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外賣員說哭全網:媽媽嫁了5次 每次害全家做驢
原生家庭的不幸,真的對一個孩子影響非常大嗎?我以前是有所懷疑的,直到我通過《壹次訪談錄》看了20歲女外賣員李生的故事。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李生三歲那年,父母離婚。父母離婚後,父親沒有帶李生走,後來即使父親就住在隔壁村,也從來沒有來看過她。母親則在離婚後沒多久,將李生丟在了姥姥家,不管不顧。更要命的是,李生的母親先後嫁了5次,而且每次都害全家做驢。所以,李生平等地恨每一個爸。原生家庭的不幸猶如一堆沒有營養的爛泥,李生在這堆爛泥里,變異生長。一個連口水都不敢吞咽的孩子種子被種下後,慢慢地在泥土裡生根發芽,等過上一陣,就能看到它破土而出的樣子。在沒有營養的泥土裡,破土而出的種子,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李生就是這樣的種子。父母離婚十年後,也就是李生13歲剛上初中那年,種子破土而出,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她覺得口水裡含有病毒,不敢吞咽口水,所以每當嘴裡有口水的時候,她總忍不住吐出來。先是吐在紙上,紙用完後,又吐在衣領上。再比如:她走路的時候,總覺得後面有人跟著她,總忍不住強迫自己往後看。姥姥帶著她去看醫生。醫生說她這是「抑鬱症和強迫症」。然而,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種子被播種到了,「不幸原生家庭」這堆沒有營養價值的爛泥里。從心理學的依戀理論來說,孩子嬰兒期時,在照顧孩子的人(一般是父母)的影響下,會形成四種依戀類型: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混亂型。這些依戀類型會深刻影響孩子長大後的人際關係。在不幸的原生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大概率會是焦慮型、迴避型、混亂型的依戀模式。像李生就是典型的同時具有焦慮、迴避和混論三種依戀模式。由此可見,原生家庭的不幸,對一個孩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投胎就像買彩票,有人很幸運,中了頭獎,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有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