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3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股收盤:標普道指回落、納指獨領風騷

周三(10月29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道指標普高位回落,納指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16%,報47632點;標普500指數跌0.3點,報6890.59點;盤中兩隻指數一度刷新高,但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話後明顯回落。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55%,報23958.47點,刷新了周二錄得的收盤歷史紀錄,這也是該指數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於新高,盤中甚至一度漲破24000關口。 北京時間周四凌晨02:00,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3.75%至4.00%之間,符合市場普遍預期,是該行年內第二次降息。 但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央行內部對於12月如何行動的看法存在很大分歧。他強調,12月降息「遠未成定局」——這一表態重創正在交易的風險資產。 Angeles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Michael Rosen評論道,「鮑威爾的表態反映了內部的分歧:一方主張採取更激進的寬鬆政策,而另一方則擔心通脹仍然過高。」 Rosen補充稱,「我們也認為,市場對未來降息的速度和幅度預期過高。目前通脹率高於央行目標,貨幣政策可能會保持適度寬鬆,同時名義利率低於名義GDP增速。」 有「美聯儲傳聲筒」之稱的Nick Timiraos評論道,FOMC整體上並不認同市場此前對12月降息的高度定價,這明顯是美聯儲方面試圖重新奪回一定政策靈活性的嘗試。 熱門股表現 大型科技股多數走高,英偉達漲2.99%報207.04美元,續刷新高,公司市值也首度在收盤時站穩在5萬億美元上方。盤中該股一度漲超5%,最高報212.19美元。 蘋果漲0.26%報269.70美元也創新高,總市值為4.002萬億美元;微軟跌0.10%,市值為4.02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股首次在收盤時出現三家市值超4萬億美元的公司。 其他大型科技股多數走高,(按市值排列)谷歌C漲2.51%,亞馬遜漲...
社會

中國發布「十五五」規劃,強調科技和先進位造業雄心

在赴韓國與特朗普總統會面的幾天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闡述了中國下一階段的戰略方向:在與美國及西方的長期競爭中,要把重點放在確保中國在先進位造和科技領域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這一規劃清楚地表明,北京意在進一步加強工業和技術實力,即便中國的貿易夥伴正擔憂,中國不斷擴張的出口正在削弱他們自身的產業競爭力。 根據周二發布的公告,習近平上周在向由數百名高層官員組成的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發表講話時表示,中國必須「抓住這個時間窗口,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特朗普則試圖通過施加嚴厲關稅,迫使汽車、電子產品等製造商從中國轉移到美國。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其他工業化經濟體也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出口正在擠壓本國企業的生存空間。 許多經濟學家也敦促中國加大社會安全網建設投入,以增強民眾消費信心。但涵蓋2026至2030年的下一個五年規劃的綱要顯示,面對嚴峻的國際競爭,習近平構建國家實力的願景仍然聚焦於製造業和創新,他相信這將為中國人民帶來更大繁榮。 該規劃的摘要中寫道:「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突破。」這份規劃已在此次會議上獲得官員們的一致通過。 「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上升,」摘要里寫道,這些措辭在中國政治語境中通常指向西方的主導地位。 此類五年規劃是中國領導人的重要治理工具,可用於設定政策優先方向,並將資金引導至相關領域。 規劃表示,中國將採取「超常規措施」,在半導體、高端裝備和先進材料等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文件並未說明「超常規措施」具體指什麼,但蘭德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中國經濟的傑拉爾德·迪皮波表示,這些措辭傳達出中國領導人戰略布局背後的緊迫感。 「在政策層面,『超常規措施』意味著要跳出常規的行政程序和市場運作,強行在『卡脖子』技術上取得突破。」迪皮波在電子郵件中寫...
社會

從鴉片戰爭到貿易戰:林則徐如何影響了習近平

曾經在沿海省份任職、尚處於黨內升遷階段的習近平——如今他正領導中國奮力趕超美國——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一直放著一首詩。對於他為何在與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中表現得如此強硬,這首詩或許能提供一些解釋。 這首歌頌國家利益神聖不可侵犯的愛國詩篇出自林則徐之手。林則徐是福建人(福建也就是習近平仕途早期任職的省份),19世紀初曾任欽差大臣,主管中國的對外貿易。如今在中國的教科書和習近平的講話中,林則徐被尊為民族英雄,因為在當年的中英貿易衝突中,他挺身抗擊了當時的超級大國英國。 那場衝突起於林則徐查禁鴉片走私,最終卻以中國的慘痛失利告終——軍事上的慘敗導致香港被出讓給英國,那場失敗也在中國敘事中被視為「百年國恥」的開端。自2012年成為國家領導人以來,習近平將洗刷這段屈辱作為最重要的歷史使命之一。 當習近平準備周四與特朗普總統在韓國會晤之際,這段揮之不去的歷史羞辱再度赫然聳現,凸顯出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巨大認知差異——這種差異比雙方在關稅、稀土礦產和大豆方面的紛爭更為深遠。 特朗普「將中國視為現代國際秩序的受益者,而中國領導人則視中國為受害者」,《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現代中國的締造》(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一書作者朱莉婭·洛威爾說。她還指出,這種認知差異可能導致會談出現「深刻的不穩定」。 這位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中國研究學者強調:「雖不確定特朗普對歷史了解多少,但他必須理解這段歷史在中國情感層面的重要性。這段歷史正在塑造中國當下的行動與戰略。」 對於習近平來說,林則徐的精神遺產傳遞著兩層訊息:中國絕不能向外來壓力低頭,但也絕不能再以積貧積弱之姿參與國際博弈。林則徐的抗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晚清在軍事與經濟實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習近平如今對特朗普採取的強硬反擊策略表明,他相信中國已積蓄起林則徐當年所欠缺...
社會

民主黨人:特朗普自我挖坑,給了中國底牌

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在一份關於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的最新報告中稱,特朗普正在「輸掉這場自己挑起的對華貿易戰」,讓中國佔據了上風。報告援引通脹和就業數據,認為特朗普自4月起實施的全球性關稅增強了中國手中的牌,削弱了美國的籌碼,導致美國通脹回升、製造業萎縮、農民受壓,而中國通過擴大對非美地區的出口,反而實現出口增長。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這份報告由參議院銀行、住房與城市事務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發布,時間恰逢中美元首會晤前夕。 報告指出,特朗普正在「輸掉這場自己挑起的對華貿易戰」,令美國在中美元首會晤之際處於「弱勢」。報告猛批「特朗普的貿易戰給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了巨大成本」,「出賣了美國農民」,並且「增強了中國手中的牌,削弱了美國的籌碼」。 10月28日,日本東京,特朗普發表講話。 IC Photo 報告指出了特朗普在4月份實施全球關稅之後的通脹數據和其他經濟指標。 報告稱:「1月至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通脹率在下降,但自特朗普宣布全面關稅以來,通脹率已經回升。」 報告稱,「上周,CPI數據顯示,9月份通脹率同比增長3%,這是自2024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核心商品通脹率(包括服裝、傢具、電子產品、電器和汽車等實物產品,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9月份也同比增長了1.5%。食品雜貨價格也呈上漲趨勢。 「研究表明,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每年給美國家庭增加了約1500美元的成本,並且不成比例地傷害了中低收入家庭,因為這些家庭將收入的更大比例用於購買必需品。」 除了通脹數據,報告還指出就業數據是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沒有取得成果的證據。 「特朗普的策略非但沒有像承諾的那樣重振製造業,反而導致該行業減少了4.2萬個就業崗位,製造業就業人數連續四個月收縮,這是自2020年初以來最長的月度下降趨勢。」 報告提到了中國對稀土實施的出口管制,以及自5月...
社會

豪賭AI獲得回報,軟銀孫正義今年財富暴漲248%

IT之家 10 月 30 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豪賭終於取得回報,其個人凈資產大幅飆升,一舉超越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董事長、億萬富翁柳井正,成為日本新首富。 圖源:軟銀官網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截至周三,現年 68 歲的孫正義今年凈資產已暴漲 248%,達到 551 億美元(IT之家註:現匯率約合 3911.35 億元人民幣),比身為迅銷最大股東的柳井正高出約 2300 萬美元。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柳井正都位居日本富豪榜榜首,且自 2022 年 4 月以來一直保持這一位置。 孫正義財富的近期激增,與他在東京上市的軟銀集團股價表現高度同步。作為軟銀最大股東(持股約三分之一),孫正義掌控著一個橫跨晶元製造商到初創企業的全球科技投資版圖。今年以來,他大舉投入資金,力圖將軟銀打造為全球人工智慧繁榮的核心推動力量。 本周三,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訪問東京期間,軟銀被列入有意在美國推進項目的企業名單後,公司股價應聲上漲。孫正義已成為特朗普在全球商業領域的重要海外支持者之一,並在今年早些時候承諾向美國投資 100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7098.64 億元人民幣)。 目前,孫正義最雄心勃勃的計劃包括:擬向OpenAI投資 300 億美元;聯合 ChatGPT 運營方、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以及阿布扎比基金 MGX,共同發起一項高達 5000 億美元的倡議,用於在美國建設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及其他基礎設施。此外,其還正尋求與台積電合作,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座價值萬億美元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園區。 得益於對 OpenAI、Arm Holdings Plc 以及其他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的投資收益,軟銀股價持續走強,成為市場押注 AI 基礎設施支出熱潮的重要標的。孫正義近期的投資組合...
社會

真·首個進家的人形機器人來了!兩萬美元!

去年 9 月,OpenAI 押注的機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推出了首款為家庭打造的人形機器人原型——NEO Beta。 它甚至住進了一位 00 後的公寓,兩人朝夕相伴了整整兩天。當時的場景有點超現實: 一個機器人幫忙打理生活,一個人類在旁邊觀察它學做家務。既科幻,又莫名溫柔。 那時,NEO Beta 並非自主。它還需要一支工程師團隊陪它入住,遠程操控員在後台指導它完成任務。 如今,一年過去,事情迎來了新的篇章—— NEO 正式開啟預定。 作為一款專為家庭場景設計的雙足機器人,NEO 主打安全、陪伴、幹家務。 它身高 168 厘米,體重才 30 公斤,非常輕盈。 為了不讓用戶對它產生非分之想,它的外形被設計成一個類似穿著 Lululemon的擊劍教練,完全看不出性別特徵。 為了營造「我無害」的第一印象,NEO 穿著一件高科技針織衣,柔軟、乾淨、可機洗。 這種織物不只是美學,更是安全設計的一部分——3D 列印的蜂窩網格織物,既能提供結構強度,又具備足夠的柔韌性,觸感也很溫柔。 每台 NEO 甚至都可以更換外衣、頭部造型和鞋子,真正融入不同的家。 包裹在機械外部的是一種3D列印的蜂窩網格織物,能兼顧結構強度和所需柔韌性。 合成針織物包裹在家庭機器人的主體結構上,營造一種安全性、親和力、親密觸感,也有耐用性和易清潔性。 如果說外表是溫柔的,那麼 NEO 的靈巧手則是這台機器的靈魂。 它的機械手擁有 22 個自由度(DoF),僅比人類少 5 個,可以疊衣服、擦桌子、整理餐具。 全身共有 55 個自由度,幾乎能實現完整的人體運動。 為機器人提供一個高柔韌性、高抓取力,且具有仿人美學的手部外層皮膚。 驅動系統採用了類似人類肌肉的肌腱驅動結構(tendon-driven system),取代傳統笨重的齒輪減速器,讓動作更柔順、也更安全。 柔軟並不代表力量不足。1X...
社會

川普宣布對中關稅「即起調降10%」,明年4月訪中

▲ 美國總統川普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會晤,這場睽違6年的「川習會」在100分鐘閉門會談後結束。川普會後宣布,雙方「對很多事達成一致」,為因應芬太尼危機祭出的關稅即刻起砍半至10%,代表美國對中關稅已從57%降至47%。 綜合BBC等外媒,川普稱美國將對中「芬太尼關稅」自20%降至10%且立即生效,而中國將開始大量購買大豆,「我對此很讚賞。」他也宣布將於明年4月出訪中國,並稱習近平會在「那之後的某個時候」回訪美國,可能到訪華府或佛州棕櫚灘。 稍早的會談中,川普稱讚習近平是「非常強硬的談判者」和「偉大領袖」,並透露「我們已經在很多事情上達成共識,現在會再達成更多協議」。 習近平則感謝川普對加薩停火協議的「重大貢獻」,稱讚對方積极參与泰國與柬埔寨的邊界和談。他坦言北京與華府並不總是意見一致,但儘管如此,2名領袖仍應該「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除川普之外,美方出席人員包括國務卿盧比歐、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等人。而除習近平之外,中方出席人員則有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外交部長王毅、商務部長王文濤等人。...
社會

特朗普聲稱美國將恢複核武試驗,上一次核爆發生在1992年

​​​​​​​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呼籲美國軍方領導人恢複核武器試驗,以跟上俄羅斯和中國等其他國家的步伐。 「鑒於其他國家的試驗計劃,我已指示戰爭部門以平等的基礎開始測試我們的核武器。」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時間正值他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之前。 特朗普表示,美國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的核武器,俄羅斯位居第二,中國則「遠遠落後」。美國自1992年以來便未進行過核武器試驗。 就在幾天前,特朗普譴責俄羅斯測試一枚據稱具有無限射程的核動力導彈。 特朗普周四(10月30日)早上的貼文承認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毀滅性力量」,但表示他「別無選擇」,在第一任期時只能更新並翻新美國的核武庫。 他還表示,中國的核計劃「在五年內將趕上美國」。 該貼文未具體說明試驗將如何進行,但表示「程序將立即開始」。 這標誌著美國長期政策的明顯逆轉。美國上一次核武器試驗是在1992年,當時共和黨籍前總統布希在冷戰結束後宣布暫停試驗。 特朗普的貼文發佈於習近平抵達韓國之前,這是兩人自2019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晤。貼文出現在他搭乘「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前往金海國際機場與習近平會面的途中。 美國上一次核爆試驗是在1992年9月23日,地點位於美國西部內華達州的一處地下設施。 據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表示,該項代號為「分割者」(Divider)的計劃,是美國進行的第1,054次核武器試驗。該實驗室在研發世界首枚原子彈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距離拉斯維加斯約65英里(105公里)的內華達試驗場至今仍由美國政府運營。...
社會

美政府停擺,恐釀140億美元經濟損失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如果聯邦政府停擺持續,可能造成高達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由於政府支出中斷,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因此減少2%,並指停擺對經濟造成的部分影響是不可逆轉的。 辦公室估計,如果本星期結束停擺,美國經濟將蒙受70億美元的永久性損失。如果停擺持續到下個月12日,損失將達110億美元;而持續到11月26日的損失將達140億美元。 截止昨天(29日),美國聯邦政府局部停擺已進入第29天,但仍未出現結束跡象
社會

胰腺癌呼氣檢測僅需30秒,或成50年來最大突破

據最新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僅需30秒即可完成的胰腺癌呼氣檢測技術,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於英國全科醫生診所推廣應用。專家稱,這項創新檢測方法或將成為「過去50年來最重大的救命性突破」,能夠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實現篩查。 據了解,該檢測利用類似酒精呼吸檢測儀的設備,識別呼氣中由腫瘤產生的特定分子。這項技術有望每年挽救數以千計的生命。目前,研究團隊計劃在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的40個地點展開臨床試驗,預計招募約6000名患者。 胰腺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曾奪走多位名人的生命,包括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演員艾倫·瑞克曼和歌手艾瑞莎·弗蘭克林。由於往往在晚期才被確診,患者中僅約7%能存活五年以上。 若試驗證明有效,該檢測預計將在英國全國範圍內推廣,讓患者能夠更早確診,並在治療效果最佳的階段接受干預。據悉,這一大規模臨床試驗此前已進行過為期兩年的初步研究,涉及700名患者,結果顯示出積極前景。 英國胰腺癌協會首席執行官黛安娜·賈普表示,該機構已為研究提供11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33萬元)資金支持。這項呼氣檢測「可能徹底改變胰腺癌的早期篩查方式」,這是「過去50年來拯救生命領域最重要的一步」。 她補充稱,未來,數以千計尚未確診的患者將參與研究,幫助團隊在真實環境中完善檢測方法。這也是首個進入全國性大規模臨床試驗階段的胰腺癌呼氣檢測項目,標誌著一個「切實可感的希望時刻」。 研究指出,該檢測通過分析呼氣中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特定組合,實現對胰腺癌的早期篩查。這些化合物會在血液中循環,當血液流經肺部時被過濾出來,並隨呼氣排出體外。這些化合物的變化在胰腺癌發病的最初階段便可被檢測到。 檢測完成後,全科醫生可在三天內獲得結果,從而判斷是否存在胰腺癌風險。在英國的醫療體系中,患者通常需要先前往全科醫生處進行初步診斷,由其決定是否轉診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目前,疑似胰腺癌患者一般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