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1 11 月

社會

社會

男吃飯中離席如廁失蹤 尋遍街巷發現人躺屋頂

台灣高雄岡山昨(1)日晚間傳出離奇失蹤事件!一名50歲蘇姓男子與家人到餐廳用餐,吃到一半起身上廁所後卻「人間蒸發」,遲遲沒回座,家屬焦急報警,警消連夜展開地毯式搜尋,沒想到竟在餐廳附近屋頂上找到他,蘇男子竟獨自躺在屋頂,一動也不動,醉得不省人事,所幸送醫後無大礙,虛驚一場。這起烏龍失蹤事件發生在昨晚10點半左右,蘇男與妻子等人到岡山區公園西路三段一家餐廳聚餐。沒多久蘇男稱要上廁所離席,但十幾分鐘過去仍未回來,家人心生不安,四處尋找仍不見人影,只好報警求助。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岡山分局員警廖慶文、何致維接獲報案後,立刻趕抵現場協尋,搜尋過程中在餐廳後方巷弄聽到微弱的呼喊聲,抬頭一看,竟從屋頂方向傳出。員警立即爬上鄰近建築物查看,驚見蘇男橫躺在屋頂瓦片上,神情恍惚但仍有意識。警方隨即通報消防隊支援,警消合作合力將他安全救下。蘇男被救出後送往秀傳醫院檢查,幸好並無生命危險,目前健康狀況穩定,至於他為何會出現在屋頂、是否因頭暈或其他身體狀況誤爬上去,仍有待釐清。...
社會

年輕人「催吐」上癮?「我吐出來的不是食物,是錯誤」

小豆暴食一頓吃的食物 「吐會上癮。」對小魚而言,吐是一件很爽的事情——「類似於尖叫或者吶喊。」食物對小魚來說,沒有好不好吃,只有好不好吐:豆沙麵包、月餅、紅薯干會墜在胃裡出不來,並且很重;乳製品、酸奶吐出來的味道很噁心。 在社交媒體上,有不少像小魚這樣的女孩們,她們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一口氣吃掉八斤的食物,然後去廁所吐掉;每天花十幾個小時用來吃和吐;保持體重低於25kg。寫這些帖子的女孩們都很年輕,許多人不滿18歲,她們稱自己為ED妹(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s的縮寫)。 進食障礙通常表現為強烈的害怕體重增加和發胖,患者會伴隨著不可控地反覆暴食,繼之採用嘔吐、禁食等補償性行為防止增重。它是精神障礙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並經常伴有嚴重的軀體併發症和心理痛苦。 但在現實中,醫生、家人卻難以發現他們。數據顯示,全國外科醫生對神經性貪食的識別率僅為12%。在不知情的父母、朋友,甚至她們自己都認為這僅僅是「過度減肥」的同時,這些女孩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推到了另一個世界。 1.76米的喆喆,體重最輕時只有34kg 不許一粒米留在胃裡 下午兩點,室友都去上課了,這是小豆的進食時間。在食堂買來的燒臘飯、肉夾饃、包子,外賣送來的漢堡、炸雞塊、菠蘿油麵包、蛋撻、芒果千層蛋糕,還有自己煮的一鍋螺螄粉。 所有準備齊全後,小豆開始大口大口地往嘴裡送。「快一點,吃得再快一點」,耳邊有個聲音彷彿一直在催促她。小豆來不及咀嚼,不停地用飲料把食物衝下去。吃到螺螄粉的時候,鍋里還冒著熱氣,但小豆等不及了,邊吹邊送進嘴裡。吃完這些食物,小豆的肚子已經突了出來,她轉身把之前買的餅乾找出來,繼續一塊接一塊地塞進嘴裡。 嘔吐是這場進食的高潮。餅乾還沒吃完的時候,小豆感覺食物已經頂到喉嚨,自己像一個被塞滿的罐子。扔下餅乾袋,小豆衝進廁所。左手撐住馬桶,右手戳進喉嚨里捅。她忍住不發出聲音,那些剛吃下去的食物...
社會

葬禮吃席圍牆突然倒塌,砸死6人

「去的時候還是好好的,就40多分鐘,孩子就沒了。」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守望鄉羅家包包村村民陳麗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9月10日,25歲的女兒呂珂宇在親戚劉某奎家參加喪宴時,被突然倒塌的圍牆砸中身亡。 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傷。呂珂宇的姑姑呂國瓊也不幸遇難。陳麗華說,另有3人重傷。事發地村民劉女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重傷者中,有兩名幼童,分別3歲多和7歲多,「抱出來時都哭不出來了,等不及救護車,家人直接開車送去醫院」。目前,兩幼童已出院。 事發至今已有51天。除仍在昭陽區殯儀館的呂珂宇外,其他5名遇難者均已火化。陳麗華說:「我也不想讓她躺在冰櫃裡面凍著,我心疼孩子一直擺在那裡,但是孩子不能這麼不清不楚地就死了,我們需要公布調查結論。」 「一眨眼的工夫,就倒平了」 9月初,呂珂宇家接到了表親劉某奎父親去世的消息,通知要在9月10日「燒紙」掛禮。劉某奎家住劉家灣灣村,距離呂家僅有兩三公里。 據陳麗華了解,這場宴席擺了上百桌,分了兩輪進行。劉某奎家地方不夠用,還借用了鄰居家院壩。呂珂宇參加的是第二輪,就在劉某奎鄰居家的院壩中。 事發現場 圖/受訪者提供 一名在場的輕傷目擊者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宴席橫豎各3桌,每桌約10人。呂珂宇與呂國瓊坐在靠牆的位置,這道水泥磚牆約10米長, 3米高,自己坐在牆對面。當天有雨,開席前院壩上方已搭好篷布遮雨。篷布一端系在牆上的鐵絲上,另一端連著旁邊的樓房。 「眼看著牆塌下來,一眨眼的工夫,就倒平了。」目擊者說,牆倒後,遇難者家屬和村民們哭喊聲一片。大家徒手搬磚救人,約半個小時後,幾位村民陸續被扒出來。「被牆打倒的人個個身體都變形了,沒有一個有生命跡象。」 當晚,在廣州工作的陳麗華接到呂珂宇大伯的電話說「小孩沒在了」,她一度以為是外出去玩,直到對方說「被牆砸死了」,「我整個人就蒙了,說不出話來」。 牆體倒塌後,桌凳被砸扁。圖/受訪者提供 買不到當晚回...
社會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滿月」,為什麼兩黨還不急

美國政府關門持續一個月,兩黨仍未就預算撥款達成一致。 一個月前,美國國會未能在最後期限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資金於10月1日零時中斷,美國法律意義上的政府「停擺」正式生效。除「提供必要服務的政府僱員」外,數十萬聯邦僱員被迫無薪休假,部分公共服務暫停或延遲,經濟數據發布也受到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BBC)評價道,在以往政府停擺危機發生時,兩黨通常會深夜談判,力圖儘快恢復政府運作。然而,這一次幾乎看不到同樣的合作精神,兩黨互相指摘,認為對方才是導致僵局的主因。甚至,這屆美國政府似乎「非常樂意」讓聯邦機構處於長期關閉的狀態。 《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ABC)和民調機構益普索10月24日至28日聯合展開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45%的美國成年受訪者表示,特朗普和共和黨是造成政府停擺的主要責任人。與此同時,認為民主黨應為此負責的選民比例略有上升,從政府停擺開始時的30%上升到最新民調的33%。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30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大廈,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接受媒體採訪。美國政府停擺已進入第30天,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政府全面停擺事件。視覺中國 圖 政府停擺,誰損失最慘重? 在此次政府停擺危機中,受衝擊最大的群體當屬聯邦僱員。 根據華盛頓特區智庫兩黨政策中心的統計,全美約有140萬聯邦文職僱員在停擺期間無法領取工資。其中,約半數員工處於「無薪休假」狀態,意味著「既不能工作也拿不到報酬」,但預計在政府恢復運轉後可重返崗位,而另外半數員工因崗位屬「必要工種」而不得不繼續工作。 過去,政府僱員往往只被要求進行臨時休假,薪資延後發放。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白宮要求各聯邦機構在「停擺」期間制定一份永久裁員名單。美國司法部的文件顯示,「停擺」進入第三周,已有來自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國土安全部、教育部等機構的超4000名員工收到裁員通知。 美國眾議院工作人員...
社會

黃仁勛一頓炸雞,韓國「雞肉股」爆了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首爾與韓國商界領袖的一場炸雞晚宴,意外點燃了韓國股市的「模因狂熱」,部分相關股票一度飆升30%。 這場備受矚目的晚宴發生在周四晚間,黃仁勛與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現代汽車執行董事長鄭義宣現身首爾一家名為Kkanbu Chicken的炸雞店。相關照片和視頻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儘管Kkanbu Chicken並非上市公司,但其競爭對手Kyochon F&B Co.的股價在周五一度飆升20%;韓國家禽加工商Cherrybro Co.更是觸及30%的單日漲停板,成交量為平均水平的約200倍。甚至連生產炸雞機器人的公司Neuromeka Co.的股價也應聲大漲。 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病毒式傳播對韓國股市的獨特影響,也揭示了這場休閑晚宴背後的商業邏輯。在輕鬆的氛圍之下,是黃仁勛意在深化英偉達在韓國這一關鍵市場布局的戰略意圖。據華爾街見聞文章,英偉達與三星電子、現代集團、SK海力士達成協議,將提供超過26萬顆AI晶元以啟動韓國AI項目。英偉達未披露交易的財務條款。 科技巨頭的非正式晚宴 這場引發市場波動的晚宴本身充滿了輕鬆的社交細節。周四晚間,黃仁勛身著其標誌性的黑色皮夾克,出現在首爾江南區的Kkanbu Chicken餐廳,引來大批民眾圍觀。 他們點了三份炸雞、芝士條和三杯生啤,黃仁勛喝了隔壁桌的燒酒配啤酒。 用餐期間,黃仁勛向李在鎔和鄭義宣贈送了印有英偉達DGX(該公司的人工智慧系統系列)字樣的禮盒。李在鎔則向鏡頭展示了一張黃仁勛的簽名便條,上面寫著: 「致我們的合作,致世界的未來!」 黃仁勛喊出「全場免單」,在晚宴結束時,由李在鎔和鄭義宣共同支付了約250萬韓元(約1750美元)的賬單,其中甚至包括了當時餐廳內其他所有顧客的餐費。 黃仁勛則在餐廳外與等候的人群互動,並在各種物品上簽名。 這場聚會並不僅僅是一次吸引眼球的公關活動。黃仁勛此次訪問...
社會

演員馮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許紹雄一語成讖

據港媒11月1日報道,香港著名演員馮淬帆去世,享年81歲。 與馮淬帆相熟的蔡淑君在1日凌晨發布噩耗,表示在10月31日深夜得知噩耗,心情難以平復,回憶馮淬帆過去總是有說有笑,台前魅力十足、私下親切可愛,願他一路走好。 81歲的馮淬帆是香港一代笑匠,被譽為「幽默祖師」,他在1965年入行,師從楚原導演並參與拍攝電影《紅花俠盜》,之後到TVB拍攝電視劇,1983年陸續出演《五福星》《精裝追女仔》系列,滑稽幽默的演繹方式深受大家喜愛,曾提名「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晚年隱居台灣,2018年曾回香港給恩師楚原頒獎, 馮淬帆在片中的台詞「香蕉你個芭樂」成為經典口頭禪,而他塑造的劉定堅、犀牛皮等經典角色,貢獻了教科書級的表演,而在兩年前,與馮淬帆多次合作的吳耀漢,因腎衰竭不幸離世。 馮淬帆公開資料顯示他一生沒有結婚,也沒有生育子女,不過馮淬帆早年曾自曝有私生子,但私生子一直沒有露面,也沒有照顧他的晚年,可能只是玩笑話。 令人唏噓的是,香港演藝圈近期失去了多位藝人,包括許紹雄、甄志強,還有台灣歌手坣娜,馮淬帆的去世,更是給演藝圈蒙上一層悲傷的陰霾。 據了解,馮淬帆晚年身體抱恙,今年5月曾因肺炎引起氣喘入院2個月,多次曬吸氧照片。今年10月,馮淬帆自曝再次入院,但不忘給網友發文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10月28日,馮淬帆曾發文悼念許紹雄,當時馮淬帆說從「弟妹」得知噩耗,喊話許紹雄「賢弟那邊等,愚兄隨後來」,沒想到一語成讖,最終在天堂相聚,願一路走好。...
社會

中加領導人八年來首次會面,兩國關係能否轉暖?

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已經很糟糕,而與世界上另一個超級大國中國的關係則更糟。 兩國之間的關係因雙方的尖銳對立和互不信任而日漸脆弱。 加拿大公民被中國當作棋子,中國最高領導人公開羞辱加拿大前總理,兩國陷入殘酷的關稅戰。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除美國外,加拿大民眾總體上最不信任的國家就是中國。 現在,人們對2017年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正式會晤持謹慎樂觀態度。 馬克·卡尼總理與習近平的會晤得以舉行,印證了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攻勢和不可預測的外交政策,如何迫使這個曾經親密的美國盟友轉向中國尋求支持。 「在當今世界任何雙邊會晤中,特朗普都是隱形的存在,」渥太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羅蘭·帕里斯說。「對加拿大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處理好與我們最親密的貿易夥伴美國的關係。」 「但如果有可能減輕中國的關稅,」他還說,「那將是一件好事。」 不過,人們有理由降低對定於星期五在韓國慶州舉行的會晤的預期。兩國領導人都在那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論壇。 2015年,自由黨人賈斯汀·特魯多就任總理時,兩國關係因前保守黨政府持續批評中國的人權記錄而處於緊張狀態。 特魯多將改善兩國關係作為首要任務,但一系列事件使這種關係變得更糟。 2018年,根據美國的引渡請求,一名中國電信高管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被捕,幾天後,中國監禁了兩名加拿大公民。這三人都得到釋放,實際上相當於囚犯交換,但這件事至今仍讓加拿大人深感憤慨。 2022年,習近平在印尼一場招待會上當著新聞攝像師的面訓斥特魯多,指責他泄露了兩人在先前招待會上簡短交談的細節。這場交鋒宛如嚴厲的校長訓斥學生。 今年,加拿大的一項調查發現了中國干預加拿大選舉的證據,儘管沒有證據表明此舉成功地影響了任何投票的結果。 最近,中國對油菜籽徵收了高達100%的關稅。油菜籽去年的銷售額約為50億加元(約合36億美元),是加拿大對中國最有價值的農產品出口。 中國對油菜籽...
社會

南加大中國留學生性侵細節曝光:受害人包括好友

南加州大學(USC)中國博士生翁某喆被控於2021年至2024年間在洛杉磯地區對多名女性下藥並實施性侵,他對所有指控表示不認罪,被法院批准無保釋羈押。預審聽證會定於2026年1月14日舉行。若罪名成立,可能面臨25年至終身監禁,外加56年刑期,並終身登記為性犯罪者。根據最新公布的檢方和警方信息,案件細節進一步曝光。 2025年1月,德國警方提供情報,稱翁某喆在洛杉磯涉嫌類似犯罪。洛杉磯警方隨後展開調查,8月28日搜查其住所,發現手機和電腦中與犯罪相關的照片/視頻證據。 目前有至少3名受害女性,事件多發生在翁某喆的公寓或社交場合。 洛杉磯警方搜查翁某喆住所時,發現數字證據(如秘密照片和視頻),證實他多次下藥後性侵女性。受害者描述稱,在食物/飲料中被投放不明藥物後失去意識,醒來發現被侵犯。 最新曝光的檢察官動議和警方搜查細節顯示,翁某喆主要針對其社交圈內的年輕女性(20-30歲),利用留學和學術環境建立信任,受害者均為其親密朋友或熟人,包括童年好友、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朋友,以及USC博士項目同學。他通過長期交往(如共同旅行、學術合作)培養關係,使受害者放鬆警惕。 然後在看似安全的場合接近,如聚會、學術會議、機場接機、共享餐食或周末出行。這些互動從「幫忙」或「陪伴」開始,例如接機或一起旅行,製造親近感,然後將安定類藥物粉碎成粉末,使用藥丸粉碎器處理後放入小玻璃瓶中。趁受害者不備,加入飲料或食物中。 受害者初步昏迷後,使用注射器和紅色管子向肛門注射麻醉劑。家中搜出咪達唑侖藥瓶。有時他用浸濕手術麻醉劑的毛巾或布料覆蓋受害者鼻嘴,使其加速昏迷。 受害者完全無意識後,翁某喆脫衣並捆綁受害者,然後實施性侵實施陰道和肛門插入,過程可能持續數小時。 同時,他使用針孔相機或蛇形相機秘密錄像/拍照,捕捉受害者裸體、口腔和生殖器特寫。 事情結束後,他給受害人解綁,偽裝現場正常,受害者醒來時常誤以為「醉...
社會

特朗普向習近平作出重大讓步:暫停擴大出口管制

特朗普總統與中國領導人在周三韓國會晤中達成的讓步並沒有推動美中關係向前發展,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讓局勢退回到此前的貿易休戰狀態。 特朗普同意撤銷部分加征的關稅,並暫緩對中國船舶徵收的新費用。中國則承諾暫緩實施10月頒布的稀土管制措施,恢復採購美國大豆,並新增了嚴管芬太尼前體化學品出口的承諾。 但美方的一項政策逆轉因開創先例尤為引人注目。特朗普政府已同意暫停實施一項擴大對華技術限制的規定,為期一年。這項僅出台四周的規定原本旨在擴大「實體清單」(針對威脅國家安全的外國企業的貿易黑名單)的覆蓋範圍。 前政府官員與分析人士在周四指出,此舉似乎是美國首次在貿易談判中對國家安全相關技術的管控作出讓步。他們稱,這對中方而言可能是一次重大突破,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就這類被稱為「出口管制」的措施與美國展開談判。 曾在喬治·W·布希政府擔任出口管制官員的克里斯托弗·帕迪利亞表示,這是美國政策的重大轉變。他透露歷屆美國政府與中方談判時,中國官員都不斷要求放寬出口管制措施。 「我們當時都有標準回應口徑,第一條就是:『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不會在貿易談判中討論』,」帕迪利亞補充道。 他還說:「出口管制如今成了可被拿來交易的籌碼。這是在拋棄幾十年來的慣例。」 諮詢公司亞洲集團負責人、前共和党參議員本·薩斯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雷特·費特利贊同此觀點,認為北京在此次峰會中成功實現了其長期目標——將以國家安全為重點的出口管制與更廣泛的貿易談判做捆綁。 費特利說:「科技競爭如今已成為定義美中關係的核心,而在這一點上,習近平主席贏得了美國方面的重大讓步。」 不過特朗普政府似乎並未在出口管制問題上作出某些批評人士擔憂的更大讓步。周三前往韓國途中,特朗普曾暗示將與中國領導人討論英偉達Blackwell尖端晶元的銷售事宜,這一提議隨即遭到兩黨議員的強烈反對。 許多商業團體對美中關係恢復穩定表示歡迎,認為這將促進貿易和經濟的增...
社會

習近平借APEC強化多邊形象 中日首腦首次會晤

美國以關稅壁壘和「美國優先」政策重新劃定貿易秩序之時,中國正藉機在亞太舞台上塑造「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形象,但亞太國家對這一立場存疑。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首次與習近平會晤,重申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周四(10月30日)美中會談結束後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離開韓國釜山機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乘坐紅旗N701專車前往約80公里外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現場。 這一幕形成鮮明對比:特朗普短暫訪問後離場,習近平則準備登上以多邊外交為主角的舞台——在華盛頓看來,這類場合如今已屬「無關緊要」。亞太擁有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和關鍵供應鏈,卻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下愈發動蕩。 令人存疑的\"多邊主義\" vs 「美國優先」 美國轉向關稅壁壘和雙邊協議之際,北京則努力塑造自身為「自由開放貿易」的堅定擁護者——一個華盛頓主導了數十年的角色。 「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提高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習近平在APEC開幕致辭中這樣說。 他呼籲各國領導人「推動國際經貿規則與時俱進,更好保障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 然而,許多亞洲國家對中國宣稱的「支持多邊主義」仍心存疑慮——他們擔憂北京在地區的強硬防務姿態、製造業主導地位,以及其在貿易爭端中使用出口管制等手段的意願。 特朗普「快閃」本次APEC峰會,標誌著華盛頓對這一機構參與度的重大逆轉。美國在1989年與澳大利亞共同創建APEC,旨在通過貿易聯繫亞太地區經濟體。 特朗普近來的關稅政策震動全球市場,迫使多數國家進行艱難的雙邊談判,並要求其承諾數千億美元的投資。 中國試圖利用特朗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通過外交斡旋和市場布局為自己爭取更關鍵的市場——尤其是在經濟增長放緩、西方指責中國通過廉價出口加劇全球產能過剩的當下。 上周,中國總理李強出席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峰會(ASEAN Summit),並簽署了升級版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