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社會

社會

羅浮宮世紀竊盜案「2名嫌疑人」落網了!

▲法國巴黎羅浮宮。 法國羅浮宮19日發生世紀搶案,8件價值連城的珠寶遭竊,館方評估損失高達8800萬歐元。根據外媒最新消息,目前已有2名嫌疑人被捕。 BBC引述法媒報導,2名嫌疑人因為涉入羅浮宮(Louvre)的珠寶盜竊案被逮捕。根據法媒RTL與《巴黎人報》,這2名被捕男子來自塞納-聖但尼省(Seine-Saint-Denis),年齡大約在30多歲左右,其中一人落網時正準備從戴高樂機場登機。 4名竊賊駕駛一輛工程車停靠博物館外,停留2小時假裝進行維修工程,隨後透過升降台伺機破窗進入阿波羅展廳(Gallery of Apollo),破壞展示櫃後成功偷走8件珠寶,其中包括拿破崙三世皇后尤吉尼(Empress Eugenie)的鑽石胸針、項煉及王冠等無價文物。 竊賊在闖入短短7分鐘內成功得手,羅浮宮館長德卡爾(Laurence des Cars)22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坦言這是一次「可怕的失敗」。她表示,所有警報器都正常運作,但竊盜案發生區域的唯一監視器當時「面向西方」,因此完全沒拍到竊賊入侵過程,直到破窗觸發警報,工作人員才知道遭到入侵。 此前,案情於23日首次出現重大突破,法國警方在竊賊倉皇逃逸時遺留的安全帽和手套上發現DNA痕迹,調查人員立刻展開積極分析比對,盼能鎖定主嫌。...
社會

美載人繞月任務飛船完成與火箭對接

當地時間10月24日,美國航天局(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在X網站發文表示,執行「阿耳忒彌斯二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的「獵戶座」飛船已與「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完成對接,為執行載人任務做好準備。 達菲表示,此舉標誌著「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邁出重要一步,飛船將搭載4名宇航員執行繞月飛行任務,這將是美國50多年來以來首次將宇航員送往月球軌道。X網站截圖 同日,開發「獵戶座」飛船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該飛船被命名為「誠信號」,於當地時間10月19日被運送至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裝配大樓,並被吊裝到SLS火箭頂部,NASA和業界正致力於在明年初實現這一「歷史性發射」。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介紹,對接完成後,技術團隊將為飛船與火箭建立電力和數據連接,搭建移動發射平台與飛船之間的「臍帶式連接」,並進行集成測試。測試完成後,完成對接的整裝系統將被轉運至發射台,為明年開展的濕式綵排做準備。 該公司稱,「阿耳忒彌斯二號」計劃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的發射時間預計不早於2026年2月,潛在發射窗口期將持續至2026年4月,任務預計為期10天。「獵戶座」飛船與「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完成對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據NASA介紹,「獵戶座」飛船由該機構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發,是目前唯一能夠執行載人深空飛行並安全返回地球的航天器。 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任務以來,美國宇航員再未登上過月球表面。2017年,美國提出了重返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並在2022年完成了首次無人繞月飛行測試。按照NASA的最初計劃,「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應該在2024年進行。然而,NASA去年宣布,「阿爾忒彌斯二號」任務推遲至2026年4月,「阿爾忒彌斯三號」任務則推遲至2027年。...
社會

「最像大學的中學」,如何改革?

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還在延續嗎? 這所一度被視為「改革先鋒」的中學曾有過很多標籤:選課制、走班制、書院制、「最像大學的中學」……有觀察者認為北大附中的改革是一場「烏托邦實驗」,另一些觀點則認為北大附中進行的基礎教育探索,在國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022年3月,北大附中迎來了新任校長馬玉國。他曾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黨委書記,長期從事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但從大學學者轉型為中學管理者,這一賽道的跨越相當大。 在新校長任命會上,馬玉國說,北大附中校長這一崗位「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三年半以後,他坦言,目前,北大附中已初步在基於學生興趣的自由探索與升學考試之間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平衡點。 馬玉國是一個典型的理科學者,他更關注現實及制約現實的條件,並思考在此基礎上如何找到最優的「解題思路」。他反覆強調,改革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究竟能從高中三年獲得哪些成長。 2025年10月12日,北大附中迎來了65歲生日。一直以來,北大附中都是觀察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樣本,在校慶之際,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北大附中校長馬玉國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北大附中校長馬玉國 「高中不是終點」 《中國新聞周刊》:接任北大附中校長前,你一直在大學工作。從「大學賽道」轉換到「中學賽道」,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馬玉國:自2005年回國到2022年,這17年我都在北京大學工作。從大學來到中學,意味著要徹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迎接全新的挑戰。特別是擔任北大附中這樣一所有獨特風格的中學的校長,責任重大,壓力也很大。 不過,可能因為我是理科出身,我始終相信規律,基礎教育也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要去遵循。對中學而言,每所學校的初始條件不同,後續選擇的發展路徑也自然會有差別。而且,進入高中的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不同家庭的影子。針對個體間的差異,學校要盡量進行個性化的培養與引導。尊重學生的個性與意願,一直是北大附中的傳統。...
社會

法媒:美國將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地位拱手讓給中國

據法國《快報》周刊網站10月24日報道,2025年前八個月,中國重新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超越了2024年位居第一的美國。據路透社報道,今年1月至8月德國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634億歐元,而與美國的貿易額為1628億歐元。 去年,美國終結了中國連續八年作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的主導地位。然而,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並恢復關稅政策,美國自身付出了代價。這些關稅導致德國對美出口驟降,2025年前八個月同比下跌7.4%,降至996億歐元。 7月28日,華盛頓與布魯塞爾達成的貿易協議規定,美國對歐洲產品加征15%關稅。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立即警告稱,這將「每年給德國汽車產業造成數十億損失,並在其轉型關鍵期帶來沉重壓力」。兩天後,德國汽車巨頭梅賽德斯-賓士宣布,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從61億歐元驟降至27億歐元,同比暴跌約56%。 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主席迪爾克·揚杜拉向路透社表示:「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無疑是銷售額下降的重要原因。」他指出,美國對德國傳統出口產品(如汽車、機械和化工產品)的需求有所減少。 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經濟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認為,鑒於持續存在的關稅威脅和歐元走強,德國對美出口短期內難以復甦。 儘管2025年前八個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3.5%,至547億歐元,但德國自中國的進口額卻增長8.3%,達到1088億歐元。...
社會

"人人都預期"的黃金崩盤發生了,現在人人都等著抄底?

本周,黃金市場上演了一場「人人都預期」的崩盤。周二,金價盤中重挫6.3%,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不過,周二的黃金崩盤似乎並未引發恐慌,反而點燃了全球散戶投資者蜂擁入市「抄底」的熱情,同時多數貴金屬分析師的核心看法也並未動搖。 與此同時,以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為代表的分析師逆風提出質疑,認為支撐金價的「貶值交易」邏輯並不牢固,認為做空美元、做多黃金的交易基礎或許並不如想像中堅實。 「意料之中」的閃崩 在專業人士看來,這場回調並不意外。 10月6日,貴金屬精鍊商MKS Pamp SA的研究主管Nicky Shiels就向客戶警告,黃金是「一個在所有技術指標上都過度延伸的擁擠交易」。崩盤前一天,當金價沖向近4,400美元的歷史新高時,Heraeus Precious Metals的交易員Marc Loeffert也警告,市場「正變得更加超買」。 事實上,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數據顯示,黃金看跌期權相對看漲期權的交易興趣,已升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金價下跌似乎缺乏明確的外部催化劑,一些交易員將其歸因於對沖基金的獲利了結或銀行的拋售。並且,這場風暴幾乎完全局限在貴金屬市場內部,全球股票、美債和原油等主要資產市場當天幾乎未受影響。 散戶湧入,專業機構看多依舊 從新加坡到美國,黃金經銷商們普遍報告了搶購熱潮,似乎全球散戶投資者將價格下跌視為難得的買入機會。 新加坡經銷商BullionStar的副首席執行官Pete Walden表示,公司在周二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天,「開門前就排起了隊,買家遠多於賣家」。 美國經銷商Money Metals Exchange的Stefan Gleason也稱,前來「撿便宜貨」的買家讓他應接不暇。 與此同時,多數貴金屬分析師的核心看法也並未動搖。 他們普遍認為,這是一...
社會

Katy Perry公開與加拿大前總理戀情:看完表演兩人牽手出門

據外媒,當地時間25日,「水果姐」Katy Perry公開與加拿大前總理Justin Trudeau的戀情。兩人在法國巴黎一起觀看歌舞表演,慶祝水果姐生日,結束後兩人牽手出門,一起乘車離開。據悉,10月12日兩人被拍在遊艇上擁抱親吻。 此前報道,7月30日「水果姐」凱蒂·佩里和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共進晚餐後,一起在露台上閑聊喝飲料。此外,TMZ還進一步爆料稱晚餐前,二人在公園散步,散了一個半小時後才去餐廳吃東西。凱蒂·佩里(Katy Perry),1984年10月25日出生於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美國流行樂女歌手、詞曲作者、影視演員。曾發行音樂專輯《One Of The Boys》《Teenage Dream》《Prism》《Witness》 等,曾獲得全美音樂獎。 今年6月,水果姐和訂婚6年的英國男演員「開花」奧蘭多·布魯姆被證實已分手。...
社會

83歲的白宮電影院被拆,美媒感嘆「一個時代落幕」

2025年10月21日,包括白宮電影院在內的白宮東翼建築被拆除2024年9月16日,華盛頓的一場展覽上展出了白宮電影院的複製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昊天)從富蘭克林·羅斯福開始,每一位美國總統和他們的親屬,都會在位於白宮東翼的一間私人劇院收看院線熱映的電影,或是叫上三五好友,一同欣賞經典老片。 但在過去一周里,隨著工程機械的轟鳴,白宮電影院已經和白宮東翼的其他建築一同化作瓦礫。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棟耗資3億美元的豪華宴會廳。 「美國總統歷史上的一個傳奇時代落幕了。」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感嘆道。 公開資料顯示,白宮電影院於1942年首次開放,內設40多個坐席。有時,美國總統會在這裡排練重要演講如國情咨文;有時,這裡會充當訪客的臨時衣帽間。不過,過去83年的歲月里,它的主要用途仍然是幫助「第一家庭」在忙碌之餘放鬆身心。從新聞剪輯、紀錄片到西部片乃至音樂劇,各種類型的影片在這個小劇場里播放。 很多美國總統是電影愛好者,喜歡到白宮電影院消磨時光。在任期內,吉米·卡特播放了400餘部影片,包括以「水門事件」為背景的《總統班底》。尼克松任內適逢越南戰爭末期,他多次要求放映《巴頓將軍》為自己打氣。遇刺身亡前一天,喜愛驚險和諜戰題材作品的肯尼迪在白宮電影院觀看了《007之來自俄羅斯的愛情》。 受邀來此觀影的有達官顯貴,也有民間人士。隨著時光流逝,白宮電影院經歷了多次翻新。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在當時的「第一夫人」勞拉·布希監督下,帶有花卉圖案的奶油色窗帘被換掉,改為紅色為主的「宮殿風」裝潢,並用金色線條與深色木飾板點綴。 小布希之後的3位美國總統都在電影院留下了不少照片與文字報道。奧巴馬的點映清單中包括《曼德拉:漫漫自由路》《塞爾瑪》《星球大戰:俠盜一號》等。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播放過《海底總動員》《日落大道》和《奇蹟男孩》。 「白宮最好的福利不是『空軍一...
社會

製造「危房」假象,200平別墅擴建到700平

一個建成29年、總數23幢住宅的別墅小區,近一半業主以「危房」名義,轟然推倒原有房屋、重新改擴建,違建現象頻發。 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台州玉環市楚門鎮的湖畔花園小區是一個建成多年的別墅小區,卻有近一半業主推倒原有房屋、違規擴建,部分獨棟別墅從原200餘平方米擴至700餘平方米,有的甚至辦出了新房產證,引發周邊業主強烈不滿。 一個別墅小區出現那麼多危房,顯然不太符合常識。對此,台州玉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一般來說,變成危房的可能性不大」。▲已完成改擴建的2號樓。圖/澎湃新聞截圖 但一些房主不惜將原有房屋「敲出大洞」,作為「加分項」通過危房鑒定,隨後向相關部門申請重建。而這也不是為了規規矩矩地原樣重建,而是不斷加高擴大,侵佔公共面積,將小區土地「圈進」自家的圍牆之內,從而實現面積數倍增長。 這種行為當然是有問題的。「危房」認定本身就有造假嫌疑,何況這種動輒突破規劃的重建合法性也存疑,玉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就承認,「原則上僅支持原拆原建,且需要經過相應手續的審批」。 而且,這種突破規劃的重建操作也帶來安全隱患:加高的層高是否會造成承重脆弱,擴建的面積是否堵塞消防通道等,都值得拷問。另外,這也給其他住戶帶來不公平感,彷彿守法、規矩反倒成了受損的一方,傷害樸素的公平秩序。 對此情況,當地相關部門並非沒有掌握。居民就曾多次投訴,也有執法人員到場查看,更有違建被一度叫停。但這似乎沒有什麼效果,有的叫停之後悄悄完成建設,有的甚至辦下了房產證,令人瞠目結舌。 但要說執法「管不住」,卻也不盡然。也有房屋因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被叫停,執法部門還向違建戶送達《接受調查詢問通知書》,該建築至今還在「爛尾」狀態。 這就更讓人覺得奇怪了:尺度不一的處理,到底依據的是什麼?在同一個小區里,有的被叫停、有的卻能堂而皇之地「建好」「辦證」,這說明,除了執法失靈,可能也有...
社會

從墳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魯王子,爆出新一波醜聞

毫無疑問,最近幾年英國王室的麻煩製造者有點多。 且不說哈里梅根脫離王室、出書爆料、公開吐槽,夫妻倆隔三差五就上個熱搜,時時刻刻在全球瓜民面前刷存在感。 這兩年,還有一對王室夫婦的殺傷力其實遠比他們生猛,那就是安德魯王子和他的前妻莎拉弗格森。 而在2025年10月,王室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安德魯王子棄爵事件。據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因深陷「蘿莉島」(美國富翁愛潑斯坦的私人島嶼)醜聞而被英國王室「雪藏」已久的安德魯王子宣布,願意「主動放棄」約克公爵頭銜以及諸多榮譽稱謂,從王室核心圈層跌落。 緊接著,愛潑斯坦案關鍵受害者弗吉尼亞·朱弗雷的遺作自傳重磅出版,用血淋淋的細節揭露他當年的惡行;更令公眾嘩然的是,他的前妻莎拉·弗格森與愛潑斯坦長達15年的金錢糾葛也被徹底曝光,昔日王室成員的體面與光環在這場風暴中碎得徹徹底底。 短短一周內,伊麗莎白二世次子安德魯王子的人生徹底顛覆。這場席捲英國上流社會的醜聞,不僅讓安德魯王子淪為「王室棄子」,更將王室特權背後的陰暗面赤裸裸地呈現在全球公眾眼前。 王室清洗背後的權力博弈安德魯麻煩多多 2025年10月18日,英國王室上演了近三十年來最徹底的「王室清洗」——伊麗莎白二世次子安德魯王子發表聲明,宣布「主動放棄」約克公爵頭銜及所有榮譽稱謂。這場看似體面的退場,實則是王室忍無可忍的切割之舉。據白金漢宮內部消息,查爾斯三世早在數月前就已醞釀褫奪方案,而威廉王子的態度堪稱「決定性推力」,這位未來國王直言要將叔叔這顆「王室毒藥」徹底清除。 頭銜剝奪清單遠超公眾預期:除約克公爵身份外,安德魯被沒收象徵最高榮譽的嘉德勳章,前妻莎拉·弗格森隨之失去「約克公爵夫人」頭銜,連每年數百萬英鎊的王室津貼與安保費用也早在2024年就已被查爾斯切斷。 更具諷刺的是,他在聲明中仍「否認所有指控」,卻承認自己「干擾王室工作」,這種矛盾說辭被《衛報》嘲諷為「王室版的自我放逐」。 引...
社會

「原拆原建」,最難的是居民出資

「在僅僅一代人的時間裡,從拆遷暴富、無償受益,到要自己花錢改造住房,轉變認知非常難。」 房子破敗了怎麼辦?「原拆原建」是當下鼓勵的方式。過去幾年,各地做了不同探索。 有的是整片區域的原拆原建。比如杭州的高校教職工宿舍區浙工新村,13幢6層的「老破小」重建後,變成了7幢小高層,還配有綠地和公共設施。而上海的工人住宅區彭浦新村,涉及2110戶居民,也已經在2025年交付新房。 也有的是對某棟居民樓的原拆原建。比如北京的樺皮廠衚衕8號樓和廣州的集群街2號樓。 2025年兩會期間,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城市更新的改造範圍,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 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明確表示「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支持老舊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業主同意率需90%以上 什麼是原拆原建?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南方周末說,它指的是居民自主改善居住條件,保留原社區關係和地段。雖然政策上會有傾斜或補貼,但居民還是改造和籌資的主體。 房屋的破舊程度,是原拆原建的重要前提。 梳理目前各地的原拆原建項目,大多是C、D級危房。簡單來說,A級指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B級指個別構件出現問題;C級指部分承重結構不能滿足要求,局部存在險情;D級則指承重結構不能滿足要求,整體存在險情。 綜合目前全國的規定,房屋性質認定後,啟動原拆原建的一個硬性門檻,是業主同意率90%以上,有的地方需要達到100%。 影響同意率的關鍵還是資金。在已有經驗中,改造所需費用不菲。 浙工新村的總費用約為5.3億元,其中居民自籌資金約為4.7億元,每戶出資在10萬到100萬元之間。其餘部分由專項資金解決。 集群街2號樓,作為廣州首例正式驗收交房的原拆原建項目,由24戶人家自籌800萬元完成了改造。 2025年10月中...