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國際

國際

新興債脫困 違約風險降溫

新興市場過去五年的債務困境終於落幕,且債券市值創紀錄新高,倒債風險指標也降至新冠疫情前的低點。 彭博資訊報導,擔保新興市場主權債倒債信用違約交換(CDS)合約,跌至2018年五月來最低點。新興市場債和美國公債殖利率差距,也收窄至2018年2月來最低。 同時,彭博的新興市場美元綜合主權債指數,市值達到歷來最高的1.11兆美元,自4月初來增加了1,010億美元;新興市場公司債也首次連三年表現優於美國同類債券,兩者利差縮小至118個基點,為2024年11月來最小。 新冠疫情引發的通膨和財政狀況吃緊,導致十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倒債。但經濟和預算狀況增強、國際貨幣基金(IMF)等貸款機構出手相助,以及全球資本市場更具包容性,讓新興債市逐漸解除警報。 有些國家已進行債務重組(如斯里蘭卡和迦納),其他國家則獲得現金挹注(如埃及和巴基斯坦)。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通膨下滑至不到3%,遠低於過去十年的4.6%。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馬克宏稱普丁是「食人魔」 遭俄前總統反嗆「無腦的高盧公雞」

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受訪時,將俄羅斯總統普丁稱為「掠食者」、「站在我們家門口的食人魔」,並對他是否願意在烏克蘭達成和平,以及是否會在未來避免攻擊歐洲表示懷疑。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則反嗆,稱馬克宏是「無腦的高盧公雞」。 加拿大環球新聞轉述,馬克宏是在法媒「新聞台」(LCI)19日播出的訪談中發表上述言論,也是他迄今最嚴厲的指控。他強調,烏克蘭的安全保證不僅關乎烏國未來,也對更大的歐陸未來至關重要,並指普丁是一股「破壞穩定」的力量。 馬克宏指出,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普丁就將俄羅斯經濟大舉投入軍事,「不會回到和平狀態」,還說普丁「為了自身生存,需要不斷進食。所以他是一名掠食者,他是站在我們門口的食人魔。」並補充指出:「我不是說明天法國就會遭到攻擊,但對歐洲人而言,這是一種威脅,我們不能天真。」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以及「X」的發文,現在擔任俄國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的麥維德夫寫道:「這隻無腦的高盧公雞,就是放不下派遣部隊去烏克蘭的念頭。」並稱俄方已明確表示,不接受北約部隊當維和部隊,俄羅斯不會認可這種「安全保證」。 麥維德夫諷刺:「但這隻沙啞、可憐的鳥仍不停地啼叫,想證明自己是雞舍里的老大。」 連結:https://x.com/MedvedevRussiaE/status/1958204624713748972法國總統馬克宏(左)和俄羅斯時任總理、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右)2018年10月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亞歐會議上握手。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1分鐘看世界/英國有錢人規避財富稅 逾半數考慮移民

顧問公司Arton Capital最新調查顯示,身價逾百萬英鎊(140萬美元)的英國富人中,超過半數表示政府若開徵財富稅,更可能離開英國;此族群偏好移居地前三名是:美國、加拿大、澳洲,反映偏好低稅賦和英語系國家。 英國/7月CPI年增率3.8% 近一年半來高點 英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3.8%,較6月的3.6%加速,且為去年1月來最高,主因是燃料、食物和運輸價格全面上揚。上月服務業通膨率攀至5%,也高於央行預測的4.9%。 歐盟/Google Play調降首次獲客費 避免違反數位法挨罰 Google 19日表示,旗下Play Store向開發商收取的App購買首次獲客費,將從10%調降至3%,並降低開發商引導用戶至Play Store以外網站的難度,以避免因違反歐盟數位市場法而挨罰。 丹麥/製藥業恢復元氣效應 Q2 GDP估增1.3% 丹麥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初估季增1.3%,優於第1季的萎縮1.3%,主因製藥業恢復元氣,抵銷了諾和諾德減重葯買氣轉疲的衝擊,但經濟學家憂慮,全年成長恐難達去年水準。 美國/媒體報導暫緩成立「美國黨」 馬斯克否認 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已暫緩組建美國黨,把注意力集中在旗下公司,且若副總統范斯2028年競選總統他將支持。馬斯克隨後在社群平台貼文回應:永遠別信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印度/國營煉油業者不甩川普 傳要購買俄羅斯原油 印度國營煉油業者據傳恢復購買俄羅斯原油,印度與美國交惡、及俄國原油折扣加大是可能誘因。美國總統川普先前點名印度購入俄油,揚言經濟制裁,擬把印度關稅稅率拉高至50%。 南韓/關稅影響浮現 銷美農產品、食品總額下滑 南韓貿易統計振興研究所(KTSPI)統計,受關稅影響,7月輸美農產品和食品總額年減6.7%至1.39億美元,是2023年5月來首次年減。其中關鍵出口品泡麵大減17.8%至1,40...
國際

爭取美調降關稅該如何出奇致勝?瑞士被建議:拉費德勒出面、送金錶

瑞士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遭遇重大挫敗,這令信奉「政治承諾不可毀」的瑞士決策階層深感錯愕。觀察人士說,瑞士這次純屬誤判形勢,低估了川普將反覆無常升格為談判策略的作風。 此次談判導致瑞士面臨39%的關稅稅率,成為發達國家中稅率最高者,國內企業與經濟體系皆受威脅。更甚者,美國竟單方面推翻先前已協商定案的F-35戰機訂單報價。 洛桑大學政治學教授Georg Lutz指出挫敗關鍵是,「瑞士政治傳統向來恪守成文與不成文規範,這是深植民族基因的特質。政府以既定模式與川普周旋,導致陷入困境。」 瑞士正積極補救關稅困局,並向美國提出新方案爭取更優惠的貿易條件。政府周三已宣布加強提升當地的商業吸引力,防止企業外移生產線。巧克力製造商瑞士蓮(Lindt & Spruengli)與瑞士軍刀商Victorinox等均考慮遷廠。 伯恩當局認為39%的關稅終將推高美國消費者物價,這使得得調降關稅仍存希望。根據美國財長貝森特,美方計劃10月底前完成與所有未達成協議國家的談判,這個時間點被視為可能達成新協定的窗口。 成敗關鍵可能在瑞士總統凱勒蘇特能否突破傳統的談判思維,她自華府空手而回當日曾強調:「我們絕不作出無法履行的承諾。」 智庫Bruegel的資深研究員Jacob Funk Kirkegaard分析:「瑞士在局勢未明前選項有限。我能理解為何政治人物不願意冒險採取可能極不受民眾歡迎的讓步,尤其川普可能隨時再以藥品關稅推翻協議。」 外界傳出建議發動「魅力攻勢」,包括拉攏國際足總主席英凡提諾、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參與拜會,或送上一隻金質瑞士名表給川普。瑞士蓮在瑞士的工廠。彭博資訊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市場靜待Fed會議紀要 歐股收盤走勢分歧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即將公布最新會議紀要,全球央行年會將在本周登場,許多投資人觀望以待,希望獲得關於美國利率走向的線索,歐洲主要股市今天收盤走勢分歧。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98.92點或1.08%,收9288.14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下跌146.10點或0.60%,收24276.97點。 巴黎CAC 40指數下挫6.05點或0.08%,收7973.03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川蒲峰會後 美學者憂川習談成大而美協議處理台灣

譚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系教授布朗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這次繞過烏克蘭而與俄國總統蒲亭直接談判,難保日後不會采類似手法,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達成「大而美協議」處理台灣問題。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刊出美國譚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日本分校政治系教授布朗(James D.J. Brown)的投書指出,川普8月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峰會,迎合蒲亭且不挺烏克蘭,不僅對歐洲不利,也對美國東亞盟友構成隱憂。 川普對俄方提出的領土提議表示支持。俄方要求烏克蘭從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兩州剩餘尚未淪陷的地區撤出,其他地方則按目前戰場實控線凍結,包含俄國繼續保有已佔得的札波羅熱與赫松兩州局部,等於逼烏克蘭讓出更多土地換取停火。 如果基輔同意,所獲補償是美國將參與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暗示安全保障可能「類似於北約條約第5條」。所謂北約條約第5條指的是「集體防禦」-對其中一個盟國的攻擊將視同攻擊所有北約盟國。 然而布朗直言美方這種說法純屬無稽,因為川普政府給烏克蘭的保障構想與北約集體防禦毫無共通之處。首先,川普已排除派遣美軍進入烏克蘭的可能性,甚至連美軍會否擔任後盾都不明確;若是歐洲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並遭俄軍攻擊,美軍會否介入都成疑問。 也就是說尚未達成停火前,基輔就被要求作出龐大的領土讓步,換來的卻是一紙空洞的安全承諾。布朗表示,川普為促成俄烏止戰所做出的表現,對歐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台日韓等東亞盟友釋出警訊。 其一是川普紅毯迎接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蒲亭。透過結束孤立蒲亭,川普傳達的訊息是:軍事侵略並非禁忌。即便發動入侵,美國在暫緩一陣後依然會對發動入侵者平等待之。 其次,布朗指川普竟願意於沒有任何烏克蘭代表在場的情況下,與蒲亭討論烏克蘭的領土交易,反映川普偏好「雅爾達」(Ya...
國際

南韓總統在明訪日前表態:慰安婦協議是國家責任「不宜推翻」

南韓中央日報21日報導,即將於23日首次訪問日本的韓國總統李在明,19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採訪時,就慰安婦協議及徵用工賠償問題表示:「作為國家的承諾,不宜推翻」,明確表達維持韓國前政府協議的意向。 南韓朴槿惠政府於2015年與日本安倍晉三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而尹錫悅政府於2023年針對日本殖民時期強制徵用受害者的訴訟,提出了由韓國政府旗下財團代日本被告企業支付賠償金的「第三方賠償方案」。 據21日《讀賣新聞》報導,李在明表示:「對韓國國民而言,前政府達成的協議極難接受。」他同時指出,慰安婦問題對韓國國民來說是「令人心痛的主題」,「應儘可能承認現實,彼此努力理解,避免對立,逐步尋求解決之道。」 李在明強調:「必須考慮政策的一貫性以及對國家政策的國際信任。同時,也要認真考慮國民、受害者及其遺屬的立場,這是我們同時承擔的兩大責任。」 李在明將於23日起展開為期兩天的訪日行程,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峰會。他強調了韓日關係的重要性。這是繼2023年5月前總統尹錫悅訪問廣島後,韓國總統時隔約兩年再次訪日。 李在明表示,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並認為「韓國對日本而言也將是一個有益的存在」。 李在明表示,在與日相石破的首腦會談中,「希望討論韓日可在哪些方面合作」,並表達了在經濟、安全保障及人文交流等廣泛議題上進行討論的意願。 李在明多次強調兩國領袖定期互訪的「穿梭外交」的重要性,稱:「希望日本首相在時間允許時訪問韓國,通過頻繁往來加強實質合作。」 此外,李在明高度評價被認為是推動韓日未來導向合作的1998年金大中-小淵共同宣言,並表示:「希望繼承這一宣言,並發表超越其內容的新共同宣言。」 對於日方要求的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早日出口韓國,李在明表達「目前仍有困難」。他指出,「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對韓國消費者的信任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並強調「首先需要恢復韓國國民對日本水產品...
美國女乘客機場失控大鬧 怒踢地勤人員砸螢幕遭逮
國際

美國女乘客機場失控大鬧 怒踢地勤人員砸螢幕遭逮

美國佛州奧蘭多國際機場近日發生驚險一幕,一名45歲女乘客因連續錯過班機情緒失控,在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登機口大鬧,甚至對怒踢地勤人員、砸毀螢幕。(圖擷自「@iglesias_gabby」X) 庄文仁/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佛州奧蘭多國際機場近日發生驚險一幕,一名45歲女乘客因連續錯過班機情緒失控,在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登機口大鬧,甚至怒踢地勤人員、砸毀櫃檯螢幕,全程被現場旅客錄製後上傳至社群平台後引起外界關注。綜合外媒報導,45歲女子羅德里奎茲(Selomit Velez-Rodriguez)當地時間13日晚間在候機大廳怒吼,「你他X的在開玩笑嗎?」她稱急著趕赴喪禮,卻連續3次沒能排上候補名單。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現場旅客特貝維爾(Peyton Turbeville)錄製公開影片可見,羅德里奎茲不僅大聲咆哮,還朝1名地勤員工踢一腳,隨後情緒還用拳頭猛敲櫃檯螢幕,邊怒吼「浪費2趟航班......3架飛機!」特貝維爾回憶,羅德里奎茲試圖闖入已經關閉登機門,遭勸阻後情緒失控。警方指出,這起事件造成超過1千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的設備損失。奧蘭多警方晚間9時許抵達現場,將她逮捕並依傷害罪、刑事毀損及抗拒逮捕等罪名起訴,雖沒有對警方使用暴力,但遭壓制時多次試圖掙脫,最後以50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交保,已獲准返回伊利諾州住處。Woman goes berserk at Or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 at the Southwest check-in stand.Maybe she can be deported, or perhaps banned fro...
國際

川普最快本周祭晶片關稅!專家:1企業是贏家 台積電恐付更高代價

美國川普政府最快將在本周宣布半導體進口的關稅,最高稅率恐高達300%,科技產業與消費者繃緊神經。日經亞洲報導,若有任何企業能在晶片關稅下受益,那可能就是英特爾。至於台積電和三星等外國企業,最終也可能豁免,不過付出代價可能更高。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表示,最快「下周或下下周」宣布對鋼鐵和半導體關稅,最重恐祭出300%高額關稅,部分已對美國投資的企業可望換取豁免。 韋德布希證券公司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形容:「這有如一齣戲碼,但大型科技企業已經學會如何在新規則下遊走。我認為,川普的言詞威嚇大於實際行動。」 然而,日經亞洲指出,川普的寬大未必適用所有人。台積電和三星近年投入千百億美元在美國設廠,部分是仰賴拜登政府的晶片法提供巨額補助和支持。即使台積電3月擴大對美投資至1650億美元,未必足以讓川普網開一面。 艾夫斯說:「台積電和三星作為外國企業,要取得豁免的門檻,可能比美國企業高。但最終還是會被豁免。」 至於成熟製程晶片利潤微薄,部分企業難以負擔轉往美國設廠的高成本與缺乏供應鏈的挑戰。但分析人士指出,也正因這類晶片本身價格低廉,即使課徵300%關稅,單價從1美元漲到3美元,衝擊雖不小,但仍屬可承受範圍。 若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從中受益,那可能就是英特爾。 一名加州晶片業高階主管告訴日經亞洲,「外部客戶確實想跟英特爾合作,因為他們不想過度依賴台積電。但嘗試新代工廠需要時間與金錢,英特爾仍須花很多功夫來說服客戶。」美國總統川普(如圖)7月在白宮會晤非洲國家領袖。歐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印中關係持續改善 印度將簡化中國人商務簽證流程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實習記者陳徹新德里21日專電)印度與中國關係逐漸改善之際,印度準備簡化中國人申請商務簽證的流程,讓小米、比亞迪等中國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能再次持商務簽踏進印度。 印度與中國2020年6月時,於拉達克(Ladakh)東部加萬谷(Galwan Valley)地區爆發衝突,兩國關係陷入嚴重緊張,印度開始對發給中國人簽證一事變得更為謹慎,也透過需經許多不同部門審核的方式,加強對中國企業投資的監管。 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對於中國人商務簽證鬆綁,將讓小米、vivo、比亞迪、OPPO、海爾等公司的高階主管,在時隔5年後,重新回到印度。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提到,知情官員表示,規定一旦開始放寬,大多數中國非技術類高階人士的簽證申請,都將獲得核可。 印度在過去的近1年時間,對從事技術性工作中國公民的簽證核發有諸多限制,尤其是與生產激勵計劃(PLI)相關企業的中國人士,想要拿商務簽到印度,困難度十分高。 但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下,印度商品要進到美國,得被課徵50%的關稅,間接促使印度與中國雙邊關係的改善,兩國的外交部長先後互訪,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剛結束的訪問中,甚至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見了面。 莫迪也將在這個月底赴中國天津,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高峰會,屆時他預料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印度放寬簽證規定,預期將會讓在印度經營的中國企業,更容易和在地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 包括vivo、OPPO、realme等中國企業印度分公司的高階主管,過去幾年受限於簽證問題,都一直待在中國,遠端處理印度的業務。 印度目前發展電子、汽車等產業所需的零件,仍有50%到65%是來自中國,看得出印度製造業對中國的倚賴程度。 印度與中國在王毅剛結束的印度行期間,共同對外表示,同意要透過具體措施,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