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 11 月

財經

財經

昔日中國明星太陽能廠 無錫尚德破產地方國資也難救

曾經是中國太陽能領域明星企業的無錫尚德,在破產10餘年後,由弘元綠能接替廈門國企成為新託管方。分析指出,弘元綠能同樣處於新能源行業的谷底,能否推動無錫尚德的發展,前景不明朗。 財聯社報導,弘元綠能9日晚間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將與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屬的無錫尚德等子公司合作展開生產經營管理,以幫助維持無錫尚德的穩定運營。 2024年12月,廈門市國有企業廈門建發新興能源有限公司才接手託管無錫尚德。當時,這項舉動被認為是由地方國資保住陷入困境的太陽能企業的探索模式之一。但根據今天的公告,順風光電與廈門建發前期簽訂的合作經營協議同步終止。 時隔約半年,無錫尚德再次面臨破產重整。 無錫尚德在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史上曾是響亮的名字。公開資料顯示,無錫尚德曾於2010年登上全球組件出貨第一,其創始人施正榮有「中國光伏(太陽能)教父」之稱。 在中國各地方政府一窩蜂提供太陽能企業建廠優惠與補貼情況下,這類公司快速擴張,由於當時太陽能板的市場主要在海外,隨著歐美國家「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國國內太陽能補貼力度減弱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無錫尚德於2013年進入破產重整。僅僅兩年,無錫尚德從頂峰跌落崖底。 據報導,同年無錫尚德被順風光電收入麾下。此後數年,無錫尚德也曾短暫恢復元氣,並於2020年重回全球組件出貨排行榜前10名。但到2022年,無錫尚德再次被擠出前10名,排行榜中再未見其身影。 2024年12月份,廈門建發接手託管無錫尚德,但效果未能達到市場樂觀預期。根據中國「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示資訊,無錫尚德今年6月16日發布了公司預重整債權申報公告,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5月26日出具對公司進行預重整決定書並指定了預重整管理人。 在向法院提交的書面申請中,無錫尚德明顯缺乏債務清償能力。而報導手提到,對於同處行業景氣周期底部的弘元綠能而言,能否「盤活」無錫尚德...
財經

香港立場新聞案 前總編輯鍾沛權刑滿出獄

已停運的香港「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去年被法院裁定「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成立,被判刑21個月,今天刑滿出獄。 「立場新聞」母公司及前總編輯鍾沛權、前署理總編輯林紹桐去年被法院裁定「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成立,鍾沛權被判囚21個月。鍾沛權因此前已被還押約11個月,扣除被還押的天數,他需再服刑約10個月。 林紹桐則因法官考慮到其病情,判處「可即時釋放」刑期,不需監禁。 香港01今天報導,鍾沛權今天刑滿出獄。香港警方機動部隊及傳媒聯絡隊人員,凌晨時到赤柱監獄外了解情況,兩輛便裝警員小汽車則先後抵達監獄。據了解,鍾沛權於清晨5時半左右,由其中一輛小汽車接載離開赤柱監獄。小汽車拉上窗帘,未能從車外看到鍾沛權。 鍾沛權的太太陳沛敏是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與多名前蘋果日報及壹傳媒高層被控違反國安法下「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目前仍被還押。...
財經

陸干涉南韓大選?陸使館駁:堅決反對「個別政治勢力捏造」

陸駐韓使館近日稱,南韓個別政治勢力捏造所謂「中國干涉韓國大選」,並在陸客集中的首爾明洞等地區舉行反華集會遊行。該館表示,已向韓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韓方採取措施,保證大陸公民人身安全。 據陸駐南韓使館公眾號9日消息,南韓順利舉行總統選舉,中方對此表示祝賀,祝願南韓實現穩定、發展、繁榮。遺憾的是,南韓個別政治勢力捏造所謂「中國干涉韓國大選」,對大陸進行指責抹黑,中方堅決反對。且一些人近期在大陸遊客集中的首爾明洞等地區舉行反華集會遊行,不排除個別人員採取過激行為。 該館提醒,在韓大陸公民和赴韓陸客,應密切關注南韓當地形勢和治安狀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和遵守南韓法律法規,關注南韓警方發布的政治性集會遊行資訊,主動同其保持距離;切實加強安全防範,遇到意外情況保持冷靜,及時報警並注意收集、保存證據,盡量避免發生言語或肢體衝突,確保自身安全,必要時通過法律手段應對。 陸駐南韓使館在4月曾公告,指南韓憲法法院定於4月4日對時任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進行宣判。預計屆時及之後一段時期,南韓各地可能舉行大規模政治集會和示威遊行,不排除發生極端事件。4月4日當天南韓警方將部署大量警力加強警戒,並將憲法法院等首爾市部分地區指定為「特別犯罪預防強化區域」。 當時該文提醒,在韓大陸公民和來韓大陸遊客,密切關注當地形勢和治安狀況,切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也特別點出,要與當地政治集會保持距離,「不參與、不逗留、不觀望」,提醒「勿公開發表或轉發政治言論,盡量避免與當地民眾發生言語或肢體衝突」,並避免前往或靠近憲法法院、光化門、汝矣島、漢南洞等敏感地帶及人員密集場所。南韓首爾明洞街景。美聯社資料照...
財經

德國偵察機遭中國軍方雷射攻擊 中:與事實完全不符

針對德國外交部8日表示,中國軍方日前用雷射照射一架參與歐盟紅海任務的德國偵察機,危及人員安全且干擾任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聲稱,德方所稱與中方了解的事實完全不符。中國海軍在當地護航,與德方和歐方「保持著良好的溝通」。 中國外交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北京日報報導,毛寧在回答外媒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毛寧首先聲稱,經向有關部門了解,德方所稱的訊息「與中方了解的事實完全不符」。 她又說,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實施護航行動,「履行大國責任,為維護國際航道安全作出貢獻」,也與德方和歐方保持著良好的溝通。雙方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時加強溝通,避免誤解誤判。 德國外交部8日透過社群平台X表示,中國軍方日前以雷射鎖定一架參與歐盟「盾牌」(Aspides)任務的德國偵察機機,危及機上德國人員安全並干擾任務執行。德方完全無法接受,並已針對此事召見中國駐德大使提出嚴正抗議。 綜合德媒報導,遭中國軍方照射的是一架由德國聯邦國防軍租用的偵察機,由民間飛行員駕駛,最多可搭載4名德軍士兵,平時部署於東非國家吉布地。 報導提到,事件發生時,德機正接近一艘中國海軍護衛艦,中方並未如國際慣例透過緊急頻道通報狀況並發出警示,反而直接以雷射對準德機。德國政府目前正調查此舉是否造成損害。 此次雷射照射事件使德中緊張升溫。德國政府罕見直接點名中國軍方干擾歐盟行動,德國外交部並隨即召見中國大使,顯示事態嚴重。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公職人員成境外間諜圍獵目標」陸國安部倡「回頭是岸」防境外滲透

近日在歐洲陸續傳出陸籍間諜被捕的消息,大陸國家安全部10日發文指,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進行滲透、竊密活動愈發活躍,將大陸公職人員作為「重點圍獵」目標,精心布局,因人下套。也吁公職人員若發現自己在境外遭遇拉攏策反、脅迫誘騙時,要回頭是岸,及時舉報反映。 大陸公安部10日發布數起公職人員被境外間諜「布局圍獵」案例。如張某入職某基層單位,隨著仕途順遂、保密意識漸趨鬆弛,某次會議領取3份涉密文件帶回家,與親屬李某交談時披露文件內容。經查,李某受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指使,長期蟄伏伺機竊取涉密文件。 文章也提到,某市直機關幹部侯某,在某屆足球世界盃期間,以消遣心態涉足網路博彩,從小額投注滑向巨資豪賭,最終債台高築。為還債主動聯絡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職務便利,多次偷拍涉密資料並傳至境外,非法牟利人民幣7萬多元。 另外,某省直機關工作人員李某,因工作需要赴境外參加短期培訓,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的美色誘惑,事後被以私密照片脅迫其加入境外間諜組織,李某並未向組織彙報被脅迫參加境外間諜組織的事情,更在後續工作中多次將工作文件轉交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 該文提醒,親情有度,廣大公民特別是公職人員,要嚴守保密紀律規矩,非涉密場所不談論涉密事項,遵循「親屬不透露、親友不接觸」的鐵則,警惕「親情牌」背後的境外滲透;公職人員應培養健康良好的興趣愛好,牢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最後也提到要回頭是岸,如一時行差踏錯,應及時懸崖勒馬;如發現自己在境外遭遇拉攏策反、脅迫誘騙,應保持冷靜,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舉報反映,積極尋求派駐單位或駐外機構的保護和幫助。大陸國家安全部指出,近年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進行滲透竊密活動愈發活躍,將大陸公職人員作為「重點圍獵」目標。圖/取自大陸國安部公眾號...
財經

中國乘聯分會:6月降價車型大減 反內卷效果明顯

中國汽車業此前嚴重內卷,連官方都發聲要求整治市場亂象。中國乘聯分會昨天表示,今年第2季降價車型大幅減少,當中6月有14款車型降價,較前兩年保持相對穩定,顯示反內卷效果明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8日發表統計數據,有關內卷方面,今年1月、2月及3月分別有7款、21款及23款車型降價,3月的降價車型數量相對於歷史屬較高水準。 數據顯示,4月僅有14款車型降價;5月明確宣布降價或新車新定價的僅有12款;6月僅有14款車型降價,較去年6月的12款和2023年6月的20款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2025年1至6月,新能源汽車新車降價平均達到人民幣2.3萬元(約新台幣9.3萬元),降價力度達到12%。6月新能源汽車新車降價平均達到1.5萬元,降價力度達到10.4%的較低水準。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今年上半年車市反內卷效果明顯,車企生產節奏穩定,積壓庫存的狀況得到改善,尤其是今年6月,行業生態明顯改善。 乘聯分會的數據又顯示,今年6月中國大陸乘用車市場零售208.4萬輛,年增18.1%,月增7.6%。今年上半年累計乘用車市場零售1090.1萬輛,年增10.8%。 其中,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1.1萬輛,年增29.7%,月增8.2%;今年1至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546.8萬輛,增長33.3%。 乘聯分會表示,中國政府推出的「兩新」(以舊換新與設備更新)政策補貼拉動市場。根據中國商務部,截至6月30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累計申請量達412萬份。 不過乘聯分會提到,近日多地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出現階段性緊張,部分城市宣布暫停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新資金仍需一定時間才到位,導致近期消費者出現觀望情緒。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財經

涉竊「海王星」飛彈系統機密文件 陸父子檔被烏克蘭拘留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網站7月9日公告,反間諜部門在基輔拘留了2名中國大陸公民,指他們涉嫌試圖向大陸非法提供有關烏克蘭飛彈系統RK-360MC「海王星」的機密文件。 德國之聲報導,烏克蘭國家安全局表示,拘留的兩名嫌疑人是父子,他們涉嫌搜集烏克蘭飛彈系統「天王星」的機密文件,並意圖提供給大陸情報部門。 RK-360MC海王星可用來攻擊各類作戰艦艇和登陸艦。烏國稱,海王星號飛彈在2022年4月摧毀了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 據調查,其中1位嫌疑人24歲,曾在基輔1所技術大學就讀,因學業不及格於2023年被開除,但目前仍留在基輔,並曾為獲取「海王星」生產技術文件,試圖招募1名參與國防軍最新武器研發的烏克蘭公民;另一名涉案人員是這名前大陸留學生的父親,其永久居住在中國大陸,但定期訪問烏克蘭,並「親自協調兒子的間諜工作」。 該局表示,反間諜部門在該間諜活動初期就發現其動向,並在其轉交機密文件時,當場將該名前大陸留學生拘留,隨後拘留其父。搜查過程中,警方從2嫌身上繳獲手機,包含他們協調間諜活動的通訊證據。 歐洲媒體euro news指,這2名被告受間諜罪指控,一旦被判有罪,將面臨最高15年的監禁和沒收財產。 據法廣,本周傳出另起大陸公民在歐洲因間諜活動被逮捕的事件。義大利警方近日在米蘭馬爾彭薩機場逮捕一名33歲大陸男子徐澤偉(Xu Zewei),徐因涉嫌對包括新冠疫苗研發在內的項目進行工業間諜活動,而被美國當局通緝。 美國指控該名男子曾參與1個駭客團隊,試圖竊取德州大學2020年正研發的新冠疫苗。美國逮捕令列出的指控包括電信欺詐和加重身份盜竊、共謀實施電信欺詐,以及未經授權訪問受保護的電腦。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網站9日公告,反間諜部門在基輔拘留了2名中國大陸公民,指他們涉嫌試圖向大陸非法提供有關烏克蘭飛彈系統RK-360MC「海王星」的機密文...
財經

解讀北京對我8家軍工實體出手 陸學者:對台灣當局的警告

大陸官方9日宣布對中科院、漢翔等8家台灣實體,列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上述8家台灣地區實體出口兩用物項,對此大陸學者解讀,這是對台灣當局的清晰警告,也與賴總統發表「賴十七條」後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有關。 被納入名單內的台灣企業與機構,包含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攻衛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大陸大多是對美國軍售台灣的實體祭出類似措施,這次突然加入台灣實體,是否有特別的意義?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向本報指出,目的都是一樣,都是為打擊台獨分裂勢力「拒統謀獨」,對美這塊,除了軍售台灣,還有美國遏制中國大陸崛起後的大陸反制之動機,兩者有共同性也有差異。 至於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唐永紅認為,這應與賴清德最近表現有關,他指出,賴清德從3月13日提出「境外敵對勢力」、「賴十七條」以來,最近還有「團結十講」,大陸此舉應與賴清德進一步往台獨方向走的動作,而予以反制有關。 唐永紅認為,如果台灣相關機構從事軍事裝備研發需要大陸進口的物資,因為大陸出口管製作用,將來會比較困難。長遠目的則可能要遏制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拒統謀獨的想法,如果通過這些操作,讓台灣的軍備研發製造機構、企業難以取得更多進展、能力受到抑制,「這會降低台獨分裂勢力拒統謀獨、以武謀獨的能力。」 他並強調,包括民進黨當局也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打壓,對大陸祭出高端晶片出口禁令等。現在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合作受到政治衝擊,「越來越明顯」。他預判,將來「類似事件」可能還會有,未來若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的挑戰、拒統謀獨的言行等往前推,可能大陸的反制措施也會進一步。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也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大陸和美國在進行貿易談判時,對軍民兩用商品做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整理,官方也已表示在出口上...
財經

中國加碼穩就業 擴大補貼企業增加職位

中國就業形勢依然不佳,中國國務院今天公布多項政策措施,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擴大對企業用人的貸款支持範圍,擴大補貼企業增加職位,並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 據中國政府網,中國國務院辦公廳9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從7個方面提出19項政策舉措,表示要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首先在「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範圍;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力度,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60%,最高提至不超過90%,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不超過30%,最高提至不超過50%。相關企業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申請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元繳費部分,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其次是「激勵企業擴崗吸納就業」,擴大社會保險補貼範圍,對重點行業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並按規定為其繳納有關費用的,按照個人繳費額的25%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加力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對吸納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就業,與其簽訂勞動合約並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3個月以上的企業和社會組織,按照每人不超過人民幣1500元(約新台幣61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通知」並要求,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擴大以工代賑政策覆蓋範圍和專案實施規模,指導地方在縣域範圍內謀劃實施一批城鄉融合發展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農業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充分挖掘工程建設、服務保障、建後管護等各環節用工崗位,「廣泛吸納相關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就業」。 「通知」還要求各地政府「做好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支持企業展開職工在崗培訓;加大重點群體培訓力度;勵技工院校招收相關失業人員。 「通知」又要求「優化就業服務...
財經

盧思位李國蓓獲中國人權律師獎 面對打壓捍衛良知

為紀念中國當局打壓維權者的「709大抓捕」而設立的中國人權律師獎,本屆頒發給仍在獄中的中國律師盧思位以及持續面臨打壓的李國蓓,表彰他們對捍衛中國人權與社會良知的重要貢獻。 根據對華援助協會官網,709大抓捕10周年紀念活動暨第九屆人權律師節9日在東京大學舉行。這一屆選出兩位中國人權律師獲獎者,分別是盧思位和李國蓓。 據介紹,盧思位長期代理敏感人權案件,包括「12港人偷渡案」、成都4位市民悼念「六四」案等。他公開挑戰酷刑、不法羈押與各種侵害行為,始終將良知置於個人安危之上。 盧思位長期遭到監控與騷擾。2023年,他在寮國試圖與家人團聚時被捕,並被控「非法越境」,後入獄,預計今年8月將刑滿出獄。他的經歷也讓國際社會更加關注中國人權情勢的惡化。 本屆中國人權律師獎頒發給盧思位,表彰他對中國人權捍衛、法治信念與社會良知的重要貢獻。 另一位獲獎的李國蓓,自2014年為在黑龍江建三江被關押與酷刑對待的律師發聲以來,她便選擇為正義面對風險與壓力。在2015年大規模打壓維權律師的「709案」中,她挺身而出,為同行提供法律援助。 近年來,李國蓓為女性人權行動者李翹楚以及「白紙運動」紀錄片導演陳品霖辯護,揭露陳品霖在看守所中遭剝奪睡眠與新鮮空氣的情況,譴責法院非法阻撓律師權利。此外,她也揭露其委託人律師謝陽律師——在司法過程中遭受的羞辱與虐待。 709打壓期間,李國蓓被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出境。今年,她所領導的畢易律師事務所也面臨年檢延誤。 頒獎詞說,李國蓓代表了無數堅持抗爭的女性人權律師,她們以智慧、無懼與韌性,在高牆之內、在有敵意的法庭之中,守護著法治那道微弱卻珍貴的光芒。 709大抓捕10周年紀念活動暨第九屆人權律師節由改變中國、人道中國、中國人權(Human Rights inChina)、對華援助協會、台灣的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華人民主書院、台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路、日本的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