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3 11 月

社會

社會

玩耍被撞後10歲男孩被診斷有腫瘤,多器官切除

2023年10月26日,來自山東菏澤市成武縣的小燁和他家人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這個原本陽光、可愛的小男孩在一次意外被撞擊後,在醫院檢查出了腹腔內存在腫瘤,並在手術中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和小腸等多個器官。此後便無法再像正常人一樣吃飯、喝水,活著要靠長期靜脈注射營養液。 一份2024年12月由第三方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顯示,當時給小燁做手術的成武縣人民醫院在該醫療行為中存在過錯,與小燁的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建議醫療過錯在損害後果中的原因力大小為同等原因。 此外,另一份由成武縣衛生健康局在2025年9月28日發出的書面答覆中顯示,成武縣人民醫院存在24小時內未完成病歷;手術知情同意書記載不全面、簽署不規範;術前會診不夠規範這三個問題,並表示,以上問題已於5月26日立案,後續將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理。 手術後的兩年里,家人帶著小燁輾轉全國多個醫院進行治療,但被告知需要進行多個器官移植,能成功配型的難度比較大,全家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今年7月份,成武縣人民醫院對他們賠償了20萬元,但對小燁的治療來說,還遠遠不夠。同時,小燁的家人希望,能夠看到監控錄像和當時手術中的錄像,查清真相,還小燁一個公道。 ▲手術後的小燁 一、術中 意外發生在小燁剛上五年級的時候,一次在大課間的玩耍中,他被小朋友撞到了肚子,一直感覺肚子疼。小燁的媽媽岳女士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是2023年10月26日,帶孩子去醫院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事情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岳女士說,在此之前,小燁的身體一直很好,感冒發燒都很少,那次去醫院之前也沒發現腹部有什麼外傷。到了醫院檢查之後,醫生說,可能撞巧了,有個血塊,需要住院進一步檢查。做了加強CT後,醫生告訴家屬,在小燁的胃和胰腺中間有佔位性病變,要做腹腔鏡檢查並進行手術。 ▲手術前的小燁 讓岳女士沒想到的是,這場手術持續了將近14個小時。 一份成...
社會

福建小縣城跑出全球金礦巨頭,董事長年薪超700萬

金價在歷史高位震蕩,金礦公司們躺著迎來「潑天富貴」。 福建省上杭縣,這座隸屬於龍岩市的小縣城,是本輪金價暴漲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全國最大的金礦公司——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就坐落於此,今年前三季度,紫金礦業凈利潤已超去年全年,達378億元。紫金礦業是中國唯一一家躋身全球前十的金礦公司,其擁有黃金儲量超1500噸,相當於中國黃金儲量的46%。其還是中國最大的銅礦公司,儲量超5000萬噸,是全國儲量的1.2倍。 然而,福建的黃金儲量在我國省份中擠不進前十,甚至紫金礦業起家的紫金山金礦最初被判定為「不具備開採價值」。 30多年間,紫金礦業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縣級國有小礦企,通過極致的成本控制和技術創新站穩腳跟,隨後走出福建、在全球一路開展逆周期併購,成長為全球市值第一的金礦集團,市值超8000億元。 紫金礦業如何成長為中國金王? 分拆海外金礦上市,成全球第二大IPO 今年以來,金價、銅價齊飛,紫金礦業持續多年的逆勢豪賭迎來豐收時刻。 紫金礦業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在金、銅等有色金屬牛市中,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378.64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大增55%,相當於每個月凈賺超42億元。 紫金礦業指出,公司快速釋放產能,並精準把握金屬價格上行窗口,盡產盡銷,充分享受價格上漲紅利。 在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看來,儘管業績一直亮眼,但紫金礦業由於持有金、銅等多種礦種,與其他礦業公司相比估值較低。在本輪股價暴漲之前,紫金礦業的市盈率僅有14倍左右,而全球金、銅礦業公司的市盈率在20倍以上。 這成了陳景河的一塊心病。9月末,紫金礦業海外8座金礦重組而成的紫金黃金國際 登陸港股,募資額237億港元,成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高瓴、高毅資產、太平洋保險、泰康等機構組成的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認購了16億美元(約125億港元)的發售股...
社會

白宮「雙美」現身韓國街頭 巧遇示威遊行 親切互動YTR…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左)與新聞聯絡助理馬丁現身慶州冰淇淋店,親切與YTR互動。(擷取自일롱 머스크/YT) 美國總統川普結束為期兩天一夜的韓國訪問行程,今(30)日啟程離境。同行的兩名白宮女性幕僚,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與新聞聯絡助理馬丁(Margo Martin)昨(29)日被拍到現身慶州街頭,不僅站在路邊觀看一場保守派團體集會遊行,還在冰淇淋店與韓國Youtuber互動。 綜合韓媒報導,李威特與馬丁昨日晚間出現在慶州市區的「皇理團路」商圈,恰巧遇上由保守派團體「自由大學」主辦的遊行。現場民眾揮舞美、韓國旗,高喊「李在明下台」、「尹錫悅回歸」、「彈劾無效」等口號,甚至有人舉起「韓國人愛川普」的布條。兩人站在人群旁邊觀察、錄影,神情好奇又帶著興奮,畫面隨即在韓網流傳。 稍後,韓國YouTuber「일롱 머스크」在街頭直播時偶遇兩人,親切打招呼「您好,我愛川普!」李威特笑著回應「我們也愛川普!」對方又說「我們正在為自由而遊行」,李威特則點頭回答:「我看到了」這段互動影片瞬間引發討論。 當晚,李威特還在個人Instagram限時動態曬出,此次訪韓購買的13項美妝保養產品,據推測購自當地知名連鎖美妝店「Olive Young」,瞬間引發熱烈討論。 李威特與馬丁站在慶州街頭觀看示威遊行,馬丁更拿出手機拍攝記錄。(擷取自일롱 머스크/YT)...
社會

三人虐待室友致死案賠償已執行,主犯被執行死刑

三人虐待室友致死案有新進展。 近日,@現代快報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株洲市中院的一份「結案通知書」顯示,被告人戴某娟、溫某、劉某紅故意殺人罪一案,株洲市中院判決三名被執行人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黃某文、陳某經濟損失44437元,判決書生效後,被執行人拒不按判決書約定履行支付義務,經法院移送執行,被執行人已全部履行完畢。 此案曾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戴某娟、溫某、劉某紅與被害人黃某系同鄉,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四人合租長沙市某小區共同生活,日常打零工送外賣。戴某娟組織四人賭博,黃某等欠下戴某娟巨額賭債,被迫將務工收入拿來還債。從2022年1月下旬開始,因黃某在送外賣過程中屢被投訴,其餘三人認為被其拖累,多次毆打、摧殘、甚至長時間凍餓,並將其鎖在出租房內,不予醫治。2022年2月25日晚,戴某娟等人再次毆打黃某後,見黃某瀕死仍未施救,並於次日在黃某死亡後駕車拋屍。2024年12月13日,主犯戴某娟被執行死刑。...
社會

見弟弟被捅哥哥持殺豬刀致2人死 「防衛」還是「故意」?

2023年10月7日傍晚,幾句醉後的家人爭吵,在三分鐘內引爆了江西高安一個村莊鄰里的衝突,最終導致三人死亡、三人重傷的慘劇。兩年後,手持殺豬刀造成對方兩人死亡的蘭海軍,被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 判決之下,蘭海軍家人卻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蘭海軍的行為系保護家人生命安全而實施的正當防衛,不應負刑事責任。同時,他們質疑對方多人涉嫌持械行兇,造成蘭海軍的弟弟死亡卻未有人被追訴。
社會

美聯儲決議五大要點解析:12月降息還有戲嗎?

周三落幕的美聯儲10月議息會議,可以說既符合市場預期,又多多少少給市場帶來了幾分意外…… 符合預期之處在於,此次利率決議的許多內容幾乎全部如我們昨日發布的前瞻中所料——例如,美聯儲如期降息了25個基點、此次同時在鷹鴿陣營兩個方向都出現了反對票、美聯儲如不少華爾街機構猜測的那樣宣布了結束縮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果然不願輕易為12月降息進行背書…… 而幾分意外之處則在於,從事後來看,鮑威爾的鷹派表態似乎多多少少有些過於「強硬」了。他在周三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罕見地明確表態,反駁了市場關於美聯儲在12月下一次會議上降息已成定局的預期。以至於「遠非如此」一詞,成為了此次會議中最令人影響深刻的四個字! 無論如何,最新的25個基點降息,將使美聯儲的基準短期利率降至3.75%至4%的區間,這是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也已大幅低於了去年大部分時間該聯儲維持的約5.4%的峰值。美聯儲此次降息旨在防止近期招聘放緩的勢頭進一步惡化。 但鮑威爾的言論也凸顯出,逆轉該央行此前激進加息舉措的「最簡單階段」或許已經結束,因為他領導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內部,質疑進一步降息是否有必要的官員呼聲已變得越來越大。 美國政府關門導致的數據真空,也正使這項棘手的任務在目前這個階段變得更加複雜。 以下,是我們對昨夜這個美聯儲議息夜五大關鍵要點的簡要歸納: 要點①:FOMC如預期般實施了25個基點的降息,但幕後暗流涌動——兩名票委投下了反對票,方向各異。其中,特朗普今夏新任命的美聯儲理事米蘭因主張大幅降息50個基點,而再度投下了人們普遍預期中的反對票;在另一邊,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他可能代表著美聯儲日益壯大的鷹派群體——他們擔憂美聯儲的寬鬆傾向可能導致抗通脹任務失敗。 根據聖路易斯聯儲的數據,這是自1990年以來,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第三次在不同的政策方向上同時出現異議票,這顯然預示著美聯儲內部目前對...
社會

川習閉門會談結束 川普搭機返美

 眾所矚目的「川習會」今天(30日)於南韓釜山登場!川普與習近平稍早會面結束,離開貴賓樓。據外媒快訊,川普與習近平離開前相互握手,川普還在沒翻譯情況下,在習近平耳邊說話,但未獲對方回應。兩人閉門會談前相互恭維,川普稱習近平是「強硬的談判者」、「偉大領導人」,並表示未來將達成更多共識;習近平則稱,再次見到川普讓他感到溫暖,並表示,中美有摩擦很正常,但中國的發展與美國再次偉大是相輔相成的,中國和美國應該是夥伴與朋友。 最新進度 川普與習近平結束了閉門會談,在兩人離場之前,川普在沒翻譯情況下,在習近平耳邊說了一些話,但未獲對方回應。川普約於台灣時間12時許,搭上空軍一號啟程返回美國華府。行程滿檔的他,美東時間傍晚5點,還要趕赴白宮參加萬聖節活動。 閉門前習近平說什麽? 據半島電視台不斷更新的快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見面後,則表示見到川普,讓他感到很溫暖。 習近平指出,雙方通話過三次,多次相互通信,一直維持緊密聯繫。 習近平稱,雖然兩國觀點並不總是一致,但兩個經濟大國時有摩擦也屬正常,「中美兩國國情不同,難免有一些分歧,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面對風浪和挑戰,我和特朗普(川普)總統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習近平還稱,中國的發展與美國再次偉大是相輔相成的,中國和美國應該是夥伴與朋友。習近平接續說,對於彼此關切的領域,雙方的經貿談判團隊已達成基本共識。 另外,習近平稱他已準備好與川普攜手建立兩國關係堅實基礎,為兩國發展創造良好氛圍。 會中,習近平也不忘奉承川普,提及川普對加薩停火的貢獻,稱讚他促進泰國與柬埔寨邊境的安寧。同時習近平也強調中國正以自己方式,為解決地緣政治熱點的衝突做出貢獻,他還呼籲中美兩大國應合作為世界做出貢獻。 根據新華社,陪同出訪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
社會

「習特會」前,中國官員稱讚兩人為「世界級領袖」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特朗普總統定於周四會面,北京的官員們一方面討好特朗普,迎合他的自尊心,同時也在抬高習近平的地位。 中國官員稱兩人為「世界級領袖」,比喻他們是掌舵一艘巨輪駛過風暴的舵手,也是兩支試圖合奏的偉大交響樂團的指揮。 習近平和特朗普將於周四在韓國釜山會面,預計他們將討論如何緩和威脅全球經濟的貿易戰。這是兩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首次面對面會晤,被視為鞏固兩國上月在四輪談判後達成的脆弱貿易休戰的關鍵。 雙方近期的一系列舉動,包括中國對關鍵礦產出口實施的新限制,以及美國採取措施禁止更多中國企業獲取美國技術,都使得這一休戰面臨破裂風險。美中談判代表周日表示,雙方已同意一項框架性協議,預計將在周四最終敲定。協議條款可能包括關稅減免以及推遲中國對稀土等關鍵礦產的出口管控,這些礦產幾乎用於所有的現代科技產品。 中國的青島港,攝於本月。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中國官員一直採取強硬立場。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數月來,中國官員在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及其他經濟措施時,採取了強硬立場,並放話已經做好了應對「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麼戰」的準備。 但他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奉承這位總統,並鼓勵他作為一個強國的領導人走出自己的道路——不要被政府中更為鷹派的顧問所干擾。 「這反映了中國特有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即領導人設定一個宏偉目標,下屬則要設法實現它,」新加坡管理大學貿易專家、法學教授高樹超表示。 在8月的一次講話中,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將兩國關係比作兩個試圖同台演出的樂團。雙方都需要一位能夠贏得服從的強有力指揮。「需要指揮家把控正確的節奏力度,也需要所有的演奏者相互配合、協調一致,」他說。 6月兩國領導人通電話時,習近平將中美關係比作巨輪,需要兩位總統來掌穩船舵,並且建議特朗普「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 2019年,特朗普總統與習近平在日本大阪舉行...
社會

元首「場邊會面」頻頻上演,是否能收穫更多實質成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10月29日)已抵達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舉辦地韓國慶州,計劃周四在距離當地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釜山會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將是特朗普開展第二任期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這次雙邊會談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屬於一次「場邊會面」——自2014年習近平上任以來,中美元首有8次類似會晤均在多邊峰會期間舉行。 BBC中文訪問學者,分析元首的「場邊會面」為何越來越多?它和正式峰會又有何不同? 何謂「場邊會面」? 一般來說,兩國領導人會面可分幾種形式。 第一種是領導人出訪,當中以國事訪問(state visit)為最高級別的外交交往形式。場面壯大,禮賓安排嚴格,會鳴禮炮、舉行晚宴。兩國元首在訪問時間內,除了就關心議題交換意見外,也會有特別的活動安排——像奧巴馬在任期間訪華時,就曾經登過長城、逛故宮。特朗普2017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關閉故宮接待了他。 第二種會面是雙邊峰會(summit meeting)。兩國領導人為解決重大議題而召開,事前會先準備議程、討論的框架,會面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近年來,這些元首的雙邊峰會大多在大型的多邊會議和論壇舉行期間安排,又稱為「場邊會面」(sideline meeting)。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國研究員宋文笛向BBC中文解釋,在第三地舉行大型會議時進行的場邊會議,一方面可以大幅減少組織國宴、21響禮炮等活動的後勤成本,同時也降低了正式會晤的政治成本。 「對於兩個敵對關係的國家來說,如果一方決定給予另一方國事訪問的榮譽,可能會引發國內民族主義的強烈反對;或者,對方可能會覺得進行非正式訪問(而不是國事訪問)會丟面子,令人難堪。」 最近一次,習近平以國事訪問到訪美國,已經要追溯到2015年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元首訪華則也要回溯到2017年,當年特朗普獲中方超規格接待,將其稱為「國事訪問+」。但之後中美爆發貿易戰,...
社會

「99%中國電車車主下一輛還考慮買電車」

「99%的中國純電動車用戶受訪者表示,下次會考慮繼續購買純電動車。」 這是全球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在近期發布的《2025年智能電動車補能生態體系指數》(下稱「報告」)中披露的調研數據。羅蘭貝格稱,該報告內容源自第一手研究和2025年第二季度進行的問卷調查數據,共有1.2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受訪者參與。 羅蘭貝格認為,這數據反映了中國對電氣化的廣泛政策支持、由本土巨頭主導的成熟電動車生態系統,以及文化上對科技驅動出行的高度熱情。 中國再度成為電氣化出行領軍者 根據羅蘭貝格的這份調研報告,過去兩年的全球電動車使用量仍穩步增長,但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呈現出較大差異。 從全球情況看,電動車整體的銷售滲透率(包括純電和插混)從2023年的20%上升至2024年的25%。中國繼續領跑,其電動車銷售滲透率從2023年的36%提升至2024年的49%,而相比之下,在其他眾多成熟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幾乎沒有增長。 中國、挪威和美國是位列全球排名前三的領先市場。中國鞏固了在道路交通電氣化方面的領跑地位,同時在補能設施建設方面持續保持領先態勢。 羅蘭貝格認為,中國蟬聯榜首,歸功於持續增長的電動車保有量,且在補能設施發展方面也表現不凡。 而與中國市場相比,歐洲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則基本停滯不前。比利時、英國和葡萄牙等國的電動車銷售滲透率出現小幅上揚;包括法國、義大利和羅馬尼亞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則出現了滲透率停滯或略降的情況,德國在2023年底改變政策,取消了購買純電動車的國家補貼,滲透率也由此出現了連續第二年的下降。 羅蘭貝格認為,隨著歐盟放寬排放法規,歐洲部分市場在今後兩到三年內的表現可能較此前預測有所下調,但從長期來看,汽車的電氣化將是大勢所趨。 北美各國的電動車銷售滲透率均有所上升,美國從10%上升至11%,加拿大從9%上升至15%,新興的墨西哥市場則從1%增長至2%。 電動車消費動機在變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