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社會

社會

美不課中國100%關稅,北京延後管制稀土、買黃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6日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美中貿易談判後,向媒體發表演說。 美中經貿關係出現重大進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6日透露,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結束新一輪談判後,已達成涵蓋關稅、稀土及TikTok等議題的貿易框架協議。北京將暫緩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並恢復採購美國黃豆;華府則不會對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貝森特強調,雙方已達成「非常實質的框架」,象徵美中貿易戰正朝降溫方向邁進。 根據美中雙方說法,這次會談議題廣泛,涵蓋出口管制、延長互征關稅休戰、打擊芬太尼非法貿易,以及農產品採購與稀土供應鏈穩定等議題。會中也討論了TikTok的營運安排與整體雙邊關係。 《華爾街日報》引述貝森特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本周》(This Week)中的說法指出,中國將延後對戰機、智慧型手機與電動車等產業所需礦物的出口管制措施約一年,讓北京有更多時間重新檢視相關政策。這些措施原定數周內生效,如今延期可緩解全球產業鏈的不確定性。 貝森特隨後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訪問時表示,川普總統以100%關稅作為談判威脅,讓美方在談判中取得優勢,「但我們已達成實質成果,因此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他也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中透露,這項關稅威脅「實際上已不存在」,並預期中國將大幅恢復購買美國黃豆。 《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指出,這次關稅休戰的時程將超越以往90天的寬限期,「預期能為全球經濟與美中關係帶來更大穩定性」。 此外,《紐約時報》報導,貝森特證實美中已就TikTok達成最終協議,所有細節均已敲定,僅待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南韓釜山會晤時正式簽署,為這場歷時多年的貿易戰揭開新篇章。...
社會

習近平訪問在即,韓國試圖平息反中抗議

上月在首爾市中心舉行的一場抗議活動,反對對中國旅遊團實行免簽入境政策。 不久前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林永彬(音)帶著一群台灣遊客在首爾明洞觀光。多年來,這個繁華的旅遊熱門地段一直有反中抗議活動。林永彬說,為了避免可能遭到的騷擾,一些團員戴著徽章或攜帶標識,表明自己來自台灣,而不是中國。 在韓國,反中情緒並不新鮮,但最近幾周,首爾極右翼團體的示威活動激增,抗議政府放寬對中國旅遊團的簽證規定。據當地媒體報道,數百名示威者舉著寫有「韓國是韓國人的韓國」和「阻止中國船隻」的標語,一些人還高呼種族歧視口號。 韓國政府及執法部門正努力遏制這些抗議活動。隨著亞太經合組織峰會臨近,韓國下周將同時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些抗議成了李在明總統面臨的棘手難題。 林永彬估計,他的旅遊團中,大約每20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帶著表明自己來自台灣的徽章或標識。他說:「如果他們被誤認為是中國人並受到騷擾,他們出示標識就會被放過。」 來自台灣的林永彬說,他還建議台灣遊客如果發現附近有反中示威,應該避免說普通話。 韓國將在下周主辦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習近平與特朗普預計將在峰會前舉行會晤。抗議活動可能會使李在明需要處理的微妙外交關係進一步複雜化。 據當地媒體報道,李在明譴責了反中抗議活動,稱其為「損害國家利益和形象的自我毀滅行為」。他領導的進步黨派韓國民主黨在國民大會提出了一項法案,禁止煽動仇恨或歧視的集會,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對,後者表示該法案可能會壓制異見。 對於李在明來說,這是一條微妙的界線,他既要努力平息可能引發尷尬的抗議活動,又不能讓外界覺得他在嚴厲鎮壓。 「韓國有一種非常活躍的抗議文化,」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駐首爾的高級研究員魯樂漢(John Delury)說。嚴厲的回應可能會「激發對抗議活動的更大支持——並非源於反中共情緒,而是源於對抗議文化的認同」。 2016年,美國決定在韓國部署先進的...
社會

內坦亞胡:以色列將決定哪些外國軍隊可進駐卡薩監督停火

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表示,以方將決定哪些外國軍隊能加入部署到卡薩地帶的國際部隊,以監督停火協議。 美國已表明不會派遣美軍進駐卡薩,但美方正在與印度尼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卡達、土耳其和亞塞拜然接洽,希望它們參與組建多國部隊。 內坦亞胡昨天(26日)出席內閣會議時強調,以色列對國際部隊的組成有否決權。而美方也接受以色列的立場。 較早前,內坦亞胡暗示以色列反對土耳其參與。在以色列訪問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確認,國際部隊必須由以色列感到放心的國家組成。 他也指出,卡薩未來的治理仍需由以色列及合作國家共同商討,但不能包括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 盧比奧過後也表示,美方官員正就擬定聯合國決議或國際協議,以授權在卡薩部署多國部隊的事宜,收集意見。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飛往亞洲途中,在多哈短暫逗留,並在與卡達領導人會面後表示,穩定卡薩局勢的努力取得進展,國際部隊不久後將進駐卡薩地帶。他也指出,如果有需要,卡達願意向卡薩派遣維和部隊。...
社會

共軍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將:戰力不及"美軍50年老航母"

▲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預計近期正式服役。 ​​​​​​​中國最新航空母艦「福建號」的飛行甲板配置,限制了戰機同時起降的速度,導致其空中作戰能力恐怕僅有美軍50年老航母的60%左右,成為巨大的戰鬥力限制。 美國前海軍上校舒斯特(Carl Schuster)、退役海軍少校史都華(Keith Stewart)分析福建號飛行甲板的照片後指出,降落區域及彈射器角度太窄,限縮了戰機的同步起降作業。戰機在升降梯與機庫之間移動時,可能面臨碰撞風險,只得放慢飛行甲板上的作業速度,以避免意外。 舒斯特解釋,福建號降落區與艦身中心線之間的夾角僅有6度,少於美軍航母的9度,限制了降落跑道與前方2座彈射器之間的空間,而且降落跑道比較長,太靠近艦首的戰機彈射輔助區,「更長的降落區域及更窄的甲板角度,縮減了已降落戰機重新部署的空間」。 曾在2艘航母服役的舒斯特向CNN直言,「福建號的作戰能力大約只有尼米茲級(Nimitz)航母的60%。」史都華也同意這個看法。 史都華指出,航母作戰經驗並非一蹴可幾,尤其考慮到福建號是中國第一艘配備彈射系統的航母,「海軍有一句老話,『所有航母作戰規則都是鮮血寫下的』,這代表有人在飛行行動中重傷或死亡。我就看過好幾個人在飛行甲板上喪命,知道這是一個多麼危險的競技場。」 CNN報導,在習近平的領導之下,中國持續打造世上最大規模的海軍,以瘋狂的速度研發高科技戰艦,讓美國與其太平洋盟友感受到必須跟上腳步的壓力。 不過,美軍目前擁有11艘現役航母,遙遙領先中國目前的2艘,儘管預計近期正式服役的福建號,配備了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讓戰機得以搭載更重的武器與燃料起飛,進而從更遠距離打擊敵方目標,美軍只有最新航母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擁有此類技術,但其甲板設計缺陷仍影響整體作戰效能。...
社會

楊振寧身後:讚美與腹誹

一個觀察是,撰寫去世名人的社評,早已經不是機構媒體自覺展開的業務。機構媒體放棄訃聞評論,是它們放棄自身公共性的直觀表現。而放棄背後的考慮,一二三四,恐怕更是讀懂世情的把關人主動為之。楊振寧去世,一同此例。 機構媒體放棄了對楊振寧一生的闡釋與總結,社交媒體像人喝水一樣接過了這個任務,但在執行上,顯然更加零碎、更加任意。楊振寧的一生被分割成無數的切片傳播,定性評價沒有增量,卻分成讚美與腹誹兩類,明暗交織,雖蓋棺無定論。 從輿論呈現看,楊振寧有諸多可讚美的方面。他以諾貝爾獎得主身份凱旋母國,以其與毛、周的友誼保護了一眾頂尖的科學家,他的歷史貢獻刻進了後者的功勛中。但此類貢獻細節不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楊振寧事功的顆粒度。 對常人而言,楊振寧的研究領域過於艱澀高深,他對我國早期物理學人才及學科建設的付出,也難以進入普通人的理解範圍。但人們在緬懷時建立了愛因斯坦、奧本海默等坐標,於是才得以將讚美楊振寧的邏輯維持下來,這是不難理解的。 楊振寧備受讚美的另一個方面,則是他對翁帆的選擇。木子美老師是眾多認同這一智性戀的人之一,但這種讚美有一個BUG,那就是讚美者需要隱去杜夫人的存在才能無礙地讚美。在這種略尷尬的讚美氛圍中,杜夫人與翁帆成了互不否定的存在。 讚美楊振寧的物理學成就,肯定其最早一批華裔洋獎獲得者身份,分發他睿智的演講發言,類似切片規模巨大,推動讚美成為他身後評價的主流。但也要看到,在廣大讚美的背面,潛伏著相當多的腹誹。這既是社會評判的複雜,也映襯了楊本身的複雜。 腹誹者從兩個方面建立對楊振寧的「全面評價」,一是將他與李政道相比,從獲獎公案到立言立功,傾向於李而貶抑楊;二是否認智性戀的解釋,審視他與翁帆的彼此選擇,在道德上加以指摘。一些看似讚美的論調,也潛藏此種腹誹的底色。 雖然表達上有隱現差別,可讚美者對腹誹者的恨意,與腹誹者對讚美者的蔑視,是為同樣的強度。腹誹者礙於形勢,無法痛...
社會

佔道曬糧的農民遇見無人駕駛車,互害社會的未來在哪裡?

前幾天看到幾個視頻,河南等地的農民在公路上曬麥谷或花生,某快遞公司的無人駕駛車在路上送貨,因為無法辨別而碾壓過去,被農民試圖攔截。 一方是「聽不懂人話」又無法辨別路面情況的無人駕駛運貨車,一方是不熟悉無人駕駛原理的農民,場面相當戲謔,被不少網民當成笑料。也有不少人提出批評,或認為無人駕駛這個人工智慧目前還相當「智障」,或認為在公路上曬農作物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不但對司機與行人造成不便,還容易催生事故。有些網友還貼出照片或資料,指某些地方的農民在被曬農作物周圍擺上釘板,如果車子不留心碰到,輕則爆胎,重則出現嚴重事故。 還有一些討論相當嚴肅,值得讚賞,比如某大學的法學老師就將之作為討論案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法律分析。僅僅看公眾號里呈現的一段段學生看法,就讓我受益不少。 老師提供了兩個案例—— 【案例一:無人駕駛快遞車碾壓佔道曬糧引發爭議案】 2025 年 9 月 14 日,一位大媽在雙向四車道公路佔用機動車道與人行道晾曬花生,並設置障礙物圍擋。期間,順豐無人駕駛快遞車未繞行避讓,徑直碾過花生區域,全程播放安全提示語音但未採取規避操作;大媽見狀用雙手強行阻攔無人快遞車,引發爭議。此事折射出傳統農村習俗與智能駕駛技術的矛盾,也引發對無人車路權與責任認定的思考。 【案例二:河南焦作佔道曬糧致人死亡案】 2022 年 9 月 25 日下午,農民陸某在溫縣一條公路的非機動車道晾曬玉米粒,並用帆布帶(一頭綁北側樹榦、一頭綁南側綠化帶小樹)設置臨時「隔離帶」圈定曬糧區域。9 月 26 日上午,17 歲的王某騎電動自行車行駛至該路段時,被帆布帶攔截脖子後摔倒,因顱腦損傷死亡。警方認定此事為刑事案件,2023 年 1 月陸某被批准逮捕。 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都很值得思考:傳統農村習俗中道路曬糧看似習以為常,但實際公路曬糧行為不合法。如何看待這一事件中習俗與法律的衝突?在法律具備合理性的前提下,...
社會

一座江城,把110億「砸」進江里

10月,長江岳陽段江面寬闊,魚翔淺底。但在7年前,這裡化工企業林立,粗放的生產方式給長江生態帶來隱憂。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宜昌市和荊州市、湖南嶽陽市以及三峽壩區等地考察時表示,「要下決心把長江沿岸有污染的企業都搬出去,企業搬遷要做到人清、設備清、垃圾清、土地清,徹底根除長江污染隱患」。 此後,多省沿江城市為破「化工圍江」,治「長江病痛」,陸續出台相關整改計劃。 眾多沿江城市中,位於湖南東北部的岳陽市懷抱洞庭,北依長江,南納三湘四水,擁有163公里長江幹流、1600餘平方公里洞庭湖水域及280餘條河流。作為化工重鎮,岳陽市有35家沿江化工企業須搬遷和關閉,占湖南省的41.2%,其也因此成為湖南省破解「化工圍江」的重要戰場。 「岳陽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生態保護壓力日益加大,傳統的粗放型增長路子只會越走越窄。」岳陽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各部門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決不上「高污染、高消耗」的項目,堅決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 如今,這座江城怎麼樣了? 湖南嶽陽市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 綠色化工新格局 岳陽綠色化工高新區內,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湖南石化」)己內醯胺產業鏈上的設備正在穩定運行。 「我們在2023年12月搬到了綠色產業園,並實現生產的全線貫通。整個園區化工企業聚集,水電氣供應完備,上下游關係密切,也便於污染物的集中處理,生產和治污成本大大降低。」湖南石化己內醯胺部黨委書記羅凌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湖南石化由原巴陵石化、長嶺煉化合併組建而成。其中巴陵石化己內醯胺產品鏈老生產區建於20世紀80年代末,逐漸與岳陽市中心城區連成一體,毗鄰洞庭湖,距離長江最近只有800米。 「己內醯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降解薄膜、醫療器械、高端服裝、汽車輪轂等領域。在老區時,生產用水量很大,污水處理後要排到洞庭...
社會

中國在英資產1900億!握核電廠,機場,"收容難民"賺政府錢

▲ 無人機拍攝的英國倫敦金融城。 最新調查揭露,中國在英國的投資布局達驚人規模,總計握有逾1900億英鎊資產,包含核電廠、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甚至透過經營難民收容旅館,從英國政府獲得數百萬英鎊收益,引發國安疑慮。 英媒《泰晤士報》指出,與中國共產黨及其控制實體相關的組織,目前在英國擁有價值約513億英鎊的資產,其中包括3家專門收容尋求庇護者的旅館,光是這項業務就為中方帶來至少1500萬英鎊的內政部合約收入。 這些難民旅館分別位於肯特郡、柴郡的假日飯店(Holiday Inn),及威爾斯卡地夫(Cardiff)的旅館,背後所有權可追溯至國營的「中國旅遊集團」和「錦江國際集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設施曾在今年8月遭到抗議英國移民政策的民眾示威。 更令人關注的是中資在英國關鍵基礎設施的滲透程度,分析顯示,中國國有企業持有希斯洛機場8.7%股份,價值逾20億英鎊;在建造中的欣克利角C核電廠擁有27.4%股權,價值高達132億英鎊,成為北京在英最有價值的單一投資項目。此外,中國投資公司還握有泰晤士水公司9%股份及Cadent天然氣公司10.5%持股。 在能源領域,中國國家開發投資集團(SDIC)擁有蘇格蘭Inch Cape離岸風電場50%股權,該項目完工後將能為蘇格蘭一半以上家庭供電。調查也發現,至少還有7座其他風電場部分由中國政府相關實體所有。 不過,中資在英投資並非全然順利,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的案例突顯其複雜性。該公司於2020年被北京敬業集團收購,但營運過程問題重重,最終導致英國政府通過緊急立法接管工廠。更耐人尋味的是,敬業集團據報曾聲稱,若英方批准中國新使館建案,願意放棄向政府索賠的10億英鎊。 面對質疑,英國安全大臣賈維斯(Dan Jarvis)接受質詢時表示,英國與中國關係複雜,「只要能夠展開符合我國利益的經濟合作,就應繼續進行」,但強調「國家安全...
社會

中國「最敢生」的地方,出現了

生還是不生,這是一個問題。 01 全國生育排行,誰墊底了? 近日出版《中國統計年鑒2025》,首次全面披露31省份人口數據。 去年,全國出生人口954萬人,相比上年回升52萬人;出生率6.77‰,反彈0.38個千分點。 龍年效應、後疫情生育補償效應,疊加政策刺激,各地出生率短期均有所反彈。 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城鎮化越高,觀念越進步,出生率就越低。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出生率整體高於東部地區,欠發達地區明顯高於發達地區。 西藏以13.87‰的出生率蟬聯榜首,黑龍江則以3.48‰再次位居倒數第一,兩者相差近4倍。 西藏、寧夏、貴州、青海4省份最高,出生率超過10‰。 四省均地處西部,且為欠發達地區,多為多民族聚居區。 在出生率最高的10大省份中,只有廣東一個經濟大省位列其中,堪稱最大的例外。 數據顯示,廣東以8.89‰的出生率排在全國第七,而處於同一發展水平的滬蘇兩地,均不足5‰。 與之對比,黑龍江、吉林、遼寧、上海、江蘇、天津6省出生率墊底,不足5‰,已低於人口形勢嚴峻的日韓。 東北三省集體上榜並不令人意外,但黑龍江跌到3字頭,不說人口流失,僅自然人口減少,就足以長期拖累大盤。 數據顯示,過去10多年來,黑龍江常住人口從3800萬一路下降到3029萬,即將跌破3000萬大關。 更令人意外的是,上海、江蘇、天津位居最低生育率省份。 足以說明,人口問題早已不局限於東北,「人口東北化」正在蔓延。 這背後,或許不乏幾十年前嚴格的生育政策,所帶來的長遠影響。 但也從反面說明,刺激生育,「包郵區」要比廣東付出更大的努力。 02 為國生孩,誰是最大主力? 西藏等地出生率較高,但人口基數較小,對全國生育大盤的支撐相對有限。 穩定生育,最終取決於人口大省,尤其是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四川等8000萬+人口大省。 從出生人口來看,誰在撐起全國生育大盤? 廣東、山東、河南,出生人口數量位...
社會

處在中美「戰場」夾縫中,亞洲各國尋求平衡

2019年,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 上周日,「空軍一號」在馬來西亞降落,特朗普的亞洲之行由此開啟。此行他將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會晤,並訪問一個因中美競爭而經歷深刻重塑的地區。 在這種新型的超級大國競爭下,他和習近平就世界秩序問題提出了截然不同的願景,而這些願景將影響到韓國的晶元工廠、越南的生產線、南海的爭議水域,以及台灣這個自治島嶼的地位。 與冷戰不同的是,爭奪權力和影響力的「戰場」不僅聚焦于軍隊和艦艇,還包括供應鏈、港口和數據中心。亞洲各國政府正日益面臨選邊站隊的壓力。泰國、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夾在中間的國家必須權衡如何從競爭中獲益,而不被競爭所挾持。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庄嘉穎說:「該地區的國家不希望被視為只是美國和中國在它們頭上談判、隨意擺弄的棋子。」 「他們希望擁有自主權,更願意華盛頓和北京爭相來拉攏,以便能在兩大強權之間取得平衡,」他補充道。 過去這可能更容易實現——那時美國與亞洲的互動更為積極。在以前,美國總統的到訪往往被視為一種保證,表明在日益強硬的中國面前,華盛頓會支持該地區的盟友。 然而,當特朗普周上日抵達時,美國對其盟友和夥伴的承諾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關稅引發的不滿以及美軍部署前景的不確定性,令盟友關係備受壓力。 今年8月,美韓兩國在韓國驪州舉行聯合軍演。作為美國的盟友同時又是中國的貿易夥伴,兩大國的關係走向涉及韓國的切身利益。 通過向周邊國家提供貿易協議和投資機會,北京方面正試圖利用這種不確定性,同時北京也在更廣泛地宣示其作為唯一有意願、有能力抗衡特朗普政府的超級大國地位。中國已警告周邊國家,若與華盛頓聯手限制對華貿易,將面臨嚴重後果。 「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中國商務部今年曾經用成語暗示,試圖討好特朗普政府既危險又徒勞。 當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