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國際

國際

日老翁疑遭熊襲擊致死 警調查逮「真兇」竟是無業兒持刀弒父

日本近日頻傳熊攻擊人事件,秋田縣大仙市一名93歲老翁日前被發現倒卧家中死亡,身上有傷,起先被懷疑是遭熊攻擊。然而時隔一天,調查人員把矛頭指向與死者同住的51歲兒子,經訊問後,19日以涉嫌謀殺將他逮捕。 集英社Online報導,案發18日上午,死者進藤藤義的妻子出門購物,下午1點左右返家時,驚見丈夫倒在一樓卧室、渾身是血,隨即報警。 當時與父母同住的兒子進藤藤行也在家。他最初向警方供稱「沒注意到任何異狀,也沒聽見父親聲音」。然而在偵訊過程中,警方逐步掌握證據,查獲多把疑似作案用的刀,懷疑進藤藤行弒父。藤行則在19日晚間承認行兇被正式逮捕,犯案動機仍在調查。 附近鄰居表示,死者就讀名校早稻田大學,在東京都立高中任教多年,同時也是「蝦蘭花」的研究權威。大約30年前,由於兒子生病、身體狀況不好,一家人從東京搬回秋田。自那之後,兒子幾乎沒工作過,大部分時間都把自己關在家裡。 鄰居表示,進藤父子關係非常糟,「他們的家庭糾紛在村裡比偶爾出現的熊更有名」,「大家都知道老進藤是個教育狂,對孩子特別嚴厲」。 日本近年熊出沒頻率大增,是警方最初誤判的原因。警方表示,嫌犯並未刻意偽裝,是第一時間到場的救護人員根據傷口深度與範圍,推測可能是熊造成,才導致警方一度對外發布「熊襲警戒」。 根據日本環境省統計,至2024年3月底的12個月內,共有219人遭熊襲擊,創下新高,其中6人死亡。今年7月,甚至有一名送報生在住宅區被棕熊咬死。 隨著人口老化、農地荒廢,熊棲地不斷向人類生活區域逼近。因應攻擊事件攀升,日本政府已放寬獵熊規定,讓民眾更容易捕殺。近期已有數千頭熊遭獵人捕捉或擊斃。日本近日頻傳熊攻擊人事件,秋田縣大仙市一名93歲老翁日前被發現倒卧家中死亡,身上有傷,起先被懷疑是遭熊攻擊。然而時隔一天,調查人員把矛頭指向與死者同住的51歲兒子,經訊問後,19日以涉嫌謀殺將他逮捕。路透...
國際

以色列準備攻佔加薩市 通知醫院援助團體擬撤離計劃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他們已經通知加薩走廊北部的醫護人員和援助團體就撤離當地民眾的行動開始研擬計劃。以色列即將對位在加薩走廊北部的加薩市發動軍事攻勢予以佔領。 法新社報導,根據以色列軍方聲明,以色列軍事官員本周已通知「加薩走廊(Gaza Strip)北部的醫護主管和國際組織...為了民眾撤離到加薩走廊南部做準備」。 以色列國防部本周批准佔領加薩巿(Gaza City)的進攻行動,並對約6萬名後備軍人發布召集令,令人更擔憂這將導致加薩走廊已如災難般的人道危機恐進一步惡化。 根據聲明,以色列軍方已通知相關各方開始研擬將醫院設備搬遷到加薩走廊南部的計劃。 聲明中說:「官員向醫護主管強調,加薩走廊南部的醫院設施正為了接收病患和傷患而進行調整,更多必要的醫療設備也正在移入。」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學者點名台灣剉咧等!3警訊曝川普恐與中國談成「大而美交易」

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政治教授布朗(James D.J. Brown)21日在日經亞洲發表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迎合,非但對烏克蘭與歐洲不利,對其東亞盟友也構成隱憂,凸顯軍事侵略不再是禁忌,尤其未來恐怕繞過台灣,與中國達成「又大又美的交易」。布朗認為,川普近期在俄烏問題的舉措釋出3個警訊:無視國際秩序規則、偏好大國支配小國命運的「雅爾達模式」,以及反覆無常且耳根子軟的性格。 布朗認為,川普前幾周對俄羅斯的強硬姿態,在15日阿拉斯加會談後蕩然無存:順從俄方的土地交換方案,補償基輔的卻是空洞無物的安全保證。 布朗直言,川普軟弱無能的處理方式,非但對歐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台日韓等東亞盟友釋出3個警訊。 首先,川普紅毯迎接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普丁,等同無視國際規則。此舉傳遞的訊息是:即使發動侵略、屠殺平民,美國最終仍會與你平起平坐。這對依賴規則保障的日本、南韓與台灣是極大警訊。 其次,川普與普丁討論烏克蘭領土甚至未邀烏方參與,凸顯川普偏好「雅爾達會議模式」:由大國分配弱國的命運。令人擔憂的是,若川普能在烏克蘭問題上繞過澤倫斯基,他未來也可能繞過台灣,與習近平達成「大而美交易」。 第三,川普的反覆與輕信令人不安。他對世界知之甚少,缺乏可信顧問,容易受到最後與其接觸的人影響。再加上川普容易受奉承、熱衷房地產式交易,甚至渴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北京勢必學習莫斯科的手法,利用這些弱點迫使美國在東亞讓步。 布朗指出,距離川普結束任期還有1250天,短期內看不見轉機,當務之急是「減少損害」。尤其日韓必須攜手「管理」川普,向家長般「必須隨時看顧、安撫與引導,以避免他傷害自己與他人」。 此外,東亞盟友也必須加快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強化自身軍事能力,並發展獨立於華府之外的安全合作。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
國際

川普不爽全球最低稅負 OECD端三招盼美國息怒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已提出一系列調整全球最低稅負協議的措施,盼藉此確保美國企業不受制於這項140多個國家簽署的協議,進而舒緩美國對該國企業的憂慮。 根據彭博資訊取得、日期為8月13日的文件,OECD提議調整看待稅額扣抵的方式、簡化高實際稅率司法管轄地區跨國企業回報程序以給予最低稅負豁免,以及調整協議以承認其他符合資格的並行制度,特別是美國稅制。 換句話說,如果企業獲利已受制於嚴格稅法,最低稅負協議的基本措施將不適用於這些公司。OECD如今必須訂立資格標準,以判定美國和其他國家最低稅負法是否和OECD一樣嚴格。 全球最低稅負協議用意是確保所有司法管轄地區企業至少支付15%企業稅,但總統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持續批評該協議對美國企業不公平,揚言懲罰實施最低稅負協議條款的國家。七大工業國(G7)6月做出讓步,全球最低稅負協議條款將「完全排除」美國企業,提出最新一系列措施目的是落實這項妥協。 OECD要求外界在9月5日前就提案發表意見,OECD將在9月稍晚的會議上展開討論。圖為OECD位於法國巴黎的總部。路透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自民黨普發2萬日圓政見面臨跳票 石破茂信用亮紅燈
國際

自民黨普發2萬日圓政見面臨跳票 石破茂信用亮紅燈

因應物價上漲,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參議院選舉自民黨會提出普發現金政見。(彭博檔案照)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21日報導〕日本自民黨在參院大選中提出選舉公約,將對全國民每人發放2萬日圓(約合台幣4200元)現金,以做為因應高物價新對策,但因執政聯盟大選失利,這項政見可能跳票,日本網路也開始出現梗圖,問何時才能領到2萬日圓。因應高物價問題對策,是這次參院大選中各政黨互別苗頭的主要議題之一,面對主要在野黨提出減稅要求的攻勢,自民黨以發放現金進行對抗。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要是對全國人民每人發放2萬圓現金,並對住民稅非課稅的大人與所有兒童加碼2萬圓,換句話說最多可以領到4萬圓。自民黨在7月公布的參院選舉公約中,正式納入這項政見。現金髮放的政見從草擬之初,就遭到質疑是為了勝選的「大撒幣」,尤其首相石破茂挑在6月13日東京都議會選舉公告日,宣布每人將發放2萬圓現金,更啟人疑竇。日本經濟新聞在6月就現金給付進行民調顯示,有82%受訪者認為對於因應高物價不具效果。7月20日舉行的參院大選,結果在選舉中主張,將消費稅從10%降為5%的國民民主黨,以及主張分階段廢止消費稅的參政黨,議席大幅成長,其他在野黨也都提出減稅的相關政見。唯一未提出減稅政見的自民公明執政聯盟慘遭滑鐵盧,參院議席大幅流失未能過半。自公執政聯盟雖仍是眾院兩院的國會最大黨,但面臨史上第一次在眾參兩院同時未過半的局面,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要推動政策和預算案,都得看在野黨的臉色。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計劃在秋季舉行的臨時國會,提出2025年度追加預算案,以支持經濟對策。原本應會納入這次追加預算的2萬圓現金髮放政策,如果沒有在野黨的配合將很難通過,但目前朝野對於共識的達成毫無進展。日經報導,執政黨傾向修改全國一...
國際

歐美貿易協議細節曝光 歐股多收紅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雙方貿易協議細節,未來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多數將面臨15%關稅,遭美國加課關稅程度的不確定性結束,歐洲主要股市今天也因此多收在紅盤。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21.06點或0.23%,以9309.20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指數小漲16.37點或0.07%,收在24293.34點。 巴黎CAC 40指數下跌34.74點或0.44%,收7938.29點。
國際

歐美8月綜合 PMI 同步攀高 歐元區8月升至51.1 製造業逾三年來首次擴張

儘管出口持續疲軟,但歐元區企業8月新訂單出現2024年5月來首次增長,幫助整體企業活動擴張速度達到15個月來最大。美國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景氣同樣熱絡,其中製造業擴張速度更寫三年多來最快。 標普全球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5.4,是今年來最高,其中製造業PMI升至53.3,是2022年5月以來最高,因此製造商擴大招聘人手,製造業就業出現2022年3月來最強成長。 不過,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1.1萬至23.5萬人,為三個月來最大增幅,持續請領人數更寫2021年來新高,顯示裁員潮可能加劇,勞動市場疲弱再添新跡象。 至於歐元區8月PMI初值從7月的50.9升至51.1,為連續第三個月改善,並達到2024年5月來最高。路透調查預期PMI下滑至50.7。PMI數據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低於此水準則表示景氣萎縮。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德拉魯比亞表示:「情況正在好轉。儘管面對美國關稅和普遍不確定性等逆風,歐元區各地企業似乎應對得很好。」這也減輕了歐洲央行(ECB)降息的壓力。路透調查顯示,市場普遍認為ECB會等到12月才會選擇是否再次降息。 歐元區製造業8月整體展現出顯著改善,PMI從7月的49.8升至50.5,逾三年來首次回到擴張領域。服務業雖然持續擴張,但步伐稍微趨緩,服務業PMI從7月的51下滑至50.7。 在製造業強勁擴張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擴張速度達到3月來最快,綜合PMI上升至50.9,高於市場預期,但服務業表現平淡;法國萎縮幅度則放緩至一年來最小,綜合PMI回升至49.7;其餘歐元區國家則持續擴張,但幅度略微放緩。 而在歐盟之外的英國,由於具主宰地位的服務業出現回升,英國8月企業活動創下一年來最快增速。標普全球的英國8月綜合PMI初值,從7月的51.5上升至53,達到去年8月來最高。 $(docu...
國際

無懼川普政策恐讓財政惡化 兩大理由…美債魅力勝歐債

景順公司(Invesco)認為,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降息理由增加,美國公債也已重拾傳統避險資產地位,美國公債吸引力如今比歐洲債券來得強。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4月「解放日」關稅衝擊市場對美國公債安全的信心,美國主權債券表現起初落後歐洲主權債券。不過,景順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德朗吉斯(Alessio de Longis)表示,隨著就業數據持續走軟促使Fed朝較積極寬鬆貨幣邁進,他今年初以來一直抱住不放的美國主權債券加碼部位,持續獲得「強而有力的平反」。 德朗吉斯說:「外國央行寬鬆貨幣周期腳步較快,我們認為Fed有一些降息空間。經濟持續降溫的其他證據在今年剩餘時間逐漸浮現,應會帶動固定收益脫穎而出。」 利率市場價格顯示,Fed今年底前將降息兩次,每次降息1碼。德朗吉斯預期,Fed主席鮑爾22日在傑克森洞發表備受關注的演說時,將暗示9月可能降息。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1日盤中在4.31%附近狹幅震蕩,約比5月觸及的水準低30個基點。美國公債與德國公債殖利率落差已從6月的近200個基點縮減至約155個基點,但仍大於4月3日的137個基點。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國際

日本「新聞周刊」台灣有事特輯 專家挺台「豪豬戰略」

「新聞周刊」(Newsweek)日本版最新一期以「台灣有事」為封面製作特輯。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副會長奎尼克指出,若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台灣海峽恐是最可能的引爆點。他強調,台灣正快速「豪豬化」,但嚇阻中國仍須仰賴美國持續支援。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副會長奎尼克(Matthew Kroenig)撰文指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真的爆發,「說到引爆點,台灣海峽恐怕是最有力候補」。台灣的對岸中國坐擁核武,而且始終不掩飾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攻台的意圖,台灣直到近年才真正開始面對這股威脅。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同盟國/地區努力自助,也推動台灣提升自衛意識。 奎尼克指出,他近年來每年至少訪台一次,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的防衛意識大幅提升。1990年代以前,台灣一度執著於「反攻大陸」,但考量到兩岸實力懸殊,這不過是幻想。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對台灣的軍備需求也感到不滿。台灣總是渴望擁有像是F35戰鬥機這類最新銳的武器,但這些裝備並不符合台灣所面臨的威脅。真正應該設想的是中國軍隊可能發動登陸或海上封鎖,最需要的是反艦飛彈等「不對稱作戰」,而不是容易成為中國導彈攻擊目標的龐大武器。 他表示,長期以來,台灣的國防部常由保守軍人主導,軍隊文化是在國民黨威權統治下形成,情感上偏向親中、抗拒改革。2013年曾一度任命文人楊念祖出任國防部長,但因軍方強烈反彈,只撐了短短6天。 奎尼克曾經詢問台灣軍隊高層對於中國核武威脅的看法,竟然得到「習近平不會對台灣使用核武,因為我們是同胞」的回答。他表示,前總統蔡英文雖然深刻理解中國威脅,但因擔心過度強調,反而引發中國反彈與台灣社會動蕩,甚至導致外資撤離。她的慎重低調可以理解,但也造成軍備不足。 他指出,台灣想要強化防衛力,還存在另外一項弱點,那就是輿論的分裂。民進黨已經執政約10年,但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的國民黨仍有強大影響力。在共產黨的訊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