稱,事件發生在當晚8時許。阿科蘇辛市區正舉行亡靈節活動,人們穿著傳統服飾、舉著蠟燭與骷髏花環紀念逝者。曼佐市長與家人出現在現場,與市民親切合影,場面熱鬧。 根據當地警方通報稱,活動開始數分鐘後,數名持槍男子突然接近市長所在的地方,向他連開數槍後逃逸。曼佐當場倒地,送醫不治。警方目前正在追查嫌疑人身份,並懷疑這起襲擊與該地區長期存在的販毒組織有關。 「那一刻所有人都尖叫著躲避,孩子們被嚇哭。市長本來在笑,轉眼就倒在地上。」一名目擊者在接受當地報紙採訪時說道。 在社交媒體上,襲擊前拍下的一張照片被廣泛轉發。照片中,曼佐身穿節日襯衫,抱著年幼的兒子,笑容滿面地欣賞著派對燈光。當時沒有人想到,那將成為他留給家人的最後影像。 「他總是笑著告訴我們,勇氣不是不怕死,而是依然選擇善。」當地人給予了曼佐這樣的評價。 曼佐並非出身政壇名門。他年輕時是一名教師,曾在當地社區學校任教多年,主張通過教育和青年就業計劃減少幫派暴力。2018年,他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政,強調「拒絕腐敗、拒絕暴力」的競選口號,並成功當選市長。 在他的任期中,阿科蘇辛市的治安一度有明顯改善。他推動社區夜校、貧民區照明工程,還在公共牆面上繪製反暴力塗鴉。「讓槍聲遠離孩子的夢」,是他最常說的一句話。 然而,這樣的形象也讓他成為部分犯罪團伙的眼中釘。據格雷羅州安全局報告,過去一年他曾兩次收到死亡威脅,但他拒絕撤離,仍堅持公開出席社區活動。 格雷羅州是墨西哥暴力事件最頻發的地區之一,毒品走私、地盤沖...
社會

寧死不坐牢!美男法院三樓撞破玻璃跳下亡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22歲男子疑因害怕再次入獄,從法院三樓窗戶跳出亡。(示意圖/pexels)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22歲男子泰誇恩.理查森(Tyquan Richardson),在法院面臨涉嫌持有大麻與槍枝的指控時,疑因害怕再次入獄,竟在警方準備逮捕他之際,從法院三樓窗戶跳出,最終因墜樓傷重不治。 根據《Mirror UK》報導,泰誇恩原本因涉嫌意圖販售大麻被起訴,並處於保釋期間。警方在法院辦公大樓外發現一把上膛手槍,旁邊還有文件上寫著泰誇恩的名字,懷疑槍枝與他有關,於是進入法院準備將他逮捕。警方表示,泰誇恩對槍枝指控可能造成的後果十分擔憂。 警方指出,案發當時泰誇恩承認槍枝為他所有,並已被上銬,但他突然掙脫控制,頭部先撞破法院三樓大片玻璃窗,接著整個人直接衝出窗外,從三樓墜落到混凝土地面,留下破洞的窗戶與大量碎玻璃。警方在一樓找到他,將他緊急送醫,泰誇恩仍於當天下午1點30分宣告不治。 理查森生前有多項前科,包括違法持槍與加重攻擊等。目擊他墜樓的民眾形容聽到「像爆裂聲的巨響」,警方也表示「所有人都很震驚」。這起案件目前受到地方關注,凸顯法院安全與嫌犯精神壓力等問題。...
社會

曼達尼藝術家妻子行蹤神秘 或成首位Z世代第一夫人

美國紐約市長選舉11月4日登場,民主黨左翼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聲勢大幅領先。隨著曼達尼展露頭角,他神秘的藝術家妻子杜瓦吉(Rama Duwaji)也開始吸引人們關注。除了於6月24日民主黨初選當日,在Instagram發貼慶祝丈夫贏得初選外,杜瓦吉從未與曼達尼一起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也沒有接受過任何雜誌專訪。 美媒報道,如果曼達尼贏得周二(4日)的選舉,成為紐約市首位穆斯林市長及百年來最年輕的市長,杜瓦吉也將有機會創造歷史:這位28歲的藝術家將成為紐約市首位屬於Z世代的第一夫人,與丈夫一同入住紐約市市長官邸格雷西大廈(Gracie Mansion)。 在6月民主黨初選前,杜瓦吉Instagram中幾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她認識曼達尼。直到她於24日在Instagram發貼稱「無比自豪」,貼文中亦包含她和曼達尼的合照、她提前投票的照片,以及曼達尼的童年照。除此之外,杜瓦吉的Instagram主要用於推廣她描繪中東女性與巴勒斯坦人困境的藝術作品。   Z世代藝術家 出生於侯斯頓(Houston,又譯休斯敦)的杜瓦吉擁有敘利亞血統,並在德州生活至9歲時隨家人移居至迪拜,且擁有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視覺散文插畫碩士學位。 2025年6月25日,美國紐約市,曼達尼 (Zohran Mamdani,左二)勝出民主黨內市長候選人初選。圖為他的父親馬哈茂德 (Mahmood Mamdani,右一)、母親奈爾 (Mira Nair,左一)和妻子杜瓦吉 (Rama Duwaji,右二)與曼達尼一起觀看點票結果。曼達尼勝出初選,將代表民主黨在同年11月競逐紐約市長。(Reuters) 杜瓦吉與曼達尼於2021年在交友軟體Hinge相識。當時曼達尼剛當選紐約州眾議員,但杜瓦吉卻對此事知之甚少。後來兩人於2024年10月訂婚,隨後不久曼達尼就正式啟動市長競選活動。同年12月,他們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