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3 11 月

社會

社會

四川小伙目擊美警察遭槍擊搶救現場 正好駕車經過

據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當地時間10月27日,美國洛杉磯一男子在槍擊警察後騎摩托車逃跑,警方在高速公路上對其展開追捕。槍手最終在試圖從背包中拿出物品時撞上前車摔倒,後被警方抓獲。報道稱,在公路追逐過程中,男子所駕駛的摩托車最高速度達170英里每小時(約273公里每小時)。 10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事發當時,在美國旅遊的四川男子龍先生剛好駕車經過,目睹了搶救遭槍擊警察的現場畫面。 龍先生告訴記者,美國當地時間10月27日中午12點半左右,他和朋友健完身準備回家,途中發現幾輛警車擋在了前方,出於好奇,他下車一看究竟,後來被現場警察叫回了車內。龍先生稱,他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拍到了搶救警察的畫面,但後來確認該警察死亡。 ▲搶救警員現場 據龍先生髮布的視頻截圖 他從現場了解到,據說是兩夫妻吵架,男方持槍威脅女方,有人報了警。警察趕到現場處置,男子開門後,雙方溝通了幾句,男子趁警察不注意,朝警察開了槍。隨後,男子騎摩托車經高速公路逃逸。逃逸過程中,一名下班警察正好駕車在高速路上行駛,與嫌疑人車輛相撞後,嫌疑人被抓獲。 「很驚訝、很吃驚。」龍先生說,事情很快就上了全美頭條,還有媒體直播了追擊嫌犯的現場畫面。現場視頻畫面顯示,嫌犯在逃跑一段時間後,鬆開車把試圖從背包中拿出物品,隨後撞上前車摔倒,趕到的警察迅速將其制服。 根據龍先生提供的當地媒體報道截圖顯示,事件發生地點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卡蒙加牧場,遭槍擊死亡的警察名叫Andrew Nunez(安德魯·努涅斯),28歲,是聖貝納迪諾縣的一名副警長,有一位妻子、一個2歲女兒、一位母親和四個兄弟姐妹,妻子已懷孕。 ▲Andrew Nunez遭槍擊後死亡 嫌疑人名叫Angelo Jose Saldivar(安傑洛·何塞·薩爾迪瓦),47歲,居住在加州聖伯納迪諾。他在槍擊警察後騎摩托車逃逸,被警方追捕。追捕過程中,一名下班警察駕...
社會

特朗普「帶貨」後,豐田汽車:沒承諾在美投資100億

Toyota says it did not explicitly promise Trump new $10 billion investment in US https://t.co/IwRp0HFCIG https://t.co/IwRp0HFCIG — Reuters (@Reuters) October 29, 2025 據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0月28日在日本橫須賀一同登上「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特朗普在艦上發表講話時聲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承諾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並呼籲美軍人員去購買豐田汽車。 報道稱,特朗普正在對日本等亞洲三國進行訪問,將貿易和經濟合作視為重點議題。他在講話中聲稱,高市早苗當天告訴他,「豐田將會在美國各地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汽車工廠」。特朗普對現場的駐日美軍士兵說:「他們要在美國各地建廠,總額是100億美元。所以——去買輛豐田(汽車)吧。」 英國《獨立報》稱,特朗普長期強調「美國優先」政策方向,而此次在日本演講時,他卻呼籲美軍人員購買日本企業製造的汽車。 另據路透社29日報道,豐田汽車公司否認作出上述投資承諾。豐田汽車公司執行董事上田達郎出席在東京舉行的2025日本移動出行展時表示,公司並未明確承諾將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 報道稱,上田達郎解釋說:「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我記得(豐田在美投資)金額大約是100億美元。雖然我們沒有提及同等規模的投資,但確實解釋說,會像以往那樣繼續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所以,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才提到了『約100億美元』這個數字。」 上田達郎還透露,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28日晚在美國駐日大使館的一場活動上曾與特朗普短暫交談,但並未提及投資相關問題。...
社會

美國密西西比州一批實驗猴逃脫 警方稱「具有攻擊性」

『Aggressive』 monkey infected with COVID and STIs running loose in Mississippi after transport truck overturns: sheriff https://t.co/mQnncB5gQO pic.twitter.com/eN6tET66es — New York Post (@nypost) October 29, 2025 據鳳凰衛視援引美國執法部門消息,當地時間10月28日,密西西比州一輛運載實驗室猴子的卡車在高速公路側翻,導致猴子逃脫。猴子在事發公路旁的草叢中爬行,標有「活體動物」的木箱散落在路旁。 當地警方發聲明稱,除一隻猴子外,其餘逃脫的猴子「均已被射殺」,並警告稱這些猴子「具有攻擊性」。但目前尚不清楚卡車上原本有多少只猴子,也不清楚具體有多少只被射殺。 據悉,猴子來自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國家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是用於醫學研究的恆河猴。當地治安部門最初稱,猴子攜帶皰疹等疾病,但杜蘭大學則聲明,猴子「不具傳染性」。...
社會

手持導彈玩偶引發爭議 中國花滑選手遭國際滑聯調查

一個玩偶就讓某些人破防了嗎? 當地時間10月28日,據美聯社報道,國際滑聯(ISU)已就中國杯花樣滑冰大獎賽期間出現的「導彈造型玩偶」事件展開調查。 這一事件源於10月25日的花滑大獎賽中國杯冰舞比賽,中國選手任俊霏/邢珈寧在自由舞表演結束後,於等分區拿起了觀眾投擲的一個標有「DF-61」字樣的毛絨玩偶。從賽事畫面來看,邢珈寧與中國教練鄭汛曾短暫擺弄並模擬飛行動作,隨後由任俊霏抱在懷中等待分數。據悉,「DF-61」對應的是中國上月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的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觀眾給運動員拋送鮮花、玩偶等禮物,是花滑運動百年來形成的加油互動環節,而運動員展示收到的禮物,也成為一種運動禮儀。然而很顯然,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卻對此說三道四。 很顯然,這個事件的發展正是美聯社等媒體的自導自演,從美聯社的報道來看,國際滑聯於10月26日通過郵件向美聯社發布聲明,確認已知悉「觀眾向冰面投擲的物品中包含一個『不當的』毛絨玩具,且被完賽選手拿走」,並表示「對此事件表示遺憾,將展開進一步調查」。 事件曝光後引發不同反應:部分外國網友在社交平台表達不滿,甚至提出「要求選手退出奧運」的極端言論,並向國際滑聯投訴推動事件升級;而中國冰迷則認為此類反應屬於「過度敏感」,認為玩偶僅是觀眾贈送的普通紀念品,選手的擺弄並無惡意,不應被上綱上線。 目前,美聯社、英國衛報等外媒已對國際滑聯啟動調查一事進行報道,事件後續進展及中國花滑相關回應仍有待關注。 需要說明的是,體育賽事的核心是競技與交流,將普通紀念品事件政治化的解讀並不客觀,也不符合體育精神。期待國際滑聯基於事實作出公正判斷,避免事件被過度炒作。...
社會

特朗普大罵「愚蠢、荒唐」,將下令美國航母改回去

10月28日,訪日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同前往美海軍橫須賀基地,登上了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據《新聞周刊》等美媒報道,特朗普對現場美軍官兵發表演講時宣布,他將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以後建造的航母必須使用蒸汽彈射器和液壓升降機。 特朗普稱自己非常懂造船,然後在演講中兩次對在場「華盛頓」號航母的艦員發問:你們覺得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哪個更好?聽到現場有官兵回答「蒸汽彈射」後,特朗普稱電磁彈射器「愚蠢、荒唐」。他說,電磁彈射不但花費巨大,而且在頂尖人才的維護下仍無法正常工作。 特朗普稱,相比之下,蒸汽彈射已經使用了50年,性能並不比電磁彈射器差,而且性能可靠,用簡單的工具就能修理。另外特朗普表示,他喜歡看使用蒸汽彈射時航母甲板上的「美麗」景象,如果用了電磁彈射,就看不到這個景象了。 特朗普稱,自己將簽署命令,以後美國建造新航母都將改回使用蒸汽彈射器,並多次表示自己是「認真的」。另外,他還表示要求美國航母使用液壓升降機。...
社會

「除了大豆,美國人竟還想中美談跨國收養議題」

美方近來多次放風稱,中美或將在近日舉行會晤,討論大豆等貿易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他對雙方最終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 據香港《南華早報》29日報道,除貿易問題外,美國人還有小九九——想和中方討論跨國收養問題。 一個收養中國女孩的美國家庭 《南華早報》 報道稱,自1992年12月以來,超16萬名中國兒童被跨國收養,其中包括超過8.2萬名被美國家庭領養的兒童。2024年9月,中方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近270個美國家庭的收養程序受到影響。當前,這些家庭期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以在中美會晤中促成這一願望。 當地時間27日,一名白宮高級官員首次向《南華早報》回應表示,作為「美國優先」總統,特朗普已知曉他們的困境,「特朗普政府致力於支持美國家庭並保護兒童」。 該官員隨後竟妄議中方政策,聲稱中方停止美國家庭跨國收養的決定「不可接受」,美方「繼續呼籲中國政府允許這些家庭完成收養程序」。 據報道,白宮的回應讓美國家庭重新燃起希望。此前,這些家庭通過各種渠道上訴,希望將問題推至雙方最高層,但美國政府一直對此議題態度消極。 2024年,超過100名美國議員和33名州長致信美國時任總統拜登,但他並未將此議題納入高層會晤日程。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這些家庭多次致信特朗普。但上個月,美國國務院官員曾建議他們另尋途徑,並坦言最終決定在中方手中。該官員還表示,此議題已在大使級提出,白宮「尚未」納入議程。 報道提醒說,儘管美國家庭抱持希望,但研究中美關係的專家警告稱,緊張的雙邊關係可能阻礙議題推進。長期研究中美合作的學者丹尼斯·西蒙說:「坦白說,如果一切順利、氛圍積極,此類請求更易獲批。如果風波不斷,我猜這類問題將排在列表底部。」 據外交部網站去年9月消息,有外媒記者提到,美國國務院稱,中國民政部已經通知美國政府,中國各地民政部門於當年8月28日起停止跨國收養工作。你能否證實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對此,...
社會

AI時代奇蹟: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全球首家

10月29日美股開盤,英偉達股價上漲3.46%,至207.98美元,市值更是一舉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5萬億美元的公司。從4萬億美元市值增至5萬億美元市值,英偉達用時不到4個月。 10月28日,英偉達在華盛頓舉行的GTC大會上宣布了一系列重磅產品更新、戰略合作與投資計劃,推動周二股價大漲4.98%,報收於201.03美元。該公司股價年內已累計上漲超過50%,較4月低點翻倍。  01.英偉達的市值躍升之路:從1萬億到5萬億,用時兩年半 英偉達過去5年的股價走勢 英偉達市值達到1萬億、2萬億、3萬億、4萬億美元的時間分別如下:  ·1萬億美元:2023年5月30日,英偉達股價開盤漲逾4%,總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美股有史以來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晶元公司。  ·2萬億美元:2024年2月23日,英偉達開盤漲近3%,股價站上800美元關口,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3萬億美元:2024年6月5日,英偉達股價當日收盤大漲超5%,報收於1224美元,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2024年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飆升至超過3.4萬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4萬億美元:2025年7月9日,英偉達股價當日上漲逾2%,市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5萬億美元:2025年10月29日,英偉達股價開盤上漲 ,總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02.近期利好:英偉達在GTC大會上展示全球科技主導權 在10月28日的華盛頓GTC大會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發表主題演講,重點圍繞6G、AI、量子計算及機器人四大領域的技術突破展開。他強調,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加速計算與GPU技術已成為推動全球技術進步的核心動力。​  英偉達宣布與諾基亞達成戰略合作,擬投...
社會

特朗普:預計與習會晤將順利進行 時長或達4小時

特朗普:預計與習近平的會晤將順利進行,時長或達4小時 https://t.co/bPHmhNlrLp pic.twitter.com/8OmiHJU8Xm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29, 202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三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的會晤預計將持續三到四個小時,並預計會談將進展順利。特朗普是在慶州出席由韓國總統李在明主持的晚宴時發表上述講話的,此次晚宴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周五召開前夕的一場歡迎活動。 特朗普稍早時在乘坐「空軍一號」前往韓國途中向記者表示,預計將降低美方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以換取中方承諾遏制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出口。特朗普當時說道,「我預計會降低這個數字,因為我認為他們(中方)將協助我們應對芬太尼問題」。 特朗普表示,預計中方將採取行動,並與他直接合作,共同應對芬太尼製造過程中關鍵前體化學品的出口問題。特朗普未就關稅減免的具體幅度提供更多細節。 《華爾街日報》周二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中方預計將承諾對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出口實施更嚴格的管制。作為回報,美方可能將其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20%芬太尼相關關稅削減多達10個百分點。據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會晤定於當地時間周四上午在韓國舉行,但具體時間仍存在變數。 北京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表示,「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此次會晤,兩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我們願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動此次會晤取得積極成果,為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動力。我們會適時發布會晤具體情況」。...
社會

超50人在以軍空襲中喪生 特朗普:以色列理應反擊

超50人在以軍空襲中喪生 特朗普:以色列理應反擊 https://t.co/TlRkGoTErH pic.twitter.com/pRXZyuBgFZ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October 29, 2025 周三早晨,黑色濃煙從加沙地帶多個地區升起。法新社消息稱,加沙民防部門周三(10月29日)宣布,以色列在一名士兵遇襲身亡後對加沙發動空襲,至少造成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22名兒童和多名婦女與兒童,約有200人受傷。截至格林尼治時間上午6時,目擊者稱仍有零星轟炸持續進行。 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表示,「沒有任何事情」會影響他所斡旋的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自10月10日起生效的停火協議。特朗普堅稱,這些襲擊不會危及停火協議。他說:「他們殺死了一名以色列士兵,所以以色列進行了反擊,他們理應反擊。」 此前,一名以色列的37歲士兵於周二在加沙地帶陣亡。一名軍方消息人士稱,事情發生在周二下午3時45分,地點位於加沙南部的拉法(Rafah)地區,以色列軍隊目前在那裡清除哈馬斯的基礎設施與隧道,這些目標位於「黃線」以東。所謂「黃線」,是根據停火協議劃定的邊界線,以軍已從該線以東地區撤出,並稱目前控制了約一半的巴勒斯坦領土。消息人士補充說,當時敵方向一棟建築物和一輛工程車開火,導致一名士兵死亡,同時還有「多枚反坦克導彈」襲擊了另一輛裝甲車。這是繼10月19日之後又一起暴力事件。以色列方面當時也在其士兵遇襲後發動了空襲。哈馬斯方面否認襲擊以軍,並重申其「仍然致力於履行停火協議」。 稍早,哈馬斯曾指責以色列「違反協議」,並宣布推遲原定於周二晚交還的一具人質遺體。根據停火協議第一階段的規定,哈馬斯已於10月13日前釋放了自2023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後所扣押的全部20名在世人質。原計劃還應交還28具遇難人質遺體,但目前僅交還了15具。哈馬斯方面解釋稱...
社會

特習時隔6年再見面 風格切換:「學生」變「老師」

[BBC]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在韓國會面,這是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舉行的雙邊會談。這將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兩位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距離上一次面談已過去六年。 不利消息是,此次會晤面臨「雙時限」的壓力和動蕩中的貿易關係——兩國在今年5月達成的脆弱貿易休戰協議即將在11月10日到期;10月初中國大幅擴大了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則威脅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0%的關稅。 有利消息是,10月26至27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五輪美中面對面談判傳出積極信號——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達成了「框架協議」,為領導人會談創造條件。 在韓國,雙方的籌碼與訴求將擺在兩位領導人中間的談判桌上:稀土、晶元、大豆、芬太尼、TikTok,甚至台灣議題,都可能「握手」或「破裂」;這也凸顯出這場峰會與眾不同之處,它既非「破冰」,也非最終「拍板」,大量核心議題與執行機制仍存在顯著分歧,亟需兩邊領導人的最終決策。 此外,自李成鋼今年4月擔任首席貿易談判代表以來,展現出一系列談判風格的變化,其中甚至能看到特朗普的影子,這種風格切換是否會有效果?BBC中文梳理上述看點,幫助讀者觀察這場時隔六年的「習特會」。   籌碼與訴求 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會晤前,雙方在多個領域討價還價,時不時突然提高價碼。經過數月的多輪交手,中美各自手握什麼籌碼、有何訴求? 中國手中最大的籌碼是稀土。中國在10月初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新增鈥、鉺、銩、銪、鐿等五種稀土元素,並對國防和半導體用途實施更嚴格許可審查。中國佔據全球超過90%稀土和稀土磁鐵的生產,對這些材料的控制給美國施加了顯著壓力。而中國也意識到這一點,在這一輪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