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犯罪集團透過簡訊詐騙 3年詐取美民眾逾10億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年來,美國民眾飽受詐騙簡訊困擾,這類高明且規模龐大的行騙手法,讓中國犯罪集團在三年內非法獲利超過10億美元。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的調查,這些犯罪組織專以未繳高速公路過路費、郵資費用或紐約市交通罰單為名,發送詐騙簡訊,誘使受害者點擊連結並輸入信用卡資料。一旦得手,犯罪集團即利用受害者個資採購iPhone、禮品卡、服飾與化妝品。
調查指出,此一詐騙行業的核心為一個黑市生態系,連結國際犯罪組織與專司發送詐騙短訊的伺服器農場(俗稱SIM農場)。集團透過釣魚網站騙取民眾信用卡資訊,再僱用美國境內的臨時工,大肆盜刷卡片換取報酬。
一項關鍵技術讓這種詐騙變得更為高效:不法分子可將竊得的信用卡號安裝到亞洲區的Apple Wallet或Google
Wallet行動錢包,再遙控授權美國同夥消費,跨國盜刷一氣呵成。
詐騙簡訊數量節節攀升。數據顯示,近期美國民眾單日曾通報多達33萬則精準鎖定過路費詐騙訊息,為歷來最高紀錄。平均每月收到的詐騙簡訊數量已較2024年初暴增約3.5倍。
這些犯罪集團能以驚人的速度發送大量簡訊,關鍵在於「SIM農場」:數個房間里堆滿裝載數百張SIM卡的網路設備箱,每組裝置可模擬上千支手機同時發訊,一人即可操作大規模行騙。通常,集團在海外遙控農場運作,相關硬體則先在美國設置,再以WeChat(微信)等通訊軟體招募在地臨時工協助組裝。這些工人除了有詳細操作手冊,還有專業技術人員線上支援。
根據網路安全公司Unit
221b的調查,目前已知全美至少38個城市有超過200個SIM盒在運作,遍布休士頓、洛杉磯、鳳凰城與邁阿密等地,據點不僅出現在共享辦公室,也隱身於非法毒品交易住所,甚至汽車維修廠。
受害者收到詐騙簡訊後,頁面通常會引導他們進入假冒的過路費付款網站,要求填寫姓名及信用卡或銀行賬號。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