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社會

社會

看完「寶媽自學中醫」,華佗都哭了

最近兩年,互聯網出現了一群詭異的神人。他們痴迷於古法養生,《黃帝內經》是他們的聖經,倪海廈是他們的精神領袖。這些被稱作「米油神教」的神奇寶媽們,為大家貢獻了不少地獄笑話:1歲小孩喝米油不喝奶粉,6歲小孩不吃肉蛋奶發育遲緩,全家人把中藥湯子當水喝。憑藉一群寶媽胡來的「俺尋思之力」,中醫現在處於「瀕臨失傳」和「寶媽自學」的量子疊加態。目前,最新版本的醫學天梯圖,「寶媽自學中醫」以碾壓級姿態傲視群雄。哪怕你是正規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在這群神人面前,也要俯首稱臣。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畢竟醫學生在實驗室頂多拿小鼠做試驗,但寶媽們可是獻祭親生骨肉的身體健康,推動民間野生中醫的發展。其中,傳播度最廣的案例,是一位山東地區的短視頻素人博主,堅持不懈地曝光家裡自學中醫的妻子有多麼走火入魔。作為僅有初中學歷的寶媽,妻子在中醫自學上展示出極高的造詣。親生骨肉就是寶媽最好的試驗品。孩子18個月大,不接種任何疫苗,只因為疫苗屬「寒毒」。孩子從未品嘗過蛋白質的滋味,每天被寶媽餵養米油一碗,或是藕粉之類的高糖碳水炸彈。寶媽堅信,自己18個月的孩子身體里有濕氣,吃母乳奶粉會上火,拒絕一切肉蛋奶和蛋白質,偶爾搭配一頓米油熬冬瓜給孩子祛濕,平時還喜歡買點昂貴的「富氫水」搭配服用。每日堅持手抄古方學習,實際上連人蔘的「參」字都寫不對。寶媽每日虔誠地服用不知名老中醫開的中藥,喝了一段時間喝出了茶色尿,最終被丈夫逼著帶到了醫院檢查肝腎功能。丈夫急得求她別學了,妻子只是淡淡地回應道:你就是被資本洗腦了。如果不是劇本炒作,這才叫真正的祖墳塌了。在博主妻子的「自學中醫群」里,更是仙之人兮列如麻。有的寶媽不帶高燒的孩子去醫院,堅持在家蔥白薑片煮水,做推拿、熱敷、艾灸和放血,甚至還有...
社會

吉利戰略收縮,李書福的兒子也不能例外

文丨馬舒葉 編輯丨盧枕 昨天,具身智能創業圈裡爆出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之子李星星實控的機器人公司「一星機器人」,突然原地解散了。 這家公司雖然成立不到半年,但從出生就頂著光環:「吉利太子創辦,背靠汽車巨頭」,「明星AI研究員加盟,研發實力雄厚」,「迅速完成數億元種子輪融資」,人、錢、技術都不缺,剛成立就被外界看好。 但現在突然原地解散,統一未過試用期的員工們,有一種「創業未半,中道崩殂」的失重感。他們也在猜測,公司解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星不是裁員,而是要在11月初註銷。9月份其實還有很多訂單進來,8月份參投的資方們還都想追加投資。」任職一星機器人技術部門的方宇告訴鏡相工作室,儘管在國慶長假結束後他們就提前得知公司會原地解散,但仍覺得難以理解。畢竟,在他看來,一星機器人無論是技術落地還是商業化的進度都是不錯的。 一個各方面情況良好的公司突然解散,問題還得從戰略源頭上找,也就是背後的吉利。 10月16日,和一星機器人原地解散消息一起出現的,是被吉利寄予智駕厚望的千里科技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9月28日,千里科技品牌發布會上宣布,千里科技的新定位是「AI+車+機器人」。 目前,千里科技由37歲的「AI天才」印奇執掌,他畢業於清華姚班,專攻人工智慧,曾創辦「AI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加入千里科技後,主導「千里浩瀚」智駕系統,也贏得了李書福的青睞,在上述發布會上,李書福公開為印奇站台,說「未來是屬於印奇的」。 今年7月,在智能車參考與吉利技術一號位李傳海的對談中,李傳海曾表示:「未來全球最大機器人公司,可能是吉利,而『機器人』這個詞,背後代表了很多東西。」在採訪中一同出鏡的,也是剛宣布智駕新升級的千里科技。 吉利有著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公司」的野心,但這個野心靠誰來實現,目前看吉利更看好千里科技。 據未來汽車Daily報道,一星機器人解散後,技術人...
社會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據清華大學微信公號10月18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於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先生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年隨父母來到清華園。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1944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作為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員,1955年任教授。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創立理論物理研究所(現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並在該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現名為高等研究院)名譽主任,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與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奠定了後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基礎,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是與麥克斯韋方程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礎物理理論之一。他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革命性思想,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發現了一維量子多體問題的關鍵方程式「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統計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數學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取得的諸多成就,對這些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是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獲頒國內外二十餘所知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昂薩格獎、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求是終身成就獎等眾多榮譽。 楊振寧先生畢生心繫家國,為祖國的科教...
社會

村山富市:一位「讓日本冷靜下來」的政治家走了

身材高瘦、性格隨和、帶有祖父般的氣質,灰白眉毛濃密而凌亂——這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留給外界的第一印象。 這是2007年3月19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村山富市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路透 1995年8月15日,這位溫厚的左翼政治家用不到五分鐘的「村山談話」,反省日本的殖民統治與侵略行為,向戰爭受害國由衷道歉,在日本戰後史上刻下濃重一筆。 2025年10月17日上午,村山在大分市一家醫院去世,走完其跨越世紀的一生。 村山印記 1924年3月,村山出生於大分市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家中共有11個兄弟姐妹。 1946年,22歲的村山從明治大學畢業,返鄉加入「漁村青年同盟」,投身地方工會組織,後加入左翼政黨社會黨。 他從大分市議員、縣議員做起,直到1972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正式步入國家政治舞台中心。此時,他已48歲。 村山議員時期的資料照片 在國會眾議院,村山默默耕耘20餘年,在社會保障領域積累深厚經驗,但全國知名度不高,從未擔任內閣職務。 然而,命運很快為他開闢了新的舞台。 1993年9月,他出任社會黨總裁,首次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人物。 1994年6月,自民黨一黨長期政權崩潰,70歲的村山通過三黨聯合政權成為首相。 他也是1947年日本憲政體制確立以來,首位社會黨出身的首相。上任當天,眾議院禮堂掌聲如雷。 村山曾說,「我從未想過自己能當上首相,很多人在背後推著我……所以我覺得只是個巧合」。 但在很多政界人士眼裡,村山當選並非偶然——他不以個人魅力取勝,也不煽動人心,卻是政治危局中的穩妥方案。 他倡導「親民政治」,推動設立慰安婦支援基金、制定《原子彈受害者救濟法》,在日本政壇留下溫情印記。 1995年,二戰結束50周年,村山迎來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也是日本戰後政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5月,他訪問中國,成為首位在任時參觀盧溝橋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日本首相,並題下「正視歷史,祈求日中...
社會

在縣城當老師,已經沒那麼吃香了

「還要不要做老師?」這個問題,困擾了楊筱兩年多。 她曾是江西萬年縣一所村小的語文老師,教齡7年。兩年前,學校因生源不足需按要求撤併,選調去鄉、縣學校的教師名額有限,她因為沒有編製,被告知要自行安排。 楊筱回到縣城,一邊帶託管班維持收入,一邊在等待縣城裡的教師招聘考試。 兩年時間,她意識到縣城裡似乎不缺教師。 一所已被撤併的鄉村小學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傅一波 楊筱所在的萬年縣,隸屬上饒市,位於江西東北中部,至今未通高鐵。常住人口不足35萬人,縣城中心不大,9條公交線路覆蓋,連接車站、學校、醫院等,約40分鐘駛完全程。 據澎湃新聞,萬年縣出生人口從2008年的7934人下降到2024年的2478人。今年3月初,萬年縣政府辦在答覆網友時曾提到,學生規模逐年遞減,教師規模將有富餘。為此,該縣短期內對有富餘的相關專業教師不再考慮招聘。 這不是個例。時代周報記者在「問政江西」平台檢索發現,今年已有鄱陽縣、遂川縣、信豐縣、上高縣在答覆稱,年內暫未有中小學或幼兒園教師的招聘計劃。 據《財經》,截至2025年9月,福建長汀縣、江西南城縣、江西豐城市、浙江臨安區、湖南衡山縣等多地提出,要將小學教師遴選轉崗至初中任教,以及轉崗至其他事業單位的方案。 如湖南衡山縣,在9月初發布《2025年全縣中小學教師轉崗機關事業單位選崗有關工作的通知》,當中提到教師轉崗的單位包括當地發改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下轄單位。 再如湖南新化縣。新化縣教育局在「問政湖南」平台上回復時提到,根據中小學校師生配置比例計算,目前縣裡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編製整體上還存在短缺。對富餘的小學教師,已經著手開始分流,部分外地籍教師調至外縣市工作;有對應教師資格證的小學教師則轉崗至初、高中任教。同時,縣裡在研究小學教師分流至其他事業單位的政策。 近些年來,許多年輕人選擇回縣城考公考編,教師崗是熱門選擇,一方面是因為崗位的穩定性,另...
社會

「AI教母」李飛飛的全新模型問世!一張AI晶元=無限

World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李飛飛(圖片來源:彭博) 「AI教母」、美國華人科學家、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World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李飛飛的全新「世界模型」問世。 10月17日消息,李飛飛的World Labs於今晨發布全新實時生成式世界模型——RTFM(Real-Time Frame Model,實時幀模型)。 據悉,RTFM是一款基於大規模視頻數據進行端到端訓練、效率極高的自回歸擴散Transformer模型。其核心突破在於不依賴顯式3D表徵,僅通過輸入1張或多張 2D圖像,就能直接生成不同視點的全新2D圖像,被業內稱為「學會渲染的 AI」。通過訓練,該模型已能精準建模3D幾何、反射、陰影等複雜物理現象,還可利用稀疏照片重建真實地點。 李飛飛表示,僅需一塊英偉達H100 GPU晶元,RTFM模型就能實時渲染出持久且3D一致的場景,無論是真實空間還是虛擬想像場景,均可實現互動式體驗。 「那些能隨算力增長優雅擴展的簡潔方法終將在AI領域佔據主導,因為它們能享受數十年來推動技術發展的算力成本指數級下降紅利。生成式世界模型正處在絕佳位置,必將從持續降低的算力成本中獲益。」李飛飛團隊在文章中表示。 對此,前谷歌高級工程師Rui Diao發文評價稱,RTFM最新成果真正解決了,長期困擾世界模型可擴展性的問題。 實際上,所謂空間智能,是指人們或機器在三維空間中的感知、理解和交互能力。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讓大腦中形成一個外部空間世界的模式,並能夠運用和操作。 空間智能讓人有能力以三度空間的方式來思考,使人知覺到外在和內在的影像,也能重現、轉變或修飾影像,從而能夠在空間中從容地遊走,隨心所欲地操弄物件的位置,以產生或解讀圖形的訊息。 從廣義上看,空間智能不僅包括對空間方位的感知能力,還包...
社會

扇耳光、撞牆……一幼兒園被指15天虐童上千次!

10月17日,遼寧盤錦的孟先生反映其3歲女兒在鵬程幼兒園遭多名幼師長期虐待致精神障礙。 孟先生稱,去年10月起就發現孩子身上常出現淤青,今年3月21日通過監控看到,孩子被老師拽到房間推頭撞牆、扇嘴巴。 他要求查看早期監控,發現幼師們長期對多名幼童施暴,僅3月3日至21日期間,自家孩子及其他孩子被毆打次數就達近千次。 10月17日,盤山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已在5月15日依法關停涉事幼兒園,6月中下旬對幼兒園法人作出永久禁入民辦學校機構負責人或校長的處罰,並讓園方開除了涉事老師。 網友:就不配老師這兩個字。 綜合百姓關注、網友評論
社會

集體拒簽「最後通牒」,大批媒體撤離五角大樓

美國「戰爭部長」皮特·赫格塞斯9月發布一份針對駐五角大樓媒體記者新規定的備忘錄,備忘錄規定駐五角大樓記者不收集、不報道「未經批准發布的消息」,否則將面臨「失去採訪權的風險」,還要求新聞記者於10月15日之前簽署一份聲明遵守這一規定的協議。 備忘錄還表示,如果新聞媒體前往五角大樓其他區域或者辦公室,對人員進行面對面採訪或者其他活動,必須由獲得國防部授權的人員陪同前往。另一方面,備忘錄聲稱五角大樓「將繼續致力於面向公眾信任的透明度」,但又規定任何軍人、五角大樓文職僱員或者合同工在發布相關信息之前,必須獲得「適當的授權官員批准」才能公開發布,即便發布的是非機密信息,同時還警告記者不要索取或詢問「機密的國家安全信息」,甚至是所謂的「受控非機密信息」,否則將被驅逐。 赫格塞斯 這份備忘錄從公開之初就被幾乎全部媒體以「侵犯了第一修正案權利」為由一致抵制,儘管在隨後進行了部分修訂,但仍下達了必須在15日下午5時前簽署協議的「最後通牒」,而特朗普本人也在14日對這一政策表達了支持,聲稱媒體「非常不誠實」,堅稱這些規則是必要的,特朗普表示,他發現媒體在世界和平和美國國家安全方面「非常具有破壞性」。 除少數媒體和個人記者外,大部分媒體人員選擇在「最後通牒」之前拒絕簽署並集體離開五角大樓。據《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大約40名記者上交了在五角大樓的採訪徽章,當天下午4時許,大部分記者就已經聚集起來準備離開。 一些記者和媒體相關人員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推文及附圖顯示,原本屬於這些媒體在五角大樓內常駐的工作間的設備、物品也隨著撤離人員一同帶走,CNN記者還展示了一張已經「搬空」的工作間照片。原本在各媒體工作間門口懸掛的媒體標牌也被帶走撤下,有照片顯示許多來自不同媒體的標牌被集中堆放在一起,也有照片顯示一些標牌被撤離五角大樓的媒體自己帶走。 「人去屋空」的原CNN媒體工作間 隨著撤離摘...
社會

一年死亡近百人,他們為什麼還要去?

「天氣太差了,什麼都看不見,白茫茫一片。」10月3日,張瑜在爬珠峰東坡時拍攝的一段視頻里這樣說。視頻中,灰黑色的岩石已經覆蓋了一層白雪。也正因此,張瑜和一位朋友決定原路撤返,同行的另外3人則繼續前進。 暴雪發生在10月4日夜晚。第二天,有網友發布求助信息稱,西藏珠峰東坡營地暴雪導致近千人被困無法下山。張瑜的3個朋友也在其中。 據報道,珠峰本次降雪是近年同期最強暴雪,能見度不足1米,加烏拉山口等關鍵路段被暴雪完全覆蓋。遊客因道路結冰被困,被迫在帳篷中避險。多個徒步隊伍滯留曉烏錯、湯湘、熱嘎等營地,有人員出現失溫癥狀。 這是張瑜等人第一次徒步珠峰。珠峰東坡平均海拔5000米,與動輒五六十萬元、需要專業攀登技術的雪山登頂項目相比,珠峰東坡徒步的門檻更低,遊客只需具備基礎體能和適當裝備,就能欣賞到雪山景色,被徒步愛好者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 高原徒步是近年來戶外圈最熱門的項目之一。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教授、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石培華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以高原徒步為代表的旅行方式,是旅遊從過去的「觀光休閑」轉入「體驗探索」的新階段。「徒步具有個性、探索性、挑戰性,能使人們從慣常的生活環境中『超脫』出來,是人們對回歸自然的精神追逐。」 但與此同時,風險也頻頻出現。在珠峰東坡經歷暴雪時,多名徒步者從甘肅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鎮百花掌區域私下進入祁連山區冷龍嶺區域,由於持續降雪等因素,他們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老虎溝高海拔區域受困。 徒步者、組織者和地方管理者如何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已是高原徒步的必答題。 10月5日中午,珠峰東坡,徒步遊客在深雪中撤離。圖/受訪者提供 危險的暴雪 林滿是這次珠峰東坡徒步團的一名領隊。他們徒步的周期是8天7晚,這也是珠峰東坡大環線常規的市場線路設計。 他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隊伍在10月4日早晨從俄嘎營地出發...
社會

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員工被停薪、系統許可權全面中斷

10月18日消息,安世半導體全體中國區已於昨日向中國客戶發出通知書,稱荷蘭總部突然宣布將不再支付中國區員工的勞動報酬,並且公司系統許可權也被全面中斷。 昨日晚間,芯智訊關於安世半導體相關報道的一篇文章當中,就有安世半導體員工爆料稱,中國區已經被停發工資。 此事正值荷蘭政府於10月1日強行接管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之後,中國商務部隨即對安世半導體實施了出口管制,目前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已經被禁止出口。而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的停止支付工資和中斷系統許可權的操作,自然是為了進一步與中國方面進行對抗,希望以此來迫使我方妥協,解除出口管制的限制。 聞泰科技昨日回應稱:「今天早上的確中國團隊的賬號被封,具體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復。考慮到緊急狀態下歐洲可能會切斷系統切斷資金,中國區不得不採取獨立的自救行為,加緊拉通國內供應鏈,確保國內客戶的供應。」 不過,就個人觀點來說,筆者認為,此時也到了中方應該支持聞泰科技強勢進場,全面接管安世半導體中國資產,如果工廠恢復運營存在技術問題,那麼也可以通過與國內功率半導體技術廠商合作,推動安世半導體中國工廠正常運營。 以下為《安世半導體全體中國員工緻客戶通知書》全文 尊敬的安世半導體全球客戶與合作夥伴: 首先,對於近期因荷蘭總部高管及荷蘭政府各種行為而對各位造成的影響,我們深表歉意。同時,我們衷心感謝各位在關鍵時刻給予的支持與信任。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們於昨天取得重大進展,並已開始為客戶的緊急需求恢復供應。 然而,我們不得不懷著沉重與遺憾的心情告知您:昨天凌晨,我們收到總部通知,將不再支付我們的勞動報酬;今天早上,我們的公司系統許可權也被全面中斷。對此,我們深感不解和失望。 一直以來,我們的團隊始終秉持「客戶優先、熱誠致勝」的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積極拓展市場。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目前正遭遇無情且明顯違背法律與道德底線的打壓。中國市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