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7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國3歲華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機4項重罪全免

10月31日,美國紐約皇后區3歲華裔男童陳昆塔(Quintus Chen)被撞身亡案歷經近兩年審理後,在紐約州高等法院宣判。據報道,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裁定,22歲的肇事司機凱文·戈麥斯面臨的四項重罪指控全部不成立。全免的四項重罪包括:二級過失殺人罪、刑事過失殺人罪、肇事逃逸致死罪、二級攻擊罪。 ▲陳昆塔 戈麥斯最終僅被判犯有「第二級魯莽危險行為」(一項A級輕罪),以及魯莽駕駛、無照駕駛、車輛未註冊、車窗貼膜過暗、違規停車等多項交通違規。根據紐約州法律,A級輕罪最高僅判處一年監禁、三年緩刑或社區服務等處分。這意味著戈麥斯已確定免於長期監禁,有可能無需入獄,只需面臨駕駛方面的限制與社區監督。 男童母親: 車在拖行碾壓,怎麼可能無罪? 這一判決結果令男童家人無法接受。男童母親陳凱倫(Karen Chen)在法庭外情緒激動地表示,這一判決「對我們一家極不公平,是一大冤案」。 陳凱倫在受訪時表示,案發當天的監控畫面顯示,「車輛撞上孩子後仍有拖行甚至輾壓的動作,我丈夫(吉米·陳)當場伸手去救孩子,也被車撞傷。」她表示,自己和丈夫至今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創傷。她質問道:「怎麼可能說這個人無罪?」 陳凱倫表示,她已向檢方詢問上訴可能,但得到的答覆是,此案經陪審團一致裁定無罪,根據美國法律一事不再審原則,檢方不得就同一罪行再上訴或重審。他們目前正考慮尋求社區和受害者倡議團體的幫助。 辯護律師: 男童父親「沒能控制住」孩子 在為期兩周的審判中,控辯雙方的交鋒激烈。 皇后區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指控肇事司機戈麥斯存在嚴重疏忽。首先,戈麥斯的車輛貼膜嚴重違法。檢察官稱其擋風玻璃透光率僅11%,駕駛座側窗透光率低至0%。而紐約州法定標準為70%。檢察官瑞安·利恰德洛稱,受害男童的「頭部和肩膀都在引擎蓋上方,清晰可見」,但戈麥斯「還是加速了」,並且有魯莽駕駛的前科。 ▲監控視頻截圖 辯護律師托德·格林伯格...
社會

朝鮮今日為他舉行國葬,曾任國家元首逾20年

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曾任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的金永南,於2025年11月3日12時因病去世,享年97歲。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朝鮮國務委員會、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和朝鮮內閣當天共同發布訃告。 11月4日凌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前往弔唁金永南離世。4日上午9時開始,朝鮮中央電視台多名主播輪流播送金永南去世相關消息。其中,知名主播李春姬播送了金正恩的弔唁新聞。 11月4日凌晨1時,金正恩弔唁金永南。圖/朝中社 4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前委員長金永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生前曾多次率團訪華,為推動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屬致以誠摯慰問。 從1998年當選為朝鮮第十屆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至2019年卸任,資深外交官出身的金永南擔任朝鮮國家元首逾20年。他的出訪足跡遍布全球,曾與多屆美國總統會面,更深度參與了朝鮮、韓國之間的三次領導人會晤,和金大中晤談南北離散家屬團聚事宜,與盧武鉉共同植樹。2018年初,他率團前往韓國,借平昌冬奧會契機展開「破冰之旅」,與文在寅親切交談,在開幕式上落淚,為世界矚目。 2019年,朝鮮修改憲法,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不再是國家元首,年過九旬的金永南也離任淡出政壇。不過,根據官方訃告的說法,他在九十多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致力於將我們共和國光榮的勝利與榮耀歷史傳承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著作」。 11月5日上午,朝鮮將為金永南舉行國葬。 金永南。朝鮮中央電視台報道截圖。 「從未遭遇過降職」 根據官方訃告,金永南「出生於外國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早年間「經歷了種種苦難」。1945年後,他投身社會活動,後進入金日成大學學習,並被選送前往莫斯科留學。1952年回國後,金永南先在金日成高級黨校任教,隨即進入朝鮮勞動黨...
社會

多名韓國男性在菲律賓失聯,約5萬混血兒尋找父親

在菲律賓,有一群特殊的存在,他們是韓國男性在菲律賓與當地女子所生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是非婚生子,且父親在孩子出生後,將菲律賓籍的生母與孩子一同拋棄,離開菲律賓,並且將生母屏蔽拉黑,獨留菲律賓生母在當地獨自撫養孩子長大。據報道,這樣的韓菲混血兒在菲律賓大約有5萬名。 公開「壞爸爸」照片成「最後的方法」 從上月開始,韓國公益組織「解決撫養費的人們」(簡稱「解費團」,前身為「壞爸爸」)的發起人具本昌,在社交媒體上接連公開被拋棄的韓菲混血兒和他們韓國爸爸們的照片。他在10月23日和25日發文稱:「尋找分別於2010年出生女兒、2014年出生兒子、2018年出生女兒後返回韓國的爸爸們」,並表示「即使構成名譽損害也不會退縮」。 ▲「解決撫養費的人們」組織運營者具本昌 11月2日,具本昌稱:「在菲律賓單身媽媽們尋找孩子的爸爸的報道播出後,多年來一直拉黑她們的韓國男人們,竟然開始主動聯繫當年被他們拋棄的女人了。」他同時還表示,自己收到了一名菲律賓單親媽媽的反饋,她稱一個7年前拋棄他們的韓國爸爸,也突然聯繫自己了,「似乎是通過媒體刊登『尋找爸爸』的報道後,害怕照片被公開的『負心漢們』開始有反應了。」 對於公開這些人照片的原因,具本昌稱:「要找到這些人需要護照號碼或韓國手機號碼,但他們在菲律賓與當時的伴侶同居時,有意隱瞞了這些信息。因此,公開照片是『最後的方法』。」他舉例說,甚至他接手的求助案例中,有一名在菲律賓語言研修期間,與當地女子生下孩子後逃跑的韓國男子,曾一直對當地女子謊稱自己不是韓國人。 在替這些單親媽媽找出「負心漢」的過程中,具本昌表示,自己也收到一些私信質問他,「這難道不是侵犯隱私和誹謗嗎?」他坦言自己曾陷入兩難境地,「諮詢律師後,我了解到,誹謗罪名成立與否取決於法官的判決。」 大量韓菲混血兒被拋棄背後的原因曝光 據報道,具本昌曾因自2018年起曝光不支付子女撫養費的父母個人信...
社會

放棄百萬年薪,98年清華碩士在出租屋造出機器手

近兩年,具身智能熱度攀升,人形機器人成為焦點。 在這場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浪潮中,95後極客、星際光年創始人位德浩,創業初期,在出租屋攻堅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靈巧手。作為機器人走向物理世界的「最後一厘米」,靈巧手研發難度極高,連馬斯克也承認,特斯拉Optimus的「手」是設計中最難的部分。 為突破高靈巧性、強適應性與高智能的平衡難題,位德浩憑藉自研繩驅方案,在實現高自由度與可靠性的同時,將靈巧手成本從行業高端產品的百萬元級,顯著降低至具有商業化潛力的萬元級別。 靈巧手賽道正處爆發前夜。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預計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突破500萬台,市場規模達4000億美元。作為占整機成本約30%的核心部件,靈巧手已成為產業鏈關鍵制高點,吸引海內外企業加速布局。 技術路徑上,海外企業聚焦「技術高地」,追求更高自由度與系統升級,但面臨高成本與長周期挑戰;國內團隊則依託供應鏈與場景優勢,專註「量產平原」,推動產品快速迭代。正如峰瑞資本投資副總裁顏黔杭所言:「在具身智能領域,海外企業擅長從0到1,中國團隊擅長從1到100。」 面對廣闊前景,2025年,位德浩拒絕多個百萬年薪offer,帶領年輕團隊投身創業。他的技術洞察與行動力,也促使峰瑞資本果斷押注。 顏黔杭評價他:「典型的極客,動手能力強,畢業就創業,非常有勇氣。」但位德浩也清醒地意識到,從技術極客到合格CEO之間,仍有一道必須跨越的鴻溝。 近日,星際光年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納資本、普華資本領投,柯熙創投跟投,深渡資本擔任財務顧問。資金將主要用於靈巧操作底層技術攻關、靈巧手操作系統(小腦模型)研發及核心團隊擴張。 本期《有料時間》,我們邀請到星際光年創始人&CEO位德浩與峰瑞資本投資副總裁顏黔杭,共同揭秘靈巧手的技術壁壘、投資邏輯與商業化...
社會

性別可以被強行更改嗎?「世界上最成功變性人」之死

1967年,美國巴爾的摩。不到兩歲的大衛·賴默(David Reimer)被推進手術室,這次手術將摘除他的雙側睾丸,這是讓他成為女孩的第一步。 這可能是全世界手術對象年齡最小的一例性別轉換手術,不過它並非出自當事人的意願。大衛在一次醫療事故中失去了陰莖,父母希望能趁著年紀還小,把事故的影響降到最低,讓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與此同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性學專家約翰·莫尼(John Money)急需一個實例來證明他的主張:性別是後天塑造的,與生物學基礎無關。大衛還有一個同卵雙胞胎兄弟布萊恩,在莫尼看來,這對兄弟簡直是天賜良機,能幫助他完成這場史無前例的實驗。 莫尼和大衛的父母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他們打算把大衛的睾丸也切除掉,隱瞞他出生時是男孩的事實,就此把他當成女孩養大。 每個人都將得到幸福的結局,起碼在當時看起來是這樣的。 後天創造的女孩 大衛和布萊恩8個月大的時候,醫生髮現兩個孩子包皮過長,建議父母讓他們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這本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小手術,但這次醫生們決定用電刀來切,這在當時還是一項新技術。不知是醫生錯誤操作,還是機器出了故障,電刀中的電流急劇升高,將大衛的陰莖完全灼傷。布萊恩的手術原本排在大衛後面,被立刻取消。 這次事故給年輕的賴默夫婦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直到幾個月後,他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了約翰·莫尼。 60年代正是美國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當時的性別研究領域進行著一場重要的爭論:性別究竟取決於先天的生物基礎,還是取決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莫尼是社會決定論(後天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性別轉換手術,被周圍的社會環境當作另一種性別對待,就能完美地適應新的性別。 約翰·莫尼|The Boy Who Was Turned Into a Girl 莫尼的觀點成為了賴默夫婦的救命稻草,而且他們覺得莫尼「看起來很聰明,很有魅力」。他們寫信向莫尼諮詢...
社會

切尼去世:白宮降半旗 川普尚未發表聲明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周二(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終年84歲。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尚未發表公開慰問聲明,不過白宮有降半旗,稱這是因為法律規定。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2025年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後,白宮降半旗。(Reuters) 川普過去多次抨擊切尼為「戰爭販子」,並與切尼的女兒利茲切尼(Liz Cheney)發生爭執。切尼與利茲切尼在上次總統選舉中均支持川普的競爭對手賀錦麗。 當被問及白宮是否以任何方式參與喪禮安排,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我不認為白宮參與這項計劃,或者至少他們還沒有著手進行這項計劃。我知道總統已知曉前副總統去世的消息,而且正如你所看到的,根據法律規定,國旗已降半旗致哀。」 美國國旗法規定,在前副總統去世後,「從去世之日起至下葬之日止」,美國國旗必須降半旗。 新聞鏈接>> 切尼離世|小布希表悼念 贊「同代人中最傑出公僕」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周二(11月4日)因肺炎及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去世,終年84歲。切尼是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擔任副總統。小布希發表聲明,深切悼念這位與他共事八年的搭檔,同時贊他為「同代人中最傑出公僕」。 小布希周二在聲明中讚揚切尼是一名「正直、可敬的人」,形容切尼的逝世為「國家的損失」。他稱:「歷史將銘記他是同代人中最傑出的公僕之一」。他也肯定切尼以「正直品格、卓越才智與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個職位。他強調,切尼的服務為美國「增添榮光」。 2006年3月28日,美國小布希(George W. Bush,左)在華盛頓白宮玫瑰園發表演說前,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右)及其他內閣成員陪同在側。(Getty) 回顧切尼豐富的從政經歷,小布希指...
社會

他本是溥儀欽定的皇位繼承人 卻掃了一輩子大街

毓喦(左)是溥儀(右)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圖/維基百科) 一位曾被末代皇帝溥儀欽定為皇位繼承人的滿洲皇族,最後竟在北京街頭以環衛工人的身分度過餘生:這段荒誕又哀傷的命運故事,正是愛新覺羅·毓喦的一生。從王府井貴胄,墜落到拿著掃把討生活,他的遭遇比小說更曲折,比歷史更令人唏噓。 皇族之子:註定尊貴的血統,卻生在最錯誤的年代 在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溥儀曾提到他的侄子毓喦:「毓喦(注音:ㄩˋ ㄧㄢˊ)1918年出生於北京王府井,屬愛新覺羅家族王子。家世輝煌:曾祖父為道光帝第五子奕誴,祖父載濂身列貝勒、加郡王,父親溥偁為清朝頭品頂戴。」 然而,小瑞子的人生起點雖高,命運卻從一開始就不給他好臉色:母親離世、父親失蹤,皇族身份只剩下族譜上的殘影。 關鍵一刻:溥儀一句話,改變了他一生 1936年,命運像是突然拉著他走向風口。19歲的毓喦被溥儀召到長春,成了偽滿皇宮的「內廷學員」。不久後,溥儀做了一個驚天決定:他指著一隻黑色皮箱,要毓喦跪下。「向列祖列宗行禮,從今天起,你跟著我!」毓喦在長春的房間裡,對著那隻皮箱行三跪九叩,再轉向溥儀叩拜。這不是普通儀式,而是大清皇位繼承禮。 溥儀甚至對他說:「你要像我一樣,永遠不忘恢復大清的基業!」從此,毓喦不只是侍從,而是被末代皇帝親自立下的「未來皇帝」。 從皇位繼承人到階下囚:命運急轉直下 1945年偽滿瓦解後,毓喦和溥儀一起被蘇聯押往西伯利亞,成了戰俘。1950年,在冰雪中,溥儀仍堅持正式冊立毓喦為「滿清繼承人」。然而,帝制早已灰飛煙滅。他的身分,只剩象徵。回到中國後,毓喦被送入撫順戰犯管理所,後在1957年獲釋,靠教漢語、賣雜貨度日,皇族光環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凄涼的轉折:清室皇位繼承人,掃起了北京街道 1966年文革爆發,他再度被送往山西勞改,直到1979年才重獲自由。回到北京後,為了生計,他只能接受最踏實也最心酸的工作:環衛工。 清...
社會

「影子總統」切尼逝世:從伊戰幕後推手到川普批評者

據CNN 4日報道,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去世,終年84歲。根據其家族聲明,切尼的死因是肺炎及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的併發症。 迪克·切尼 切尼曾作為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競選搭檔兩度贏得大選,並在恐怖主義威脅、戰爭與經濟變革交織的時代成為白宮頗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在擔任小布希副手的八年間,切尼被廣泛認為是一位「影子總統」,並基於錯誤的假設將美國拖入了註定失敗的伊拉克戰爭。 在切尼生命的最後幾年,儘管他仍然是一位強硬的保守派,卻因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猛烈抨擊而逐漸被黨內孤立。他稱特朗普為「懦夫」,並指責他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威脅。 主導多次重大軍事行動,提出「百分之一原則」 1941年,切尼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考入耶魯大學後兩年後,他選擇輟學,轉而在懷俄明大學完成了大學學業。 在其政治導師兼摯友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的舉薦下,切尼在1975年擔任前總統福特的白宮副幕僚長,成為史上擔任該職位最年輕的人。三年後,切尼當選為懷俄明州眾議員。 《紐約時報》在訃文中稱,切尼雖比近代任何一位副總統都更有權勢,卻對更高的職位毫無野心。他擁有無可挑剔的資歷和人脈,並且精於辦事之道,尤其擅長低調行事。 該報評價道,切尼的性格難以捉摸,對閑聊毫無耐心,幾乎從不談論自己,也很少接受採訪或召開新聞發布會。「儘管他有時會出現在電視上宣傳政府政策,也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但他顯然更喜歡幕後工作,而不是站在聚光燈下。」 在老布希和小布希任內的國防和外交政策中,切尼扮演了關鍵角色。在老布希執政時期,身為國防部長的切尼主導了兩次重大軍事行動,包括推翻巴拿馬領導人曼努埃爾·諾列加的入侵行動,以及第一次海灣戰爭。 作為喬治·H·W·布希總統的國防部長,迪克·切尼雖然從未穿過軍裝,但在柏林牆倒塌和冷戰結束後,他美國重新定義了美國的軍事政策。 與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不同,1991年的海灣戰爭並未以推翻海珊政權及美國軍隊長期...
社會

美財長被追問「曾揪馬斯克衣領」:他穿T恤沒衣領

今年6月,美媒曾爆出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與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外爆發激烈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發生激烈肢體衝突。貝森特當地時間11月3日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傑西·沃特斯採訪時作出了回應。 在被主持人問及與馬斯克發生爭執一事時,貝森特首先回應稱「埃隆和我都非常熱情,我認為他在政府效率部時期做的事,在削減政府開支方面開了個好頭」。 主持人隨後追問,「你該不會揪著埃隆的衣領吧」,貝森特則回應稱「埃隆穿的T恤,沒有領子」。 馬斯克與貝森特之間的齟齬由來已久。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期間,馬斯克直接參与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和裁減聯邦僱員。在美媒爆出馬斯克與貝森特發生過激烈爭執甚至肢體衝突後,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回應稱,此事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誇張,兩人當時只是「意見不合」。今年7月,被貝森特暗示應專註於經商而非從政後,馬斯克「炮轟」對方「不懂數學」。...
社會

導演劉家良骨灰被盜 被索6000萬贖金 妻子拒付

11月3日,香港演員翁靜晶在視頻欄目中稱,她在8月下旬接到墓地工作人員來電,對方說她亡夫劉家良的骨灰疑似被盜,希望她可以授權警方調查。當時身在國外的她萬分錯愕:「我第一反應就說,這個電話一定是詐騙!哪有人會偷骨灰呢?劉師傅的骨灰沒有任何貴重陪葬品,毫無價值,怎麼可能有人偷他的骨灰?」 翁靜晶視頻畫面 翁靜晶稱,經警方核實後,發現劉家良的骨灰龕內僅剩紅色與黃色布塊各一塊,以及一本劉家良生平紀念冊。她也在視頻中展示了骨灰被盜後的照片。翁靜晶還特別提到,當初她曾在龕位內留下字條寫明「此處是劉家良墓地,沒有值錢物品,只有骨灰,請勿盜走」,如今該字條也不翼而飛。 翁靜晶展示的照片 翁靜晶在視頻中還透露,有多位名人的骨灰也同時被盜:「不只劉師傅的骨灰被偷,還有其他人。」她稱,部分名人的家屬接到高達數千萬港幣的勒索電話。但因事件仍在調查,她並未透露具體受害者名單。 她還表示,自己認為支付贖金向匪徒妥協是助長歪風邪氣,也違背了她的原則。「警察問過我,會不會支付贖金。我跟你說,我不會,為什麼要給贖金?」她坦言道,她和女兒們都因此事極度傷心,但她們會堅強面對,而對於是否能找回骨灰,她並不抱希望。 據悉,香港警方已就事件展開調查並拘捕一人,但相信仍有至少四名匪徒在逃,案件涉及有組織的盜竊及勒索。 公開資料顯示,翁靜晶曾與張國榮合作1983年電影版《楊過與小龍女》,她在片中飾演小龍女。劉家良則是邵氏知名導演、武術指導及演員,曾自導自演《醉拳3》等電影。1984年,翁靜晶與劉家良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2013年6月,劉家良因病離世。 《醉拳3》中的劉家良(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