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烧光50个亿!中国又一行业批量倒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发展,古镇旅行深受年轻人喜爱,在经历过凤凰古城和乌镇的突然爆火后,全国各地更是一夜之间,蹦出来无数真真假假的万年古镇旅游区。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古镇竟接二连三的亏损倒闭,甚至于一家8年投资了50亿的古镇,也被迫歇业。
原本人满为患的古镇为何突然间无人问津?全国古镇批量倒闭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
古镇集体倒闭
2024 年上半年,湖南大庸古城每天买票进园的不足 20 人,有时候景区里的工作人员比游客还多,4 年时间直接亏了 10
亿,最后净资产负 3 亿,彻底成了烂尾工程。
这还不是个案,2020 到 2022 年,超 200 家人造古镇景区都倒了,不少古镇钱砸进去建好,连门都没开就凉透了。
曾经挤得人挪不动脚的古镇,落到这份上,纯纯是自己作出来的。
三个“大坑”逼走游客
第一个坑是“复制粘贴”,全国古镇长一个样。
火着没两年,游客就发现不对劲:去湖南的古镇是粉墙黛瓦,到青海的古镇还是这模样;进门必见仿古牌坊,街上全是臭豆腐、烤肠、竹筒奶茶这“三件套”,连墙上“想你的风”的标语都没换过字。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更扎心:93.4%的游客觉得古镇“相似”或“非常相似”,有人发朋友圈的古镇照片,自己都分不清是在哪拍的。
开发商只抄“古装壳子”,不挖当地文化,把古镇变成了换个地名就一模一样的小商品市场,游客看一次就腻了。
第二个坑是宰客没底线,专坑外地游客。
2025年6月,游客刘先生在丽江束河古镇的酒吧点了4扎精酿啤酒,结账时被报出2160元,当场懵了。
商家还嘴硬“明码标价”,可那价格表藏在酒柜角落的小黑板上,字又小又歪,不凑到跟前根本看不清。
要知道,同款啤酒在网上买,一升才50块,这里直接翻了3倍多。
这种事不是偶然:周庄两份普通冰粉卖150元,重庆某古镇6块散装糖要收466元,商家全拿“你自己不看价”当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