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共四中全會釋出的三個訊息
為期四天、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第四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上周舉行,會後發布公報。
這份綜合性文件突顯中國下一個五年經濟發展規劃的主要方向。
以下是從會議及公報中得出的三個重點:
反腐風暴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
中國觀察人士從周一(10月20日)持續關注出席人數的官方數據。
缺席這類由習近平主持的全體會議,必須有充分理由,例如嚴重疾病。
然而,在中央委員會205名成員中,僅有168人出席。我們知道其中一人已去世,10人已遭清除,這意味著仍有26名幹部失蹤。
這些缺席成員是否意味著最新一輪「反腐」行動中被拿下的高層官員比報導的多?
此外,還有數十名缺席的「候補」代表,這些人雖無投票權,但可在需要時遞補。
缺席者名單未公布,但人數並不少,引發廣泛猜測他們也在黨內紀檢部門的最新清洗中被清除。
軍方的數字尤為驚人。
中央委員會的33名將領中,似乎有22人未出席全會,其中包括已正式被免職的8人,但另外14人在哪裡?他們是誰?發生了什麼?
在中國不透明的治理體系下,這類問題有時永遠沒有答案。
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共在此次會議前已清理門戶,以便正式宣布這些免職,包括排名第三的解放軍高層何衛東被開除黨籍、軍籍。
政治分析人士將爭論這是否代表習近平的權力增強或被消弱:這是否是一個偏執領導人的行為,擔心權力集團形成可能會超出其控制範圍?還是無論職級高低都要打擊不當行為的鐵腕?
無論如何,顯然不會有任何鬆懈。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在周五記者會上提及,「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堅決打好反腐敗鬥爭持久戰」。科技「自立自強」
下周,特朗普與習近平在韓國會晤時,將討論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重大貿易摩擦。
核心問題在於,中國希望獲得更多美國晶片(晶元)與先進軟體的使用權,而美國則希望取得中國的稀土與磁材。
但雙方都不願提供,因為這將增強對方的經濟與政治實力。
因此,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