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雪峰到特朗普 整個世界都正在變得「精緻利己」
下一個「自私時代」的來臨,與它將怎樣終結。
說個新鮮事,在小黑屋大約一個來月之後,著名網紅張雪峰復播了。
他的第一場直播就有四萬多人觀看,在被網友問及「怎麼看看到文科生就業」的問題時,張雪峰一改往日狂貶文科找不到工作
,「把孩子打暈,閉著眼挑個專業也比學新聞強」的論調,改為狂捧,說文科生就業面很廣,「太多了,說不過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當然你說張雪峰老師這段後半段幾乎已經笑場了的表演到底是否真心呢?我覺得這事兒難說,畢竟後面那八個字上次廣為人知的時候,還是把數百萬知識青年號召去農村接受再教育的年頭,至於那個時代到底是「青春無悔」還是別的什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
對於張雪峰這個人,很多當初捧他的人覺得他敢言,戳破了許多「天坑專業」的實相,我覺得敢言這個評價倒是未必,準確的講,張雪峰只是不知道自己這麼逮著他眼中的天坑專業一通狠貶,居然能把有關部門招來斷了他財路,畢竟這個思維跳躍確實大了點。如果阿Q欺負小尼姑、偷土谷祠的蘿蔔不能算英勇,因為兩者都是抽刃向更弱者,那張雪峰老師當初也不算。所以我不同意很多人說的,張雪峰「認慫了」的觀點,未曾勇,何談慫?張雪峰老師,一如他自己所說,想乾的本就是靠指點他人如何報專業,賺信息資訊費的生意。你跟一個生意人談堅守,談情懷,你談不上,掙錢就是人家的情懷。
事實上,這些年來,張雪峰之所以能吸粉無數,我想靠的大約也就是把掙錢、利己當作唯一情懷的這個招牌。考大學報專業這個事情,搗毀幾十年前可能老師還要跟你談談什麼祖國、社會需要之類的事情,我上大學那會兒,很多老師還在強調興趣愛好的重要性。張雪峰成功就在於,他是徹底將報專業和考生和家長的純粹利己動機徹底綁定的人,你看他的直播(我是說以前那種),壓根就不扯一丁點社會責任之類什麼虛的,甚至考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志向,在他那裡也一文不值,就是純純的絕對功利——什麼專業畢業能掙多少錢,甚至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