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6 8 月

國際

國際

晶片補助改為投資 川普政府構想難得贏得左派大老桑德斯力挺

美國自由派參議員桑德斯周三表態支持總統川普有意將對晶片業者的補助轉為政府股權的計劃,其實這正是他三年前推動的主張。 桑德斯在發給路透的新聞稿說:「如果晶片公司從聯邦政府慷慨的補助中賺錢,美國納稅人有權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曾角逐民主黨總統初選的桑德斯是無黨籍,但和民主黨合作。2022年的《晶片與科學法》為吸引晶片產能自亞洲迴流,提供390億美元補助來提升美國本土半導體產能。 路透周二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研議,是否以補助換取英特爾(Intel)和其他晶片業者的股權,川普政府希望改以「投資」的方式來換取「股權」。 如此一來,桑德斯和總統川普在政府取得民間企業股權方面取得罕見共識,可見川普第二任期在經濟政策上明顯轉向,採取過去多往往是左派會主張的國家干預的做法。 此外,川普已同意讓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對中國大陸出售AI晶片,條件是美國政府可分得銷售收入15%。美國國防部也將成為一家小型礦產公司的最大股東,以擴大稀土磁鐵的產量。美國政府更在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的交易中,替自己爭取到帶有部分否決權的「特別股」。 事實上,桑德斯和民主党參議員華倫早在三年前就提案修訂晶片法,要求商務部不得在財政部沒有拿到認股權證、股權或優先債權的情況下,發放任何晶片法案補助。 桑德斯說:「我很高興川普政府現在同意我三年前提出的修正案。納稅人不該白白提供數十億美元的企業補貼,卻什麼回報都沒有,特別是對英特爾這種大型且有獲利的公司。」美光、台積電(2330)和三星等也獲得晶片法補助,但大部分資金尚未撥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Blackstone高管預計私募投資二級市場交易到2030年將突破4000億美元

【彭博】-- Blackstone Inc.的二級市場基金負責人Verdun Perry表示,買賣現有私募資產的股權是這個市場「利用最不充分的工具」,並預測到2030年二級市場交易量將成長一倍以上,達到4000億美元。 Perry周三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說道:「無論市場是低迷還是強勁,二級市場的作用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為私募市場投資者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他估計今年這個領域交易金額可能超過2200億美元。
國際

AI學習落差 問題癥結

麻省理工學院(MIT)所屬的NANDA計劃最新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多數希望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推動營收快速成長的計劃,成效不如預期,核心問題不在模型品質,而是工具和組織的「學習落差」,以及資源分配不當。 MIT這份題為「生成式AI落差:2025年企業AI狀態」的報告,訪談150位主管、調查350名員工,並分析300件公開AI專案,發現實際上只約5%的AI試行計劃能大幅推升營收,絕大多數企業營收最終依然停滯,對財務幾乎沒有可見影響。 這份研究發現,成功和失敗案例呈現明顯落差。報告主撰者、MIT媒體實驗室「Connected AI」小組負責人查拉帕利說:「有些大型企業的試點以及部分新創公司,確實在生成式AI表現出色。」不過,調查的公司中,95%導入生成式AI仍成效不彰,核心問題不在於模型品質,而是工具和組織的「學習落差」。 雖然企業高層常將責任歸咎於法規或模型效能,但MIT的研究顯示,癥結在於企業整合不良。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紐西蘭國安威脅報告:外國干預與間諜活動威脅益增

根據今天披露的情報報告,紐西蘭正面臨近來最嚴峻的國家安全挑戰,外國干預與間諜活動威脅日益增加,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威脅。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New Zealand Security IntelligenceService)報告指出,幾乎可以確定尚未被偵測到的間諜活動正在損害國家利益,而外國勢力正持續鎖定重要組織、基礎設施和技術為目標,企圖竊取敏感資訊。 報告提到:「有些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意圖透過隱蔽或欺瞞行動來影響討論與決策,或取得有助達成其目標的技術與資訊…紐西蘭已成為這些行動的目標之一。」 報告補充說,中國在這個地區是一個特別「強勢且有實力」的行為者,並展現其從事針對紐西蘭國家利益情報活動的意圖與能力。 路透社報導,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這份以「紐西蘭安全威脅環境」為名的報告每年發布一次,作為政府讓國民更加了解國家正面臨何種風險的部分努力。 身為「五眼聯盟」(Five Eyes)成員之一的紐西蘭不斷強調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日增,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高,並於今年稍早承諾增加國防支出。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長漢普頓(Andrew Hampton)表示,必須比當前更認真地看待這些威脅。 漢普頓在與報告同時發布的聲明中說:「我們面臨的威脅形勢正在惡化,為我們的安全與保障帶來直接影響。」 報告同時指出,暴力極端主義威脅日益增長,而最可能發生的攻擊情境仍是受到網路激進化的「獨行者」。 報告強調:「網路資訊空間中的怨恨與對立議題,幾乎可以確定正在助長各類暴力極端主義意識形態在紐西蘭獲得支持。」 美聯社報導,紐西蘭政府今天宣布新一筆27億紐元(約新台幣479億元)的軍事支出,用以汰換老舊飛機。紐國官員表示,此舉是為了因應全球緊張局勢快速升高及安全環境惡化。 紐西蘭政府4月7日首度公布「紐西蘭國防能力計劃」(NZ Defence Capability Plan)...
國際

美擬用補助換股權 韓媒:三星若就範美政府持股恐接近李在鎔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9日表示,拜登政府時期的「晶片法」形同白送資金給英特爾、台積電與三星等公司,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把補助轉換成股權。韓民族日報21日報導,正推動在美投資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南韓企業對此措手不及,三星甚至可能被迫向美方提供與會長李在鎔所持股分相當的股權。 報導指出,盧特尼克透露,美國政府正研究一項方案,考慮換取依據「晶片法」獲得補助並在美建廠的半導體企業股分,並點名美光、台積電與三星電子為可能對象。這意味著不僅英特爾,三星也可能陷入「拿補助就得交股分」的困境。 三星先前已決定在德州投資建設晶圓代工廠,補助金額由拜登政府時期的美國商務部於2024年12月核定公布。若三星的美國分公司未能履約,不僅需向美方返還最高64億美元,還已承擔債務擔保責任。 美方如真的要求以補助金額比例增發新股,以20日收盤價計算,川普政府可能取得三星約1.56%股份,幾乎等同李在鎔所持的1.65%。普通股東也將面臨股權被稀釋的損失。 對此,南韓國內企業直言荒唐。一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無法理解美方無視既有合約卻要求股分,並強調:「現在推測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意義不大,只能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南韓產業研究院專門研究員金良彭指出,要求外國企業交出股分本身就是荒謬的做法,「我們的企業不能輕易接受」。他並補充:「考慮到川普從競選時期就不斷強調要縮減甚至廢除補助,難免懷疑他是否故意提出企業無法接受的條件,作為拒發補助的借口。」 韓聯社21日報導,南韓總統辦公室發言人姜由楨舉行記者會時,否認外媒所稱美國計劃以晶片補助換取三星等韓企股分的報導。她表示,據了解目前尚無韓企獲得美方晶片補助,取得補助的前提也並非轉讓股分,企業並未收到任何相關通知,並強調相關傳聞可能源於韓美峰會前的各種臆測,但並不屬實。南韓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15日出席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總統李在明「國民任命儀式」。法新社...
傳普亭與川普提議莫斯科辦普澤會 BBC:像拖延談判手段
國際

傳普亭與川普提議莫斯科辦普澤會 BBC:像拖延談判手段

俄國外長拉夫洛夫(左)15日陪同俄國總統普亭出席阿拉斯加的雙普峰會。(路透) 俄羅斯總統普亭18日與川普總統通話時,據傳提議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到莫斯科舉行「普澤會」。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報導,烏克蘭不可能接受,這可能是俄國手段,提出基輔不可能同意的離譜選項來拖延談判;普亭花了三年半嚴斥澤倫斯基是西方非法傀儡,與澤倫斯基談和幾乎不可能。 普亭在前述通話向川普說,對俄烏直接會談態度開放。但俄國官員接下接連淡化普亭對普澤會的模糊承諾。俄國外長拉夫洛夫(Sergei Lavrov)說,一切會談都須漸進準備,從專家層級開始歷經所有必要步驟。俄國駐聯合國副大使紀柏梁向BBC說,沒人拒絕直接會談的機會,但不應為了談而談。 消息人士指出,對普亭建議在莫斯科舉辦普澤會,澤倫斯基得知後表明「不要」,當時在白宮與會的歐洲領袖也告訴川普,這似乎不是好主意。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直指,普亭還沒準備好、也可能永遠不會準備好舉行普澤會。 克里姆林宮經常質疑澤倫斯基作為總統的合法性,在先前提交的和平備忘錄中,還要求烏克蘭先舉行總統選舉才能簽最終和平協議。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普亭同意與澤倫斯基會面,幾乎不可能很快、輕易發生;他多次指斥澤倫斯基是西方的「奴才」,若他與澤倫斯基談判,等於打臉自己精心打造、向俄國人民推銷的說詞,把自己2022年入侵烏克蘭說得理直氣壯,說這場戰爭是與西方更廣大衝突的一部分,而澤倫斯基、烏克蘭全國都只是卒子。 川普呼籲召開普澤會,讓普亭左右為難;假如他拒絕,有觸怒美國總統之虞,川普已威脅要祭出更多制裁,但與澤倫斯基坐下來談,對俄國菁英、普羅大眾,政治方面很難交代。 政治分析家指出,想辦普澤會,棘手問題遠超澤倫斯基這個人。普亭把這場戰爭,看待成俄國人民舊恨重燃,想要算冷戰結束以來的帳。普亭接觸川普...
悲!印度66歲翁清晨屋頂喂鴿遇猴群攻擊 閃避跌落身亡
國際

悲!印度66歲翁清晨屋頂喂鴿遇猴群攻擊 閃避跌落身亡

印度喜馬偕爾邦一名66歲男子,昨日清晨在自家屋頂喂鴿子時,意外遭遇一群猴群襲擊,驚慌逃避時不慎從4層樓高處墜落,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法新社資料照) 劉家凱/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印度喜馬偕爾邦一名66歲男子,昨日清晨在自家屋頂喂鴿子時,遭遇猴群襲擊,逃避時不慎從4層樓高處墜落,送醫搶救仍不治。綜合印度媒體報導,警方表示,66歲男子高塔姆(Desh Lal Gautam)於20日早上6時許,登上布勞(Brau)村自家住所屋頂準備喂鴿子時,突然有一群猴子逼近攻擊,高塔姆慌亂之下閃避,卻不慎滑倒從4層樓高的屋頂墜落。請繼續往下閱讀... 家屬與鄰居緊急將他送往坎內里醫院(Khaneri Hospital),但仍無法挽回性命。警員卡亞斯(Chandrashekhar Kayath)說,猴群在當地社區經常出沒,居民對牠們既害怕又無奈,過去已有民眾受傷事件發生。警方經過初步調查指出,排除人為因素或刑事案件。 來源:自由時報...
斯里蘭卡亂葬崗出土141具骷髏 還有奶瓶及童衣
國際

斯里蘭卡亂葬崗出土141具骷髏 還有奶瓶及童衣

斯里蘭卡賈夫納持續進行的亂葬崗挖掘行動有最新發現。截至目前,已出土141具人類骨骸。(美聯社)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2025年8月,斯里蘭卡北部賈夫納(Jaffna)持續進行的亂葬崗挖掘行動有最新發現。截至目前,已出土141具人類骨骸,包括兒童遺骸。部分陪葬物品有奶瓶、童衣和嬰兒用品等。根據美聯社報導,這些事物是在賈夫納附近切馬尼(Tamil)地區,1塊預定建設火葬場土地上所發現的。工人於6月初施工時發現了人類骨骸,隨後專業團隊展開挖掘。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期9日的坑探中發現19具人類遺骸。根據6月提交給法院的報告,這些遺骸被淺埋於約1.5公尺深的土中,分布零散且無秩序,顯示該地點可能是1處亂葬崗。自該地區被安全保護並宣布為犯罪現場後,在165平方公尺的區域內共發現141具骸骨。其中約135具屍體沒有衣服,只有1套成人衣物被辨認出來。經檢驗,發現1具背著書包的骸骨屬於1名4至6歲女孩。此外還發現了幼兒洋裝、襪子和鞋子、小串珠手鐲和1個嬰兒爽身粉盒。死者身分、死亡原因和時間均不清楚。但許多人認為,受害者可能是在斯里蘭卡內戰期間失蹤的平民。內戰於1983年爆發,交戰雙方為爭取少數族裔獨立而戰。最終內戰於2009年結束。 來源:自由時報...
美對烏安全承諾大縮水! 五角大廈:僅扮演「最低限度角色」
國際

美對烏安全承諾大縮水! 五角大廈:僅扮演「最低限度角色」

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見圖)據報導已明確向歐洲盟友表示,美國在烏克蘭安全保證中,將僅扮演「最低限度的角色」。(彭博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白宮峰會營造的樂觀氛圍僅維持不到數日,五角大廈隨即對歐洲盟友大潑冷水。報導指出,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已在會談中明確傳達,在未來的烏克蘭安全保證中,美國將僅扮演「最低限度的角色」(a minimal role),此番表態為這場複雜的談判,揭開了艱難的序幕。根據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 報導,柯伯吉的與會,本身就釋出強烈信號。他今年稍早主導的一份彈藥庫存審查,曾導致國防部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短暫凍結對烏克蘭的軍援,且他長期以來一直力主歐洲盟邦應為自身防衛承擔更多責任。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角大廈發言人威爾遜(Kingsley Wilson)在一份聲明中證實,柯伯吉次長出席會議,是為了「傳達川普總統與赫格塞斯部長的指導方針」,並「確保討論能反映川普總統在此事上的公開聲明」。此言下之意,即川普「美軍不派地面部隊」的立場,就是華盛頓的最終底線。在認清美方立場後,歐洲官員的態度也轉趨謹慎。一名歐洲官員坦言,本周的會議僅是一系列複雜談判與討價還價的「開端」(opening salvo)。另一名歐洲官員則表示:「主要的結論是,(和平協議) 不會進展得太快。」儘管如此,北約 (NATO) 的軍事規劃已正式啟動。北約成員國的防長們預計將舉行視訊會議,討論具體的安全保證方案。一名北約官員表示,聯盟成員希望能提出「可行的計劃」,以供其政治領袖定奪。 來源:自由時報...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示警 中國是最活躍的境外干預力量
國際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示警 中國是最活躍的境外干預力量

紐西蘭安全情報局今天強調,該國正面臨嚴峻國安挑戰,並直指中國是最活躍的境外干預力量。圖為安全情報局長漢普頓。(彭博資料照) 蔡百靈/核稿編輯〔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紐西蘭安全情報局(NZSIS)今天(21日)強調,紐西蘭正面臨近代以來最嚴峻的國家安全挑戰,外國干預和間諜活動威脅日益加劇,並直指中國是最活躍的外國干預力量,包括透過人頭公司介入紐國事務。綜合媒體報導,紐西蘭安全情報局今天發布的年度風險評估報告指出,紐西蘭面臨的威脅正在不斷加劇,主要原因包括國家關係日益不穩定、社會對立加深及不滿情緒累積。報告稱,儘管多個國家試圖影響紐西蘭政府和社會,但中國仍是「最活躍」的一方;同時點名中共中央統戰部在境外從事干預活動,試圖擴大海外影響力。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強調,印太地區已成為大國戰略競爭的焦點,而中國是「尤其強勢且有影響力的行動者」,致力於擴展並鞏固區域影響力,並已展現「願意且有能力展開針對紐西蘭國家利益的情報活動」。在未點名具體國家的情況下,報告指出,一些外國政府常透過「跨境鎮壓」手段收集僑民訊息,脅迫或招募在紐西蘭的同胞提供情報。報告還指出,「幾乎可以肯定」存在未被察覺的間諜活動,這些活動損害國家利益,外國勢力持續盯上關鍵機構、基礎設施和技術,以竊取敏感資訊。報告披露,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內的國家,意圖透過秘密、欺騙性活動影響輿論和決策,或獲取技術和資訊以達成目標,「紐西蘭已成為此類活動的目標」。NZSIS局長漢普頓(Andrew Hampton)說,相關威脅必須獲得較目前更高的關注,「我們的威脅環境正在惡化,這對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產生直接影響」。漢普頓今年3月也曾表示,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帶來安全風險,其與庫克群島(Cook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