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京都在追的路邊攤 憑啥凌晨排隊三小時?
在今天,「鑊氣」可能已經是飲食業的神話,聽說過,沒見過。在外賣無孔不入的都市生活里,這種師傅拿著鐵鍋大勺在你面前哐當猛炒、火苗亂竄的畫面,誰能頂得住?北京近期的美食頂流,不是bistro也不是主理人餐廳,而是一個行蹤神秘的臟攤兒。 每到晚上九點,東三環高架橋下的一個攤位前就會排起長隊,炒飯師傅頂著食客飽含期待的熾熱目光猛火爆炒。高樓大廈的角落裡,煙薰火燎的氣息直衝雲霄。 過於火爆的生意,硬生生把炒飯攤逼成了流動攤位。每天隨機出攤,想要吃上一次,不僅得體力好,還得多加幾個群,拓寬人脈。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因為生意過於火爆,據說11月初,攤主「小廣東」就要把攤位拓展成實體小店。看來將會給在夜晚中苦苦尋覓的人們降低等待的難度。 北漂在寒風中追著攤主跑早已不是個例。對於都市打工人來說,「漂亮飯」只是朋友圈的裝飾品,好吃不貴的臟攤兒才是他們下班後苦苦尋覓的「白月光」,而每座城市也都有著自己的銀河護「胃」隊。 一、都市打工人,全網找臟攤兒 晚上十點多,北京打工人的工作群剛剛消停,另一個群開始蠢蠢欲動。一句暗號在反覆刷屏:「今天出攤嗎?」 運氣好的話,會出現一位已經在現場的好心人,丟來一個定位。否則就得時不時查看一下手機,在刷屏的疑問句里尋覓一絲線索。 一位家住東壩的朋友告訴作者,她離這家炒飯攤最近的一次是9月29日。那天她從社交平台上偶然得知,攤主就在她家附近不到一公里的街道上出攤。然而,當天她在外地出差,等到第二天回來再一看,出攤位置又變了。 想要吃上這樣一盒簡單的炒飯或炒餅,堪比城市尋寶。因為小攤過於火爆,山寨店家也開始陸續出現。社交媒體上,不少人吃完好幾天,才發現自己「吃錯了」。 這炒飯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對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