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死跑外賣的」出了本書 版稅賺了3萬還得跑外賣
自初中畢業後,張賽先生做過多份工作,他要養活自己,後來也要養活家人。他進過衛生巾廠、鞋廠,在餃子館打過雜,蹲過保安崗亭,聽聞快遞賺錢,他去送過快遞,現在他在送外賣。白天,他騎著電瓶車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牢記哪家餐館更好說話,哪個小區沒有電梯。晚上,他是一位作家。他的新書剛剛出版。記錄著他打工生涯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十餘年中,文學和寫作是他煩冗生活的避風港。
我們邀請張賽寫下這篇文章,關於他的勞動與寫作。他的寫作具有這樣的可貴之處:勞動者常常處於被熟視無睹的境地,我們似乎了解他們(工人、外賣員、快遞員等等),但不甚關心,與其說忽視,不如說麻木。必得有張賽這樣的作家寫下他們自己,用一種幽默但不失冷冽的筆觸,為我們展示其中的艱辛和生活的參差。和勞動一樣,寫作也是一種身體力行。
大新聞
外賣群里發生了一個大新聞。
前同事小潘,敲客戶的門,客戶在屋內說放門口,小潘沒聽到,因為客戶備註不準打電話,小潘一共敲門三回,無法送達只好帶外賣下樓。下樓途中接到客戶的電話,小潘只是解釋,並沒有髒話之類,但引起客戶的不滿與投訴。配送主管把這件事定義為「服務態度問題」「與客戶起爭執」,依據制度,罰款兩百元。很多人在群里為小潘打抱不平。我比較無聊,把同事們的話匯總一下,這樣評價小潘:一群人里總有幾個脾氣特好的人,如同一堆石頭裡的一塊美玉。外賣員把外賣群當成出氣筒,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煩心事頗多不敬語,小潘發言總像和稀泥,說我們不易,客戶不易,平台不易。他這樣的人都能被投訴,實在難以相信。
沒多久,在配送主管的通告里,小潘再次因為話多,和客戶起爭執。我注意到,這次沒多少人替小潘說話。小潘不服,被當場辭退。群里的他也第一時間被群管理員清退。
小潘退群後,有一次被人提及,說他性格有問題。馬上有人附和,「太死腦筋了」。
至此,一個大新聞生成。
這是我第三次來武漢送外賣了。送外賣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組織的,跟打卡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