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社會

社會

BBC:中共四中全會釋出的三個訊息

為期四天、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第四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上周舉行,會後發布公報。 這份綜合性文件突顯中國下一個五年經濟發展規劃的主要方向。 以下是從會議及公報中得出的三個重點: 反腐風暴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 中國觀察人士從周一(10月20日)持續關注出席人數的官方數據。 缺席這類由習近平主持的全體會議,必須有充分理由,例如嚴重疾病。 然而,在中央委員會205名成員中,僅有168人出席。我們知道其中一人已去世,10人已遭清除,這意味著仍有26名幹部失蹤。 這些缺席成員是否意味著最新一輪「反腐」行動中被拿下的高層官員比報導的多? 此外,還有數十名缺席的「候補」代表,這些人雖無投票權,但可在需要時遞補。 缺席者名單未公布,但人數並不少,引發廣泛猜測他們也在黨內紀檢部門的最新清洗中被清除。 軍方的數字尤為驚人。 中央委員會的33名將領中,似乎有22人未出席全會,其中包括已正式被免職的8人,但另外14人在哪裡?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 在中國不透明的治理體系下,這類問題有時永遠沒有答案。 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共在此次會議前已清理門戶,以便正式宣布這些免職,包括排名第三的解放軍高層何衛東被開除黨籍、軍籍。 政治分析人士將爭論這是否代表習近平的權力增強或被消弱:這是否是一個偏執領導人的行為,擔心權力集團形成可能會超出其控制範圍?還是無論職級高低都要打擊不當行為的鐵腕? 無論如何,顯然不會有任何鬆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在周五記者會上提及,「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堅決打好反腐敗鬥爭持久戰」。科技「自立自強」 下周,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會晤時,將討論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重大貿易摩擦。 核心問題在於,中國希望獲得更多美國晶片(晶元)與先進軟體的使用權,而美國則希望取得中國的稀土與磁材。 但雙方都不願提供,因為這將增強對方的經濟與政治實力。 因此,北京...
社會

普丁大讚無敵!俄成功試射"海燕"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

▲俄羅斯今日釋出照片顯示,普丁視察某個軍隊指揮中心並發表演說。 俄軍今(26)日宣布成功試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海燕」(Burevestnik),總統普丁先前表示,這款飛彈對於當前和未來的飛彈防禦系統而言是「無敵」的,因為它擁有近乎無限的射程和不可預測的飛行軌跡。 根據俄羅斯官媒《塔斯社》,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向總統彙報表示,「海燕」(北約代號SSC-X-9 Skyfall)靠著核動力飛行,可以擊敗任何反飛彈系統,並且已於21日試射成功,飛行距離達1.4萬公里,飛行時間15小時。 普丁則形容海燕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武器,曾有專家告訴他不可能研發出來,但現在「關鍵測試」已經完成。他要求格拉西莫夫必須了解如何對此武器進行分類,並且準備好部署前的基礎設施。 本周稍早,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雙普會」破局、制裁俄羅斯2大石油公司,並且重啟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的討論。 幾天後,普丁便於22日監督俄羅斯海陸空戰略核武部隊的演習,並稱「我們核威懾力量的現代化水準處於最高等級,比任何其他核武大國都更高」,如今又宣布成功試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
社會

盧浮宮珠寶劫案出現進展!2竊嫌25日晚間落網

外媒披露,法國警方25日晚間已經逮捕盧浮宮珠寶失竊案中的2名嫌犯。(圖/達志/美聯社) 本月19日巴黎盧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發生驚天搶案,8件來自法國皇室的珠寶在光天化日下失竊,價值超過1.02億美元。不過外媒披露,法國警方昨(25)晚已經逮捕其中2名涉入竊案的嫌犯,正對他們進行問訊。 綜合外媒報導,巴黎當地時間25日晚間,2名男性嫌疑犯因涉入盧浮宮的珠寶盜竊案被捕,其中一名嫌犯晚間10時許被捕時,正在巴黎戴高樂機場(Charles de Gaulle)準備出境前往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Algeria),被巴黎警方成功攔下。另一名嫌犯也在稍晚於巴黎北部近郊的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落網,據稱他當時正打算前往西非國家馬利(Mali)。 巴黎檢察官蘿芮‧貝庫歐(Laure Beccuau)今日證實了這項報導,但批評媒體過早揭露這起事件,將對追回失竊珠寶及逮捕其餘竊嫌造成阻礙。 上週日,4名竊賊在光天化日之下佯裝維修工人,手持電動工具、乘坐機械升降機破窗闖入盧浮宮的阿波羅展廳(Gallery of Apollo),竊取了8件來自法國皇室、價值1.02億美元的珠寶,包括拿破崙三世皇后歐仁妮(Empress Eugenie)的鑽石胸針、項鍊及王冠等無價文物。 盧浮宮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斯(Laurence des Cars)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博物館週邊監控不足,尤其是竊賊闖入的窗戶完全沒有被閉路電視覆蓋。她指出,盧浮宮部分區域的安全設備過於老舊,無法應對現代化犯罪手法,「我們沒有足夠早地發現竊賊的到來,這是我們的失敗。」 案情在23日首次出現重大突破。法國警方在竊賊逃離時遺留的安全帽和手套上發現DNA痕迹,調查人員立刻展開積極分析比對,藉此鎖定嫌疑人。另一方面,盧浮宮則在24日早晨,將部分珠寶收藏品秘密轉移至法國銀行(Banque de...
社會

西方輿論:中國正贏得貿易戰 「中美大和解」不會發生

2019年6月29日,日本大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左)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舉行雙邊會晤。(Reuters)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計划下週在韓國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中美圍繞關稅和稀土的博弈將成為焦點。本月初,基於美國進一步收緊高科技出口限制,中國進一步加強了稀土出口管控,引發白宮連續一週針對中國的吐槽: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甚至將中國置於全球經濟的對立面。但在美西方媒體輿論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10月23日連刊兩篇文章,稱中國正在贏得這場和美國的貿易戰。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AEI)的常駐學者、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教授布蘭茲(Hal Brands)10月19日甚至發文斷言,中國已經贏得了這場川普想要的貿易戰。 它們普遍認為,中國已經學會如何在貿易戰中像美國那樣有效地升級應對與巧妙反制,不僅在貿易戰中掌握主動權,更在塑造未來全球經濟與權力格局。 布蘭茲稱,中美近幾週圍繞稀土出口的博弈發生在月底川普訪韓並與中方舉行會晤的背景下,歷史學家會認為這是世界進入「經濟戰新紀元」的標誌性時刻。川普一方面尋求「偉大而美麗的貿易協議」,並和中國相處得很好,但背後隱藏著兩個更冷酷的現實。 首先,全球經濟的武器化競爭正急劇升級。中國幾十年來致力於主導關鍵產業與科技;近年來,美國則以出口管制與制裁維護技術優勢。如今,中國開始以更嫻熟、更自信的方式複制美國的手法,展示出真正的「經濟報復」能力。其次,所謂「中美大和解」並不會到來,根本原因在於,中美競爭植根於雙方結構性利益衝突,而非彼此誤解。因此,即便未來達成短暫的協議,中美關係根本走向也不可能發生改變。經濟主導權、亞太力量平衡與全球影響力之爭,註定將持續並加劇。 布蘭茲認為,「川普2.0」...
社會

2025美國人最恐懼什麼?貪腐與經濟崩潰位列前三

有最新民調刊出美國人2025年最恐懼事件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最害怕貪腐的政府官員。 加州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在10月21日刊出美國人年度恐懼調查,將那些讓受訪者感到恐懼或非常恐懼的10件事進行排列,其中69.1%的受訪者對貪腐的政府官員、政客感到恐懼,這一數字連續第十年位居恐懼榜首;害怕自己所愛的人罹患重病佔比為58.9%,排行第二;而經濟/金融崩潰則因有58.2%的受訪者感到懼怕,而名列第三。圖為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委託民調機構SSRS的一項民意調查,其中列出美國人在2025年最害怕的前十件事。(加州查普曼大學) 《紐約郵報》引述研究團隊指出,儘管這份排名所列出的美國人最恐懼的事情大致反映出公眾合理的擔憂,但對於這些事件感覺往往高於現實中會發生個案的數量,例如對經濟崩潰和全球衝突的擔憂往往反映的是政治和傳媒報道,而非統計數據。 這項民調由查普曼大學委託民調公司SSRS(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olutions)在2025年在全國範圍內,採用隨機抽樣方式,抽取1015名成年受訪者訪問完成調查,誤差範圍為正負3.6個百分點。調查旨在探討各種常見的誘發人們恐懼的因素,例如鯊魚、高空,甚至是身份盜竊等。...
社會

川習會將登場 盧比奧:美國不會放棄台灣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25日表示,川普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不會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支持。(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預計將造訪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並於30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除了聚焦貿易僵局,台海情勢預計也會是會談議題之一。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25日表示,川普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不會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灣的支持,不必擔心美中談判。 綜合外媒報導,盧比奧從以色列飛往卡達杜哈,準備轉機赴東亞與川普會合,盧比奧在機上接受隨行記者訪問時提到:「如果大家擔心以放棄台灣來換取某種貿易協議,或是貿易上的優惠待遇,我不認為你們會看到這種貿易協議。沒有人打算這麼做。」 川普預定在韓國出席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這將是川普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以來,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談。不過川普在空軍一號被問到美國對台政策時,他僅回應:「我現在不想談這個,這趟出訪行程已經夠複雜了,我不想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社會

川普為何再加加拿大10%關稅?火大這廣告沒下架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加拿大沒立即撤下引用已故前總統里根反關稅談話的廣告,26日稍早宣布額外對加拿大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畫面為24日在空軍一號上的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加拿大的反關稅廣告,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 美國與鄰國加拿大的關係持續惡化,美國總統川普不滿加拿大沒立即撤下引用已故前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反關稅談話的廣告,今(26)日稍早宣布額外對加拿大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  川普為何再加加拿大10%關稅? 綜合美聯社、CNN報導,川普今日在飛往亞洲的空軍一號上於真實社群平台發文,抱怨加拿大本該「立即」下架引用里根談話的反關稅廣告,但直到前一晚,加拿大仍在明知廣告是詐騙的情況下,持續在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世界大賽期間播映,「因為他們嚴重扭曲事實及敵對行為,我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對加拿大增加10%關稅」。 這支讓川普不滿的廣告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出資,在美國各大電視網播映,內容收錄里根1987年一場反對關稅的演講片段,里根在視頻中說關稅傷害「每一位美國工人及消費者」,並且「引發激烈貿易戰」。 川普23日因為這支廣告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里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and Institute)後續也指責廣告「選擇性」使用里根演說片段,不實陳述里根的言論,不過《紐約時報》評論,儘管廣告稍微編輯了里根的原始演說內容,但並未改變實質發言內容。 川普今日在貼文中引用里根基金會的說法,批評加拿大「被抓包」發布假廣告,「扭曲」里根的演說內容,也在未徵得基金會的同意下使用視頻。川普稱,加拿大發布假廣告的唯一目的是希望「美國最高法院能夠解救它們多年來用來傷害美國的關稅」,「現在美國能夠抵抗又高又專橫的加拿大關稅(以及世界其他地方),里根因為國家安全及經濟等目的熱愛關稅...
社會

豪捐40億發美軍餉 川普神秘金主身分曝光!

美國川普總統未公開捐1.3億美元發軍餉的金主身分。(達志圖庫/TGP)Deep-pocketed donor who gave $130 million to pay soldiers during government shutdown is identified: report https://t.co/WDgpCKjFlC pic.twitter.com/lDnztkuwac — New York Post (@nypost) October 25, 2025美國政府因國會無法通過預算,自10月1日關門至今,川普總統週四在白宮宣布一位「愛國者」捐出1億3千萬美元,做為政府停擺期間支付軍隊薪資之用。《紐約時報》等媒體週六(25日)報導指出,這位神秘金主是淨資產估計近10億美元的鐵路業鉅子梅隆。 川普提到這位金主時稱他是「偉大的紳士、偉大的愛國者」,「是我很重要的支持者」,未透露捐款者姓名。CNBC引述《紐約時報》報導,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位神秘金主就是梅隆(Timothy Mellon)。他是美國「鍍金時代」(Gilded Age)著名銀行家族梅隆家繼承人。 福斯新聞報導,川普週四在宣布此筆巨額捐款時不願透露對方姓名,週五他在飛往亞洲的空軍一號專機上,仍不願公開這位捐款者身分,強調對方不想曝光,「他希望自己的名字不被提及,這在我來自的世界中很不尋常,在政治世界中,你希望自己的名字被提及。」 這筆鉅額捐款若平均分配,實際上每位軍人只能分到約100美元。目前美軍的薪資開銷大約每兩週需要64億美元。而且動用這筆私人資金支付軍人薪資,可能違反《反超支法》(Antideficiency Act),該法禁止聯邦機構動用非國會撥款的資金。 根據《富比士》估計,梅隆的淨資產接近10億美元。不過他在2024年在回覆媒體郵件寫道:「我不是億萬富翁!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是。」梅隆這...
社會

看不上中國新移民的不止日本人 還有他們「居高臨下」

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裡日漸增加其存在感。在中國經濟不穩與政治風險等背景之下,移民潮日益擴大。 文:中島惠(曾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留學,著有《中國精英如何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日本人的誤解》,《中國人為何痴迷於日本的廁所》等) 疫情以來,以商業為主要目的而急遽增加的部份「新移民」,在日本的中國人社群里引發摩擦與衝突。在日中國人已逾87萬人,在日本社會裡日漸增加其存在感。(adrien-fu/unsplash)   「充闊佬」成為慣用伎倆 30多歲的在日中國人王先生(化名)在東京經營顧問公司,他如此地傾吐自己的憤恨不滿: 那種『我是顧客』、『老子就是比你大』的傲慢姿態表露無遺,真是令人生氣。 其怒火所指,乃是從中國來到日本打算移居的陳先生(同為化名)。經朋友介紹,王先生原本同意提供他關於日本商務的諮詢服務,不料陳先生尚未抵達日本,傲慢無禮的作風便已激起王先生怒火。 陳先生首先要求王先生親赴成田機場接機,更特別指定東京都內的高級酒店酒廊作為開會地點。王先生以公務繁忙的理由婉拒接機,陳先生便心生不滿。兩人會面談話之際,又批評開會地點的酒店「設備老舊、毫無格調」,最後甚至開始針對整個日本發出不滿牢騷。 王先生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正是中國典型的暴發戶類型。一副『擺闊裝逼』的架勢,強硬地認為『出錢的人說話最大聲』,這固然是某種中國式的商業手段,但我不僅感到個人遭到侮辱,連整個日本都被瞧不起,實在令我難以下嚥這口氣。   疫情加速「潤出」中國 筆者長年觀察中國社會與在日中國人社群。正如以往的撰文,目前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大多數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陸續來到日本的第一代,目的多為留學或赴日謀職。從1980年代至2000年代前半,日中之間存在巨大的經濟差距,這個世代在經濟上歷經艱辛,同時竭力融入日本社會。為了在日本求學與就業,許多人普遍努力地學習日語,並遵守日本...
社會

川普將出席泰柬停火籤署儀式 中國被排除在外

泰國與柬埔寨預計26日在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舉辦停火籤署儀式。(路透社) 一位美國高階官員24日表示,針對近期泰國與柬埔寨就邊境衝突達成的停火協議,中國僅在談判中扮演極為有限的角色,且不太可能參與預計26日在吉隆坡舉行、於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舉辦的簽署儀式。 根據路透社報導,該名官員指出:「從美方觀點,我們並不認為中國在這場和平進程中扮演了重大、或真正具實質影響力的角色。我不預期中國會參與這場簽署儀式。」據悉,停火協議將於本週末簽署,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親自出席,並見證協議的簽署。 儘管中國多年來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合作,但此次在泰柬停火談判中,並未被視為主要調停方。自7月邊境衝突爆發以來,雙方軍事緊張不斷升高,已造成數十人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被外界視為東南亞地區安全的重大警訊。 此次簽署儀式選在馬來西亞舉行,也被視為東協在促進區域和平進程中,展現主導地位的象徵。馬來西亞外交部表示,屆時將有多國代表出席見證,而川普的到場被認為,將提升協議的國際關注度與合法性。 由於中國未受邀參與此次儀式,部分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反映美國與東協意圖在區域外交中,削弱中國影響力,同時凸顯華府在印太安全事務的積極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