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外交轉向中國:對印度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距離孟加拉國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前總理謝赫·哈西娜及其政府下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法新社7月8日注意到,由於對印度接收流亡的哈西娜深感不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正陷入「從未有過的劇烈緊繃」,而此時來自中國的示好,促使孟加拉國外交發生重大轉向。
法新社稱,去年8月,哈西娜在抗議人士佔領總理府後,乘機逃離孟加拉國,隨後獲得了印度政府的庇護。這讓孟加拉國深感憤懣。該國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批評此舉是在「將孟加拉國人民的憤怒引向印度」。臨時政府外交顧問圖希德·海珊也表示,印度與孟加拉國的關係「現在正處於調整階段」。
隨後,兩國的關係日益惡化。印度對孟加拉國實施了多項貿易限制,收緊對該國黃麻、成衣、塑料製品和食品等的進口。孟加拉國也開始對從印度進口商品進行貿易管制。
美國《外交學者》雜誌此前分析指出,自哈西娜政權倒台以來,孟加拉國一直在進行重大改革,以重塑其身份和治理結構。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國正在重新定義其處理國際關係的方式。當前,孟加拉國正處於政治不確定性和經濟脆弱性的過渡階段,急需投資、經濟合作和貿易的強勁增長,而在這些領域中國都是極具吸引力的合作夥伴。
今年3月,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到訪中國。訪問期間,雙方承諾共同推動中孟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繼續向前發展,同時達成8項諒解備忘錄,涵蓋文化、體育和衛生等多個領域。
《外交學者》指出,尤努斯此行的一大亮點是,中國承諾將延長對孟加拉國商品的零關稅待遇至2028年,這比該國從「最不發達國家」身份畢業要晚兩年。中國還提議啟動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的談判,為加大對孟加拉國的投資鋪平道路。
據報道,尤努斯訪問期間,孟加拉國從中國獲得了總計21億美元的投資、貸款和援助協議,包括近30家中國企業承諾在專屬經濟工業園區投資10億美元,支持蒙格拉港現代化建設的4億美元、發展中國專屬經濟工業園區的3.5億美元、1.5億美元的技術援助以及其他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