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0年一遇「爛秋雨」:農戶夏天抗旱救活的莊稼
極端天氣頻頻侵襲,農戶們過往的經驗漸漸失靈,脆弱又無奈。
9月以來的四十多天,河南被籠罩在連綿的陰雨之中。河南省氣象台監測數據顯示,全省平均降水量達349.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6倍,是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值。
正是玉米、花生等作物豐收的時節,農戶們冒著雨,想盡辦法徒手搶收,但許多時候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從夏天旱情里保住的莊稼被淹在地里,發霉長芽。
極端天氣頻頻侵襲,農戶們過往的經驗漸漸失靈,脆弱又無奈。種了70多畝地的南陽農戶張秀還不敢計算這次的莊稼的具體損失有多少錢,但可以肯定的是,「賠都賠得不得了」。
搶收
雨還在下。10月17日,河南南陽市社旗縣郝寨鎮的村民張秀從家裡望出去,一片「溝滿河平」。從前一天夜裡開始,大雨不住地往下潑,田間道道深溝漲起水,漫溢出來,「下得滿滿的,都分不清哪個是路哪個是溝了」。張秀看得心焦,她惦記著家裡還沒收割的29畝玉米地,但雨大得她不敢出門。
進入9月以來,河南的這場秋雨已經下了四十多天。本刊採訪的多位農戶都沒有想到,這場雨會下這麼久。其實對於起初的幾陣雨,農戶們是有些高興的,覺得能緩解持續整個夏季的旱情。但到了9月中旬,玉米成熟該收割了,雨卻還在下,眼看著玉米杆子泡在水裡,葉片變得枯黃,剝開外皮露出的玉米棒子已經發霉長毛,張秀開始著急,她等不到放晴,冒著雨和老公婆婆掰完了一畝多地的玉米。陰雨天還在持續,張秀家還沒來得及收剩下的29畝玉米,緊接著,花生也在9月下旬成熟了。為了不讓花生全部漚爛在地里,她們只好先去收更值錢的花生。爛在地里的玉米(受訪者供圖)
土壤過濕,輪式收割機的輪胎會陷進地里,慣常的機械化作業此時不太行得通,很多農戶只能自己徒手收割。張秀穿著膠鞋踩進花生地里,半條腿深的泥巴一下子灌進鞋裡,感覺一隻腳有四五斤重,走不了路,只好脫掉鞋子光腳下地。也沒法蹲坐,張秀只能彎著腰一株一株費力把裹著泥塊的花生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